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日志------深度剖析沈浪最喜欢的武侠人物 c语言深度剖析 pdf

| 空间服务|登录 注册
1沈浪——深度剖析
沈浪

古龙兄为人慷慨豪迈、跌荡自如,变化多端,文如其人,且复多奇气。惜英年早逝,余与古兄当年交好,且喜读其书,今既不见其人,又无新作可读,深自悼惜。

------金庸1996.10.11香港

与楚留香、李寻欢甚至陆小凤相比,沈浪在古龙小说中的知名度似乎要小一些的,这固然跟其名字有些许关系:一个“浪”字固然能表现出其潇洒、懒散、对什么都不在乎的性格特征,但跟“楚留香”、“李寻欢”这些更具有某种精准的性格再现性和抽象的生动性的名字比起来还是要差一些的。但更深刻的原因在于,这是古龙由模仿到最终确立自己独特风格的转型作品,沈浪是古龙小说史上第一个以智著称并近乎“完美”的主角,也是古龙笔下可以流传千古的人物——李寻欢、楚留香、陆小凤的原形!一句话,古龙在写沈浪的时候还处于自我风格的形成期,功力比后期是弱一些的。但是《武林外史》在古龙小说甚至整个武侠小说中都应该立了一个承前启后的大功!承了铁中棠的雏形,启了楚留香、李寻欢的终形。

先来做些考证的工作,即楚留香、李寻欢、沈浪三人前有何关系。或者说能否找些蛛丝马迹来论证这三人间的时间顺序从而摸索到古龙的思想发展。

从创作年代来说,《武林外史》排在最先,再次是《楚留香传奇》的前几篇,其后是《多情剑客无情剑》,最后是《楚留香传奇》的后几篇,尤其是《午夜兰花》,竟晚到了七九年,离《血海飘香》已经有十几年了。也就是说是沈浪——早期楚留香——李寻欢——晚期楚留香这样一个脉络。

从小说中人物的排序来看,沈浪在李寻欢前,因为在李寻欢入关时已经碰到了沈浪与白飞飞的儿子(古龙未明确点出,但似可如此推断,类似的例子还有沈浪是沈天君的儿子),王怜花(前辈)也曾经交《怜花宝鉴》与李寻欢保管。

至于李寻欢与楚留香的顺序,(早期)楚留香应在前。在李寻欢与郭嵩阳比剑的时候,孙小红点出,这一战实在精彩,就连“昔年”楚留香大战水母阴姬亦比不上。所以有一版《楚留香传奇》(似是任贤齐版)写到李寻欢居然化为楚留香师傅传授其小李飞刀绝技实为扯淡,编剧未曾深入读过古龙。

而沈浪与楚留香的排序,小说未曾明确给出,姑且按照创作顺序排列。也就是说古龙的思想大致经历了沈浪——早期楚留香——李寻欢——晚期楚留香这样一个脉络,李寻欢、楚留香我都写过了评论、先破解沈浪,稍后详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武林外史》这个名字便十分奇怪,写的明明是不折不扣的江湖儿女的故事,偏偏叫“外”史,类似的还有其后的李寻欢,写的明明是“刀”客的故事,却叫《多情剑客无情剑》。原名《风雪会中州》与《风云第一刀》显然更切合故事,但是我以为古龙之所以取这个名字至少有三层用意。

其一,这两个故事都有个很好的人物切入点,分别是朱七七与阿飞,前者是个有钱人的大小姐,本不必“一入江湖岁月催”,武林对她来说自然是“外”史;阿飞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剑客。

其二,前面讲到古龙由《武林外史》开始转型,便如同吴敬梓愤恨二十四史无儒生史而作《儒林外史》一般而作江湖史,誓要与金庸、梁羽生划开界限。《武林外史》实际上是一部“去史化”的作品,什么少林、武当都不重要,什么秘笈、武功都是无用,无敌和尚的无敌宝鉴只会害人,所谓天下七大高手多是沽名钓誉。江湖更多的是年轻人的世界,是剥开一切伪善赤裸裸的现实,谁能在武功、经验、智慧、甚至运气等的综合竞争下脱颖而出,他就是王者。这种武林自然与前辈人的武林不一样的。与金庸不同的是,这部书中人物的称呼可谓“五花八门”,再也不是什么“少侠”,“公子”,“大侠”,“姑娘”,在熟人之间,更多的是直呼其名,甚至许多言情化的称呼也不时隐现,古龙似乎要通过称呼的“平等化”来实现武侠小说的某种革新,可惜这点许多改编的影视完全没注意到。

