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是几本

闽南师范大学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坐落于“闽南金三角”——漳州市。学校由1958年春原龙溪师范学校设立师范大专班发展而来,196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漳州师范专科学校、厦门师范学院、泉州师范学院、南平师范学院合并建立福建第二师范学院,1986年发展为漳州师范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和福建省政府批准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学校是中国首批通过师范类高校本科教育评估的大学并于200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学校已经形成了“本、硕、博”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简介:闽南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福建省重点建设的全日制本科高校。学校位于福建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学校前身为漳州师范学院,由1958年春原龙溪师范学校设立师范大专班发展而来,于198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复办福建第二师范学院,并更名为漳州师范学院。[1]2013年4月,教育部复函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学校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2]学校于199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首批师范院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获教育硕士授予权,2012年被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截至2012年,学校占地2319.18亩,建筑面积达60.09万平方米(含在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498万元;截至2012年10月闽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资料室总面积共2.99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图书达201.66万册,电子图书230万册左右,中外文纸质期刊4500多种,数字资源存储总量达39.239TB;学校运动场总面积9.5万多平方米,综合体育馆面积6600多平方米,体育实验中心面积500多平方米;校园网覆盖全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1248人(含双聘教师)。2007年增选为第九所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位居福建省高校综合实力前九强。2013年,福建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正式批准闽南师范大学从2013年起进入福建省本科一批招生,这标志着该校除闽台合作项目5个专业仍在本二批次招生外,其余涉及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六大学科门类的所有本科专业将进入福建省本科一批次招生。

人才培养

闽南师范大学建有“学士—硕士—博士”这一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学校景观(12张)养体系。截止2012年11月,学校共设立博士点1个(含4个博士人才培养方向),一级硕士点4个、二级硕士点29个,17个教育硕士学科领域,本科专业56个。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0000余人(含联合办学),研究生教育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工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七大学科门类。同时,开设有23个本专科成人教育专业,有各类成教生近4000人。[1][6-7]【图册图片由校友提供并部分来自学校官网[5]博士点建设2012年,学校申请的“两岸交流与闽南文化研究”项目从全国各高校申报的188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该项目集结了林继中教授、汤漳平教授、陈支平教授、胡金望教授、李豫闽教授等40多名校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建有4个博士人才培养方向。并将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研究院为依托,广泛开展相关科研活动,促进两岸文化繁荣。[1][8-9]硕士生培养学校2003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 予权单位,2009年获得教育硕士授予权。截止2012年,学校建立了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心理学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2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个教育硕士学科领域,涵盖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六大学科门类。此外学校还建有2个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本科教育学校是福建省内较早开展本科教育的高校之一,学科建设较为齐全、本科教育基础扎实。截止至2013年初,学校共有本科专业56个、闽台合作本科专业6个。本科生教育涵盖了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等六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招生。学校还充分发挥漳州在对台学术和教育交流等方面的优势,与台湾成功大学、台北教育大学、稻江科技暨管理学院、台湾明道大学等保持了良好的交流关系。[1]闽南师范大学本科专业列表
序号专业名称序号专业名称序号专业名称
1电子信息工程2食品质量与安全3物理学
4文秘5英语6翻译
7日语8高职英语9政治学与行政学
10法学11历史学(师范)12人文教育(师范)
13社会工作14劳动与社会保障15数学与应用数学
16信息与计算科学17思想政治教育18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9广播电视编导2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1汉语言文学(师范)
22对外汉语23广告学24化学(师范)
25应用化学26科学教育(师范)27环境科学
28环境工程2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0编辑出版
3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2软件工程33音乐学
34网络工程35教育技术学(师范)36小学教育(师范)
37心理学(师范)38学前教育(师范)39体育教育
40社会体育41旅游管理42市场营销
43人力资源管理44财务管理45经济学
46国际经济与贸易47生物科学(师范)48园艺
49食品科学与工程50园林51动物科学
52文化产业管理53农林经济管理54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55美术学56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为师范本科、师本(职业教育方向)、非师本科、非师本科(软件工程方向)方向;物理学专业分为光电方向(理学)、师范类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分为师范、金融数学方向(非师本科)、统计学方向(非师本科)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分为师范本科、非师范本科方向;英语专业分为英语教育(师范)、非师范类本科方向;音乐学专业分为教师教育(师范)、音乐表演方向(非师范)方向;美术学专业分为国画方向、油画方向、装饰画方向(师范),视觉传达方向、环境艺术方向、动漫设计方向、工艺造型方向(非师范)方向。
闽台合作项目招生专业
序号专业名称序号专业名称序号专业名称
1食品科学与工程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电子方向)3人力资源管理
4广播电视新闻学(影视多媒体技术方向)5国际经济与贸易6园艺

