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的教学与反思 原始农耕生活

今天又没 有完成既定任务,一节完整的课上下来很困难,有明显拉不动的感觉。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01年课标: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注重远古居民的状态。11年课标: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增加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学生简单知道了解中国古文明的途径。基于这种变化,我在一二两节课里多侧重于让学生了解远古文明发现和求证的过程,既能增加学生对于历史的趣味感,还能够让学生认识历史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历史的价值是以求真为前提的,历史的学习也是一个探究真实历史的过程。教学中的实施:首先把上节课的三种远古居民的状况要巩固一下,在一班,通过我的描述,学生的重复,重新提问,最后背写的几个环节,基本过关,这个过程很是花了些时间。在一班复习的内容再简化些。引入本课:你怎么知道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你怎么知道山顶洞人会磨制石器?(落脚:考古是途径,化石是凭证,推测是工具,新科技是验证手段,继续强化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体会历史学科是一个严谨的科学的,而且是有趣味的学科。)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是通过合理的推想和科学的手段求证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看几处远古居民遗址、遗物,也进行一下简单推测。1973年的一天,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翻整田地的农民们发现了很多奇怪的现象……完成知识目标的手段是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学生推测,老师用科学的语言总结出:我国是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河姆渡居住干栏式的房子,半坡居住地穴式的房子,他们已经开始饲养家畜,会烧制黑陶和彩陶。在河姆渡出土的绘制野猪的黑陶器皿引起大家的很大兴趣,大家纷纷饶有兴趣的猜测。人面鱼纹盆以及瓮棺的解释让大家很是惊讶,如果时间紧迫,虽有兴趣但依然应该去掉。这节课通过这样的推测,把主要的内容让学生有印象,过程中因为对知识不断循环巩固,所以进度比较慢。最后把总结这两种居民的生活状况留作课下作业。这个任务应该是课上完成较好,那样就可以发现学生还有哪些不太清晰。我觉得没有很从容完成整节课的既定内容。下节课可以在两个环节上压缩:一简化上节课的巩固环节,可以减少内容,未完成的部分留在后边的复习课上进行;二在出示图片的时候也可以减少一两张,这样在不影响落实知识目标的情况下,能够使这节课更加完整、和从容,从而学生掌握得会更加好一些。这节课处理的我认为不错的地方,通过考古图片,再现考古现场,对发掘的实物做假设性推想,既能再现了解历史的过程,还能增加趣味,又能够同时完成知识性内容的任务,一举三得。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的教学与反思 原始农耕生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0873.html

更多阅读

教学研究:对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对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黄蔚玲【摘要】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高考改革的需要,更是提升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需要。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思考,以及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对如何实现读写

伊壁鸠鲁哲学沉迷心灵的拷问与反思 拷问心灵

刊《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摘要]伊壁鸠鲁主义是希腊化哲学中沉入心灵世界最深的一个流派。该派立足感觉、转向心灵的认识论与伦理学是时代需求与哲人抉择之间的辩证产物。伊壁鸠鲁学派的强光几乎全部集于伊壁鸠鲁一身。伊壁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失败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教材分析】1、重点: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2、难点: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内容分析】

声明:《“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的教学与反思 原始农耕生活》为网友格桑择日绽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