2沈浪——深度剖析

其三,也是最深层次的目的,所谓外史内史、所谓剑客刀客,本来就都是假的,真真假假何必太认真。古龙小说的很大一个特色便是小说中的人物、环境、武功,什么都是假的,一切实体都是虚幻的。虚幻的时间,虚幻的环境,虚构的人物,虚构的事件,然而正是在这些虚幻的实体当中,我们看到的是现实的人的灵魂,真实的人的性格,真实的人的感受和痛苦。有了这些,即使其它再虚幻十倍,他的作品也是真实的。真切的像是写现代人,也即古龙所说我不写大侠、我要写“真实的人”。既然是通过表面的故事写背后的性格,那故事真假又有何妨,名字更何足道哉!取个貌似矛盾的名字反而可以理解了:因为人生本就充满矛盾,而矛盾的道理往往是貌似完全矛盾实则完全统一!

终极的矛盾便在于命运的悲剧,在于命运发展的必然结局与这结局的不被人接受之间的永恒冲突!在这个意义上,李寻欢似乎体现的最明显,但其实(晚期)楚留香才是体现的最深刻,而在沈浪身上悲剧的影子就要淡多了,这正是古龙当时功力不够的缘故。

但比起李寻欢或楚留香,沈浪显得更为早熟,这种早熟不是体现在武功智计上,虽然在武功智计上,沈浪堪称完美,思维缜密、抽丝剥茧、推论准确,甚至厚黑学水平也不下于任何人,但是其后的李寻欢、楚留香等人也继承了这点,不必详论。这种早熟更多的是体现在沈浪比任何人都过早的完成了内心确认。

李长青、乔五、柳玉茹皆对少年沈浪的一桩事感慨不已:当时沈浪年仅十岁左右,竟将千万家财悉数送到仁义庄,一个人浪迹天涯去了。此举之慷慨可称冠绝古今,一个髫龄幼童有如此胸襟、如此气魄,令人可惊可叹!如果仅仅止步与此,那也只能是胸襟气魄异于常人而已。更可贵的是,此举并不能表示沈浪是多么不重视财富的,相反,他去杀坏人,去拿仁义庄的红赏,拿到以后也便轻轻松松的给了金不换。

对于财富的态度,沈浪可说做到了某种超脱:此前送走财富只因那财富本不是我的,现在拿红赏只因这是我应得的。而辛苦所得也能悉数扔掉则表明在沈浪那里,无所谓重视不重视财富,身外物而已。重视的应当是内部的那个自我!

对财富或对其他人和事情的超脱,即“对任何事都不愿理睬,也不愿反抗,这种对生活的漫不经心与驯良,与其说他已对生活失去兴趣,倒不如说他心中藏着一种可畏的自信,是以便可蔑视一切别人加诸他的影响”。

“对那些恶意的目光,他既不会觉得厌恶,对那些赞美的目光,他也并不会觉得有什么得意。他既不会意气飞扬,志得意满,也不会意气沮丧,心怀不忿,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无论喝过多少酒,他神智永远是清醒的。”

但是沈浪并非对什么都不在乎,他重视朋友,也重视生命(这些都是古龙后来一以贯之的思想,楚留香最甚,竟从不杀人)曾为了救王怜花的一个手下,再度入火海,差点送命,只因为在他眼里任何人的生命都是珍贵的。在被丐帮误会恶毒的诅咒的时候,“宁可担上永生都不能洗脱的恶名,宁可被天下人怀恨、痛骂,也只有先救活他们再说”。他时常在朱七七、熊猫儿、金无望同时涉险的时候,最先问的往往是后者的安慰(但并不能表示他不重视朱七七,稍后会说),在快活王面前,也是大大方方的承认金无望乃“生平良友,岂能相忘”,连快活王都承认“你能与金无望结为知己,当真不易;你敢在本王面前承认你与金无王友情深厚,更是难得”。甚至在走投无路时,也不以杀独孤伤来换取性命。金无望更是为了沈浪卸下一条手臂,独孤伤竟舍了性命。

