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泽明《梦》 黑泽明的八个梦

黑泽明的《梦》赏析

最后一节西方电影欣赏课上,老师给我们放了黑泽明的《梦》。可是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只看了八个梦中的五个。回到宿舍我又把这部影片从网上下载下来,把后三个梦也看完了。目的就是想感悟一下黑泽明这位大师的电影语言。看看自己能够读懂多少。

这部电影一共是八个梦组成,每个梦又都是独立的,相互间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联系。

第一个梦—— 狐狸的婚礼

无疑是最扑朔迷离的,小男孩在雨后偷看了狐狸娶亲。婚礼充满着东方文化气息的迎亲舞蹈被黑泽明拍写得像雨后森林一样清新可闻。可回家后,母亲递给他一把刀,是生气的狐狸送上门的。母亲说,自己去找狐狸,只有真诚的认错才可能获得宽恕,并把沉重的门关上,让小男孩去彩虹升起的地方找他们。我不知道被家抛弃的男孩此际对人生有什么想法?但他终于启身走去······

最后满地花草,彩虹如拱,活脱脱的一个香格里拉。但他能找到彩虹的尽头了吗?黑泽明让我们做了一个什么梦:人类的、东方的、日本的?文化的、社会的、心理的?而这故事的开端却是一个孩子看见了一件不该看见的事情而已,最后的彩虹似乎已经说明了孩子得到的原谅,并且护狐狸给了他特殊的奖赏——彩虹。

这个梦给我的感觉是在表达欲望和生死。男孩的欲望来自好奇,因好奇而去看了不该看的东西,于是面临生死之关。梦的结尾并没有表明男孩找到了狐狸,他只是看到了太阳、雨和彩虹,这美丽的意象依旧令他好奇,令他充满了欲望。好了,点到为止,黑泽明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

第二个梦——桃树精灵

桃树节到了,吃饭的时候男孩发现席间多了个人,姐姐们却没看见。门外一个少女向他招手,他跟着她跑到绿油油的梯田上,发现原先的地方站满了陌生的古代人物。他们衣着华丽,有国王,皇后,将领和奴仆。原来,这都是桃树精灵。国王职责人类过节得随意砍伐桃树,使得他们失去家园,男孩也为失去盛开的桃花而哭泣。精灵们原谅了他,化做一片繁茂的桃林,白色的桃花开满了枝头。

这个梦是在谴责滥砍滥伐,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男孩的哭泣,很诗意地升华到童话的境界。童真的感触最能打动人心,桃花盛放得美丽而多情,还有由衷地歌颂大自然对人类的抚育。而最终桃树精灵原谅了他,正体现了大自然博大的胸怀,人是属于自然的,当人破坏自然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当人认识到错误时自然又能够用宽大的胸怀来包容一切。

第三个梦——登山者的遭遇

浓浓的风雪。什么也看不见。接着出现了两个人影。听见喘息声。过了一会又出现了两个人,也是喘息声,他们之中一个喊道:“黑夜快到了!”等等一堆相互呼喊的大声的对白。渐渐地,我们明白了,原来这些人是要到一个营地去。“再一点点就可脱离这幽谷,到达我们的营地!我不想再听你们的了!”其中一个显然是个很固执的人。另几个则处在消极的一面。他们不停地怀疑:“表错了吗?”“路线错了吗?”“这场暴风雪是不会停的了!正等着我们的是死亡!”……

这些话显然对前面那个固执的人是产生了影响的。他们希望有人来,但一个一个影子过去,还是没有人来。要是能睡一觉该多好啊!“可是,”前面那个人顽强地想到,“不能睡!睡着了会死的!”局面在令人昏昏欲睡地单调中延续着。这时,我们突然听到了柔软、亲切的女声:“啊——”的哼唱。象安魂曲,又象催人入眠的摇篮曲。那个人终于倒下了,他太困倦了。接着冰天雪地之中飘然来了一位女神!用羽被盖住那个人,嘴里喃喃地说着,象是一种咒语:“雪是暖和的。冰是热的。”这句话在不断的重复中似乎产生了效力——那个人正待听从这明显的欺骗,闭上眼睡去。可是,他同时听到了呼啸的风雪声!那声音提醒他:“不能睡去!睡着了就会死的!”

