原创 朴氏由来——我家姓氏考 姓氏由来

朴氏是朝鲜民族姓氏中没有归化族血统成分的纯粹的朝鲜姓氏。朴氏始祖是新罗王朝(公元前57年----公元935年)的开国君主——朴赫居世。据《朝鲜氏族统谱》、《增补文献备考》、《朴氏璿源大谱》等朝鲜历史文献记载,朴氏本贯有三百多支,但据考证,其始祖分明,现存子孙的朴氏本贯仅有七十余支。

公元前57年,朴赫居世在今韩国南部建国称王,定位号为“居西干”,定国号为“徐罗伐”,取姓“朴”,取明王、圣王或哲人、贤智者之意,取名“赫居世”。后来到了智证王(新罗第二十二代王,在位期间为公元500年——514年)时代,将国号改为“新罗”。

新罗王朝存续了992年,五十六代王系由朴、昔、金三姓交替反复,其中朴姓王以朴赫居世为首,有二代南解王,三代儒理王,五代婆娑王,六代祗摩王,七代逸圣王,八代阿达罗王,五十三代神德王,五十四代景明王,前后共计有十位国王。

朴氏世系在朴赫居世的曾孙婆娑王和逸圣王(儒理王之长子,阿达罗王之父)时代,分成了几大派系。其中婆娑王系后来分籍到了宁海、沔川、江陵、海州、比安、尼山、邱泽、鸡林、鲁城等地,而逸圣王系到了其二十六世孙景明王和景哀王时代,再一次重新划分宗派,景明王系按其九子分成如下九派:

(原创)朴氏由来——我家姓氏考 姓氏由来

长子——密城大君的彦忱派,分籍到密阳、潘南、珍原、文义、凤山、灵岩、昌原、龟山、泰安、义兴、晋州、罗州、善山、骊州、文州、麟蹄、高城、彦阳、云峰、康津、殷丰;

次子——高阳大君的彦成派,分籍到高灵;

三子——速咸大君的彦信派,分籍到咸阳、三陟、军威;

四子——竹城大君的彦立派,分籍到竹山、阴城、固城、平山;

五子——沙伐大君的彦昌派,分籍到商山、尚州、忠州、平泽、南源;

六子——完山大君的彦华派,分籍到全州、务安、淳昌;

七子——江南大君的彦智派,分籍到顺川、春川、丽水;

八子——月城大君的彦仪派,分籍到月城;

九子——国相公交舜派,贯籍蔚山等地。

朴氏世系传至现代,人丁兴旺的本贯有:彦忱派的后世分支——密阳朴氏和潘南朴氏,在南北朝鲜广为人知。而笔者本家则属于交舜派的后世分支——蔚山朴氏堤内派。

据家谱记载,蔚山朴氏堤内派,是以即高丽太祖朝国相公(家谱第三十世)朴交舜的第六世孙(家谱第三十六世),高丽王朝统一三韩的开国功臣,大将军兴丽伯朴允雄为其始祖的蔚山朴氏分支本贯,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二十九代(家谱六十五世)了。我家本贯是现存朴氏世系中一支鲜为人知的人数较少的朴氏本贯。

我的曾祖父朴畿焕,约在公元1920年前后,带领五个儿子,举家从朝鲜庆尚北道(今韩国南部)迁徙到了中国东北,几经辗转,最后在黑龙江省泰来县四里五乡定居,至今已历百年。

朴氏作为朝鲜历史上有名的姓氏,在历史上的新罗、高丽、朝鲜王朝,曾出现过众多的名君贤臣、志士仁人,即便是在现代的韩国、朝鲜,仍然还有众多优秀的朴氏子孙活跃在社会舞台,正在为朝鲜半岛现代社会的发展作着杰出的贡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2759.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0683 姓氏略考-丨姓-姓氏渊源 姓氏渊源

原文地址:0683 姓氏略考-丨姓-姓氏渊源作者:sinosurname0683 丨[丨,读音作gùn(ㄍㄨㄣˋ),亦可读作xìn(ㄒㄧㄣˋ)或guāng(ㄍㄨㄤ)]←相关的满文、蒙文显示不出来者,请安装《圆点满文印刷体字库》和《蒙文标准字库》。一.姓氏用字:二.

山东回族姓氏及家谱考略 中华姓氏家谱编辑软件

山东回族姓氏及家谱考略——济南及山东回族张姓家谱考张姓在我国是一大姓,张姓据说在全国姓氏中的人口约占全国第三位,(李、王、张)这主要指汉族。而回族张姓,在我国回族族群中人数却很少,但分布颇广,北自东北、河北,而河南、山东,南至江苏、

姓氏略考-卑姓-姓氏渊源 姓氏考略

0567 姓氏略考-卑姓-姓氏渊源分类:第06册_0501~0600 | 标签: 姓氏略考-卑姓2011-12-22 22:50 阅读(8)评论(0)编辑删除0567 卑[卑、?,读音作bì(ㄅㄧˋ)]←“卑”的古体汉字“?”显示不出来者,请安装《方正超大汉字集库》或《扩展A、B二级

吉氏族谱 2016吉氏姓氏人口

吉姓是中国较稀少的姓氏之一,也是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最早可追溯到黄帝时代,以后陆续有族群以吉为姓氏,也有少数民族在与汉族的同化过程中采用吉为姓。吉氏族谱记录了吉姓族群的迁徙过程,特别在明清时大规模的移民和搬迁,目前吉姓人群遍布中

声明:《原创 朴氏由来——我家姓氏考 姓氏由来》为网友吴皇威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