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骊姬之乱始末出处 晋国骊姬之乱

晋国骊姬之乱始末出处 晋国骊姬之乱

《晋国骊姬之乱》选自《春秋左传》

《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是从政治和思想方面去解释《春秋》,而《左传》则从丰富的历史材料去诠释《春秋》。唐刘知几《史通》评论《左传》时说:“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对研究春秋史和远古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左传》叙事敢于直书不讳,揭示事情的真实面貌,全书有关战争的文字较多,这些文字翔实生动,如晋楚城濮之战、秦晋郩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鄢陵之战,都有出色的叙述。善于叙事,讲究谋篇布局,章法严谨,都是《左传》的独到之处。正因为如此,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历代注释《左传》的著作颇多,西晋大学者杜预撰《春秋经传集解》,把《春秋》与《左传》合为一编。唐孔颖达遵循杜预注而为疏,成为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注释之作。清洪亮吉撰《春秋左传诂》、刘文淇撰《春秋左传旧注疏证》、今人杨伯峻撰《春秋左传注》,都是比较重要的注本。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马迁首先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自刘向、裴骃、刘歆、桓谭、班固皆以《左传》出于左丘明。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六家》亦称:“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

本文来自:东盟网

更多历史资讯关注:中国历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3668.html

更多阅读

骊姬之乱原文与译文 三十六计原文与译文

(西汉)左丘明[原文]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必不可!”弗听,立之。生奚齐,其娣生卓子。  及将立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

灭权臣赵氏的屠岸贾实为晋国忠臣_叶之秋 西游局中局 叶之秋

  灭权臣赵氏的屠岸贾实为晋国忠臣叶之秋赵氏是赵国的创立者,在春秋时期的晋国开始兴起。其中,在晋景公时代曾经一度被灭门,仅留下赵武一人,但赵氏最终恢复了往日的荣光,最终三家分晋,建立了赵国。  那么,赵氏何以被灭门,又如何恢复地

晋六卿二 ——骊姬之乱无公族 晋国骊姬之乱

晋六卿(二)——骊姬之乱无公族公元前678年,即晋侯缗二十八年,曲沃武公三十七年,历经六十七年三代之力,终于尽灭文侯之族,是为晋武公,都城由曲沃迁至翼,武公二年卒,子诡诸继位,是为晋献公。晋献公五年,晋伐骊山之戎,得到姊妹两人,姊便是后来极有

晋国骊姬之乱僖公四、五,六年 晋国六军

晋国骊姬之乱(僖公四、五,六年)——最能适应者为强者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1),卜之(2),不吉;筮之(3),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4),不如从长。且其繇曰(5):“专之渝(6),攘公之羭(7)。一薰一

重耳流亡 重耳流之告诉我

重耳流亡讲的是晋献公之子,重耳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各国进行流亡的生涯。前后去了七个国家,最终回到晋国复国成功,称为“春秋五霸”之一。简介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把原来

声明:《晋国骊姬之乱始末出处 晋国骊姬之乱》为网友软妹子别哭行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