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地税合并后患无穷 国税和地税合并

清议:国地税合并后患无穷

改革不是恣意妄行。什么该改?该怎么改?着实应当仔细掂量。

有媒体呼吁国地税应当合并,并将国富民穷的罪过归结为分税制。这纯粹是一派胡言。

不夸张地讲,国地税合并,结果注定是税收体制的大倒退,而且是一步退到了封建社会。因为只有封建社会的财政体制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到目前为止,民主社会最成功的财政体制就是分税制,总体上是二战之后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税收比重不断提升。以美国为例,二战时期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一度在20%以下,但1945年提升至22%,1950年升至27%,1960年再升至30%,1970年曾达到36%,到1980年以后,基本上稳定在34%上下的水平,至今依然如此。

国内收税体制是陈云创建的,而且长期保持地方税收比重大于中央税收比重的模式,直到1994年才出现逆转。其中,1978年地方税收比重高达84.5%,1985年降至62%的水平,到1993年再回升至78%。

较高的地方税收比重并没有导致地方出现财政赤字。恰恰相反,1978年地方财政收支盈余比率(黑子比率)高达38.3%,而同期中央财政收支的赤字比率却高达203%。1985年地方财政盈余黑子比率虽然在税收比重明显下降的背景下降至2.1%,但中央财政依然录得3.3%的赤字比率。到1993年,地方财政收支同样保持着黑子盈余的水平,而中央财政的赤字比率扩大到37%。

鉴于地方财政赤字是从1994年地方税收比重大幅下降之后才出现的,其中1994年为74.7%,2000年61.8%,2011年居然高达76.3%,所以,有理由相信,国地税合并后,地方财政收支情况有可能将变得更糟。这是对国地税合并的第一个担心。

请不要奇怪,虽然国地税可以合并,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还在,只不过置换为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与此同时,地方财政支出还在,并且在国内地区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刚性十足,超前增长的担心自然是免不了的。

对国地税合并的第二个担心是,由于过去7年地方政府的债务扩张主要来自土地开发,切断了地方政府的直接财政收入,其土地开发必然陷入困境,结果必然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继续膨胀,搞不好还要牵连地价上涨。

更令人担心的是,国地税合并等同于剥夺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这无疑将大大降低地方经济活力。这是对国地税合并的第三个担心。

此外,由于中央政府对各地情况的了解程度远不如地方政府,于是,在统筹安排中央财政收入方面,决策效率及决策的可靠性都难免要下降,搞不好又要导致中央政府机关膨胀。

国地税合并后患无穷 国税和地税合并

无论如何,国地税合并是一个很无知又很糟糕的建议。改革决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4669.html

更多阅读

金税工程与国地税合并 浙江地税金税三期

财税系统人士:国地税合并?不妨等2016年再谈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时间:2013年05月27日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地税将合并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不过,《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期从财税系统人士处获悉,“国地税”合并是大势所趋,但并不

国税与地税的区别 发票国税和地税的区别

关于国税与地税发票的区别发布时间: 2011-08-23 16:09:29 字体大小:大 中 小问题:国税与地税的发票有什么区别?它们的税率不同吗?是多少?为何有的卖场提供国税有的提供地税,而如果提供的是国税,审核的时候一般会比较仔细。回答:国税与地税发

国税和地税的区别,如何进行零申报 国税地税零申报

即使没有收入也要零申报.地税报税时,交资产负债表,利润分配表还有地方纳税综合申报表(这种表在税务局领购) 国税交资产负债表,利润分配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1、公司每月都需要报税的,一般情况下,按月报税的有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

声明:《国地税合并后患无穷 国税和地税合并》为网友杀戮浪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