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沙门玄奘奉诏译欧阳询 书法 刘先银编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bore bo luo mi duo xin jing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诸行无常)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诸法无我)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一切皆苦苦也没了)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寂灭为乐)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白话文

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子说:当我修行大智慧到彼岸心经成就时,观照到内心处于极其平衡、清净的状态,以前一直都活跃着的五蕴都消失了,过去所承受的苦难,厄运也有如梦幻泡影般消失殆尽,而且以后也不会再出现了。舍利子,我跟你说,我们所见的物质形态看似有形,其实和无形的空没有差别,甚至还可以这么说,有就是空,空就是有。为什么我这样说呢?舍利子我告诉你,所有生命的本质,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其本原是极清净、极平衡的,它们一直存在着,不生也不死,没有生和死的概念,没有垢和净的差别,也不存在增加或减少的问题。所以在这样的清净中没有有形物质的存在,没有感受、思想、意念和见解。到了这样的境界,已经没有六根了,也感觉不到六尘了,也没有六识的分别了,彻底摆脱了六道轮回的折磨,所以也就无须知道“苦、集、灭、道”这样的圣谛了,谈不上什么智商,也谈不上什么拥有,一切都了不可得。正是因为这样,我才成就了菩萨的功果。我跟你说,依智慧到彼岸来修行,能做到心无挂碍,因为知道了所有的现象都是暂时的、短暂的,不是根本;如果做到了心无挂碍的境地,哪里还会有恐怖,哪里还会有颠倒的妄想,最终自自然然地就到达了彼岸,到达了清净的极乐世界。所有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佛都是依照智慧到彼岸的方法来修行,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所以我们知道智慧到彼岸是最神奇的心法,是最明了的心法,是最上乘的心法,是不可思议的心法,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所以也可以叫做智慧到彼岸心法。现说心法如下:修行、修行,不断地修行以超越自我,当到达清净的彼岸时,自然成就大智慧了。

《心经》的秘密一:内因外缘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句话是《心经》的核心,或者说是整个佛法的精髓。

“照见五蕴皆空”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说“五蕴皆空”能度一切苦厄呢?

为什么!为什么!

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原因的,但这里所说的原因不仅仅指外在的各种因素,更主要的是指容易被忽略的内在因素的作用。

我们的各种感受都是由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两个方面共同和合而产生的。面对同样的事物,内在的不同,所产生的感受也不同,所以当内在转变时,我们就会感受到一个全新的世界。道理很容易明白,但只有真正切实的从心底深处感受到一切因缘而生,真正领会到内在转变的巨大作用,才能不再执着于从外在的改变获得幸福的观念。佛法的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修行,转化内在的情绪心态习性观念等已经固化了的意识模式,达成五蕴皆空的状态,即心境不再随外因的变化而产生恐惧忧虑痛苦烦恼等惯常反应,这样就自然地彻底解脱了痛苦烦恼等一切不自在的感受。更简要的说,就是通过内因的转变,彻底清除一切烦恼痛苦的内在种子(因素)。这与我们已经习惯的通过改变外在境况来消除痛苦烦恼达成幸福快乐的思想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另一条路。这并不是一个理论,而是每个人现在开始就可以去做并能够达成的。

千万亿年以来,人类在生存繁衍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生存,建立并累积了庞大的各种记忆及经验,并有一部分经过一代一代的遗传储存在人的潜意识里。这些不断累积的记忆经验经大都潜藏在意识深处(潜意识里),使我们在日常生活里,机械地产生快速惯性反应。如各种情绪反应,各种观念下对事物的进行的是非好坏判断,并因而产生的赞同对立的心态等。这些记忆经验的不断积累进化,形成了现在的我们的思想情绪观念感受及目标理想价值观等(即色受想行识五蕴),并将生生不息地继续进化下去。我们的生命就是作为这些已经成形了的意识经验的控制下存在着。在日常生活里面对各种人与事时,我们的一言一行,就是在这些记忆经验下进行着习惯性反应。

随着人类心智的进化提高及生活境况的改善,过去形成的经验已经不同于时代发展变化的境况了,反而成了我们现在面对生活里各种境况的阻碍,牵制了我们获得更大的自由自在。所以我们需要清理这些已经局限的经验,直至五蕴皆空,到达彼岸。清理本身也是进化的一个部分。

怎样达成五蕴皆空状态呢

方法有很多,传统的有布施忍辱苦行念佛禅定参禅等,都是意在打破我们固有的习性,建立一种更有益的身心状态。五蕴皆空是一种状态,过去的修行者是通过长期深入的禅定达成的,但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实践起来有很大困难,而且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里的转变也没有多少效果。

