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百家----《陈涉世家》课外对比阅读 陈涉世家原文

散文百家----《陈涉世家》课外阅读(5篇)

来源:仙人足迹 地址:http://shop70055703

一、《陈涉世家》与《项梁起兵反秦》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

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1. 试解释下列划横线词字的意思。

①吴广素爱人 素:②比至陈比:③时时而间进间:

④天下之疾犬也 疾: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译:

②犬兔俱罢,各死其处。译:

3.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答:

4. 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陈涉世家》与《楚人养狙》

来源:仙人足迹 地址:http://shop70055703

(甲)《陈涉世家》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恙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起,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乙)楚有养狙以为生①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②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③,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患苦之,弗敢违也。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其夕,相与④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⑤,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ku)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注释:①养狙以为生:靠养狙来维持生活。狙(j),猴类。②部分:安排。③赋什一以自奉:分给它们十分之一用来自己吃。④相与:一起。⑤破栅毁柙:打破栏杆,捣毁笼子。柙(xi),关兽的木笼。

1、解释加点词语意思。

楚人怜之尉果笞广不给使老狙率以之山中公所树与

2、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长马等不可得B、天下苦秦久矣 群狙皆患苦之

C、扶苏以数谏故楚有养狙以为生者D、杂然而前陈者惟其昏而未觉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楚有养狙以为生者②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B.①使老狙率以之山中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①不给,则加鞭棰焉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D.①言未既,众狙皆寤②既克,公问其故

4、翻译句子。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3)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

5、甲文借陈胜、吴广的起义,赞扬了

乙文中“狙公卒馁而死”,作者想讽刺的是

6、陈胜振臂一呼,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小猴子幡然醒悟,使自己和同伴获得了自由,他们的处境、做法类似。他们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其原因有哪些?

来源:仙人足迹 地址:http://shop70055703

三、《陈涉世家》与《过秦论》

甲:《陈涉世家》第1、2段。

乙: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méng)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yī)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1、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度已失期宁信度,无自信也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固以怪之矣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D、扶苏以数谏故 既克,公问其故

2、翻译

失期,法皆斩。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乙文与甲文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

四、《陈涉世家》与《班超①素有大志》来源:仙人足迹 地址:http://shop70055703

甲: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乙:班超为人素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②,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③,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④,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⑤,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⑥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汉书·班超列传》

【注释】①班超:汉朝杰出将领。他以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治理西域三十一年,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②孝谨:孝顺谨慎。③有口辩:能言善辩;口才好。④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哥哥班固受朝廷征召担任校书郎的官职。⑤供养:谋生糊口。⑥傅介子、张骞:傅介子是西汉人,以计斩楼兰王而著名。张骞是西汉人,开拓了汉朝与西域交往的丝绸之路。

1、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答案。

⑴“修”的常用义项有:A、美好 B、研究 C、撰写 D、修整 E、修建 F、长

不修细节”中,“修”的解释应选( )

⑵下列句中加点的“素”,解释相同的两项是( )和( )

A、可以调素琴,阅金经。B、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C、素蟫灰丝时蒙卷轴。D、班超为人素有大志。

2、《班超素有大志》中,表达了与陈涉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相似意思的句子是“”。两人的感叹突出了他们的精神品质。

⑵比较两文,说说两文共有的写作特点。

五、来源:仙人足迹 地址:http://shop70055703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⑤?”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②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③开置七郡: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④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⑤奚用相济:用什么来帮助(我)?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A.会天大雨B.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C.援谓之曰D.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佣者笑而应曰/足肤皲裂而不知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欲自请击之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男儿当死于边野/又留蚊于素帐中
3、下列句中画线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辍耕之垄上故人多迎劳之 B.扶苏以数谏故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C.男儿当死于边野不求闻达于诸侯D.百姓多闻其贤安陵君其许寡人

4.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

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
5
.【甲】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第一件事:第二件事:
6.对【甲】【乙】两段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既说明秦王朝法律苛酷,也点明了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B.陈胜、吴广决定假称扶苏、项燕的队伍,是为了让起义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响应。
C.孟冀祝贺马援得胜还朝反被责备的原因是:孟冀坐在座位上,对马援缺少应有的尊重。
D.文中马援将自己与路博德相比,认为自己功劳少封赏多,由此可看出他不居功自傲,非常谦虚。
7对甲、乙两段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陈涉、吴广决定假称扶苏、项燕的队伍,是为了让起义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响应。

B.文中马援将自己与伏波将军路博德相比,意在说明自己和伏波将军一样为国建立了不朽功勋,因而赢得人们的称颂。

C.两个语段第一节都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主人公独特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D.两个语段在刻画人物上,除了正面描写外,都运用了侧面描写,如甲文中士卒的异常反应,乙文中左右的叹服

8.【甲】文段中的陈胜和【乙】文段中的马援虽然生活时代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他们身上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品质。请你根据选文内容作简要概括。
两人共同的精神品质:

散文百家----《陈涉世家》课外阅读

【答案】来源:仙人足迹 地址:http://shop70055703

一、1. ①素:向来 ②比:等到 ③将:统帅,率领④亡:逃亡

2. ①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②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

3. 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

4. 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确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翻译】