反抗和温柔的欺骗同时进行着,二者的力量在不均衡地变化着。正当那个人似乎将要睡去的时候,清醒的理智战胜了女神。他居然推开此刻令人感到安慰的女神,和她的“羽被”,从风雪中站了起来!他推了推同行的几个人,发现他们真的睡去了——或者说已经被冻得没有感觉了。他走着,这时女神竟象一件轻飘飘的衣服一样飞走了!对这种顽固的人,冰雪和温暖似乎都没有用!他们严酷而清醒的理智比冰雪更可怕!最后,这个人听到了山外的号角。营地近在咫尺,我们甚至看到了猎猎的风旗!音乐渐强,那个人到达了目的地。

我想如果是我,我可能宁愿选择睡去!更不用说,是睡在如此温柔暖和的梦里,尽管它如此虚假——如果真实让人这么心寒,又何妨睡去呢?多少次,我们在生活中就想这么做了,睡下去吧。那样,无边无际的烦恼和严酷的局面就会自动认输、就会远遁而去,甚至如果幸运,如果睡得很深,也许还会有梦!但是睡下了就永远也起不来了。没有睡下而是在坚持的往前面走几步,“营地”和“旗帜”就出现在了眼前,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就是没有坚持那几步,永远的睡在了雪地里再也没起来。

第四个梦——隧道里的魂魄

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反战意味深厚的梦。侥幸免于一死的中将归乡时走过一条深邃的隧道竟听见隧道传来脚步声……惊惶一看,竟是已逝的士兵野口!野口哀怨地一个劲地向中将确认自己确实已经不在人世……他老觉得自己沒有死,还可以回家吃妈妈煮的魚丸汤。而他的家甚至就在不远处,还看的见隐约的温暖灯光。看到这里,任谁也会深深感到心口的钝痛,冷酷而荒谬的战争让士兵们死不瞑目。更叫人震慑惊惧的的还是后面,中将声泪俱下地忏悔着自己的苟且偷生。说服野口回到隧道之后。片刻,竟然隧道中传来整齐划一的正步声,整个战死沙场的“第三小队”几十名士兵也自隧道列队走来,那画面传达的深刻的控诉毫无预知地把人震倒,实在是触目惊心!他们一样不相信自己已是亡魂,永远徘徊家门之外,永远冰冷无依。最终几乎崩溃的中将只有喊着“向后转,齐步走……”士兵们的身影终于整齐地隐没在那阴森的隧道中,通向未知的那个尽头。一个长镜头,士兵逐渐消失在隧道中。

随后又跑出了那只恶狗,狗的背上还背着手榴弹,黑泽明应该是让这只恶狗象征恶毒的军国主义吧,至少从它的叫声中让人看到了恐怖!

这个梦给我的信息应该是“迷失”,人类迷失在战争中,迷失在那条黑暗幽深战争的隧道之中,从光明之处迷失在黑暗之中,在迷失中死亡,亡者阴魂不散,生者忐忑不安。

第五个梦——梵高

前几个梦给人的感觉很压抑,总是有一些让人觉得恐怖的镜头,即使是第一个梦,狐狸嫁女时那些人白花花的脸也让人觉得不舒服。这个梦是最令我惊诧的,因为画面太绚烂了,黑泽明不愧为视觉大师,把真实和虚幻结合得天衣无缝。探讨这个梦的主题是很难的,你可以从多个角度自圆其说,可大可小,可深可浅,可感性可理性,这反倒更难,就好像评论梵高其人其事其画一样。

而这个梦似乎一下子给我们带到了梵高的画里面,整个色彩是那么的靓丽。画家在看梵高的画展时被一副画深深的吸引,进入了梵高先生画的世界。就这样他在梦境中看见了画自画像画不好耳朵所以把耳朵割掉的梵高。这个年轻人又追随着他的足迹在油画的世界里奔跑,最后来到了那个乌鸦飞起的田野……

这个梦反映了一种追求,年轻人想要达到一种境界,可是梵高的境界,不仅仅是个人的性格,也是由他说处在的社会造成的。

第五个梦——红色的富士山

富士山在黑泽明的梦中再也不是上面覆盖着白雪的样子了。而是变成了红色,恐怖的红色。由于核反应堆连续的爆炸,整个富士山要融化了。人们都在逃命,逃到了海边,只剩下了一个带着两个孩童的妇女、一个科学家、和那个青年(也就是做梦的人)。海边已经没有了别人,他们都跳下了悬崖,葬身海底。妇女不想死因为他的孩子还小,他说有人保证过核反应堆是安全的,可是他又不得不相信眼前的恐怖景象。科学家解释了各种颜色烟的物质,以及它们的毒性,一点点就可以让人得癌症,让生物突变。他得话让人觉得更加恐怖,他的道歉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一切都将毁灭,这是一个恐怖的梦。

