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一、历史文化;二、民俗风情;三、威尼斯水城

人们只要一踏上澳门特区的土地,就会立刻感受到宽松祥和的气氛:即中华文化的沃土,西洋文化的浸润。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是异质文明的双向交流。其中也有西方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接受。没有这种双向的接受,就没有文化的融汇。以“和而不同”的观点来分析澳门的历史文化是十分贴切的。

一、历史文化

澳门的名称由来以久,还有一大串的别称如:濠江、濠镜、香山澳、马交、镜海等。

澳门:一、历史文化;二、民俗风情;三、威尼斯水城

澳门原是我国南海边陲的一座渔港,历史上曾分别隶属于广东省东莞县、南海县、番禹县和香山县。从1553年葡萄牙人借住澳门西湾,直到1999年回归,澳门从来就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葡萄牙自1553年至1848年向我国交地租,每年白银500两;1849年至1999年强行拒交地租。虽然其间葡人所占地盘逐渐扩大,但主权仍属中国。澳门人口中,中国人始终占绝大多数。

从16世纪中叶开始,中西文化在此交汇,历经400多年的碰撞而形成的澳门文化,是中华文化中岭南文化的一部分。岭南文化由于接近南海,具有海洋文化的特点,这也正是葡萄牙文化能够在澳门与中华文明交汇的原因。体现了中华文化为主体、中葡文化交汇、多元共存的文化特质。

澳门是一个各种思想相互宽容的社会。在这里,葡萄牙人文主义和中国的儒教文化和谐相处,多元的异质文化能够在隔阂中加强交流。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包容,开放而兼收并蓄的精神给澳门社会不同信仰层面增添了光彩。在这里既有青烟缭绕的妈祖阁香火,也有西洋教堂的晨暮钟鸣;既有富于葡国情韵的石板斜街,也有洒满古榕浓荫的海边马路;既有鲜明轻快、嫣红色彩的南欧风格建筑,也有雕梁画栋、青瓦飞檐的中国庙宇殿堂;既有新春的龙狮大巡游、6月的国际龙舟赛,也有11月的格兰披治大赛车……;而满城的拱门拱窗、屈曲铁艺焊接成的闸门和阳台的围栅,瓷砖和房饰上的花纹,也构成了澳门独具特色的景观。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进入澳门,首先看到的是独特的建筑。这是中西文化双向交流、融汇的成果,生动地诉说着澳门历史的变迁。

自明代起,澳门出现了西方建筑。现存的古建筑诸如前贾梅士博物馆、岭南中学校址、前澳督府以及荷兰园一带以望德堂为中心的旧城区。从建筑的方位来分析,都包含着中国建筑风水学的遗迹,体现出西方多种建筑形式融入了中国地域以后发生的变化。

回归前落成的“观音莲花苑”,建筑在澳门半岛的新口岸海边,金黄色的观音似从海上走来,安详地站立在雪白的莲花宝座上,她为澳门人祈福,保佑着澳门的安泰和平。莲花宝座下圆形的墙壁上,彩绘着儒、道、释三家的文化。但澳门人却把她叫做“洋观音”,因为这座观音像的造型很像圣母马利亚。另外,在澳门的普济禅院,十八罗汉中竟然有一位是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

重要历史建筑中,近代著名思想家郑观应的故居郑家大屋最负盛名。它是一所具有岭南建筑风格的广东民居,但其中也有西方建筑风格的百叶窗等。有名的卢廉若花园,是典型的苏州园林风格,但其主体建筑卢家大屋却是两层南欧风格的楼房;春草堂的建筑也是中西合璧的。这是中式建筑融入了葡萄牙西式建筑影响的范例。高家大屋、孙中山纪念馆等,则体现了历史名人在澳门的生活轨迹。

位于新口岸外港填海区的渔人码头,有多个欧洲国家代表性的建筑,其中有中世纪的欧洲建筑群、哥特式建筑、意大利风格建筑以及传统的阿姆斯特丹式的修长建筑物等。

澳门西望洋教堂前有一个高台,开阔平整,面临大海。高台上竖立了一尊大理石圣母像,庄严慈祥,双手合十,似为众生祈福。因她面临大海,澳门人称之为“望海观音”。明明是圣母马利亚,怎么会成了观音菩萨?原来澳门的中国居民在崇拜观音菩萨、妈祖娘娘的同时,也敬奉圣母马利亚。观音、妈祖、圣母都是人间的保护神、航海的保护神。两种宗教信仰在这个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相融合了。