觉知是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在日常生活里就能运用并当下感受到其明显的效果。觉知就是在日常生活里的禅定。其实我们的大脑是不断在观察·反应·储存·觉知等状态间快速转化的,觉知或观照就是持续的专注于纯然的观察,就是你什么也不需要做,只是做一个纯粹的旁观者,看着(感受着)自己内心的一切反应及感受,心里的各种感受就会自然减轻或停止。比如情绪上来时,就静静地看(观照)着那个情绪,不压制不反抗不逃避,只是像旁观者一样看着它自己运作。同样的,对于一些“负面局限”的欲望观念情感负面情绪心态心境等,不断的观照它,直到停止或彻底的清除,那个不依赖外在因素的安住空明喜悦自在就会自然的发生在我们时时刻刻的生活里。想要作为自己的旁观者,首先必须切实认识到内在因素对我们的根本性影响及内在转变的巨大作用。一旦领会了旁观(观照觉知),自然就会明白,我们这里所说的清理,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一种努力,不是对旧有的一切进行否定与对立,真正的清理就是你只需纯然的观看自己的内在,当纯然的观看时,并没有什么要要清理的。

切实领会到一切都是内因外缘相合而产生的现象,就不会把各种现象及自己的状态感受的发生仅仅归因于外在的因素,一旦能够在日常生活里自然的时时从内在方面探寻一切发生的原因,就是彻底转变的开始。当我们消除减少了内在的各种情绪反应的种子及各种局限的观念,相对的不再依赖于外在境况的作用,本然恒常的存在于空明乃至喜悦的状态里时,就是彻底的放下了执着,就是空,就是度一切苦厄。

《心经》的秘密二:作为自己的旁观者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刚刚说要五蕴皆空,这里又说空即是色,似乎有些矛盾,又似乎说话的人即不在空里也不在色里,那么那个站在空与色之外的是什么呢?

在逻辑认知上,色与空是指物质的有与无、生与灭、来与去的变化的现象,即事物的发生称为色,事物的消失称为空。这些变化本身是平等的,只是由于我们对这些变化所产生的好恶感,赋予了空与色不同的存在意义。事物的所谓生灭垢净增减等等,同样是我们以自己的欲望满足为尺度因好恶而产生的分别心。

在意识状态上,大脑智能的记忆与经验,使我们以自己的意欲及各种观念为尺度,对事物的有无来去生灭(色与空)的现象产生着七情六欲等各种感受,这就是所谓的色;反之,头脑里的这些习惯性反应停止运作了,就是所谓的空。不论在怎样的环境里内心都是清静的,色就是空;即使生活在真空里内心却没有清静,空就是色。比如人们寄托于修行,逃避排斥日常生活就是对所谓的空的执着,这与在日常生活里患得患失一样,都是执着,所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产生好恶是我们的习惯性反应,不是想不产生就不会产生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及过程才能消除这些习性。一切方法是为了培养觉知力。觉知力的培养有许多方法,我们这里所说的觉知即是一种内在彻底转变后的状态,也是一种达成内在转变的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自己作为旁观者观察自己,使自己从纯粹的向外的看者变为被看者,这时自己即是观察者也是被观察者。当你作为一个旁观者时,对各种现象的变化不再产生好恶等习惯性反应,即不会执着于空也不会执着于色,站在空与色之外的是觉知,在觉知里色与空还有什么区别呢?

觉知有内省自觉的意味,但觉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向内查看,而是不带有任何观念任何评判在里面,你只是个纯然的看者,只是单纯的注意力(看着)于自己。有了一定的觉知力的,你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时常觉察自己,内在的意识模式会自然的发生彻底的转变,觉知就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自然的发生。

在觉知里,内心深处的一切纠结都将彻底消无,一切(空与色)都是一个过程,本质上没有区别。在觉知的状态里,已经没有什么要达成的,一切为了达成解脱的理论与方法也自然的被放下,我只是个旁观者。所以心经的这一段表达的是在五蕴皆空的状态下,对一切理论与方法的“否定”,破除我们对这些理论与方法的执着。

当你像一个旁观者一样面对一切事物时,就会逐渐脱离曾经的各种习惯性反应,以纯粹的旁观者的态度看着意识自身的各种运作,不论好恶喜悲的升起与消失,不论内心是平静的还是烦躁不安的,你只需看着它,不迎不拒。即不陷入纠缠在各种欲望执着里,也不排斥不否定它的已经发生,同时也没有了潜在的对空的境界的向往,始终以平等的心态观念面对内外一切现象及感受。在这样觉知的状态下,头脑的一切运作都不再影响你已经本是的空明,不论内心空也好,不空也好,都在你的旁观之外,你都不在其中,所以诸法空相。描述起来显的很复杂的样子,其实就是转念之间的一个意识过程,就如你像看着一面白墙一样看着自己内心的各种感受与思绪。觉知就这么简单,关键是要从现在开始,随时随地的在日常生活里实践运用。

