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 谈骨气阅读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 谈骨气阅读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与阅读理解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小惠未偏()②小信未孚()

③小大之狱()④公将鼓之()

⑤公问其故()⑥望其旗靡()

2、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②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3、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4、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5、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钦佩。请写出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上,你最崇敬的一位爱国将领,并用一句话加以评价。

①爱国将领:

②评价:

1、①同“遍”,遍及(普遍) ②为人所信服③案件 ④击鼓⑤原因(缘故) ⑥倒下2、①请见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①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 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4、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重观察敌情,做到知已知彼(意思对即可)5、(本题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21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El:“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又何间焉(2)公将鼓之(3)遂逐齐师(4)望其旗靡

18.补出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2分)

(1)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2)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20.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3分)

17.(1)参与 (2)击鼓进军(3)追赶、追击(4)倒下18.(1)刿(曹刿) (2)之(它)

19.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竭尽了。

20.取信于民。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1《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9.阅读全文,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17参与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18略19从战前、战时和战后三方面回答

21《曹刿论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公与之乘辍耕之垄上B、公问其故故克之

C、公将鼓之君将哀而生之乎D、公与之乘车六七百乘

2、下面的句子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进军,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有所衰减;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消耗殆尽了。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现在逃跑也是死,举行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我们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C、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还在那里行走。

D、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现在正当远离陛下之时,面对表文,禁不住落下热泪,也不知道自己都说了些什么。

3、用原文回答下面问题。

①鲁军反攻的时机:

②鲁军追击的时机:

4、联系全文,简要评价鲁庄公这个人。

1、C 2、C3、彼竭我盈(或齐人三鼓) 敌军“辙乱”、“旗靡”

4、此题有三要点:一是谋略不足;二是听取意见,善于用人;三是取信于民(或有民本思想)

21《曹刿论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公将鼓之(2)既克,公问其故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9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分)

17.(1)击鼓(1分)(2)战胜(1分) (共2分)

18.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2分)

19.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表现了曹刚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一问1分。共2分)

21《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左传》)

18.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又何间焉间:②小惠未徧 徧:

③神弗福也福:④牺牲玉帛牺牲:

19.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何以战/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小大之狱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译文:

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21.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5分)

曹刿:

鲁庄公:

18、略19、B 20、略21、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21《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①肉食者鄙(    ) ②小惠未徧(    )

③牺牲玉帛(    ) ④虽不能察(    )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聚室而谋日

B.又何间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文:                                   

(2)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文:                                             

4.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答:                                     

1.①鄙陋。目光短浅.②同“遍”,遗及,普遍。③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④明察,弄清楚。

2.A

3.①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为神所信服(信任),神灵是不会赐福(保佑)你的。

②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4.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

21《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肉食者谋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又何间焉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

1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小惠未徧徧:(2)彼竭我盈盈: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翻译: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翻译:

1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

答:

11.答案:A12.答案:(1)同“遍”,普遍(2)充满,这里是士气旺盛答案:13.(1)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2)这种小信用不能受到神的信任,神灵是不会降福的14.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既克,公问其故。

21《曹刿论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38. 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语音停顿,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公 与 之 乘 战于 长 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战于长勺_____________公将鼓之_____________

公将驰之_____________遂逐齐师_____________

40. 下列句子"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公与之乘B. 公将鼓之 C.公将驰之 D. 登轼而望之

41.选段主要使用了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通过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___描写刻画了曹刿卓越军事家的形象。

42.联系全文看,本文所写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在____________________。

43. 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2分)

答:

38.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1分)鲁庄公与曹刿共坐一辆战车,(齐鲁两军)在长勺交战。(2分)

39.在击鼓驱车(追赶)于是

40. B

41. 记叙语言、动作

42.长勺之战鲁庄公十年长勺

43. 例如:①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

②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答到一点即给2分)

21《曹刿论战》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语段中找出今天还在广泛使用的一个成语:

2、翻译语段中的“夫战,勇气也。”

3、曹刿在下令追击敌军之前担忧的是什么?

4、曹刿认为可以追击敌军的原因有哪两个?

