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概念与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

概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概念与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地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强调的是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自然物质基础,是人类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但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而且主张从实践中把握物质世界,强调物质观和实践观的统一。这是因为,一方面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另一方面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性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是人所独有的活动,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为此,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以下特征:

第一,表现于实践的物质性。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所以,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人类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种不同形态。

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亦称为“天然自然”,“自在世界”。这是狭义的自然。加上包括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被改变的自然,称为“人化自然”的,那就是广义的自然了。

人类社会和人化自然是人的对象世界,是人实践活动的对象化过程。这种在人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类社会与人化自然的统一体又称为“人类世界”。人的实践可以改变天然自然的形态、结构乃至其规律的作用方式,但不能消除天然自然的客观实在性。[]相反,天然自然的客观实在性通过实践延伸到人化自然、人类社会之中。人类社会是人们在一定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体。因此,人们的实践活动和主观认识活动不同,具有明显的客观实在性。

第二,表现为人类实践的自觉能动性。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有意识的、有目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为区别于人的意识,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一般说人的实践本质是人改造客观世的“感性”活动,具有物质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也是客观存在的。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规律的支配。所以,实践是同主观认识活动相区别的感性物质活动。还强调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重要性。

概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概念与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

为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人的实践又是人所特有本质对象性活动。首先人类依赖于自然界,但自然界的天然状态并不完全适合于人,人类实践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改造自然。人类是在社会活动中改造自然的,社会状况直接制约着人对自然的改造。其次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性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再次动物是通过消极地适应自然来维持生存的,人则是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实践创造了人的特征,创造了人的社会结构,实践改造着自然也改造了社会。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人不仅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而且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发展着多方面的社会需要,有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也是人区别于动物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的标志。

要问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达尔文提出“从猿人到人”的进化模式,打破了西方世界几千年来“上帝造人”的神话。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了劳动使猿变成人,劳动实践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的观点,这是对人类历史观的一个伟大贡献。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并非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的人。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中,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是能够按照人的目的、人的意图和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具有目的性和主体性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实践的意义。

第三,表现为实践是文化进化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社会性是指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任何个人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联系。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社会的人,即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历史性是指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都是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强调实践对自然和人本身同时进行改造的意义。人们的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社会活动,人们总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从事实践活动。 

由于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任何个人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联系。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社会的人,即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都是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而变化的,因而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古代人就不可能像现代人那样操纵自动化机器生产,用电脑遥控指挥道路交通。这些都显示了人们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自身。

总之,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此外,实践还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可以把意识直接物化为客观实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2224.html

更多阅读

教学研究:对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对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黄蔚玲【摘要】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高考改革的需要,更是提升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需要。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思考,以及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对如何实现读写

导学案的实践与体会导学案讲座一之16 导学案使用困惑及体会

编者按:本人对“导学案讲座”分为四个系列:一导学案综述,二数学导学案,三高中数学导学案,四初中数学导学案。对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每个专题分为几个版块。本文《导学案的实践与体会(导学案讲座系列一之专题16)》分为九个版块:一是“学

企业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要求全党同志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到实处,要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

声明:《概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概念与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为网友优秀小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