这个梦在提示人类,你可以在灾难面临时一死了之,可你必须面对亲人死亡时的无奈和痛苦,这份无奈和痛苦更深重,仿佛富士山的红色迷雾一样,驱之不散……

第六个梦——食人鬼

这个梦里的的环境也是受到核污染,似乎是承接着上一个梦,二者都有反核的主体。同时这个梦也以这样的背景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一些等级现象。独角的鬼给年轻人介绍了各种受到核污染而发生突变的生物。蒲公英已经长得比人还高,突变得红瑰给人的感觉时恐怖而不是象征爱情。当他介绍其他的鬼时透露出了原来他们那种人次人的世界同样不平等,多角的鬼能够把一个角鬼吃掉。而他们也没有因此而活得好些,他们的角会痛这也是一种报应,给人类当权者的报应,让他们声不如死,是他们乱用核子武器的报应——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恶鬼的号角让人撕心裂肺的恐怖。后来独角的鬼把年轻人吓走了,而且还喊着:“你也想变成食人鬼吗!”这句话很明显是黑泽明在用电影的语言劝告人类,不要把我们的世界变成画面中的样子。

这个梦是昭示生存之苦,它更进一步揭示人类愚行带来的恶果——人类因欲望驱动而做的蠢事,其恶果不仅是让当事的一代人无家可归面对死亡,还会继续影响生存下来的以及以后出生的人,他们必须忍受生之痛苦,他们人不象人,鬼不象鬼,在痛苦中丑陋地活着,等待着死亡……

第八个梦——水车村

可能是黑泽明先生觉得前面两个核辐射的梦让人们觉得太恐怖了,特意在最后给我们带到了一个陶渊明似的桃花源。这个梦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自然的才是最好的。老人说他们不用电灯,因为夜晚本来就是黑的干什么要把他弄得和白天一样,这和我们现在生活的似乎有些背离,但是人类的生活似乎过于物资化了,有些东西应该回归一下自然。最后97岁的老妇的葬礼让人觉得更加匪夷所思,和现实截然不同,葬礼总应该是悲哀的才对,客货是水车村的葬礼就像婚礼一样,人们吹拉弹唱,制造了一个欢乐的葬礼。

黑泽明的这个梦把我们领进了一个以尽失去很久了的纯粹的本征的环境之中。让我们暂时的脱离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给人自身带来的喧闹,进入了一个美丽的自然状态的世界。

纵观黑泽明的《梦》中的八个故事,相互之间并不有所关联,但是影片一开始的梦幻色彩随着影片的进行一步步褪失,最后在一片水草摇曳中结束,固然也挺美,但正如黑泽明从睡梦到睁眼做梦,从夜梦到白日梦,注定了艺术魅力的淡失。我还是喜欢太阳雨后的那片森林,那方芳草地,那道梦幻彩虹。有些梦是谜,是不能阐释的,而这,才应是真正的梦,人类从童蒙开始做到现在的迷梦和美梦……所以我更喜欢前两个梦。

对于黑泽明的《梦》我只能理解到这些,他是一位电影大师,这是他80几岁的作品,他的思想可能不是我一个20岁的人能够完全接受的。但是我仍然对黑泽明以及他的《梦》表示敬意!

不是本人撰写,但是评析的还不错,就转来看看。

黑泽明《梦》 黑泽明的八个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3746.html

更多阅读

松下幸之助:《年轻》始终是我的座右铭

松下幸之助:《年轻》始终是我的座右铭德裔美籍人塞缪尔.厄尔曼70多年前写的一篇只有四百多字的短文。首次在美国发表的时候,引起全美国轰动效应,成千上万的读者把它抄下来当作座右铭收藏,许多中老年人把它作为安排后半生的精神支柱。美

《花木兰》剧组闹出的八个历史笑话 花木兰从军笑话

笑话一:北魏应该如何称呼柔然?柔然,是柔然民族的自称。南北朝时期,北朝称之为“蠕蠕”,南朝称之为“芮芮”。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将柔然改称蠕蠕,带有嘲讽之意。“……自号柔然,而役属于国。后世祖以其无知,状类于虫,故改其号为蠕蠕。”(《魏

《屠场》:瞄准公众的心,却打中了人们的胃

删减版发于《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2012年5月号《屠场》:瞄准公众的心,却打中了人们的胃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俺最喜欢他了,因为有些匪气。 1那位据说早餐一口气吃12个鸡蛋都不当一回事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是怎么变成素食者的

转载 十大禁播电影《苹果》影评:迷失的不仅仅是北京图

原文地址:十大禁播电影《苹果》影评:迷失的不仅仅是北京(图)作者: 天涯二岩电影《苹果》剧照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剧情艺术电影。我一直没有把此片当成风月片看待,如果真的按分级来划分的话,加上不删减版的顶多也就是五级。但如果真这样想

声明:《黑泽明《梦》 黑泽明的八个梦》为网友落花随流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