此刻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你成为纯粹的观察者时,在每时每刻的日常生活里,不再产生习惯性的各种反应,始终以心平气和的品质来面对,你的人生,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这个秘密说起来简单,发现他它并明白的表达出来却很不容易。如果能够切实相信它,在日常生活里实践它,心灵成长就会立刻的发生。总之,当你作为一个纯然的旁观者时,就能以平等的心态面对现象的来来去去生生灭灭,自然会领会到为什么说诸法空相。觉知的核心就是:你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像个旁观者一样看着自己,彻底地转变就会自然的发生。就这么简单。在觉知里,即没有什么要转变的,也没有什么要达成的。

《心经》的秘密三:意欲的生生化化

“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这一段与“行深般若菠萝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意思相同,更具体地强调了内在的转变能够消除挂碍、恐怖、颠倒梦想等一切苦厄。恐怖、挂碍是具体的心理感受,“颠倒梦想”则比较概括,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追问人生里各种痛苦烦恼的内在源头,几乎都可以追溯为期望在现实里的失落,我们在生活工作中的各种负面情绪、心态,也大都因期望的被阻碍而引发。我们习惯于把痛苦烦恼归罪于外在的因素,忽略了内在因素的根本作用。想要富贵,想要成名,想要第一,想要成为英雄,想要远离颠倒梦想,想要圆满,想要成佛,想要想救度众生,想要怎样怎样,想要成为什么什么......这些都是在“想”(或者“不想”,也是一种想),都是人生的期望与欲想,包括所谓的人生的意义、理想、目标、抱负等等,也都是人生里各种不同的“想”,都是欲想的种子的生生化化而已。只要欲想的种子在那里,总要生出每个人不同的欲想,因此,所谓的颠倒梦想不在于想什么,而在于“想”本身,在于头脑里的这个“想”的种子的生生不息。

欲望有自我保护的智慧,能够觉察到的人把它称为头脑的把戏。大脑把有益于生存的或有害于生存的事物不知觉的储存起来形成经验,由此产生我们对事物的向往依恋或对立排斥,比如当王当英雄当第一等等,能够更好的为我,更好的获得各种满足,大脑就会对当王当英雄当第一等产生向往留恋,由此产生出人生的意义、理想、目标等。当意欲与道德发生冲突时,意欲又会悄悄的将自己掩藏或伪装成别的目的表现出来。比如无私、忘我等,不过是自我的自欺与异化。

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生活就是在这些“想”里谋划着,忙碌着,喜怒哀乐着,在快乐与痛苦间轮回着。意欲没有尽头,但能满足意欲的物质条件却总是有限,因此整个人生里的不满足就是必然的。在必然的痛苦烦恼面前,在有限的物质环境里,我们只有消除痛苦烦恼的内在因素,转变头脑里的固有运作模式,才能真正的远离颠倒梦想。

这样说并没有要排斥否定意欲的意思,远离颠倒梦想不是要我们什么也不想什么不做了,而是要看清意欲的生生化化。远离即看清后的淡然,远离即不再执着,远离即各种欲想的淡然与熄灭。

执着与排斥都是缠绕在“想”里,都是在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模式里打转转。排斥否定本身就是负面感受的一种,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加强了所要否定排斥的对象。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其实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像旁观者一样看着自己,心平气和的看着自己的“想”,随它来来去去生生灭灭;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轻轻注意于它,知道(觉察觉知)着它的存在,不迎不拒。具体的说,就是在日常生活里更加有意的警觉、觉察、观照自己的欲想思绪、情绪、心态、观念等......只是觉察观照,不排斥不逃避不压抑,心平气和地感受着内在的一切的发生。觉察觉知不是一个观念,而是一个行动。明白了道理,就要在日常生活里实际运用,你一旦开始行动,心灵成长一定会实实在在的自然的发生。

当能够站在这些想之外,自然会看清意欲的生生灭灭不过是头脑的程序化反应,自然会觉察到依赖于通过外在改变达成满足的思维模式的局限,自然会真正感受到一切想都是头脑的运作过程(颠倒梦想),自然会不陷在各种“想”里缠绕纠结。远离即看清的意思,而不是把颠倒梦想当做不切实际的欲望加以否定排斥。内在改变是达成人生幸福的另一条路。在觉知里,淡然从容平等地面对一切的发生,平心面对苦与乐,自然没有什么颠倒与不颠倒的观念,一切都是存在的过程。远离颠倒梦想就是没有什么要远离的。

《心经》的秘密四:日常里的平等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当时咒语比较流行,说心经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即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佛法的无比崇敬之意,更主要的是为了吸引人们信仰实践佛法。在过去的人们的心智下,称颂是一种方便,是为了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心经只是被比喻为最高的神咒,实则并没有什么神秘的能量。