澳门的历史遗迹文化特质从未改变。松山灯塔位于东望洋山顶,建于1865年,是远东最古老的灯塔,至今仍风雨无阻地为航海者指引航程。另外,距旅游塔不远处,象征中葡友谊的大型纪念碑“融合门”,三座黑色巴西大理石建成的支柱相连,是西方后现代法国艺术的体现。矗立于嘉乐庇大桥氹仔桥头山冈上的大型白色浮雕,以澳门居民四个半世纪的生活及风土人情为内容,其创意则来自中国的万里长城。这些建筑是澳门历史文化多元融合的独特产物。

在人们的眼里,澳门是一个不夜小城、是东方的拉斯韦加斯。葡萄牙人未进入澳门时,澳门早期的街道,主要为中国村落式的街巷。往日的村落有望厦村、沙梨头村、新桥村、塔石村等。昔日的望厦村村民大多是闽潮人氏,而村庄取名为望厦,含有回盼福建、厦门之意。

街巷使这座小城岁月留痕。街道种类有大马路、街、巷、里、坊、围等。街道的命名是五花八门。其中有以行业命名的如:工匠街、苦力围;以城市命名的如:北京街、广州街、马六甲街;以平民日常生活命名的如:恋爱巷、卖鱼巷、果栏街;以人物名称来命名的如:士多纽拜斯大马路、贾梅士大马路、冼星海大马路、文第士街等;还有以花草树木来命名的如:玫瑰里、青草街、树木巷。从这些异彩纷呈的街道名称,可以让我们更加认识昔日的澳门。

澳门的多元文化包括中华文化、葡萄牙文化、土生文化和其他外来文化。400多年来中西文化在澳门主流是谅解多于误解,友好多于冲突,宽容多于敌对。当年葡萄牙人占据澳门,只是为了拓展贸易、掠夺财富,并不是要在澳门开展中西文化交流。而如今的澳门确已成为了一座中西文化融汇的城市。

二、民俗风情

据统计至2009年6月,澳门总人口为544200人,中国人占95%以上。小小一个澳门本岛——氹仔岛面积6.33平方千米。如果在其街巷中穿梭,恐怕需要一个星期才能走完。

土生葡人一般是指在澳门出生、具有葡萄牙血统的葡籍人士,他们基本上沿袭葡萄牙的生活方式,但是多数人在葡萄牙已经没有近亲,甚至基本上已没有什么关系。作为葡萄牙人的后裔,一方面把葡萄牙当做自己的祖国,另一方面也部分地接受中国文化,实际上已经把“根”扎在了澳门。

由于在澳门有多种信仰,被人们称为“满天神佛之地”。除了我国传统的佛教、道教之外,现存外来宗教还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巴哈伊教、神慈秀明会、摩门教、新使徒教会、基士拿教等。目前澳门特区陆地总面积27.3平方千米上,林立着大小40余间庙宇、20余间教堂。各个宗教团体都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和信徒。一个澳门居民,无论华洋,他既可以参加耶稣圣像和花地玛圣像巡游,虔诚地参加子夜典礼的隆重弥撒,也可以在除夕夜到妈阁庙和观音堂去祭祀神灵。一些重大的活动,天主教的主教和佛寺的大师常常同时被请去做嘉宾,成为非常有趣的人文景观。

节假日多,可以说是澳门的一大特色。原因是因为不管是中国传统节日,还是一些西方的节日,澳门人都过。春节和元旦,圣诞节和佛诞节,复活节和清明节,圣母无原罪瞻礼和端午、中秋、冬至,同为公众假日。尤其是春节和圣诞,满城装饰得火树银花。最有趣的是,澳门有两个“鬼节”:中国七月十五盂兰盆节和西方的万圣节;两个“诗人节”:中国的端午节和葡萄牙的贾梅士节;两个“情人节”:中国的元宵节和西方的情人节;两个“思亲节”:中国的清明节和西方的追思节。而每到母亲节和父亲节,子女们都要请父母吃饭饮茶,以表达对养育之恩的报答之心。届时大小酒楼、餐厅顾客爆满,要排队领号等候入座。这两个节日之所以被接受,是因为它们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孝思想、伦理道德相通的缘故。

