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上春秋——记著名二胡艺术家张韶 当代著名艺术家


弦上春秋——记著名二胡艺术家张韶 当代著名艺术家

弦上春秋——记著名二胡艺术家张韶(作者:于智魁)

他已写了十本二胡书籍,九本油印教材,撰写了大量学术论文,他的书籍的总销售量达三百多万册,为二胡出书之冠。自从刘天华先生首创了二胡学派之后,是他第一次使二胡技法理论体系系统化,科学化;是他成立了第一个“二胡研究会”并担任其首席领导——秘书长;是他第一次在广播中教学民族乐器;是他第一次在二胡上运用钢丝弦,机械轴和固定千金;是他第一个出版了二胡练习曲专辑。他是中国第一个新型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团的第一任乐队首席和独奏演员。它拥有最丰富的二胡文字,乐谱和音响资料。为了二胡艺术,他先后用坏过七台录音机。

演奏家

“我的启蒙老师是一位算命先生。1927年我出生在江苏武进县的农村里。儿童时期常常被来村里的算命先生拉的二胡迷住,为了听他的演奏,经常尾随到邻近的几个村子。可是,父母认为拉二胡是被人瞧不起的,我只好背着他们偷偷地学习。九岁那年我就学会拉锡剧曲调了。”以后,张韶又学会了口琴,笛子,琵琶演奏。1946年南京国立音乐院(现中央音乐学院的前身)在上海招生,他是那年被录取的唯一一名民乐学生。监考老师杨荫浏先生十分赏识张韶的才华,并担任了他日后的民族音乐理论课老师。他的另外两位主课老师是刘天华先生的高徒储师竹和曹安和教授。入学后,他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学完了当时的全部二胡课程—-十首刘天华的二胡独奏曲。以后,有学习了琵琶,古筝,三弦等乐器。1950年春,他在常州举办了二胡,琵琶,古筝独奏音乐会,获得成功,博得专家和听众的一致好评。195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该校。

中央广播民族乐团是我国成立的第一个大型专业性民族乐团,也是我国影响最大,演奏水品最高的民族乐团,做为第一任乐队首席和二胡独奏演员,张韶于1953年加盟该团。当时,摆在他面前的绝不仅仅是编定弓指法,带领乐队演奏的一般乐队首席和弦乐声部长的工作。如何借鉴西洋管弦乐队,建立完善用中国民族乐器组成的新型管弦乐队,从乐队的总体编制,各个声部的乐器配备,每件乐器的改革定型,一直到演奏创编什么样的曲目,无疑都是一系列的重大新课题。历史证明:中央广播民族乐团在许多方面都为以后成立的全国各民族乐团树立了典范,并始终保持着这一领域中的佼佼者地位。这其中自然更有着它的乐队首席——张韶的一份无可非议的贡献。

早期民间二胡使用的是丝弦,这种二胡无论在音色,音量,音准控制及坚固耐用方面都不甚理想,若用于大型民族管弦乐队则更有着明显的缺陷。张韶大胆尝试了在二胡上使用钢丝弦。开始时没有专用的二胡钢丝弦他就试用扬琴钢丝,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实践,钢丝二胡得到了一致公认并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之后,他又尝试了固定千金,机械轴以及其他二胡制作方面的改革,都获得了成功。

刻苦勤奋,谦虚好学是张韶在艺术上取得重大成就的关键,也是他一贯奉行的人生哲学。进团工作后,他并没有满足于在学校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当时已有的优越地位,在出色地完成繁重的乐队首席工作的同时,他又拜蒋风之先生为师,继续提高个人独奏水平。他一边深入研究刘天华二胡学派,一边又细心研究各种民间音乐,虚心求教于许多民间艺人,博采众家之长。江南丝竹,锡剧,沪剧,迷胡,碗碗腔,京剧以及各种曲艺都对张韶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他经常一遍又一遍地揣摩品琢各种录音与唱片,把这些特殊演奏手法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然后在二胡上认真地反复练习,从而,大大丰富了他的音乐表达语汇,提高了演奏水平。

