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先秦诸子商鞅、慎到、申不害与韩非子概略 韩非子 法家

根据网文整理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在位执政十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但最后还是死于自己的法。

商鞅以重法著称,主张君主应该“垂(依靠、通过)法而治”,“法任(推行,公开、遵守、)而国治矣”。还提出了“法、信、权”三位一体的法治方法论。即“国家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法度制定的制定、公开与守法);二曰信:“任(推行)法去私(个人干涉)”、“信赏必罚”(赏罚严明);三曰权(君权为基础)。法者,君臣之所以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以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

慎到(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5年),战国时期赵国人,原来学习道家思想,是从道家中分出来的法家代表人物

慎到认为,君主如果要实行法治,就必须重视权势,势是前提,法是手段,这样才能令行禁止。权势有两种情况,一是权力机关(私有组织,权力机关即所有者,随意性比较强)赋予,一般按组织结构层层授权;一是强势者(组织),通过强权或不法手段所获得的非法律给与的影响力,这点应该不再慎到的思想范围内。

慎到主张因循自然,清静而治,因应阶段实际情况,有所选择(根据实际制定法规)的推行(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法律的推行是一个顺序渐进的过程,脱离现有的资源和能力,片面强调法规的先进性是不适宜的)

 申不害,亦称申子,战国时期郑国京县(今河南荥阳,属郑州)人,生卒年约为公元前385--公元前337年,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改革家,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以“术”著称于世。他在韩为相15年,使韩国走向国富兵强。

申不害的学术思想,明显地受到道家的影响,认为自然运行是有规律的,也是不可抗拒的。他要求对待一切事情应以“静”(现实是客观存在的,不要过于拘泥其对错,“贵静”的表现就是“无为”)为原则,以“因”(因应、对策机变,“贵因”指“随事而定之”)为方法,并把这种“静因无为”的哲学思想用于“权术”之中。

他主张君主“术治”。 他的术分两类,一类是控制术,提倡“正名(等级、分工)责实(职权和责任)”,就是讲规定职责,考校监督的。还有如君主以静治动的,无为而治的,这些属于领导艺术,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类是搞阴谋,耍手腕,弄权术,君主不动声色地靠诡秘的手段来考核监督臣下是否称职和忠于自己,让臣下无从猜测国君的意图,这样,君主就可以做到“独视”、“独听”、“独断”,操纵一切。

 

法家先秦诸子商鞅、慎到、申不害与韩非子概略 韩非子 法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0256.html

更多阅读

商鞅变法为何成功?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成功

商鞅变法为何成功?甄鹏商鞅是卫国人,本名公孙鞅。后封于於、商,号商君,所以被叫作商鞅。在他之前变法的,有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几乎与他同时变法的,有韩国的申不害。为何只有商鞅变法最为成功?秦孝公3年(公元前359年),商鞅进行了第一次

《商鞅南门立木》教学反思 商鞅南门立木ppt

《商鞅南门立木》教学反思洛新区龙渠小学党喜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为顺利变法,首先解决百姓的信任问题,于是商鞅想出了南门立木的办法。那就是,在城南门立一根大木柱,并规定谁要把大木柱扛到北门,就有十两黄

《韩非子现代版 》读后感 韩非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每一个通读过《韩非子》的人,都会深深地被其中闪烁的智慧的光芒所吸引。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浩瀚的思想史星空里,韩非子的思想始终耀眼,虽不如儒家思想那样被统治者奉为正统,道家思想那样被文人志士推崇,但却真真正正推进了历史的进程

虹化、肉身不腐与尸体的快速腐化说明了什么? 虹化

佛法修行者在离开世间时所留下的一些奇迹颇能引起世人的关注和深思。在藏传佛教密宗修炼中,得道的活佛在涅槃时会出现一种“虹化”现象,景象奇异,瑞彩纷呈,活佛的身体能瞬间化成一道虹光离去。1952年,时任西藏自治区委书记张国华曾现场目

声明:《法家先秦诸子商鞅、慎到、申不害与韩非子概略 韩非子 法家》为网友妄自菲薄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