在澳门,还有一些更能深刻体现中华文化内涵的节日,如庆祝包公宝诞、龙母宝诞、关帝诞、鲁班师傅诞和孔圣诞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文化在澳门根深蒂固的延续和留存。

一年一度的澳门音乐节、艺术节,京剧、粤剧、黄梅戏、木偶戏和贝多芬的音乐会、美国高空特技舞蹈、德国趣味形体艺术、易卜生的话剧同时上演。甚至澳门的博彩20多种赌博方式中,也是西式的轮盘赌、掷骰、纸牌、老虎机和中式的番摊、比大小、搓麻将等共存。在澳门社会的多元文化中,各种民俗文化特别是中葡文化互相吸纳,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汇现象。

大三巴牌坊是澳门的象征,也是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最早建于1580年,原为圣保罗教堂的前壁。它的名字本身就是中西融合的,“三巴”是圣保罗教堂葡文“SaoPaulo”的汉译合音;而“牌坊”则完全是中国的叫法。再看它的五层雕刻:既有西方文化崇尚的圣母、耶稣、白鸽和百合花;又有代表东方文化的狮子、牡丹和菊花,体现了西方宗教艺术与中国传统石雕艺术的完美结合。

澳门有三座跨海桥梁:嘉乐庇大桥、友谊大桥、西湾大桥。以它们为纽带,大桥两岸新景点林立,形成一系列的博彩建筑群:新旧葡京,两相辉映;优雅的永利度假村,犹如大型积木的星际酒店,设计创意都极富现代感。还有迈向国际都会标志性建筑——澳门旅游塔等新的点,路氹填海区的威尼斯人度假村,更是标志着澳门的繁华、经济的蓬勃。它们是澳门新的窗口。

儒家思想支撑着澳门文化的精神家园,形成了和谐的澳门社会。家庭伦常关系呈现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柔,充满着与人为善的祥和气氛。澳门社会一向有患难相顾、守望相助、扶贫助困、乐善好施的风气。同善堂“同心济世”沿门劝捐、澳门日报读者公益金每年12月举行的“百万行”活动,简直就是澳门的一个盛大节日。

澳门公园分布广、数量多。在澳门这么小的地方,却有着20几处公园无处不在地填补着澳门的空隙。由于澳门受地理环境气候的影响以及澳门政府“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澳门园林凸显出无处不在、四季如春、满足需要等休闲文化的特点。澳门公园普遍以小见大,比如卢廉若公园、白鸽巢公园等,处处体现出中西文化共融并存的特征。

澳门的中心地带——议事亭前地,这里的南欧建筑群,黄色的外墙配以绿色的木窗框,整个广场路面由碎石子组成波浪形图案,它见证了澳门曾被葡萄牙长期占领的一段历史。议事亭前地占地面积为3700平方米,广场四周的建筑物包括旅游局、民政总署(市政厅)和仁慈堂等。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饰有地球仪的喷泉,它是这里的地标。周围有葱翠的植物和供人休憩的长椅。徜徉于此令人有如置身于某个南欧小镇的感觉。她的历史城区,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加之博彩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多次被评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

在澳门,你不仅可以感受到无尽的奢华,同样也可以体会到平凡的淡薄。澳门人仿佛并不知道自己身处在一座怎样纸醉金迷的世界赌城之中,他们只会喝着小茶聊聊天,闲的时候也会去赌场碰碰运气,自顾自地悠然于眼下的生活。无论如何,这里都是一座梦想之城,不管你的梦境如何,总会在这座海滨小城中找到答案。

三、澳门威尼斯水城

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初到澳门必做两件事:去赌场、去购物。如果想找个楼下赌场、楼上商场、足不出楼的地方,那就非“威尼斯水城”莫属了。

这座恢弘的建筑,其占地面积相当于25个足球场,光是大门就有188个。澳门威尼斯水城以意大利水都威尼斯为基调,几乎按照1:1的规模复制原貌。漫步广场、酒店、商场、特色拱桥、小运河以及石板路,你会情不自禁地置身于充满威尼斯水城的浪漫狂放、享受生活的异国风情。