荡开一笔,借着沈浪的价值观,古龙在友情的描写上更开创了武侠的新天地——敌人往往也可以成为朋友,更可为生死之交。因为可称之为敌人的,往往与之级数相当,金无望、王怜花、独孤伤一一开始皆是沈浪的敌人,正是有资格做敌人的人,才有着理解的智慧,迅速解读到对方的内心,直至沈浪与快活王,将这种“敌人知己”的矛盾情感推至极致。

4沈浪——深度剖析

朱七七叹道:“谁说不是呢,起先,我还当沈浪已完全信任王怜花,哪知他那些姿态都是装出来给别人看的。”

熊猫儿道:“如此说来,他岂非不但骗了王怜花,也骗了咱们……我真猜不透,此人究竟是何身份,所作所为,究竟有何用意。”

朱七七苦笑道:“岂只你猜不透,连我也猜不透,这个人的所有一切,都被他自己锁在一扇门里,这扇门他对谁都不会打开。”

熊猫儿道:“你可知他这是为什么?”

朱七七道:“谁知道,鬼才知道。”眨了眨眼睛,又道:“我真不懂,世上为什么会有像他这样的人,仿佛对任何人都没有信心,假使世人都像你我这样坦白,那有多好。”

熊猫儿失笑道:“都像你我这样,可也天下大乱了。”笑容渐敛,沉声又道:“坦白虽是美德,但有些人心中有着极大的苦衷,肩上又担负着极重的担子,你却叫他如何坦白。”

在于龙四海扮的熊猫儿的对话中,沈浪第一次发了牢骚,“其实,世界上又有谁能真的了解我的心意?有时连我自己都无法了解,越是我越是我挚爱着的人,我对她越是冷漠,这是为什么?”

“熊猫儿”道,因为你在逃避,你不敢去承受任何恩情,因为你觉得肩上已挑起副极重的担子,因为你自觉随时都可能死。”

沈浪黯然道:你说的是。有时我真想放一下……世上的人那么多,为何独要我挑起这副担子…..我如此做法,又能得到什么?又有谁会了解?谁会同情……”

这个对答也不啻解决了朱七七先前的疑惑,沈浪之所以神秘,给心灵上锁,是因为他肩上有副极重的担子,这担子除了私仇(沈天君是间接因快活王死的),更重要的是要挑起武林正义!所以要保持时刻清醒冷静。

可见沈浪的神秘,并不是他在故弄玄虚,而在于他生来肩上就肩负着重任,但他很少(唯一一次便在于上文与假熊猫儿对答那一次)抱怨过那些责任的沉重,只是以微笑和满不在乎的态度来对待,把痛苦压在心底,把微笑献给别人。他也没有像其他书中的大侠那样,动辄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他只是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此时的古龙跟金庸、沈浪与郭靖已经划了界,完成了初期的秀出自我和自我确认。

但是“能够将自己的神智永远保持清醒,这在别人眼中看来,自然是件可慕可羡的事”,但在沈浪自己看来,这却是个痛苦:“一个人若是永远清醒,他所能感觉到的痛苦,委实是比别人多些。人,有时的确要迷糊些的好”。因为“熊猫儿有时的确可以放开一切,忘去一切。熊猫儿若在快乐时,便是真正在快乐的。而沈浪。沈浪此刻虽也在欢乐中,但却忘不了一切痛苦的事”。

谓之“智慧越高,痛苦越深”。但这种痛苦同样只是体现在社会确认上,即为了完成正义,要接受误解误会,有时候迫不得已要伤害自己心爱并且爱自己的人。

可以说,在社会确认上,沈浪甚至比李寻欢、楚留香完成的都好。对于沈浪的所作所为,武林人士,无论是敌是友,最后均能叹服。沈浪比他们两个更俱备做“大侠”的资格!