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真正彻底的解脱,都是通过内在的彻底转变来达成的。内在的转变就是一切佛法的秘密所在,是任何人都能达成的智慧,所以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是大明咒。信仰与皈依都是为了心灵有所寄托,寻得人生存在的意义。但在觉知的层面上,所谓的人生的意义仍然是一种依赖与执着。有了一定的觉知,就会觉察到,依赖与执着不在于依赖与执着了什么,而在于依赖与执着这个心理活动本身的存在。如果我们真正有了觉知里的平等心态,自然会觉察到这一段对彼岸智慧的赞扬,显露出对权威的习惯性崇拜,并且表现出上下高低比较的分别心,并不是五蕴皆空的状态里所表达出来的。崇拜或歧视,不在于崇拜或歧视了什么,而在于崇拜与歧视这个心态的种子是否埋藏在我们的心里?因此我们对心经的崇拜,与对别的任何事物的崇拜没有区别。但也没有因此而非此即彼的轻,崇拜与轻视都是一种好恶的心态。只有在平心面对里,才能更加领会到心经所表达的空性。我奇怪过去对心经的阐释里怎么没有说明这一点呢。

因为内心里各种记忆、经验、观念等形成了一定的惯性反应,对所面对的事物产生好恶感,因为喜欢与厌恶而产生肯定与否定崇拜与歧视等各种情绪、心态,这就是我们的分别心。无分别不是对任何事物现象没有区分,平等心也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糊里糊涂,相反,觉知是没有情绪没有任何观念的面对一切,心智反而更加敏锐,更加明了,把一切都看的更加清楚,只是没有了好恶分别的心态在里面。

平等是一种纯白的心态。只有不带任何观念任何情绪的只是纯粹的看着时,我们的生命才有全然的平等心态。我们在日常生活里有过多少这样的心态呢?如果这样的心态多一些,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与平等心相对应的是喜爱与厌恶、歧视与尊崇、赞同与对立、肯定与否定,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里避免不了的习惯性的心理反应。这些我们已经习惯了的自以为很正常的反应,正是造成人生里的矛盾烦恼的根本原因,而我们却忽视了这个看似正常微小的因素,这一点很关键,是内在的彻底转变的开始之处,更是整个心灵成长的最根本的基础。该如何减少消无这些分别心呢?没有爱没有恨没有肯定没有否定,要一下明白这个理念是很困难的。但,当在日常生活里有了一定的觉知力,就会体验到这种空无平静喜悦的状态。现在可以先抛开这些概念,只管在生活里觉察觉知自己,这种状 态就会慢慢的自然的发生。你也不用担心自己会不会变成木头人,在觉知里的状态里,你将会更加活泼、随顺、空明、喜悦。平等是一种不带任何情绪任何观念任何评判的心态。当然,在日常里有不平等的心态也很正常,那是我们的习惯性反应,你只需要心平气和地看着它的发生,不对抗不逃避,知道着它在那儿,只是看着它的发生,你就是觉知的,转变就会自然的发生。

《心经》的秘密五:安住于此刻

《心经》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略称,是600卷《大品般若经》中的一节,号称整个佛法的精髓。据有的研究说,心经可能是某人根据自己的证悟,把佛经里的这些句子选编出来形成的。关于《心经》的解读,大都是以佛教义理为核心将佛法知识表述一番。《心经》表达的是某种状态下的感悟,是在五蕴皆空的状态下,对世界的不同于常人的感受,虽然每一段表达的角度不同,但始终是空性之眼所看到的世界。我们只有在达到一些这样的状态后,才能自然领会心经的空性,而不是凭着逻辑思维在道理认知上下功夫,那往往造成认识与生活的分离及矛盾,使佛法成为了思想的游戏,对我们的内在的真正转变并没有多大帮助。《心经》的秘密,是根据自己在生活里的实际感悟,借着《心经》表达出来。

般若波罗蜜多”是梵语,意即到达彼岸的智慧。所谓彼岸,并非指另外一种生活的境况或对我们现在的所谓世俗的生活的否定。彼岸是我们的内心彻底脱离惯常思维的束缚,转化为另外一个觉知自在的意识状态,也就是“五蕴皆空”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不论我们的生活境况如何,面对什么样的人与事,内心都是平和自在的,没有恐惧没有对立没有好恶,也就不会产生痛苦烦恼等负面感受。这样说时,我们可能会感觉这些理念只是一个遥远的理想,其实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里稍微多一些对自己内心的关注,只需要不断的关注自己的内心,慢慢的,稳定的平和自在的状态会自然而然的发生。生命是一个此刻接着一个此刻的过程,我们习惯于关注下一刻,去探寻所谓的自在的永恒,内心深处期望着自己将是什么什么,忽略忘记了生命的此刻。每一个下一刻都在此刻里,所谓的永恒不过是一个心理期望或欲望,此刻的安住才是在自在里,我们的此刻是安住的吗?