澳门威尼斯水城是美国拉斯维加斯赌城投巨资修建的,非常具有欧洲风格。该建筑气势宏大,设计精美细致。底层是澳门最大的堵场,二楼便是供游人欣赏游弋的威尼斯水城,其他楼层是豪华的酒店。令人惊讶的是,如此豪华美丽的旅游点,威尼斯水城同其他澳门各大景点一样,都是不收门票的。

从外观看,乳白色的灯光在夜色中照亮的“威尼斯人”美如一座城堡。一进入水城街道,蔚蓝色的天幕映入眼帘,一片片游动的白云,在深邃的天空中缓慢飘动。人造的天、人造的河、人造的街道组成了赌场以外的另一个天地。在这里,时间永远定格在下午五点半。蓝天浮云衬托下的“阳光”很温馨,骑楼人家的窗户里亮着盏盏温暖的灯光,营造出一种黄昏的气氛。油褐色的人行道地砖给人产生视觉上的错觉,象是雨水洗礼后湿漉漉的一片。然而在这儿逛街可以很放心,因为永远不用打太阳伞或雨伞。

不一会儿,看见一条清澈见底的兰色运河,在商业城中穿绕街道而流淌。运河水如游泳池中的水一样干净,清澈见底,没有一点垃圾、杂物,但一样东西除外,那就是硬币。这些硬币是赌场客人玩完游戏以后兑换回货币找零出来的碎钱,几毫几元的带着重,所以干脆潇洒地扔入河中,随中国的传统习俗讨个吉利。船夫们摇摆船浆带出的旋涡便将河底的硬币堆集到一起了。

一艘艘小舢板似的“贡多拉”,在威尼斯小伙子和姑娘欢快的歌声中,在运河的远处缓缓划动,船夫们嘹亮的歌声吸引了很多游客寻声而来。不知道他们来自何方,只知道他们无论胖瘦,个个都是唱歌的好手。大运河购物广场设计了非常好的回音效果,当一位船夫唱起悠扬的歌,这歌声便会穿越座座拱桥飞向河道的远方,瞬间响彻整个广场。这个时候其他的船夫都会很自觉的停止歌唱,避免冲突。每每有歌声响起,两岸的游人便纷纷兴奋地寻着声音小跑冲去,然后骤然停在栏边,痴痴地看、痴痴地听。有的船夫很幽默,正式唱之前先开开嗓,弄出些希奇古怪的声音来,逗乐游人。一曲《我的太阳》唱完,岸边掌声响起,船夫大方礼貌地脱下帽子,以表敬礼感谢。此时此刻此景,你已经忘记了是在室内,完全有一种置身美丽如画的大自然之中的感觉。

这里的水道、桥梁联成一体,以舟相通,精雅别致的“贡多拉”是威尼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水上代步小船。登舟穿行于碧波之上,眼前呈现着“水上都市”的美景。徜徉其间,一边欣赏多彩的泛光灯映照河面、倒影婆娑的美景,一边被别具特色的街头表演所吸引。泛舟这座东方威尼斯,感受她的美丽、温馨和浪漫,在自得其乐中独享一番情趣。

“威尼斯人”最为一绝的就是酒店三层以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为主题设计建造的“大运河购物中心”。购物中心周围尽是威尼斯特色的楼宇、拱桥、小河及石板路,充满威尼斯人浪漫狂放享受生活的异国风情。河道两岸,仿建了古老的圣马可广场,街道两边装潢着各种高档名牌商店,商品琳琅满目。两条运河呈S形贯穿于整个建筑之中。宫殿、豪宅建筑有拜占庭风格、哥特式、巴洛克式、威尼斯式等,所有的建筑地基都淹没在水中。房屋建筑风格也是多种多样,门窗、走廊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随处可见的酒吧、餐馆和商店鳞次栉比,看起来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在包厢式的休息区里,若是三五好友小聚,也有独立的空间可以活动。环境布局中各个路口方向都有岔道,通向四面八方。进入威尼斯水城,使人仿佛产生了置身于一种迷宫般的幻觉中。当你不知不觉走了两个多小时以后,却发现只领略了很小的一部分。她独特的艺术气氛,确实令人乐而忘返。

