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百年看一战老地图上 一战后欧洲地图

一战百年看一战老地图(上) 一战后欧洲地图

永远不要忘记周年纪念日,开展纪念日活动,如同点燃一支火炬。

——维克多·雨果

一百年前,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规模的现代化战争在欧洲爆发,并迅速蔓延到欧洲以外,席卷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卷入战争。战争历时四年多,最终以同盟国集团的德、奥匈等国战败而结束。双方伤亡人数达3000多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灾难。

一战的爆发,给了当时的中国政府一个改变国际地位,摆脱列强瓜分的大好机会。中国先后三次提出参战,前两次都因日本从中作梗而遭到拒绝,最终于1917年8月正式向德奥宣战。中国虽未直接派兵赴欧作战,但输送了近15万名劳工到前线,为协约国承担了艰苦繁重的后勤补给任务,有近万名劳工长眠在欧洲大陆。不过,“弱国无外交”,中国最终空有一个“战胜国”的名称,实际上却形同战败国一般任人宰割。在巴黎和会上,日本窃取了德国在山东的非法利益,使中国蒙受了巨大的民族屈辱。由此直接促使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并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在战争爆发的头一年年底,北京同伦学社出版了一本《最新欧洲战争形势一览图》,在当时,这种以一战为专题的地图集是相当罕见的。发行量不大,流传不广,鲜有所闻。虽然主战场离中国如此之遥远,在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看来简直是遥不可及;但编者仍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这一震惊世界的大事件作为地图编制与出版的主题,并随着战事的不断扩大及时改版、更新,至次年8月,图集就已增订再版了五版,为我们留下了研究与见证一战与中国的难得实物资料,弥足珍贵。

《最新欧洲战争形势一览图》于当年12月6日初版,卢彤编著,16开精装本,共有地图16幅及附表9页,勘误表1页。各幅地图依次为欧洲各交战国之概势、欧洲各交战国之海险、奥塞战争、俄奥战争、德比战争、德法战争、德攻巴黎各军之配备、德俄战争、德英北海舰队之配备、德英战争、青岛形势、青岛德军之防御、青岛陷落、俄土战争、意瑞西葡各国之概势、欧战关于世界之概势。附表为近百年来各大战争战费表、六强近三十年来军费增加表、欧洲列强陆军势力比较表、欧洲列强海军势力比较表、太平洋美日海军势力比较表、各交战国东亚舰队比较表、各交战国人口比较表、欧洲列强富力国债总额表等八项。

各幅地图为单面印制,底色留白,以红、黑、蓝三色套印之,并附解说于图幅一侧。其于封面的“1914年欧洲大战争之祸源”其实也可算作一幅,编者别出心裁地把它安排在封面,指明了巴尔干半岛这个欧洲的“火药桶”如何成为大战的根源,起到了突出主题、加深读者印象的作用。一战的实质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协约国与同盟国)为争夺和重新瓜分殖民地所进行的一场非正义的战争,巴尔干问题乃至于萨拉热窝事件只是引起战争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索,编者囿于历史的局限性而认识不到这一点是不足为怪的。

图幅的安排上大致以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一战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比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而又以西线战况最为惨烈。那么,战争爆发后到1914年年底的基本战况是这样的:

西线德军于8月4日侵入比利时,20日占领布鲁塞尔,之后兵分五路向法国北部挺进,前锋势如破竹直抵巴黎郊区。9月5日开始,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附近的马恩河展开大会战,至12日,德军失利,败退安纳河,双方形成了相持局面。马恩河战役使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灭,巴黎得以保全,而德国却丧失了一鼓作气拿下法国再转过身来对付俄国的唯一机会,其战略性结果是十分巨大的。

东线俄军于8月中旬进攻东普鲁士,打乱了德国避免两线同时作战的如意算盘,迫使德军抽调西线兵力增援东线。8月底俄军战败,至11月间俄军撤出东普鲁士。不过俄军在东线的西南战场上击败德奥联军,占领了东加里西亚和布科维纳。到年底,整个东线也进入胶着状态。

