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积小德为大德

【原文】
19·11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注释】
大德、小德:指大节小节。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积小德为大德
闲:木栏,这里指界限。

【译文】
子夏说:“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朱注]大德、小德,犹言大节、小节。闲,阑也,所以止物之出入。言人能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节虽或未尽合理,亦无害也。吴氏曰:“此章之言,不能无弊。学者详之。”
[钱解]或曰:论人与自处不同。论人当观其大节,大节苟可取,小差自可略。若自处则大节固不可以踰闲,小德亦岂可以出入乎?小德出入,终累大德。或曰:小德出入,如孟子曰:然则所以有出入,正以成其不踰闲之大德。

●自语
有朋友问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否孔子的话。”我想想应该不是(当时还没读完《论语》)。孔子求的是大节,对小节没有那么严格。14·17“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 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管仲究其小节,也能究出污点,但因为“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14·9),因为“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14·16)能为政治家之大事,所以管仲可称为“仁”。不拘小节。孔子还有“君子贞而不谅。”(15·37)之说,君子亦不因小失大。
但话说回来,如果不注意小节,也会影响大节。“小不忍则乱大谋”。关键在于怎样认识大德(节)和小德(节),确定什么是大德(节)和小德(节),这甚为重要。什么样的小节“出入可也”。空谈无益。
如果认为,子夏的话是指“我”对别人的要求,那应该说是完全正确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7232.html

更多阅读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应嫌屐齿印苍苔

问佛∶如何让心不再感到孤单?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时光荏苒,在光阴的

做“贤妻”,不做“闲妻”被“嫌弃” 军宠闲妻

做“贤妻”,不做“闲妻”被“嫌弃”中国女人的共同毛病,就是都想做贤妻良母。放弃一切也要做贤妻良母,似乎女人只有做到了贤妻良母才是真正的好女人。这样的观点,毁了一大批好女人。相信每个女人结婚的目的都是为了找个真心爱的男人相伴

声明:《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积小德为大德》为网友时间爱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