“威尼斯人”共分为酒店、购物中心、娱乐城等多个部分。这里是综合性旗舰项目,包括华丽景点、3000多间豪华套房和娱乐设施。这里大得足以容纳90架波音747客机,在亚洲其他地方很难找到与此匹敌、最令人兴奋的娱乐目的地。大厦的主要休闲区位于五楼,当中设有多个游泳池和水力按摩浴池以及豪华舒适的V水疗中心。设备齐全的V健身中心则位于七楼。无论是MALOCLINICSpa、V健身中心、四大室外泳池及按摩浴池,还是48个池畔小屋,及18洞君度迷你高尔夫球场,澳门威尼斯人的敞阔空间和缤纷选择,可以让您与您的家人共享欢乐绚烂的时光。

四、澳门美食

澳门的饮食文化是闻名于世的。食肆十步一间,星罗棋布,多达2000多家,荟萃着中西南北各种美食,包括葡萄牙菜、法国菜、意大利菜、日本菜、印度菜、越南菜、泰国菜、缅甸菜、巴西菜等。在美食节上,葡国蛋挞和上海小笼包、云南米线同样成为最受欢迎的食品。

澳门人习惯上把中餐厅叫“酒楼”,西餐厅叫餐厅。但是,当你走进这些餐厅,就能充

分感受到中葡、中外饮食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包容和接受。一家西餐厅,进门就

有一个神龛,里面供着手提青龙偃月刀的关云长。两边赫然写着:“志在春秋功在汉,忠同日月义同天”的对联。创建于1903年的佛笑楼,是经营葡国餐的百年老号,却起了一个充满中国文化色彩的名字;而很多酒楼尽管以经营中餐驰名,内部装修却完全是西式的;至于菜谱,多数西餐厅都有扬州炒饭,不少中餐厅也有沙律、罗宋汤和粟米羹。这些中西文化融汇的现象在澳门俯拾皆是。

澳门餐厅最有名的葡国鸡、马介休炒饭,既非葡国菜,亦非中国菜,是地地道道的土生菜、澳门菜。在澳门的菜市场上,有一种菜叫“西洋菜”,和白菜、萝卜放在一起出售。为什么叫“西洋菜”?有人说是葡萄牙人从欧洲带过来的;有人说不是,澳门原来就有,但不知道它能吃,是葡萄牙人发现它是一种非常好的做汤的菜,大家才吃它,故名“西洋菜”。

中西文化融合、多元文化的另一表现是澳门的饮食文化。澳门是一个美食的天堂。“中西名肴荟萃,各国风味集锦。”既有中式酒楼、饭店、茶楼,又有西式餐厅、咖啡室、小餐馆、冷饮室以及经营粥、粉、面、饭的茶餐厅、大排档。以粤菜酒家为主,葡式西餐为次,共同组成中西饮食文化交汇的特色。只有澳门这种中西交融的土壤,才能结出饮食文化丰硕的成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8566.html

更多阅读

厨房管理:一要管料,二要管人!

厨房管理:一要管料,二要管人!   厨房成本管理,老板最关注的是成本核算是否严密,物品管理是否妥当,人事管理是否严谨。   成本核算主要用以下三个表格,表格内容是一家厨房的统计情况。 1 、价格反馈表。

第33节:一、资金博弈市场中资金管理的重要性(1)

系列专题:《教你如何降低炒股风险:零风险博弈》  第二章  博弈市场里的资金管理  博弈论是二人或多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目标的理论。博弈论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博弈可以分析自己

第13节:一、喜新褒新(3)

系列专题:《培养企业的创造型人才:让思维再创新》  新与旧又是动态的,可以改变的,可以转换的,推陈出新,就是如此。  新旧既是精确的,也是模糊的。  有位演讲者在一次演讲中提了这样的问题:美国是一个比较创新的国家,但也是一个守旧的

第11节:一、喜新褒新(1)

系列专题:《培养企业的创造型人才:让思维再创新》  新·创新  一、喜新褒新  大多数人喜欢“新”。  有新闻了!过新年了!迎新生了!发新书了!穿新衣服了!新人新气象!新官上任三把火!祝一对新人百年好合!听了新闻联播再说吧!大力发展新

第2节:一、人性本“思”(1)

系列专题:《培养企业的创造型人才:让思维再创新》  一、人性本“思”  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  人性本恶--人之初,性本恶。  人性本思--人之初,性本思。  小孩子生下来不久,就会观察,就开始有一些思考

声明:《澳门:一、历史文化;二、民俗风情;三、威尼斯水城》为网友裁三寸春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