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

四川省内江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读北半球局部地区经纬和某月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2题。

1.导致图中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B.洋流C.纬度D.地形
2.若④城为白天,据图中晨昏线判断③的地方时约
A.8点B.12点C.16点D.20点
冻雨是大气中过冷却水滴降落过程中,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相遇发生冻结的一种降水。图2曲线是等温面分布图,等值距为2℃。读图回答问题3~4题。
3.图示时刻正发生冻雨的地点是
A.①B. ②
四川省内江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
C.③D. ④
4.与①地相比,③地
A.气温更高B. 气压更低
C.光照更强D. 风力更弱
10月5日,一高压系统由北向南经过内江市区气压变化如下图,读图3回答5~6题。
5.在该天气系统过境内江市区的过程中,下列时刻风速最小的是
A.5日5时B.5日10时
C.5日16时D.5日22时
6.在5日2时,内江市区最可能的风向是
A.西南风B.东南风
C.东北风D. 西北风
丹霞地貌是指红色砂岩或砾岩在一系列内外力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其广泛分布于 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图4是我国广东省某丹霞地貌区的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7~8题。
7.据图判断该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依次是
A.流水堆积、岩层褶皱、断裂上升、流水侵蚀
B.流水侵蚀、断裂上升、流水堆积、岩层褶皱
C.断裂上升、岩层褶皱、流水侵蚀、流水堆积
D.岩层褶皱、流水侵蚀、流水堆积、断裂上升
8.凤栖山的外形特征与下面哪幅山地景观图最相似
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图5为湖口水文站月平均水位与月平均流量对比图。读图回答9~10题。
鄱阳湖洪、枯水期面积变化很大,呈现出“高水(水位高于14米)是湖,低水(水位低于9米)似河”的独特自然景观。从图中可看出鄱阳湖是“湖”的时间有
A.2个月B.4个月C.6个月D.8个月
10.湖陆风是湖泊与周围陆地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风,晴天多,在湖区的大气环流微弱的情况下最明显。根据图中信息分析鄱阳湖湖区湖陆风显著的时期最可能在
A.3、4月B.5、6月C.7、8月D. 9、10月
图6中虚线表示某区域不同植被类型的分界线,读图回答11~12题。
图6

11.荒漠草原位于图中的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12.③植被带内的降水量主要来源于
A.东南风
B.东北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
13(26分)读图7 四川省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描述四川省地形特征。(6分)
(2)你是否赞成四川省大力发展水电?请依据所知识图中信息说明理由。(8分)
(3)结合达州地区地形特征,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原因。(12分)
14.(26分)和田河发源发源于昆仑山,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判断,和田河的主要补给形式,中下游流量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主要原因。(8分)
(2)分析中游地区瓜果种植的有利条件。(6分)
(3)读材料三,说明1990年——2010年上游山区林地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6分)
(4)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和田河上、中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下游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6分)

内江市高2015届三模地理试卷分析
1-2题

【命题立意和思路】本组题考查生对气温的影响因素的和时间的计算。

第1题通过观察等温线弯曲和海陆分布就可得出答案A;

第2题结合图文信息找出晨昏线,④城为白天,此图为北半球局部地区图,判断图中经线是西经,最后判断60°W的时间为0点钟,最后读出(计算出)③城(约为120°W)的地方时约20点钟,因此选D。
3-4题

【命题立意和思路】本组题考查生对新知识的习和应用能力,“冻雨是大气中过冷却水滴降落过程中,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相遇发生冻结的一种降水。”结合图中等温面可以看出只有②处在垂直方向上符合该条件,所以3题选B;4题中A选项通过等温面图直接排除;B选项两个基本在同一水平面上两点,气温和气压成反比,排除;C选项直接看图中空气湿度,③处湿度大,云雨可能更多,能见度更低,排除;D选项③处等温面是平行的,大气运动,水平方向上温差小,气压差直小,风力更弱因此选D。
5-6题

【命题立意和思路】本组题考查生对对图文信息的处理能力,关键词“高压”、“由北向南”再读坐标图,结合气压和风的知识就可回答此组题,5题风速最小因该是高压中心控制,选择气压最高时,月出现在10时,选B;6题5日2时,高压中心在内江北侧,手地转偏向力影响,北风偏转成东北风,选D。
7-8题

【命题立意和思路】本组题考查生对地貌形成和地貌景观的判断。

7题判断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的顺序,根据岩层构造和层理结构可判断是沉积岩,所以第一个选堆积作用,然后岩层是弯曲的,说明发生了挤压形成褶皱,和流出有一条断裂线,地表根据文字判断为侵蚀。所以选A。

8题看图直接可得出断层山,坡度陡峭,选C。
9-10题

【命题立意和思路】本组题考查生对坐标图的判读,属于基本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较低。9题选C,10题选C。
11-12题

【命题立意和思路】本组题考查生的全球大气环流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植被的影响。11题根据①、②、③、④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判定①区域处在4°N附近,应为热带雨林;②区域处在10°N附近,纬度低的部分在陆地内部,说明降水较①区域较少,应为热带草原;③区域处在15°N附近、纬度低的部分在陆地内部,说明降水较②区域更少,应为荒漠草原;④区域处在20°N附近,应为荒漠。所以选C。12题考查降水,实际是考查降水的成因,③区域处在15°N附近,从图中纬度看是受赤道低压和信风(东北信风)交替控制,图示区域在大陆中西部,东北信风的性质干燥,因此此题选D。
13题

【命题立意和思路】本题考查生能够从题目的图中获取地理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表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地图所承载的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能够用简洁的文字描述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能够用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
程与结果。
(1)以高原和盆地地形为主;(2分)西高东低;(2分)地势起伏大(2分)。
(2)赞成
四川地势由高原到盆地落差大;(2分)河流众多,流量大,水能资源丰;(2分)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需求量大;(2分)工程技术力量强(2分)。
不赞成
山高谷深、地形崎岖,岩石破碎、工程难度大;(2分)修建水坝,影响生态环境;(2分)当地经济发展落后,资金不足,能源需求量小;(2分)距离东部发达地区市场远(2分)。
(3)达州地区位于大巴山东段,以山地为主,多平行岭谷;(2分)夜晚山上气温低气压高,(2分)山谷气温高气压低,(2分)风从山顶吹向山谷,(2分)山谷的暖湿气流被抬升而凝云致雨;(2分)河谷地形,河水汇集快,迅速上涨。(2分)
14题

【命题立意和思路】本题考查生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各类地图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区域图、坐标图所承载的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能够用简洁的文字描述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能够用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1)高山冰雪融水(2分)减少(2分)
和田河位于西北内陆,降水稀少,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2分)沿途河水下渗和取水导致流量越来越少(2分)。
(2)和田河中游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日照时间长,夏季光热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利于瓜果的糖分积累;(2分)河流经过,提供灌溉水源;(2分)绿洲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瓜果生长(2分)。(任答三点给6分)
(3)减少(2分)
原因:毁林开荒;(2分)退林还湖,修建水,水域面积增加;(2分)城乡工矿用地
增加(2分)(任答三点给6分)
(4)河流流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2分)植被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土地荒漠化加剧(2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1814.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四川省内江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为网友聆聽幸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