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诗文之95王之涣出塞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的凉州词

背诵诗文之95王之涣出塞(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95.王之涣出塞(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原文】

背诵诗文之95王之涣出塞(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

这首诗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诗的首句,写汹涌澎湃的黄河,发源于云端,突出其源远流长,展示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次句写凉州城的戍边堡垒,地处险要,境界孤危。“一片”是唐诗常用词,通常与“孤”相连用(如“一片孤云”、“孤帆一片”等等),这里即“一座”的意思。三句递转,写所闻。羌笛奏着《折杨柳》的曲调,勾起征夫离愁。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杨柳而生愁,甚至听

《折杨柳》歌而生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生怨恨:“天寒地冻”、“征战无期”、“归家无望”。然而,“怨”也罢,愁也罢,都是枉然,因而作“何须怨”。这种宽解语,着实委婉,深沉含蓄,耐人寻味,不愧为边塞诗的绝唱。

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全诗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这话是不错的。开元中、后期,唐玄宗荒淫纵乐,不务边防,不关心远戍征人的疾苦。诗人在进入凉州,听到哀怨的笛声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壦、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逸骊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戍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了两句进一步刻画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戍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人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

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3916.html

更多阅读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目录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目录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目录1.江南(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2.敕勒歌(敕勒川) 北朝民歌3.咏鹅(鹅鹅鹅) 骆宾王4.风(解落三秋叶) 李峤5.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贺知章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7.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王之涣8.春

唐诗的故事 唐诗的故事 王曙

旗亭画壁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唐诗题为《凉州词》,作者是王之涣。关于王之涣,我们只知道他字季凌,并州(山西太原)人武则天垂拱四年(688)至唐玄宗天宝元年(

《浪淘沙》——关于黄河的诗句 关于黄河的诗句大全

1、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2、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

图片 百年前的玉门关_李骥 玉门关雅丹魔鬼城

小方盘城遗址(玉门关)—1907.4.24提起玉门关,就会令人想起王之涣那首著名的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

声明:《背诵诗文之95王之涣出塞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的凉州词》为网友紫荆私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