院系设置

闽南师范大学二级院系明细
序号院系名称序号院系名称序 号院系名称序 号院系名称
01闽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02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03闽南师范大学政治法律系04闽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系
05闽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06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07闽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系08闽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9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系10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体育系11闽南师范大学管理科学系12闽南师范大学经济学系
13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14闽南师范大学艺术系15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系16闽南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17闽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18闽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19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
21闽南师范大学网络与计算机教学部22闽南师范大学漳浦石化学院(在建)资料来源于学院官网[10]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止2012年末,学校有教师1248人(含双聘教师),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164人,副高职称的3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09人。其中陈炳昭教授被列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11]《当代社会科学学者辞典》,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人才项目”,2人获全国高师院校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高校优秀骨干教师称号,7人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1人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获省级优秀专家称号,10人获省教学名师奖,11人获省优秀教师称号,3人获省师德之星、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称号,2人获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0人获省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称号。[1]

科研机构

截至2012年9月,学校建有3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基地,6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科研创新平台;入选福建省首批科技拥军示范基地;24个研究院(所);6个创新平台。[1][12-16]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序号项目名称负责人
1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号与信息系统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沈东升
2化学类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汪庆祥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序号实验室名称序号实验室名称序号实验室名称
1现代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2粒计算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3应用认知与人格心理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研究机构
序号研究所名称序号研究所名称序号研究所名称
1邓小平理论研究所2闽南文化研究院3教育科学研究所
4文化诗学研究所5中华语言文化研究所6德育研究所
7儒学与传统文化研究所8信息技术研究所9图书情报研究所
10离散数学研究所11生物技术研究所12季羡林研究所
13巴哈研究所14历史研究所15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16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17应用化学研究所18现代测试技术研究所
19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0人力资源研究所21市场营销研究所和老年学研究所
22区域经济研究所23文艺传播学研究所24
创新平台
序号平台名称序号平台名称序号平台名称
1现代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2粒计算重点实验室3菌物产业工程技术中心
4文化诗学研究所5应用心理学研究所6闽南文化研究院

图书馆

主词条:闽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由于历史的原因,闽南师范大学经历了创办、停办、复办、发展的历程。图书馆的发展基本上从1986年学校复办以后开始。2008年4月,图书馆新馆建成并投入使用,有馆舍总面积2.63万平方米,阅览座位2500余个图书馆设有办公室、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信息参考部、技术部等5部1室。截止2012年,图书馆有正式职工54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占员工总数14.8%,中级职称30人,占员工总数55.5%;具有本科学历以上39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9人),占员工总数72.2%。截至2012年10月,图书馆纸质图书达201.66万册,电子图书227.44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4500多种;订购有中国期刊网、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方正Apabi教学参考书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SDOL、Springer外文电子期刊等中外文数据库32个,数字资源存储总量达38.3TB。自建有《闽南地方文化特色数据库》、《语言学科专题库·闽方言》、《语言学科专题库·英语学习策略》、《漳师文库》、《闽台生态农业库》、《馆际互借全文数据库》、《教学参考书数据库》、《附书光盘系统》8个数据库。[4]【图册图片由校友提供并部分来自学校官网[17]