5、语段选自《曹刿论战》,该文记叙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弱胜强的战例,它就是著名的(请用6字以内概括)

1、一鼓作气 2、作战,(是靠)勇气的。3、惧有伏焉(担心有埋伏) 4、视其辙乱,望其旗靡。5、长勺之战

21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小惠未徧(    )   ②小信未孚(    )   ③小大之狱(    )

④公将鼓之(    )   ⑤公问其故(    )   ⑥望其旗靡(    )

2.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②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3.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4.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5.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钦佩。请写出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上,你最崇敬的一位爱国将领,并用一句话加以评价。

①爱国将领          ][]13;评价  

1.①同“遍”,遍及(普遍) ②为人所信服(信服) ③案件 ④击鼓 ⑤原因(缘故) ⑥倒下 2.①请见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①为下文写庄公张本(或“铺垫”) 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4.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重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5.要求内容正确、语言流畅,只答“爱国”不得分

21《曹刿论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乱,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把序号写在例句后面的括号里。

①例句:战于长勺。( )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苛政猛于虎也。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②例句:肉食其谋之。()A、属予作文以记之B、事无大小,悉以咨之C、登轼而望之D、公与之乘

3、翻译句子。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4、①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

A、庄公与曹刿一同到战场指挥作战。 B、鲁军追击齐军的概况。 C、齐军气竭败退的概况。D、齐鲁两国长勺之战的概况。

②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 )

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B、庄公向曹刿了解战争取胜的过程。

C、曹刿解释下视其辙的原因。 D、曹刿解释登轼而望的原因。

③第一段通过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的品质或才能是()(转载自语文人生http://www.ywrs.cn,请保留此标记。)

A、冲锋陷阵英勇作战的品质。B、忠于庄公为国效力的品质。

C、胸有成竹、指挥从容、善于把握战机的军事才能。D、畏佐庄公足以担当大任的治国才能。

5、在括号里补出省略的内容。

①()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②夫大国,难测也,()惧( )有伏焉。

6、选择原文中的词语填空。

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之时;鲁军追击敌军选择在“”之时。

2、①D ②A3、已经战胜了,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勇气的。”4、①D ②A ③C5、①曹刿 鲁军 ②我齐军 6、彼竭我盈 齐军辙乱旗靡

21《曹刿论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曹刿论战》选自《》,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编。《曹刿论战》叙述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齐师败绩()遂逐齐师()公问其故()

10.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成现代汉语。(3分)

译文:

11.曹刿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哪些地方?请说出两点。(2分)

答:

12。有两个成语出自上文,它们是:、。(2分)

8. 2分 左传 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 9. 3分 大败 就原因 10. 3分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则士气低落,第三次则士气消失了。 11. 2分以逸待劳,敌疲我打;善于观察调查,不盲目追击。 12. 2分 一鼓作气 辙乱旗靡

21《曹刿论战》

公(鲁庄公)与之(指曹刿)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上文中的意思。(2分)

(1)公与之乘()(2)公将驰之()(3)既克() (4) 望其旗靡()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21.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像,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出战斗的经过(可以运用文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或用自己的话叙述)。(2分)

22."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但却有人常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2分)

23.阅读短文《用兵八法》,结合上文内容,完成文后问题。(4分)

用兵之法:高陵(山头)勿向(仰攻),背丘(高地)勿逆(迎击),佯北(假装失败)勿从(追逐),锐卒勿攻,饵兵(用来诱敌上钩的部队)勿食,归师勿遏(è阻击),围师(包围敌方部队)必缺(让条出路),穷寇(走投无路的敌军)勿迫(逼迫)。此用兵之法也。(选自《孙子今译》)

(1)在长勺之战中,曹刿两次曰"未可",各与短文中哪一条法则相吻合?(2分)

(2)结合"长勺之战",对"用兵八法"目的加以深入分析,试从中归纳出战场上所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2分)

19.(共同)乘车;追击;战胜;倒下。(2分,答对两个得1分。)

20.大国是很难估测(它的行动),的,担心他们会设下埋伏。(2分,意思对即可。)

21.参考:公鼓之,鲁师士气已竭。(2分,意思对即可,可用现代问回答。)

22.不设统一答案。(2分,合理解释"鼓"和"作"的意思各得1分。)

23.(4分)(1)第一次与"锐卒勿攻"吻合,第二次与"佯北勿从"吻合。(2分,一点1分)

(2)要打败敌人,必先保存自己。(2分,意对即可。)

21《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叶。"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福:狱:

10: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11: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分)

12: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何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和。(2分)

9福:赐福,保佑狱:案件10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11政治上取信于民12爱国热情;深谋远虑

21《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这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文中表明曹刿“请见”原因的句子是什么?(用曹刿的话回答)

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

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专:

③公将鼓之鼓: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⑵ 吾视其辙乱,望旗靡,故逐之。

5你是否赞同曹刿“夫战,勇气也”这一观点,请谈谈你的理由。

1.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 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3. ①参与 ②独自专有 ③击鼓

4.(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也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2) 人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5. 略(只要考生能有自己的算法,并对自己的观点作简要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21《曹刿论战》

一、作者、作品:本文相传作者是时的,该文记叙的是中国历史第一个以弱胜强的战例,它就是著名的(请用6个字概括)。

二、知识点1.解释加点的字:

①又何间焉②肉食者鄙③小惠未徧④小大之狱

⑤牺牲玉帛,弗敢加也_________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________⑦小信未孚