在东线,编者制作了奥匈帝国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后的两国态势(第三图奥塞战争)、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后的两国态势(第四图俄奥战争)、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后的两国态势(第八图德俄战争)以及10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参战后的俄土两国态势(第十四图俄土战争)等四幅地图;西线则有8月3日德国入侵比利时后的战况(第五图德比战争)、8月21日德军进攻法国北部后的形势(第六图德法战争)、8月4日英国向德国宣战后的两国态势(第十图德英战争)等五幅地图。同时,在附说之内详细描述了参战国的形势大略、作战目标及要点、进军路线或现时战况等。极大地有利于读者全面了解战争发展进程和双方各自的政治地理形势。

其次,编者用三幅图着重介绍了山东青岛的形势,即第十一图青岛形势、第十二图青岛德军之防御和第十三图青岛陷落。战争爆发后,北京政府于8月6日宣布中立。8日虎视眈眈的日本军舰即出现于青岛海面。13日德国照会北京愿将胶州湾租借地直接归还中国,日方则威胁中国不得接受德建议。23日日本对德宣战,日军旋即于9月2日在山东龙口登陆。10月6日占领胶济路全线。11月7日攻占青岛。至此,德国在山东的势力范围全部落入日本控制当中。

编者在青岛形势图附说中写道:“山东半岛地势与辽东半岛成左右蟹螯形钳制渤海,左有旅顺大连湾,右有烟台威海卫,皆为此蟹螯之利齿。故此两半岛者,实为吾国北方之第一重要门户。而青岛实据此左螯之关节,伸缩处东,凭黄海足以扼山东半岛之吭,既扼山东之吭则渤海在其掌握。北而幽燕吉奉有唇亡齿寒之忧,南而皖江浙闽有沿海动摇之惧。此青岛与全国安危之关系也。”又云:“自美人建筑太平洋大铁道握世界之中枢,德亦思以西方势力雄飞东亚,遂乘间发难,租借胶州湾筑堤设炮,日形巩固;复经营胶济铁路,藉为东亚根据欲筑一横断欧亚之大铁道,以俯视全球。列强环伺,因而俄租旅顺大连湾,英借威海,法租广州(湾),堂堂吾华领土,竟成欧西列强均势之局。迩者奥塞战争全欧破裂,影响所及引起日德战争。此则青岛与世界关系之概势也。”寥寥数语就已完全明了地指出了青岛对中国的重要性和列强相互争夺的真实用心。

在1914年8月底,为避免青岛落入日本之手,袁世凯对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表示愿出兵与英军一起收复青岛,但遭到朱尔典的拒绝。日本占领青岛后,中国政府为了能参加战后和平会议,以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山东主权,再次提出参战申请,却再次被日本拒绝。直[]至1917年日本才突然改变态度由反对变为鼓动中国尽快参战。中国虽然成为战胜国一方,但自身利益早已被日本和欧美盟国秘密勾结牺牲掉了。国弱遭人欺,落后要挨打,这是历史的深刻教训,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时刻铭记的。

在这本地图的扉页,编者邀得于北洋政府参谋本部任职的军事家、国民党陆军少将史久光题写了“了如指掌”四字。其实,一战对中国既是一场面临陷入沉重灾难的危机,又是一次迎来命运转折的契机。编者编制此图,也许仅仅是冀希望于国人了解时事,奋发图强,可能并未意识到战争会给这个国家带来深远而巨大的变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7481.html

更多阅读

牟平老地图与牟平十景上 杭州十景地图

  这些图片也是当年写硕士论文制作整理的,2005年首发于我爱烟台的胶东史话版。  牟平作为金元明清四代的宁海州所在,是烟台现有城区最有历史文化感的一片土地,从历年对养马岛及原牟平沿海村落民居的调查即可感知到这一点,加上其风

长沙有名老中医 长沙看妇科的老中医

一、熊继柏 擅长内科疑难杂症 长沙名气最大的中医,1942年出生,湖南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名医,湖南中医学院经典古籍教研室主任,中华全国内经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内经教学研究会委员。 浏城桥下有个百草堂,那就是熊老的诊所。来这里

声明:《一战百年看一战老地图上 一战后欧洲地图》为网友手掌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