校园网

闽南师范大学校园网(FJZSnet)一期工程始建于2000年7月,于2000年9月使用X.25专线经由厦门大学网络中心接入上海交通大学CERNET华东(南)地区网络中心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成为福建省漳州市第一个正式接入CERNET的校园网。截至2007年,校园网拥有CISCO、锐捷、港湾等多个国际国内著名厂商的网络设备,SUN、HP、联想、方正、浪潮等著名品牌的服务器系统和福禄克等公司的线缆测试设备。校园网采用千兆以太/快速以太技术构造校园主干,利用VLAN技术划分为多个IP子网,提供DNS、WWW、Email、FTP、BBS、代理服务器等服务。校园网支持教务管理、学籍管理、学生选课、图书资料、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应用。[18]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标:★ 校标整体构图融入水仙花团,水仙花是漳州市市花,福建省省花,校标(4张)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寓意着学校根植于漳州大地,传承闽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主体以汉字“心”字异质同构,诠释了学校用心教书,潜心育人,精心科研,真心服务的人本理念。★ 水仙花蕾“心”字上的字母“M”为闽南 MINNAN 首字母,犹如翻开的书页;下面“U”为大学UNIVERSITY首字母,两字母上下放置,中间白色的负形空间似一棵树苗。该标志既阐述了闽南师范大学地域性又吻合学校教书育人,百年树人的办学宗旨。★上面的闽南师范大学毛体字更体现厚重和深邃的文化底蕴,校名中英文在双圆中呼应,色标采用闽南剪纸红色系作为标准色体现了吉祥、和谐、包容的特征。【图册与该目录内容来源[19]校训博学明理、砺志笃行

社团组织

闽南师范大学院团委下属有六大学生组织:校学生会、校青年宣传中心、校青年志愿者中心、校社团联合会、校艺术团、校自律会等。[20]校青年宣传中心是学校宣传方面最权威的学生组织,共设有八个子部门:[21]校青年宣传中心八大部门
序号部门名称序号部门名称序号部门名称序号部门名称
1青宣办公室2大学生记者团3《龙江青年》杂志社4《团情快讯》编辑部
5网络电视台6网络信息部7美术工作部8闽南文化研究部
校学生会成立于1985年,本着“学生之家,师生之桥”的理念,成为联系学校与学校、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主要有办公室、学习部、权益部、生活部、社会实践部、女生部、公共关系部、文娱部、体育部组成。[22]校大学生艺术团是院团委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人才为目的、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为主要形式,本着自愿参加、统一管理的原则而组织起来的学生艺术爱好者团体。[23]校大学生艺术团下属学生组织
序号部门名称序号部门名称序号部门名称序号部门名称序号部门名称
1办公室2外联部3制作部4组织部5乐器队
6合唱队7舞蹈队8礼仪队9街舞队10朗诵队
11国标舞队12主持人俱乐部13歌手俱乐部



校青年志愿者中心是在共青团漳州师范委员会领导和监督下,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在校青年大学生组成的全校性青年组织。[24]
校青年志愿者中心六大部门、三个特色队及十七个系中心
序号部门名称序号系中心名称序号系中心名称
1办公室1中文系青年志者中心10体育系青年志愿者中心
2协理部2外语系青年志愿者中心11经济系青年志愿者中心
3策划部3政法系青年志愿者中心12管理系青年志愿者中心
4外联部4数学系青年志愿者中心13生物系青年志愿者中心
5新闻部5物电系青年志愿者中心14艺术系青年志愿者中心
6关公礼仪部6化学系青年志愿者中心15新闻系青年志愿者中心
7心理咨询队7历史系青年志愿者中心16海外教育学院青年志愿者中心
8红十字会志愿者服务队8计算机系青年志愿者中心17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志愿者中心
9校园文化督导队9教育系青年志愿者中心