现在,此时此刻,停下来,倾听内在的感受,与此刻在一起,倾听,倾听...... 凡不自在,必有心结。

如果把不自在归因于外在的因素,习惯性的想从外在因素的改变上获得自在满足或消除不自在,就仍然是在此岸里打转。只有切实领会了一切不自在都有内在的因素在里面,从而开始觉察内在的因素,就是彻底转变的开始。内在的情绪局限观念的种子等因素被彻底消无了,每一个此刻都是安住的,就是在彼岸。

在觉知里,其实并没有什么彼岸可得。此岸彼岸,只在转念之间。真正的解脱就是没有什么要解脱要圆满的。只有真正放下了心灵深处的各种期望追求本身,而不是放下一部分又抓起另一部分,比如放下对物质的执着而又抓起对解脱圆满的追求。再比如此时此刻,如果对彼岸产生向往,而与当下分离,就是在此岸;如果头脑能够站在所有向往执着之外,全然的安住于此刻,就是在彼岸。

在日常生活中,不把矛盾烦恼归结于外在的因素(外在因素只是造成矛盾烦恼的因素之一),觉察看清造成矛盾烦恼不自在的内在原因,觉察看清我们在矛盾烦恼面前的各种习惯性反应只会加剧矛盾烦恼不自在,就会自然停止各种习性惯性反应,内在的转变就这样开始发生。停止了各种习性惯性反应,每一刻的内心都是空明自在的,没有任何情绪与纠结,自然没有任何对此刻的不满意,就是安住在此岸。

安住于此岸就是在彼岸。

彼岸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理想或遥远的目标,而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对内心的关注)切实能够达成的。明白道理只是个开始,要知行合一,现在就开始在日常生活里觉察觉知自己,内在的转变一定会自然而然的发生。

请认认真真地向内看看自己对生活的各种固有认识,你愿意走出原有的习惯性反应模式,在日常生活里从切实改善自己的情绪与心态开始吗?这个开始是非常简单且真正有效的。你可能还没有认同这个方法,还是生活在已有的经验里,但你可以尝试一下,这一点也不难,只要你愿意开始,肯定会有生命的巨大转化。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bore bo luo mi duo xin jing

  般若。智慧也。波罗蜜。到彼岸也。多。定也。经。径也。
  言此经乃定心之径路也。此经以单法为名。实相为体。观照为宗。度苦为用。大乘为教相。此五者。经中所说之旨也。单法者。即般若波罗蜜多也。实相者。即诸法空相也。观照者。即照见五蕴皆空妄也。度苦者。即度一切业报苦厄也。大乘者。即菩萨所行甚深般若也。  

观自在guanzi zai pusa,

  观自在者。观听圆明。智慧无碍。观有不住有。观空不住空。心不能动。境不能随。动随不乱其真。得大自在圆通也。

  菩萨。即菩提萨埵之省文。菩提曰觉。萨埵曰有情。谓能觉一切有情。自觉以觉众生也。曰菩萨曰大士。皆尊称佛号之名也。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大士也。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xingshenbo re bo luo mi duo shi,

  行深者。谓清净因地之法行已深也。

  般若。华言智慧。般若智慧。非识心之昭昭灵灵。乃本心真性之光明。照无量世界。通无量劫事。圆明普照之真智真慧也。

  波罗蜜。华言到彼岸。此岸。乃众生作孽受苦。堕落沉沦之地。彼岸。乃诸佛菩萨究竟到人欲尽净。光明正大之地。

  多者。定也。

  时者。时候也。谓菩萨妙圆明觉超越世出世间。具足三昧慧定之时也。

《心经》中的前五个字,其密意是指修行者在打坐入静时,至极静入定时,会观见一“无位真人”,即自在菩萨,在自己的人身上出出进进。此处指的是“元神”、“大灵”即“真我”,即摩尼珠。

般若:即智慧,若是大智之人,知有生,便知有死,当自坐观,生从何来?死从何去?

波罗:渡何须用工具,见性悟道亦复如是,若渡了过去,工具就无用了。在尚未见性悟道之时,须借用坐禅行道,看读圣教。一旦顿悟,渡河之者,来去自在,一悟永悟。

密多:意为无极,又云究竟,喻指大虚,能包万法,会源归一。与虚空平等,共归一时,玄之又玄。

“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世人以人身误认是“我”,故而长劫轮回。若世人趁今天、今生你这个人身,去修行,常自反照,就能照见五蕴净尽,清净本然。古人则云:蕴空法。此时将产生神通。

  照见五蕴皆空,zhaojianwu yunjie kong,

  照者。本心智慧妙觉明照也。

  见者。本心智慧明圆真见也。

  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也。

  空即本心性体实相之真空也。照见蕴空。则本心妙明而性体洞见也。

  度一切苦厄。du yi qie ku e

  谓解脱一切执著生死烦恼之苦厄。成就一切圆通也。

  舍利子。she lizi,

  即舍利弗。母名舍利。因母立名。乃佛之弟子。舍利弗于佛弟子之中。智慧第一。而不能如观世音菩萨究竟得证圆通。而成正觉者。盖因滞于智慧也。滞于智慧。则有我相。我见。(空相。空见。)佛故举观自在菩萨之行深般若真空无相之法。以证菩提彼岸。得为圆明普照之标榜。呼舍利子而告之。欲其不滞于我相。我见。空相。空见。而究竟于人空法空。空空之境界。以证无上道也。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se bu yi kong,kongbu yise;se ji shi kong, kong ji shi se.shou、xiang、xing、shi,yi fu ru shi.