(乙)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项梁说:“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请让我把项籍叫进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郡守说:“好吧!”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了。呆了不大一会儿,项梁给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剑来斩下了郡守的头。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身上挂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籍一连杀了有一百来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了。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候、司马。其中有一个人没有被任用,自己来找项梁诉说,项梁说:“前些日子某家办丧事,我让你去做一件事,你没有办成,所以不能任用你。”众人听了都很敬服。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来源:仙人足迹 地址:http://shop70055703

二、1、 爱戴 用鞭打 有的 到 2、A 3、B(A.①“以”是介词,“为”是动词,“以为”可译为“把(养狙)作为”;②“以”与“为’,组合成“以为”,动词,认为。B.均为动词,译为去,往。C.①“或”是代词,可译为“有的”;②“或”,副词,或许,也许。D.①形容词,引申为尽、完。②副词,已经。)

4、(2)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依靠他并被他驱使呢?(3)世上也有依靠权术奴役百姓而不讲法度的人,大概就像狙公一样吧?

5、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

靠权术奴役百姓而不讲法度的人,是迟早要遭到反抗而灭亡的

译文:

楚国有个以养猕猴为生的人,楚国人叫他“狙公”。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让老猴率领(其它猴)到山里去,摘取植物的果实,取十分之一的果实来供养自己。有的猴不给,(猴公)就鞭打它们。猴子们都认为(这种生活)很苦,却不敢违背。

有一天,有只老猴问众多小猴说:“山上的果子,是狙公种的树(结出的)吗?”众多小猴说:“不对,(果实)是天生的。”又问:“没有狙公的同意(我们)就不能去采吗?”众多小猴说:“不对,谁都能去采。”又问:“(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听从他并要被他差使呢?”话还没有说完,小猴们全领悟了。

那天晚上,众多猴一起等到狙公睡着的时候,打破栅栏毁坏仓房,拿走他(狙公)存放的粮食,相互拉着手(一起)进入森林里面,不再回来。狙公最后因为饥饿而死。

郁离子说:“世上那种凭借权术奴役人民却不依正道来规范事物的人,不像狙公吗?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觉醒,才能让他得逞,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

来源:仙人足迹 地址:http://shop70055703

三、1、D2、天下豪杰纷纷响应聚集,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行般地跟着他。

3、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

秦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用破瓮做窗户、用草绳系门板的贫家子弟,是下底层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兵卒;才能不如平常的人,更没有孔子、墨子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公、猗顿那样的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折断树枝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纷纷响应聚集,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行般地跟着他。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义,消灭了秦王朝。

来源:仙人足迹 地址:http://shop70055703

四、

1、⑴D⑵BD2、⑴小子安知壮士志哉?胸怀大志,不甘贫贱的精神品质。(4分。每空2分。)3示例:《班超素有大志》在正面描写班超言行的同时,描写了“左右”的反应,《陈涉世家》也运用了同样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3分)

译文: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其他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目光短浅的人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来源:仙人足迹 地址:http://shop70055703

五、
1.A.会:适逢,恰巧遇到。B.唱:同“倡”,倡导。C.谓:告诉;对……说。
D.烈士:有节操、有抱负的男子。(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2.D3、C
4.②(我的)功劳浅薄而赏赐厚重,凭什么能够长久下去呢?(薄、厚、何以)

6.C7、B8.两人共同的精神品质:都有远大志向,都有为国献身的精神。

译文:
马援字文渊,是扶风茂陵人。十二岁的时候就成了孤儿。年龄很小的时候就有大志,和他同辈的兄弟都觉得(小小年纪就有很大的志向)惊奇。后来到陇汉地区游学(古代通过去外地寻访师友增长本事),常对朋友们说:“大丈夫立志,(志向受到)困顿反而更加坚持,年龄越大越有壮志雄心。
散文百家----《陈涉世家》课外对比阅读 陈涉世家原文
起初(早先,指马援从军生涯的早期),马援的大军凯旋归来,快到(家乡)的时候,朋友们都来迎接,犒劳。平陵人孟冀,是出了名有计谋的人,和在座的朋友一起祝贺马援(取得胜利),马援说,我希望你有什么好的话教导我,怎么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呢?当初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也不过分封了数百户(作为食邑),我立了小小的功劳就厚颜的接受了一个大县(的食邑),真是功劳浅薄而赏赐厚重,像这样怎么能够长久呢?先生(指孟冀)有什么(好建议,好方法)来帮助我呢?孟冀说:“我智力低下,想不到什么方法”。马援说:“现在匈奴和乌桓(当时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仍然在北边侵扰,我想(向皇帝请求)攻击他们。男子汉应该死在边疆战场,用马皮包着尸体下葬,怎么能安心的享受儿女侍奉而老死在家里呢!孟冀(佩服的说):“你确实是烈士(有远大志向的勇士)啊,确实是应当那样(为国家战死在疆场)啊”。

来源:仙人足迹 地址:http://shop7005570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1914.html

更多阅读

《韩非子》全集在线阅读 韩非子喻老阅读答案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

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全文在线阅读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

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冯牧文学奖对《红高粱家族》的评语:“莫言以近20年持续不断的旺盛的文学写作,在海内外赢得了广泛声誉。虽然,他曾一度在创新道路上过犹不及,但他依然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创作

声明:《散文百家----《陈涉世家》课外对比阅读 陈涉世家原文》为网友伊人思异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