校学生社团联合会是由院团委直接管理的学生群众组织,由学校三十余个注册学生社团联合组成。下设办公室、文讯部、人力资源部、组织部、公关部、宣传中心六大部门以及人文中心、艺术中心、专项技能中心、体育中心、文学中心、监察中心六大中心,协助社联主席处理社团的各项日常工作。[25]校学生社团联合会下属社团
序号社团名称序号社团名称序号社团名称序号社团名称
1就业创业协会2考研协会3计算机协会4社工协会
5礼仪协会6环保协会7芗涛剧社8戏曲协会
9木偶学会10南音学会11吉他协会12笛子协会
13客家山歌协会14书画协会15集邮协会16动漫协会
17灯谜协会18棋社协会19摄影协会20推理协会
21排球协会22篮球协会23足球协会24武术协会
25羽毛球协会26乒乓球协会27英语学会28健美操协会
29演讲协会30九龙江文学社31苔花诗社32南风书社
33九龙韵汉服社34魔术协会



闽南师范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是几本
闽南师范大学学生处下属有:校学生通讯社、校勤工部等。各个教学院系里一般有四大组织:自律会、学生会、团委、艺术团。除四大组织外,各个院系根据本院系的具体情况建有其他相关社团。

中国经济大讲坛

中国经济大讲坛由闽南师范大学主办,漳州市政府、广安市政府共同支持,于2013年5月23日逸夫图书馆五楼报告厅开讲。中国经济大讲坛从2013年开始到2014年,历时两年,将邀请中国经济学界知名学者、政府机关经济部门相关决策者、国有大型企业界高端人士等近40人进行主旨演讲,从全球经济视野纵论中国经济发展方略,为学校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深入了解当今世界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提供权威性解读和诠释,传递丰富的经济知识,助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讲坛上各专家学者的观点还将进行整理,刊发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等媒体,并将讲坛研究成果编辑成书,赠送给全国500家图书馆。交流平台校园论坛:龙江曦月学校贴吧:闽南师范大学吧

历史沿革

1958年春,原龙溪师范学校设立师范大专班。1958年9月,经中共龙溪地委研究决定,在师范大专班的基础上成立漳州大学师范学院。1959年春,经龙溪地委报请省教育厅核准,在原漳州大学师范学院的基础上建立漳州师范专科学校。196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由漳州师范专科学校、厦门师范学院、泉州师范学院、南平师范学院合并建立福建第二师范学院,与当时的福建师范学院(已升格为福建师范大学)形成福建省本科师范教育一南一北的格局。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止招生,1970年停办。1977年以来,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和漳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重选校址,重建校园,先后经历了龙溪地区中学师资培训班、龙溪师范大专班、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办学历程。198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复办福建第二师范学院,并更名为漳州师范学院。2013年4月,教育部复函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漳州师范学院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1]

现任领导

闽南师范大学现任领导[27]党 委 书 记林晓峰
校 长李进金
副 书 记李进金(兼)、林春生、李克
副 校 长肖庆伟、何绍福、李顺兴

编辑本段办学成果

教学成就

据官网显示,学校正主持有福建省“十二五”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项目“地方政府统筹下‘三位一体’教师教育改革试点”,以及“优秀闽南文化文科人才培养计划”、“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改革试点”、“‘校校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改革试点”、“‘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改革试点”等福建省“十二五”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学校加强“政校企”合作办学,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共建漳浦石化学院,培养福建省石化产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与国家级、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培养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加强福建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积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截至2012年11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化学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数学与应用数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7个(化学、心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历史学、人力资源管理),省级特色专业5个(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师范)、国际经济与贸易、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教学团队5个(数学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团队、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文艺理论教学团队、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团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7个(教师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地方高师院校文科生实践环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人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化学与环境科学类本科生实践技能综合培养创新实验区、汉语言文学与闽台区域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传媒技术中心、生物实验中心、心理学实验中心、基础物理实验中心)。[1]