  色乃梦幻泡影。故不异于空也。

  空乃一真显露。故不异于色也。

  色有形相。凡有所相。皆是虚妄。终有坏期。故色即是空也。

  空性虚无。无形无声者也。道以虚无之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能生有色有声之天地万物。故空即是色也。

  因色而有六根之领受。六根领受于心。而生思量拟度之想。悬想六尘。而生运用施为之行。行动迁流。而生分辨精粗美恶之识。色受想行识。五者相因也。色有坏时。而受想行识。终归虚妄。亦复如是。色即是空也。能了悟色即是空。逢色不受。则无受想行识诸杂念一心清净。空若太虚。以无相而生真空之实相。亦复如是空即是色也。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sheli zi, shi zhu fa kong xiang:bu sheng bu mie, bugou bu jing,

  佛复呼舍利子之名。进一层以告之也。意谓不但五蕴皆空。一切修证菩提之法。莫不皆空。楞伽经云。一切法不生。如是一切法空。若执著于法。则有法生。法生则心意意识皆生。有生则有灭。有生灭。则有垢净增减矣。诸法若如虚空界之空相。岂有生灭垢净增减乎。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shi gu kong zhong wu se, wu shouxiang xing shi.
  是故承上起下之词。是故真空之中本无我相。何色之有。
  既无我相。自无我见。一切声色何能入我真空妙明之心。自无受想行识矣。
  既无我相。则六根亦非我有。无眼耳鼻舌身意矣。
  六根既无。则六尘无安顿之所。自无色声香味触法矣。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wu yan jie,naizhi wu yi shijie.
  眼为六根之先锋。意为六识之主帅。而六根六尘。无识不显。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则六根六尘六识之十八界皆无界限矣。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wu wu ming,yi wuwu ming jin; nai zhi wu lao si,yi wu lao sijin.

动心起念只是觉察,而不是执著判断。

就是要破缘觉乘的法执,指出他们所修持的十二因缘法都是空的,是根本没有的,了不可得,从而教他们回小向大。诸法皆空,佛法不可得,心性不可着,一切都不可得。

  无明至老死。乃佛所说三世十二因缘也。

  一曰。无明。谓过去世。妄识迷性也。

  二曰行。谓过去世。一切结业。随无明妄识流转也。

  三曰识。谓现在世。托胎识灵种子也。

  四曰名色。谓现在世。识灵在胎。心但有名。而色身已有质也。

  五曰六入。谓现在世。识灵在胎。已成六根之体。已具六入之用也。

  六曰触。谓现在世。色身出胎之后。六根但有所触。尚未了知六尘之涉入也。

  七曰受。谓现在世。色身日渐长大。已能纳受六尘诸境。尚于贪淫等心未起也。

  八曰爱。谓现在世。色身日益长成。贪淫等心已开。而生种种爱欲。尚未实爱欲之境也。

  九曰取。谓现在世。色身强壮。爱欲日盛。而驰求恣取色声香味触等以实爱欲之境也。

  十曰有。谓现在世。色身因驰求恣取。六根积集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因。成就欲有。色有。无色有。三有之业果也。

  十一曰生。谓因果不亡。识灵又随业流转。受生于未来世之四生六道也。

  十二曰老死。谓未来世。受生以后。色身衰老。又坏而死也。因无明缘行。因行缘识。因识缘名色。因名色缘六入。因六入缘触。因触缘受。因受缘爱。因爱缘取。因取缘有。因有缘生。因生缘老死。十二因缘。生灭无常。有起有尽。尽而复起。起而复尽。循环三世。生灭轮转。

  若观此十二因缘。皆为无明妄识流转。忽然觉悟五蕴十八界皆空。则本妙明心。如如不动。无有生灭之妄识。则无无明矣。既无无明。则无起无尽。亦无无明尽矣。乃至者。包无行亦无行尽。无识亦无识尽。无名色亦无名色尽。无六入亦无六入尽。无触亦无触尽。无受亦无受尽。无爱亦无爱尽。无取亦无取尽。无有亦无有尽。无生亦无生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wu ku ji mie dao,wu zhi yi wude.

  苦。谓生死烦恼诸苦。

  集。谓积聚。

  人生在世。心为形役。形为事劳。积聚五蕴中之根尘处界。十二因缘生死烦恼。种种苦因。今既无五蕴根尘处界。十二因缘。则无苦因之积聚也。

  灭。谓寂灭。

  道。谓真常不息之道。

  五蕴中一切苦因。一一皆生灭无常。今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而当体妙明寂静之真性。洞彻圆通。以入真常不息之道矣。

  谓既无苦集灭道。则已入佛慧。明了无碍之智。已得菩提之果。然虽入佛智。乃本心般若真空之本智。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漏之智。如无智也。虽得菩提之果。亦是本心现量。即心即佛。不假外求。亦无所得也。若知有智。乃曲心推测之知见。非真空无漏之本智也。若云有所得。即有所失。亦有漏也。本心具足本智。故云无智亦无得也。

