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能力差”正确解读及其对策 新日语能力考前对策

“阅读理解能力差”正确解读及其对策

一.导语

在教学中,考试后,在网络上,聊天中,很多家长、孩子都爱说,“阅读能力差”。紧接着就会问,怎么办。我知道他们想要什么:1.能有秘笈、宝典、法宝等灵丹妙药,似乎像吃药医病,喝下去,立即见效。可惜,我没给,因为给了,就是骗家长。2.指导买几本书或练习等辅导资料,似乎假期专心一做,秋季一开学,就可向外界宣布,我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问题解决了。我也没有给,因为给了,就是害学生。

最近在几个学校讲话,谈到了我对阅读理解能力差的理解,得到一些家长和老师的认同。可是家长们现场一听,感觉很对;一下来就又没有了抓拿,又问起来。现在把我的理解及在这种理解下的相关措施,展示于此,供大家参考。

二.解读“阅读理解能力差”

1.“阅读理解能力差”的评判标准。

我们的评判标准大多用的是分数。家长说差,分数比较;老师说差,因为在班级中落后;孩子们说差,那是因为分数、老师、家长都说差。导致我们评判结果的就是分数。网上所说,王力、王蒙、崔希亮、林天宏等大家、作家、专家做高考阅读理解题得分低,也是根据分数。

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真的差吗?平时在家说话,你的语调、语气、眼神、动作等,他们都能读懂并以不同的情感表达着他们的情绪和态度。我认为,不能说他们阅读理解能力差。

2.“阅读理解能力差”要分阶段审视。

从字面上分析,起码也应该是先阅读,后理解。而考试中的阅读理解,还多了两阶段:审题思维,语言表达。孩子们在哪个阶段出了问题,我们要认真分析,才可能对症下药。不能简单从分数高低,或者因为我们的粗枝大叶,作出一个笼统而不负责任的评判。

3.考试中的“阅读理解”是一种理性的展示,不同于生活中的感性表达。

我经常跟学生讲,平时读书作文是一种感性的活动,而考试要在一个半小时(小升初)、两个小时(中考)或者两个半小时(高考)展示六年、九年或12年语文所学,一定要做到理性驾驭语段,学以致用,展示多年所学是超出别人的。理性驾驭,就要分析、思维、运用技巧、运用练习所得之规律,就是要用语文的专业知识解读语文段落,要有规律性思维,要有规范的答题点展示和规范的语言表达。

就如很多孩子在生活中,面对别人的语言表达,往往是感性思维一样,很多孩子面对考试也一样做感性思维,情感表达,当然就违背了理性原则,当然也就得分偏低罗。

三.“阅读理解能力差”分阶段审视及其对策

我把阅读理解分为四个阶段:阅读—理解—分析—表达。每个阶段不同,任务不同,要求也不同。只有分阶段审视才能找准问题症结所在,措施才会有针对性。

第一阶段:阅读。

可以说,很多孩子是因为没有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实施有效阅读而被拒绝在“阅读理解”的大门之外。当然也就不要谈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下罗。我爱说一句话,农民种田,要先种,才可能谈科学种田。一样,要先有读,才谈得上对阅读理解能力高低的评价。

阅读习惯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静心阅读、专心默读、抓取重点信息的勾画阅读、品味关键位置的阅读、前瞻后顾的信息阅读等习惯,其中还要强调多遍阅读直至读懂的习惯培养。

如果孩子的“读”出了问题,没有读懂,草率从事,我们老师自当在这一环节调整其习惯并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好,“磨刀不费砍材功”也好,总之,读是保证,读是基础。

第二阶段:理解。

如前所说,孩子的理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我们现在的文段,尤其是现代文阅读,字,他们都认识,词,也都能理解其意义,句,都能读通顺并知晓其意义。

理解就是调动大脑信息储备,认知其意义。信息储备包括了社会常识、生活积累、语言积累、现实实际和人生经历。应该说只有三大类语句理解稍难。第一类文言文句子,因为没有语言环境,没有形成语感。第二类哲理性语句。因为伟人名家、作家们往往终其一生经历得出人生感悟和社会认知,让十几岁的孩子解读几十年的人生,难。第三类生动形象的描写句。我国文学是委婉表情达意的文学,往往借人、事、景、物来表达思想来抒发情感。可是这些人、事、景、物,有的已经远离孩子们的生活,难以理解。