1957年张韶去莫斯科参加了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并荣获金质奖章,此后,他又先后出访了奥地利,意大利,马耳他等十一个国家,他的演奏获得了国内外听众的一致好评,成为显赫一时的优秀演奏家。张韶的演奏活动更活跃于五,六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电波领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有他演奏的二十余首二胡独奏曲的录音,其中由他首演的曲目有【拉骆驼】,【山歌】,【喜丰收】,【花鼓调】等,部分乐曲还被灌制成唱片。他演奏的乐曲几乎每天都在中央台播放,【拉骆驼】一曲还被制作成间奏曲,一天要播放数次之多。这些乐曲一时风靡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早在五十年代,著名音乐家李凌先生就在【中国青年报】上对张韶的演奏给与了很高的评价:“我认为他是青年人中最成熟的一位。他的二胡用钢丝弦,声音准确,行腔敏锐······感情真挚,朴实无华,乐曲处理恰如其分。”张韶在继承了刘天华学派的同时,又融入了南派二胡艺术的特点。

教育家

使二胡发生蜕变并创立第一个二胡学派的是民族音乐大师刘天华先生,十分可惜的是在他创作了十首二胡独奏曲后就英才早逝。于是,刘天华二胡学派技法理论总结工作的重担便落到了后人的肩上。

张韶先生从1956年开始就致力于【二胡广播讲座】一书的编写工作。当时国内不用说二胡理论书,就连西洋弦乐器的教材编写都还很不完善。我国民族音乐浩瀚如海,各种乐器的演奏有着许多绝妙精伦的特殊技法。如何把二胡的各种复杂而微妙的装饰音,滑音,运弓方法等整理分类,用科学的方法来记录并加以详细论述,让人感到清晰易懂,仅此一项工作就十分艰巨。为编写这本教材,张韶在他原有的深厚学术功底基础上,参考了当时他所能得到的所有中外弦乐教材,废寝忘食,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该教材自1959年出版,开播后,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报刊杂志对于此书给予高度评价,并被视为民乐教材编写的典范和最重要的参考书。

二十多年来,张韶不断刻意求工地钻研,完善他的二胡技法理论体系,相继编写了【二胡讲座】,【二胡演奏法】,【二胡练习曲选】二集(与王国潼合编)和【二胡广播教学讲座】等十种二胡书籍和九种油印教材,成为编印出版二胡书最多的专家。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二胡广播教学讲座】一书是张韶于1980年再次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之邀请举办的二胡广播讲座所编写的(该讲座在中央台各套节目中重播了六次).此书洋洋四十八万多字,从介绍我国丰富的民族弓弦乐器到二胡的精密构造,从论述二胡的详细发展史到如何练习各种复杂的技巧,从珍贵的图片资料到丰富的练习曲,各种风格的乐曲,是张韶多年教学和研究成果的结晶,也是目前最具权威性的一本二胡教材,堪称一部二胡的百科全书。张韶编写的二胡书不仅在大陆畅销,而且被香港翻印出版,并销往台湾,东南亚,甚至被翻译成日文和其他外文,流传到日本和欧洲。为普及中国民族音乐和二胡演奏,教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韶创编了【大河涨水沙浪沙】,【喜丰收】,【欢乐的草原】,【花鼓调】等一批二胡独奏曲和大量练习曲。他创编的二胡独奏曲都曾在中央台多次播放,是二胡的保留曲目,并在二胡书刊中多次印刷出版。从1956年全国二胡音乐周开始,他参加,组织过数十次学术座谈会,做过多次重要演讲。全国兄弟院校也相继邀请张韶教授去讲学,聘请他当硕士毕业生的论文答辩委员。【人民音乐】,【北京音乐报】,【二胡研究】等刊物多次刊载过张韶的学术论文。我们不尽无法统计听过广播,看书间接受教于张韶教授的学生,就连他亲授的,如今已成为著名教育家,演奏家的学生也不胜枚举,他们当中有:甘伯林,王曙亮,刘长福,王恩承教授,副教授,演奏家蒋才如,姜建华,张玉明,张方鸣。当今最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闵惠芬也曾去北京向张韶先生求教半年之久。香港中乐团首席二胡辛小红,台湾四大民乐队的首席二胡也是张韶的叩门弟子。