⑧公将鼓之⑨公问其故   ⑩望其旗靡

2.古今异义: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古义:今义:

(2)可以一战古义:今义:

(3)小大之狱古义:今义:

(4)再而衰,三而竭古义:今义:

(5)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古义:今义:

(6)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古义:今义:

(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古义:今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 何以战?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6)夫战,勇气也:

(7)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8)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9)战于长勺:(10) 公将鼓之:

三、阅读理解:

1、文章中心: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站前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评论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表现出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2、文章结构图解:

战前准备:取信于民(详写)

战争过程:略写。

战后分析:反攻时机——彼竭我盈(详写)

追击时机——辙乱旗靡(详写)

3、人物形象分析:

曹刿:政治上远见卓识,军事上才能卓著

鲁庄公:政治上昏庸无能,军事上急躁轻进

4.小信未孚,_____________。牺牲玉帛,_______________。曹刿对于作战的勇气所持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齐人已经三鼓,此刻正是“______________”之时,此时进攻,正是最佳时机。

5.理解填空:①“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②“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③鲁庄公提出了三个可以迎战的条件,曹刿肯定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曹刿论战》一文中对勇气精当评点的语句是:,,。

⑤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⑥毛泽东同志曾对本文的内容作了高度概括:“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取信于民”指的是文中的

⑦曹刿请见的理由是:                  

⑧曹判请求进见庄公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6.中考链接: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 牺牲玉帛 为国牺牲 B.故克之 公问其故 C.又何间焉亲密无间 D.何以战可以一战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        

3.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答:                       

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聚室而谋日 B.又何间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5.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文: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文:

6.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答:

7.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     ”。(限四个字)

8.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简要说说。(2分)

答:①政治方面:                     

②军事方面: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挑拨离间B.①遂逐齐师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①望其旗靡 ②所向披靡D.①忠之属也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10.“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和

11.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鲁庄公浅陋;曹刿有远谋。战时:鲁庄公不作调查,急躁冒进;曹刿实地调查,抓准时机。战后:鲁庄公茫然不知;曹刿细说原委。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

曹刿论战

一、给下列各加点字注音。

小信未孚()视其辙()乱又何间()焉望其旗mí()

二、通假字。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_____通_____,音:_______,义:__________

三、古今异义。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2、可以一战可以: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3、小大之狱狱: 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4、再而衰再: 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5、衣食所安安: 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6、又何间焉间: 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四、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多义词。

加: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

间:又何间焉()又间令吴广之丛所旁()

故:公问其故()彼竭我盈,故克之()

以:必以分人()何以战()

欲以子之梁国而吓邪()必以情()

五、解释下面加点的活用词。

神弗福()也惧有伏()焉公将鼓()之

六、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肉食者()谋()之肉食者鄙()

衣食所安,弗敢专()民弗从()也

必以信()小信未孚()

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遂逐()齐师彼竭()我盈()

望其旗靡()

七、翻译下列句子。

1、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限四个字)

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2、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象,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战斗的经过(可用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悉的成语,但有人却常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1)政治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军事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何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段主要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通过__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___描写刻画了曹刿卓越军事家的形象。(3分)

8、联系全文看,本文所写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9、 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曹刿为什么肯定了鲁庄公处理“小大之狱”“必以情”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对未可,可矣的原因,曹刿为什么不在战场上加以解释,而要等战后解释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说说长勺之战的胜利与鲁庄公有关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你简要评价一下鲁庄公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俱有伏焉 请见

2、公鼓之,鲁师一鼓作气,齐师士气已竭。

3、“一鼓作气”出自《左传》一文,古代作战用击鼓的方式来命令士兵出战。第一次击鼓士气正足,第二、三次击鼓士气较差。“作”是“振作”的意思。使用中用错是不理解成语之意所致。

4、(1)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2)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5、政治上取信于民6、爱国热情;深谋远虑

7、 记叙语言、动作

8、长勺之战鲁庄公十年长勺

9、 例如:①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

②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

10、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而避免冤假错案实际上就是为了维护百姓的利益。

11、因为战场上没有时间解释。这样写更能表现曹刿在战场上的果断、指挥若定的品质,同时也能造成悬念。

12、例(1),有关。由于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给予曹刿施展才能的机会,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例(2),无关。鲁庄公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完全是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胜利。

13、此题有三要点:一是谋略不足;二是听取意见,善于用人;三是取信于民(或有民本思想)

您可以访问语文人生(www.ywrs.cn)查看更多与本文《九年下册第21课《曹刿论战》练习与阅读理解》相关的文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8547.html

更多阅读

曹刿论战文言文翻译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

前后出师表原文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

声明:《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 谈骨气阅读题及答案》为网友柚花离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