除此而外,大多能够很好地既理解的。而要真正解决理解,就要鼓励孩子参与生活体验,就要多读书多积累,这不是从阅读理解开始就能解决的。

理解的第二层面,是在语句理解基础上,要会解读文章,解读段落。如文章思路、文章内容、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写作技巧技法等。这是阅读信息的整合理解,也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很多孩子读得多,但是因为缺少读后的“品”读后的分析,往往是一种浅层次阅读,从而无法形成积累,无法形成阅读能力。

因此,我要求孩子们读完文章后落实三读梳理:读出思路、读出内容、读出中心。并坚持练习,以让其确立意识形成习惯。

第三阶段:审题分析思维。

很多孩子是在这一阶段耗时而无所获。因为盲目练习不知总结,因为没有理性分析而陷入命题老师设置的问题陷阱中。与生活中的对话交流不同,阅读理解,需要在阅读基础之上,完成一些命题者设置的问题。于是,第三阶段,要针对题目,审题,分析,思维。

这道题,考查的是什么,是哪一类问题?问什么?要求答什么?要分析清楚。首先是审题。可以说很多孩子做了多年练习,但是考的什么,不知道。平时练习,老师讲解,却没有总结归类。不能审出考什么,也就不能构建起“类”的概念,当让就无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此而陷于题海战术中而无所得。这样,也就无法实现学以致用。

老师们提供大量练习,练得多,答案讲得多,也因无归类的总结、延伸、归类、概括、提高,也就无效果。

因此要针对考试而进行分析、整理、归类练习。如关键位置赏析有开头、结尾、标题、过渡;文体考查有方法及其作用;语言赏析有叙述句、描写句、抒情句、哲理句;写人景物则有特点概括;诗词赏析则要揭示其思想感情等等。

平时的教学,选择代表性段落,讲出解读的规律性。要让孩子们完成阅读练习有例可依,有律可循,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盲目练习走向针对性把握。

第四阶段:表达。

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语段考下来,孩子们感觉自己都理解了,结果分值差距很大。“跟着感觉走,走到阴沟头”“感觉良好,死得惨烈”。怎样表明你理解了?表达,考试时需要用语言理性表达展示给阅卷老师。而表达成为孩子们的又一大问题。

问题一,有的孩子,尤其是男生,语言表达懒惰,不愿意表达。

“阅读理解能力差”正确解读及其对策 新日语能力考前对策

问题二,表达在语文上,不同于其他科,信息展示即可。语文还要求表达信息的完整性、通畅性、准确性。很多孩子用数理化的答题方式来完成语文的问题回答,当然就得不到肯定罗。

问题三,语文考试要有别于其他科目,就是要用得语文之体的专业知识来解读文本,表达生活,展示你的理解。很多孩子又缺乏或者如专家们一样厌烦这种表达。不睬住得分点的表达是无法取悦于阅卷老师的。

问题四,表达要讲究规范。中考高考的参考答案怎么提出?老师们怎么评分体现公正?按照一定的规范来表述才行啊。每一类题目,都有相应的答题规范,答几点,答什么,怎么表达,平时练习都应当遵循规范而进行的。如探究类题目四点,赏析类题目四点,语言准确类五点等等。而且你还必须掌握考试答题的相关注意事项,如人物性格特征概括四点注意、广告语标语宣传语拟写四点注意、中心概括揭示三点注意等等。

针对不善表达的孩子,用方法总结形成有效引领,才能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

四.总结语

考试中阅读理解,从文言到现代文,从记叙说明到议论,从小说散文到诗歌,形式多样,分值达到50分。我们不能单纯从得分高低判断孩子的阅读能 力的高下,一定要分阶段分析孩子的问题,找准症结,一定是可以最终提高分值的。

虽然很多的专家学者反对现在的阅读理解考法,并提出异议,但是,阅读理解考试作为一种选拔手段,在没有找到更合适的方法替代依然坚持时,我们要坚持它是一种可以通过训练而找到规律取得高分的技巧活动。因此,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是可以取得实效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4969.html

更多阅读

一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差怎么办 一年级知识与能力训练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实施,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记得以前的数学知识,只需要把计算弄懂就行啦,做的题也就是一些简单的算式计算,对题目的理解要求不高,可是现在拿起一年级的题目来看看——难呀,现在的孩子真不容易,就说一个简单的

如何正确解读"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文言文文本正确解读

如何正确解读"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顾瑞荣此"为"是老子「道德经」中讲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中的"为",也就是做、作为、修炼等意思。"为己"最早来源于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此"为己"之"己",是德配天地的那个自己,一切作为都为了成就这个自己,而

语文六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答案 五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

第五单元一、《二泉映月》阅读理解(一)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

声明:《“阅读理解能力差”正确解读及其对策 新日语能力考前对策》为网友在梦里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