他武功卓绝,聪明绝顶;他淡定从容,沉着冷静;他对友情珍惜,对感情专一;他轻名薄利,不事张扬的;他永远带着潇洒的懒散的淡淡的微笑。

他甚至参透了胜败:“无论任何人,都有失败的时候,只要他们胜利时莫要太得意,纵然失败一次,也就算不了什么……”

沈浪简直是英雄与智者的混合!

但是沈浪的自我确认离楚留香、李寻欢还有不小的距离,这二位已经是大思想家一般的人物了。

真正达至最高境界的均来自于反求诸己,是在内心内部得到的,在这一点上,沈浪的修炼是不够的,或者说当时的古龙的修炼是不够的!

沈浪偶尔呈现的“悲剧”想法仅仅是牢骚、郁闷,是意识到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比如必须除掉快活王)与这种要求的不可能实现或很难实现性之间的冲突,并且偶尔认为由自己充担这实现的角色未免不公平,但他从来没有意识到自我内部也是存在某种终极矛盾的,这种矛盾的内在折磨比社会确认的难以完成性的矛盾更深刻的多。
这种矛盾当然也是古龙的矛盾,即便是再伟大的友情爱情也是解决不了的,“世上本就没有一个人能完全了解另外一个人的,无论是夫妻,是兄弟,是朋友都一样的”。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几乎是难以磨平的,更可怜的是,追求永恒的灵魂与必死的肉身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将这种寂寞与孤独拉到人与神对抗的层面,使命运发展的必然结局与这结局的不被人接受之间出现了永恒的冲突!《午夜兰花》里面说“死是唯一的解脱方法”。但死是不是能解脱却又是不可论证的后假设问题,这个问题不禁楚留香、古龙没有解决,所有人都没有解决,只好转向了宗教。

沈浪虽然厉害无比,是标准的大侠,但他从来没有试图完成过自我救赎,甚至他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需要救赎的,越是天才般的人物,自我救赎的难度是越大和越深层的,当然也是越彻底的。

其后的李寻欢意识到了命运的巨大的宿命悲剧,他选择的是落下平凡、落到孙小红温暖如春的手里,这种自我救赎方式虽然不够决绝和彻底,甚至回避了人生根本问题,但总算比沈浪大大的进了一步。而(晚期)楚留香选择的救赎方式是“死”,或者说一种死的态度(古龙不舍得他死),这是迄今为止除了宗教之外最终极的方式之一。但楚留香不死的结局让我宁愿将晚期楚留香或晚期古龙的境界再推进一层,即知道死或许是解脱的方式但却没死的这种做法甚至凌驾在了死或宗教之上,即无所谓生与死,既然死能解脱或者不能解脱,那不死又有何妨,甚至无所谓解脱与不解脱,不是“无我我环,环我相忘”的境界,而是无所谓环与我,也无所谓相不相忘了。解脱即是不解脱,忘即是不忘,那就无所谓解脱与不解脱吧。无所谓忘了或不忘吧,直追老子、佛陀。

这便是沈浪——李寻欢——楚留香三人间深浅不一的自我确认与自我救赎的境界,当然也是古龙逐渐入佳境的发展脉络。其中有一例甚是表象,却可以侧证这个境界。

沈浪与楚留香的生世是很神秘的,李寻欢的生世却是众所周知的显赫的,这潜层次固然表现了古龙所说“人并不是马,非要名种才行”的“平等”观念,但实际古龙是很矛盾的,因为他自己早年生活并不幸福,他又明知幸福的早年对一个人影响有多大啊,但他又要努力证明自己虽然早年不幸福但还是会修炼得很幸福的,这种矛盾直接造成了小说中的人物矛盾:花蕊仙、白飞飞早年不幸,于是后来更不幸;但是阿飞早年也不幸,但后来却变幸福了,只因他碰到了李寻欢——这个早年幸福的人;苏、李、宋早年不幸,但后来却变幸福了,只因她们碰到了楚留香——这个早年幸福的人。

家庭教育重要吗?不重要吗?