社会活动家

自从1959年开播出版了【二胡广播讲座】之后,由于该书引起的巨大社会反响,张韶的社会活动便日益繁忙起来。其中仅【二胡讲座】一书出版后,他就先后收到读者来信一千多封,他又要完成团里的乐队首席和独奏工作,又要认真处理大量听众来信,热情接待来访客人,其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尽管患有严重的关节炎,冠心病等疾病,但他一贯以助人为乐的博大胸怀和令人惊叹的刻苦勤奋闻名于全国艺术界的同行之中。

在七十年代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他那十几平方米的寓所俨然是一个民间俱乐部性质的二胡艺术“沙龙”。

德高望重,慷慨大度,虚心谦让以及对事业有着执著追求精神的张韶吸引了全国一大批二胡同行和著名演奏家,教育家。他工资的很大一部分都用于宴请二胡界的来客。他家常常是宾朋满座,拥挤不堪,大家聚集在一起热情地探讨着受冷落的二胡艺术。就在那些年里,他编写出版了中国的第一本二胡练习曲专辑——【二胡练习曲选】。该书汇集了全国各地著名教育家,演奏家编写的高水平,高质量的数十首二胡练习曲,成为直至当今的全国各艺术院校的主要练习曲教材。1980年他又编写了【二胡练习曲】续集。又是在这个基础上,作为主要发起人,张韶与他人一起组织成立了“北京二胡研究会”和“中国音协二胡研究会”,并理所当然的被大家选为秘书长和会长。

1985年他又与其他音乐家一起组织了“第一届北京二胡邀请赛”并担任评委主任。以后,他又多次在全国性的二胡比赛中担任评委。张韶是唯一的一位参与过所有十一次全国性二胡比赛的元老人物。此外,他还担任了中国民族乐器协会的理事,【二胡研究】的主编,北京及苏州民族乐器厂的技术顾问等职。

“夕阳无限好,岂怨近黄昏。”我们祝愿年逾花甲的张韶先生琴艺长青。

(本文发表于【音乐爱好者】1994年第4期,作者:于智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0795.html

更多阅读

明星面相:全能星战张韶涵的面相分析覃汨论相

明星面相:全能星战张韶涵的面相分析 【覃汨论相】从整个面相去看,属于骨肉相称的面相,属于不温不火的性格。时而安静,时而争取。三停中,上停和中停比较好,下停稍弱。头主圆,张韶涵的头还是相对小了点,但额头比较高和饱满,而且无纹侵痣破,算

张韶涵应邀《我爱记歌词》超级领唱 我爱记歌词张韶涵

张韶涵录制现场花絮选手与张韶涵携手合唱我爱记歌词四大领唱不轻易上电视综艺节目的张韶涵,昨天应邀参加浙江卫视金牌收视节目《我爱记歌词》担任超级领唱。五六位随行人员,当红主持华少上阵暖场,略显丰润的张韶涵举手投足十足

张韶涵专辑全集分享7CD/AAC/APE(2004-2012) 张韶涵 aac

张韶涵(AngelaChang),台湾女歌手、演员,亚洲百变天后,台湾乐坛“四大教主”之一。12岁时全家移民加拿大,曾参加“‘中广’流行之星”歌唱比赛,并获得加拿大赛区第一名。2001年,参演《MVP情人》,自此进入演艺圈。2004年,被誉为“亚洲新声音”

记曲剧表演艺术家周玉珍 河南曲剧周玉珍哭戏

记曲剧表演艺术家周玉珍看戏的朋友经常说这句俗语:吃饺子吃陷、看戏看旦。真的很有同感:小时候看戏无论是看庙会大戏还是看戏曲电影,总是希望那些老生、花脸、小丑赶快回到幕后,一直期待着丫鬟、小姐的出场……有时候看着那些老生、花脸

声明:《弦上春秋——记著名二胡艺术家张韶 当代著名艺术家》为网友狂野狩猎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