科研成就

截止2012年11月,学校建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粒计算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现代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认知与人格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习交流基地、闽台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3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闽南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团队、“现代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团队、“粒计算关键问题研究”团队),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计划项目(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4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心理学),6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应用心理学、文艺学、基础数学、分析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6个科研创新平台(粒计算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现代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菌物产业工程技术中心、闽南文化研究院、文化诗学研究所、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入选福建省首批科技拥军示范基地。学校建立了闽南文化研究院、中华语言文化研究所、文化诗学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儒学与传统文化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文艺传播学研究所、应用心理研究所等24个研究院(所)。2006年—2013年5月,全校共获准各级各类科研立项700项左右,其中以学校为依托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项[28],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138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项,其中高飞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祝峰教授被授予国际IEEE粒计算学会杰出贡献奖。发表科研论文4205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375篇。成功举办了包括Arhangel'skii学术报告会暨一般拓扑学学术研讨会、拓扑国际研讨会、[29]“2009两岸关系论坛”、首届海峡两岸木偶文化论坛、第六届老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内的各类学术研讨会。[1]

实习就业

2009年,学校领导多次深入闽北、闽西等地调研福建省农村义务基础教育现状。同年12月,永安十二中成为闽南师范大学永安附属高校中学,2010年3月,学校在永安附中开展实习支教试点工作,并积极推进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2010年9月,学校大部分师范专业高年级师范生开始实行一学期实习支教。2010年4月,闽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永安创新实验区正式挂牌成立。2011年4月、6月、10月,闽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平和、漳浦、洛江创新实验区先后建立。通过高等院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三方合作,共建地方政府统筹下的“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构建师范生“实习支教”与在职教师“校际交流”、“置换培训”同步改革方案,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1年6月15日,学校正式设立闽南师范大学实习支教指导中心,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学校实习支教和创新实验区建设各项工作。[30]2013年5月,学校获得了一项国家级、五项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31]建校以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近6万名,他们大多已成为省基础教育教学第一线的业务骨干,也有的成为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商界骄子。[1]

合作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据官网显示,学校已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充分发挥漳州在对台学术和教育交流方面具备的独特地域、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积极开展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与台湾明道大学、中州科技大学、成功大学、台北教育大学、稻江科技暨管理学院等高校均保持着良好、稳定的校际交流关系。与台湾明道大学合作开展广播电视新闻学(影视多媒体技术方向)等5个专业的“校校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本科人才项目,与台北城市科技大学合作招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促进了学校与台湾高校间的密切联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4526.html

更多阅读

西北政法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是几本

申博权的第一次下放,就暴露出众多的相关问题。在徐州师范罢课后不久,西北政法大学个别师生用“散步”表达了对结果的不满。在陕西省的这次申博中,主管部门对信息的不公示,导致申博失败的部分高校教授“合理质疑”申博过程中的“暗箱操作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是几本

西南石油大学校徽西南石油大学是国家“小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也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经过50多年的建设,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是几本

福建农林大学校徽福建农林大学是一所福建省重点大学。其最早前身为1936年创办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2000年,福建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院合并为福建农林大学。校本部位于福州市西郊,占地面积234万㎡。南平校区位于南平市西郊,占地面积20万

南京审计学院 南京审计学院是几本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南京审计学院校徽南京审计学院是我国唯一以“审计”命名的财经类高等院校。学校前身为始建于1983年的南京财贸学院;1987年更为现名;1991年由审计署直属;199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0年,调整为江苏省与审计署合作共建、以江

广州大学城 广州大学是几本

1概况编辑广州大学城(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简称HEMC),大学城总体规划建设于2003年1月正式启动,19个月后一期工程正式完工。进驻十所高校,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

声明:《闽南师范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是几本》为网友千堆雪惹尘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