但无论如何沈浪、楚留香、李寻欢早年(指完成内心确认前)应该都是幸福的。李寻欢自不必说,显赫的家世,文武双全;那楚留香呢,水母阴姬调查出他与胡铁花俱出身武林世家,而且得到夜帝传授,这样的世家应该是不得了的;沈浪更是九州王沈天君的后人。

但是对于自己都十分显赫的身世,沈浪选择的是保密,李寻欢是天下皆知,而楚留香亦是保密。

这出现了一个钟摆式的震荡,螺旋式的否定——肯定——否定。应该说沈浪是并不重视自己的出身的,李寻欢是以平常心来看待出生身,而楚留香却是无所谓重视不重视。家庭教育也许重要,也许不重要,这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问题。

这三人在自我救赎(与金庸看重社会救赎不同,这是古龙后来越来越看重的)上的层次是不一样的,楚留香是涅盘后的沈浪!

但也许正是因为那时古龙不到三十岁,《武林外史》呈现的背景如同《书剑恩仇录》一样,变化多端,从风雪中州到江南旖旎,从黄沙荡荡到地下楼兰,古龙小说里少有的呈现了绮丽的自然环境。并且沈浪与朱七七间那种始终贯穿全书缠绵悱恻的爱情在古书后来都甚少了。

多智而近于妖,尽管沈浪也被白飞飞斥之为压抑自己的禁欲太监,但比起后期的李寻欢和楚留香,沈浪与朱七七之间那种伟大深沉的爱情,古龙甚至故意让他们经历了许多磨折和考验,这种内敛却泛化描写的爱情在其后期作品中几乎很少。可以说将沈七恋单独抽出来不啻为一部精彩的言情小说。古龙那时毕竟年轻,纵然过早的领悟到了“一个男人如果自以为他了解女人,那他上辈子定是缺了德”、“女子若要迁怒别人,本已是十分不讲理的;被迁怒的若是这女子心中所爱的人,那你当真是任何道理也休想在她面前讲的清楚的”等等这些对女人“消极”的看法,但炽烈的情感还是突破了理性,洒扫在了沈七身上。

沈浪——深度剖析

熊猫儿:她那样的脾气,只因她心中实在是热情如火,谁若被这样的女孩子爱上才是真正的福气呢。

金无望:你外表看来虽强,其实你心里却最软弱,你外表看来虽然对别人凶恶,其实你的心却对每个人都是好的。

朱七七让人“又爱又恨”那是假的,此处的恨仅是爱的另一种调侃的表现方式。

这真是十分奇怪的现象,照理说朱七七在前面比起白飞飞那简直是个闯祸大王。冷和热固然是两个极端,冷固然能冻死人,那热难道就烤不死人?

我以为这几个人的“审委会一致意见”不是没有隐意的,这个隐意便是古龙对女人的选择,而这个选择是有深刻的理由的,当然从个人情感的角度,我也会选朱七七而非白飞飞。正如后期我选孙小红而非林诗音。

朱七七,白飞飞,从姓氏的颜色以及名字的叠字表现出来的意思我们就可以看出前者热情,后者冷漠。但是这并不是本质区别,朱七七固然对沈浪是艳若桃李,但是对别人也可以冷若冰霜的。朱七七当然可爱,可爱到什么程度呢,当他跟着金无望准备借后者狐假虎威的时候说要让别人怕她,她就得意了,只是肚子太饿了,想装神气些,却又装不出。惹得金无望都忍不住一笑。而白飞飞更多的表现出来的是自怨自艾或者揭开面目后的反面的“手段之狠,心肠之冷”。

热或冷,真实或虚伪,开放与极端,这些固然是朱七七与白飞飞表现出来的不同品质,但这些都不足以解释别人对他们好恶的原因,根本原因,也是这些品质建立的基础是朱七七与白飞飞完全不同的人格结构,更准确的说,朱七七无论是如何表现,其基础是一个健全的人格结构,是以健康的心态打底的;白飞飞则是一个异化的人格结构,是不健康甚至变态的,固然这变态是因为“这白飞飞委实好女子,只可惜生错人家”!

还是沈浪看的准:她(幽灵公主)从头到脚,看来似乎就是要被人欺负的,教人见她,虽然怜惜,却又忍不住要生出一种残酷的征服之意。她这双手似乎在求别人怜惜,但却又仿佛在邀请别人,求别人摧残似的。

收藏的日志------深度剖析沈浪(最喜欢的武侠人物) c语言深度剖析 pdf
何其变态的心理结构,不是这样的人格底色怎么会有这样的躯壳?

