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实验:《神奇的毛细现象》


2011.09.25

又到星期日了,今天子淳又是由爸爸带着去上科学课了。

中午子淳回到家,又开始了课程汇报:今天做了磁悬浮的实验。然后拿出教具,两个条形磁铁跟我介绍哪是北极,哪是南极;再说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并演示;再就是精彩的磁悬浮,说实话,真的很让我大开眼界,为何会悬浮呢?我们还提到了上回去上海时,我们去机场本提意去体验一次磁悬浮列车,可子淳爸没同意,于是错过机会。想着改日一定要再找机会去体验。

这个话题我们讨论了一会,由于没时间再继续就停了,因为我们吃过午饭要赶快赶去哈米小镇,这是子淳希望的 。不过很可惜的是,今天的哈米我们玩得不过瘾,因为周末,人满为患,我们只玩了三个小时就出来了。根本不够那“昂贵”的门票。我跟子淳说,这个门票很贵,我们最好哪一天天亮起床就出发去,然后玩到晚上才回来,这样才够本。哈哈,我这个太过“节俭”的做法得不到的支持。这是插播。

回到家后,子淳睡了一会,晚饭后,他再次兴趣地拿起那个小牛顿科学课程的课本,要完成作业了。遗憾一下,我以为这个课本是放在家里的,今天子淳上课没让他带去,结果今天上课有用到,子淳却没书,书上的作业没完成。作业只是两道判断题,粘完贴粘纸就完成了。可该位“好学”的子淳却翻到中间一课老师上课没有教的,跳过的第二课:《神奇的毛细现象》,要求让我给他读并在家做实验。我看了一遍实验的材料家里也可以准备,于是就同意开动。小实验收获的惊喜还是很大的,相信给子淳的印象也是深刻的。实验记录如下:

第一个小实验:什么材料会吸水?

实验目标
科学小实验:《神奇的毛细现象》
  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直观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实验前准备材料
  布块、橡皮筋、塑料棒(我们用塑料吸管代替)、棉带(这个没有,我们用掏耳朵的棉花棒代替)、纸(普通的纸和宣纸(宣纸我))及杯子。

  活动过程
  根据提供的这些材料观察一下哪一些材料可以吸水,哪一些材料不能吸水。

备注:这个是前奏,认识一下各种材料的吸水性后,为下面的另一个大实验做准备。

第二个小实验:“水娃娃”搬家

  刚才我们做过实验知道棉花、纸会吸水,那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让杯子里的“水娃娃”搬到白色的小碗中?这个过程可不能倒的方法哦。好吧,开始准备实验材料:

1.一根用卫生纸巾搓成的纸条

2.一个水杯,里面装半杯的水,水里加了蓝色颜料

3.一个白色的小碗

观察蓝色的水是不是会慢慢向上爬?

观察水会不会从水杯是搬到小碗中呢?半个小时后,果然有惊喜,水已经流到小碗了。

这个实验的过程比较慢,子淳很有耐心地等了一个晚上。当晚已经搬了许多了,当我们在睡觉时,水娃娃还在搬,第二天我们起床后再看结果吧。辛苦水娃娃了。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看到水已经搬过去许多。但还是没搬完。

等到第二天从幼儿园下课回家,发现杯子里的水已经几乎被搬光了,只剩下一些颜料渣渣留在杯底,其他的水都被搬去了小碗中。


小百科:

毛细管是指很细很细的、比我们头发丝还细的管子。这种小细管吸水的现象就是毛细现象。如抹布吸水、毛笔吸墨水、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等,这些都是毛细现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4134.html

更多阅读

初晓静.G.kos的第840篇招聘:《拼音的故事》

初晓静.G.kos的第840篇招聘:《拼音的故事》 初晓静是我的名字,我是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人,“恋爱只无非是操练题罢了丶”是我的QQ名字,我就读社会管理职业学院,‘Acer宏碁’是我手机品牌,身穿雅鹿,在中国建设银行上班,我家的狗狗名字叫:Donna

吴东平:《汉字的故事》

吴东平:《汉字的故事》(一二画)吴东平:《汉字的故事》内容简介:历代学者都曾对汉字进行过探赜索隐的研究,但多限于对形、音、义的考释。本书则另辟蹊径,从汉字的文化底蕴角度出发,以故事为载体,对近三百个常用汉字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尤其是对

声明:《科学小实验:《神奇的毛细现象》》为网友面朝阳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