  以无所得故。yiwu suo de gu,

  此承上起下之词。谓一心之本智本法。本自具足。无心外之法可得。若有一法可得。

即有一分识心结习未尽。识心结习若尽。则万法本具一心。一心本具万法。一心与万法不二。

万法与本心本一。复何有所得哉。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pu tisa duo, yi bo re bo luo mi duogu,

  菩提萨埵。即菩萨之称。

  依。因也。谓依般若之本智本慧。自悟自修。以登彼岸之故。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xin wu gua ai.wu guaai gu, wu you kong bu,

  挂者悬系。碍者窒塞。依一心之本智。不依缘起之业识。不住客尘之妄法。则心是空心。法皆空法。所谓不依一法而心常住。已得大自在矣。复何挂碍之有。

  恐怖。如地陷风飘。火烧水溺。及杀害恶死。种种之可惊恐怖畏者。既无挂碍。则不滞我相我见。四大皆空。五蕴非有。常清常静。不动不摇。一切如如。复何惊恐怖畏之有乎。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yuan li dian dao meng xiang,jiu jingnie pan.
  颠倒。谓六尘惑乱。妄想成业。生灭旋复。虚妄轮转。种种颠倒也。

  梦想。谓惑于见思客尘。而迷梦妄想也。若既无恐怖。则障垢已尽。本性不复更迷。虚妄不复更生。复何三界感业而轮转颠倒。复何见思惑乱。而迷梦妄想乎。

  涅云不生。槃云不灭。谓本心本无挂碍。本无恐怖颠倒梦想。一切种种。皆缘起于无始无明虚妄业识耳。今既依当身一心本智。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外不放入。内不放出。真常真乐。真我真净。究竟直到不生不灭涅槃之大道矣。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san shi zhu fo,yi bo re bo luo mi duo gu,dee nou duo luo san miao san puti,
  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也。

  阿耨多罗。云无上也。

  三藐。云正等。

  三菩提。云正觉。绝诸对待。无有而上之者。故名阿耨多罗无上也。本心本智。各自具足。故名三藐正等也。本心般若智慧。本不为尘劳所蔽。故名三菩提正觉也。谓行深般若之本心本智。到波罗蜜之彼岸。而证菩提之果。不但观自在菩萨而然。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莫不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无上正等正觉之大道也。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

gu zhi bo re bo luo mi duo, shi da shen zhou, shida ming zhou, shi wu shang zhou,

统妙万法。不可思议之谓神咒者。秘密心印也。
  普照一切。而无所不遍之谓明。
  最极一切。而无上可上之谓无上。
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shi wu deng deng zhou.neng chu yi qieku,

  一切平等。无等可等。谓无等等。

  谓度脱一切生死烦恼苦厄也。

  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zhen shi buxv.gu shuo bo re bo luo mi duo zhou,
  谓佛无妄语。如来所说是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也。
  以一心之本智本慧究竟。即尘劳是清净。即烦恼是菩提。一切苦厄莫不一齐解脱。真实不虚之故。乃说此本心本智。究竟自心秘密之总持也。
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ji shuo zhou yue: jie di jiedi,boluo jie di, bo luo seng jie di, pu ti sa pohe.

咒,是总持的语言,又称真言──真实的语言。由此可以知道,智慧的解脱法门,有伟大无比的神秘力量,具足无量光明,可以破除无明、黑暗,开展光明的人生。没有什么比般若更高、更上、更尊贵的了,也没有别的咒可以和它相提并论,更不要说能超越它,连和它相等的都没有。能去除一切的痛苦感受,绝非虚假,所以我才说这个咒: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密是无可解,亦不破人知,佛门中有很多人依显教修行,亦有依密教修行,例如大悲咒、楞严咒等,都不可以解释,若有以解,不称为密,密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讲不出,解不来,唯有自己知,不过今天我在这里将此咒的意义约略说出来:

揭谛揭谛--Gei Da GeiDa,修行去呀!修行去呀!

  波罗揭谛--Ba La GeiDa,不断地修行以超越自我,向着彼岸去呀!

  波罗僧揭谛--Ba La ShangGei Da,当到达清净的彼岸时,大家都到彼岸去呀!

