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及其子孙 真实的历史

由于小说、评书、和电视剧的广泛传播,大唐传奇将军薛仁贵及其儿子薛丁山、孙子薛刚的形象,已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史书中真实的薛仁贵及其子孙是什么样子呢?

     据史书记载,薛仁贵,名礼,山西绛州龙门人,名将薛安都六世孙,本为农民,郁郁不得志,三十岁时唐太宗征辽东,薛仁贵听了妻子柳氏的建议,投军入伍,在战场上,唐将刘君邛被围,薛仁贵匹马单戟将他救出。薛仁贵武艺高强,曾一箭射穿五层甲。铁勒叛乱,仁贵率军平叛,对方派骁骑数十前来挑战,仁贵连发三箭,射死三人,吓得其余人全部投降,不久即平定叛乱,此即为“三箭定天山”。 
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及其子孙 真实的历史
安市之战,薛仁贵异服装扮,着白袍,持画戟,在隆隆雷声中单骑驰入敌阵,冲乱对方阵脚,唐军乘势一举败敌,薛礼受到李世民的接见和嘉奖,以后在在战场上他表现活跃,屡建奇功。高宗乾封元年(666年),与李绩等同征高丽,连败高丽军于新城、扶余,经两年奋战,终于平定高丽。薛仁贵在胜利后被派镇守平壤,指挥高丽境内的常驻唐军。
咸亨元年(670年),薛仁贵率唐军十万征讨吐蕃,但由于副将郭待封私自行事,仁贵部被吐蕃军四十万所围,唐军大败,战后薛仁贵被撤职。不久高丽叛乱,薛仁贵再次被启用,但不久后又因罪被流放。直到开耀元年(681年),六十八岁的薛仁贵才因大赦回朝,率军抗击突厥。突厥听说领军的是薛仁贵,吓得四散而逃,唐军大获全胜。永淳二年(683年)病死,年七十。
     薛仁贵之子并不叫薛丁山 , 他叫薛讷,在担任蓝田县令之时,就敢拒绝当朝酷吏来俊臣的不义之举。后突厥犯边,武则天因薛讷为将门之后,将他调往幽州前线。薛讷久驻边关,立有战功。玄宗曾于新丰操练唐军,独薛讷和解琬部进退有序。 突厥、契丹、奚联合寇边,薛讷力主出击,得到玄宗许可,但因其余诸将逡巡不前,唐军大败,薛讷被撤职。 不久吐蕃军十万犯境,薛讷被重新启用,担任陇右节度使。他连败吐蕃于武阶驿、长城堡,斩获无数。之后薛讷一直镇守青凉,年七十二而亡。
    薛仁贵之孙名薛嵩,据史书记载,薛嵩为人豪迈,以臂力骑射闻名。曾投安禄山叛军,累战有功, 被封为邺郡节度使。后史朝义兵败,薛嵩以相、卫、洺、邢四州降唐,被封为昭义节度使。在大乱之后的重建工作上,薛嵩作出了很大贡献,使昭义镇很快恢复了生气。薛嵩好蹴鞠,后被隐士劝,遂止,并图其形于座右,以时时提醒自己(这是不是座右铭的来历呀)。唐代宗永泰八年(773年)病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9875.html

更多阅读

历史名人传奇: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图

历史名人传奇: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图)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许多历史名人,用其文韬武略、赫赫战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繁盛做出了突出贡献,譬如“小帅哥薛仁贵”,他的传奇故事流传至今,尤其是他的“三箭定天山”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画卷上最杰出的镜头

历史上真实的双枪老太婆 历史上真实的美人盂

满门忠烈:曾和蒋介石结拜,历史上真实的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1881——1950),女,满族,夫姓赵,本名洪文国,辽宁省岫岩县哨子河乡红旗沟人,抗日英雄赵侗之母,人称“赵老太”,无党无派。抗日战争时期她屡挫屡战,参与组织创建了辽南“少年铁血军”、河

薛仁贵征辽是如何“瞒天过海”的? 薛仁贵征东

薛仁贵是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绛州(今山西河津市)人,官至左威卫大将军、安东都护。因终生喜穿白袍,故有“白袍将军”之称。他为了保卫大唐社稷巩固和百姓安居乐业,戎马一生,出生入死,创造了“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一帽退万

民间传统婺剧三请薛仁贵 大全 MP4/MP3下载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婺剧三请薛仁贵【上】婺剧三请薛仁贵【下】婺剧奇双会【上】婺剧奇双会【中】婺剧奇双会【下】婺剧凤凰图【壹】婺剧凤凰图【贰】婺剧凤凰图【叁】婺剧凤凰图【肆】婺剧战潼台【上】婺剧战潼台【下】婺剧二度梅【上】婺剧二度梅【中

声明:《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及其子孙 真实的历史》为网友玉兰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