这白飞飞含着、抱着世上奇耻大恨出身、成长(而朱七七又多么幸福啊,家庭教育不重要吗?)并以报仇为人生目标,手段那是令人齿冷的了,是故她的人格结构是极端不健全的。沈浪一眼望到了她的心底:你一心想骗尽天下的人,所以你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只因你不能相信任何人,你只有寂寞孤独地过一辈子,一辈子痛苦。白飞飞做的正是“时常让别人伤心的事”,但是“时常让别人伤心的人”,自己便真的不会伤心了吗?白飞飞最后决绝的变态的离开以及在后来教育阿飞的方式表明她不但没有得到快乐,也更没有治愈好自己的变态。而朱七七呢,在被白飞飞如此戕害的情况下,居然很快原谅了她并说她是个好女孩甚至要将沈浪让给她以抚慰她那颗孤独寂寞的心。

源于不同的人格结构,释放出来的想法行为又有多么大的差别啊,所以这么聪明的牛人们一眼即看上健康的朱七七而扬弃变态的白飞飞,至于最聪明的沈浪的选择当然应该更“正确”,尽管他跟白飞飞发生过性关系(他真牛,能与白飞飞,云梦仙子都发生性关系的绝无仅有,快活王要知道这点的话都该自杀,老婆孩子全被人搞过),但他对白飞飞只能也应该只能是“同情、怜悯,一心想救他,帮助他。而没有想去害他,对付他”,“否则就算有十个白飞飞,又怎能害到沈浪”?

一部奇幻的划武侠时代的《武林外史》展现了不同以往的光怪陆离的江湖故事,那时的古龙真如金庸所说“慷慨豪迈、跌荡自如,变化多端,且复多奇气”,纵然那时他没有像楚留香那样透悟,但却像沈七一样有着丰满的情感,那时的他比后来幸福吗?比从前快乐吗?或者说沈浪比楚留香快乐幸福吗?

但愿是的!
鄙人博客:www.blog.163.com/2002031021/
(限于篇幅,本文不讨论另一重要角色王怜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3051.html

更多阅读

《武林外史》沈浪朱七七的情才是最真 武林外史续朱七七沈浪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初恋是印象最深的,但未必是最爱的。初恋其实是一种历炼,对人生、对爱情、对价值观的历炼,走过这一关,体会甚深,更懂得如何去爱和如何去珍惜。有人说,沈浪不够包容飞飞,但请别忘记,理解与包容如爱情一样,需要双方的付出。沈浪

今天召开了“我最喜欢的老师”表彰会 今天召开

今天上午,我校召开了“我最喜欢的老师”表彰会,会议由教务处魏巍主任主持。本次“我最喜欢的老师”是由全校学生对各班任课教师进行评选产生的,这些教师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感染着学生,他们教学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对学生爱护关心

武林外史沈浪与白飞飞的经典对白 武林外史同人之白飞飞

飞飞: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沈浪:同时天涯沦落人,有缘相会,我怎么能不帮你忙呢?飞飞:如果早一天遇到你,飞飞,就不是今天的飞飞了,我,我好恨!飞飞:你们敢动他,你们敢,你们敢动他一刀,我日后十刀百刀的要回来,听到没有?听到没有?沈浪:飞飞,你怎么又哭了?是我不

关于C语言中的restrict关键字 c语言关键字

一、新的C语言:一切都源于FORTRAN(restrict的历史)http://www.chinaunix.net/ 作者:phoneix 发表于:2007-06-17 09:18:45此篇文章摘取于即将登载于《Dr.Dobb's 软件研发》第三期(2003年10月)的《The New C:一切源于FORTRAN》,文章主要是介

C ++ 中对象或其对象指针的赋值 c语言指针赋值

C++中对象或其对象指针的赋值C++中成员函数的动态绑定:C++中要实现函数的动态绑定,必须在其基类中将函数声明为virtual且在子类中对函数加以实现。然后用一个基类指针指向某一个子类对象,这样才会在函数调用时实现动态绑定。在C++中,只

声明:《收藏的日志------深度剖析沈浪最喜欢的武侠人物 c语言深度剖析 pdf》为网友祸不单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