  菩提萨婆诃--Bu Da,SuoHa,疾速完成觉道。迅速成就证菩提。自然成就大智慧了。


  大凡一切咒语。乃诸佛微妙秘密心印。惟当沉沉静静。无思无虑。一心持念。无记无数。即咒是心。即心是咒。不复以知见立知见。如此持念一心。至于知见无见。则群魔于此以降。真如于此以住。挂碍恐怖于此而解脱。颠倒梦想于此而远离。本智本慧于此而开发。无明烦恼于此而尽泯。

  即无明是大智。即烦恼是菩提。即菩提是五蕴。即五蕴是法身。即法身是诸法。即诸法是空相。即空相是当身一心。即当身一心是如来藏也。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咒之功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译

观自在菩萨(般若智慧已经达到自在境界的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当他修行般若智慧达到波罗蜜多觉悟境界的时候)
照见五蕴皆空(洞见色、受、想、行、识五蕴乃是人类虚空的妄想)
度一切苦厄(所以菩萨要为众生解脱一切执着于生死烦恼的苦厄)
舍利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啊)
色不异空(你所看见的物质世界其实是你的精神世界)
空不异色(你的精神世界也就是你以为的物质世界)
色即是空(物质世界就是精神世界)
空即是色(精神世界就是物质世界)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人类所谓的感受、思想、行为和认识也是如此)

舍利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啊)

是诸法空相(其实一切法都不是法,只是人类虚空的精神幻觉)
不生不灭(它们一直存在着,不生也不死,没有生和死的概念)
不垢不净(没有垢和净的差别)
不增不减(也不存在增加或减少的问题)
是故空中无色(所以在这样的清净中,没有有形物质的存在)
无受想行识(没有感受、思想、意念和见解)
无眼耳鼻舌身意(到了这样的境界,已经没有六根了)
无色声香味触法(也感觉不到六尘了)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也没有六识的分别了)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十二因缘皆为无明妄识流转。忽然觉悟五蕴十八界皆空)
乃至无老死(没有生死烦恼)
亦无老死尽(彻底摆脱了六道轮回的折磨)
无苦集灭道(没有贪婪和恐惧,无须知道“苦集灭道”的圣谛了)
无智亦无得(谈不上什么智商,也谈不上什么拥有,一切都了不可得)
以无所得故(正是因为这样,我才成就了菩萨的功果)

菩提萨埵(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观自在菩萨)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靠般若智慧抵达了波罗蜜多觉悟的彼岸)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心中无牵挂和妨碍,正是没有受到人类精神影响的缘故)
無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没有任何恐怖,远离那些违背自然的思想)
究竟涅槃(所以菩萨观得自在,消除了一切烦恼)

三世诸佛(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世佛以及一切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都是依靠般若智慧达到波罗蜜多觉悟的境界)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到阿耨多罗无上三藐正等三菩提正觉成佛的境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释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所以般若智慧波罗蜜多觉悟是不可思议的咒语)
是大明咒(是普照一切的咒语)
是无上咒(是最最伟大的咒语)
是无等等咒(是超度一切的咒语)
能除一切苦(能够解除人生的一切生死烦恼和苦厄)
真实不虚(佛无妄语,自然真实)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所以这是众生修行般若智慧抵达波罗蜜多觉悟的密咒)

即说咒曰(咒语曰)
揭谛揭谛(修行去吧修行去吧)
波罗揭谛(修行到达彼岸以超越自我)
波罗僧揭谛(一起修行向着人生的彼岸)
菩提萨婆诃(自然成就大智慧了,欢呼觉悟吧)

相关阅读:

金刚经原文及简译

孔子人生的两阶段:尽人事,听天…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距

六十而耳顺

五十知天命

“四十而不惑”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

新闻出版总署:鼓励传统企业“数字…

田滋茂:用书法抒写人生
太初有道

上善若水-思维涵养博大精深

书写茶联

范曾

保守你的心

你知道死后是什么感觉吗?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太初有道

心灵的良方(1)

心灵的良方(2)

刘先银踏莎行词一首以赠梅兰芳大剧院周年庆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5927.html

更多阅读

梦见老子给我解释《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解释

一)老子告诉我说,这么多人研究《道德经》,楞是没一个搞明白了的。就连最简单的“道”,没一个人说得清楚究竟是什么东西。老子说:“道”其实很好理解。你们玩网络游戏,里头的那个虚拟世界是怎么来的?很简单,是程序员编好了程序,程序一运行,那个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注音) 心经全文注音及回向

什么是“般若波罗密多”?佛学和佛教把“般若”译为“大智慧,”把“波罗”译为“彼岸,”把“密”译为“到达,”,把“多”译为“上,”,全句意思即为:登上彼岸的大智慧。如同对“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翻译,把“般若波罗密多”翻译成“登上彼岸

做好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14种技巧 英语完形填空蒙题技巧

1. 跳读首尾句进行预测 一般来讲,高考完形填空的首、尾句通常是不挖空的。先跳读这两句,便可判断体裁,猜想它要讲什么。若首句交代了when, where, who,what,即四个W,那么就是记叙文,很可能就是一个故事,为了测试语篇的理解能力,出题者特别注

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 道德经的奥秘 曾仕强

第一集汉景帝实施老子学问,提升为经,不可乱作,要照做为经,之前老子未得共识,唐玄宗尊之为真经,亦真亦假非真非假。真很少,假很少,非真非假亦真亦假的部分最多。叫实。说实话,做实验,证实。眼见为实,眼见大多不真。眼睛有局限性。读道德经很多不

声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释》为网友种相濡以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