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螃蟹辜负腹”,不是苏轼诗句。 不食嗟来之食

因为从小与蟹有不解之缘,所以在浏览宋诗时,摘录了许多诗人的蟹诗;因为时下风尚讲究吃蟹,想到宋人而写了些关于蟹的小品;因为要写些不入流的小文,也就想到要去查些史料,以充文华,资料自然不少,在网上又见到了“蟹资蟹说的千姿百态”,然而也有些迷惑:怎么张冠李戴的话不少,无根无据的说很多,网络的世界,我辈老矣,无以对答。

不过将“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这样的名句,实在不应误作苏轼名句,虽说苏氏是位大名家,但也不应将名声不及者的佳句“挪作他人”,若不纠正,不要说九泉之下的东坡脸红,真作者无奈,恐怕对爱好苏诗和宋诗的国外那些“孔子学院”的学生也不好交代。

为此,老腐只得将收录的作者真情托出,以此“扭转网说”,以正视听。

其实这句被卖蟹人炒得沸沸扬扬的名句出自宋人徐似道的《游庐山得蟹》(《全宋诗》徐似道卷1),诗曰: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亦知二者古难并,到得九江吾事足。庐山偃蹇坐吾前,螃蟹郭索来酒边。持螯把酒与山对,世无此乐三百年。时人爱画陶靖节,菊绕乐篱手亲折。何如更画我持螯,共对庐山作三绝。

此诗是一七言长律,共六联十二句,四句一韵(、前、节)从表面看诗也不难理解:自古对着庐山吃蟹是很难的【老朽理解:可能那时交通不便,恰要在吃蟹季节,去庐山游览,也诸多不便,毕竟作官、读书人身不由己的事很多,所以会有“亦知二者古难并”,而说出“到得九江吾事足”的喜悦之情了,不知可否如此理解,恭请网友拨正】,而他来到九江庐山脚下,“游庐山得蟹”并“持螯把酒与山对,世无此乐三百年”,而且他希望时人不要去画陶渊明南山采菊之类画,而去画他面对庐山喝酒快乐的“三绝”(持螯把酒的人、山、蟹之绝景)。为此诗即此托出“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的结论性佳句来了。

徐似道(生卒年不详),字渊子,号竹隐,黄岩县上珙(今属温岭市)人。宋乾道二年(1166)进士,八年(1172)为吴江尉,庆元五年(1199),主管官告院。开禧元年(1205),礼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嘉定二年(1209),江西提刑,曾权直学士院,以廉洁有才干闻名于时。任江西提刑时,有感于验尸无据可依,以致奸吏指轻作重,以有为无,造成许多冤狱,遂著《检验尸格》,规定检验官验尸,应于伤损处当众唱伤痕,众无异词后,再记录在案,作判案凭据。此验尸规则经朝廷颁行,系我国第一部司法验尸技术专著。一日闻弹疏,以舟载菖蒲数盆、书两箧,翩然而去,人争相望,若似神仙。工诗词,著《竹隐集》11。

从其经历看,大约生活在公元1140~1220年之间,年寿也算是高的了。

看来此人不仅有才,且有德,然最终却“闻弹疏”“翩然而去”。当然名气即便在当时也绝对比不了苏东坡大文豪的了。于是从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变成了““不识庐山辜负目”(也有将“不到”写成“不识”的),剥夺了徐氏的著作权,可谓悲也。

徐似道又有一首《阮郎归》,也写到了蟹,词云:茶寮山上一头陀。新来学者么。蝤蛑螃蟹与乌螺。知他放几多。有一物,是蜂窝。姓牙名老婆。虽然无奈得它何。如何放得它。

更为有奇的是,有人竟将宋代二位文学大家的两联诗句凑 合在起,说是“名人咏蟹诗”: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可谓是个食蟹迷,他的“樽前已夺蟹螯味,当日莼羹枉对人。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也不知此老是怎么拉扯在一起,我推想可能行文时漏掉了一对“”,大约是如此: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可谓是个食蟹迷,他的“樽前已夺蟹螯味,当日莼羹枉对人。”“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这样虽将别人的诗句套到苏氏身上(自古至今,拉大旗作虎皮,吓吓草民百姓的事常有),至少要比凑合成一首诗好多了。因为略有诗识的人一看便知,这四句绝不会是构成一首“诗”,更别说是苏轼这样大诗人的诗了。

其实“樽前已夺蟹螯味,当日莼羹枉对人。”是另一位大诗人梅尧臣《吴正仲遗蛤蜊》(见《全宋诗》梅尧臣卷5)七绝诗中的末两句,七绝云:“紫缘常为海错珍,吴乡传人楚乡新。樽前己夺蟹螯味,当日莼羹枉对人。”

“不食螃蟹辜负腹”,不是苏轼诗句。 不食嗟来之食

梅诗是答谢吴正仲送给他蛤蜊,是说蛤蜊的味道胜于蟹味,更不用说莼菜烹制的羹了。所以卖蟹人用这两句诗招揽生意,是有失偏颇,会闹出笑话的。

海错珍山珍海错的省称,海错:指各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珍异食品。唐韦应物《长安道诗》云:“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羊羔如折葵。”宋刘子翚《子鱼》云:“旧闻通印名,海错珍莫逾。”王鏊《姑苏志》卷14记载:“蛤蜊……产于海口,有紫缘者佳。”《浙江通志》(卷103)引《至正四明续志》说:“蛤蜊亦云圆蛤,壳口有紫晕者肥美,善醒酒。”句首“紫缘”即指蛤蜊中最好的那种,是蛤蜊中的珍品。

蛤蜊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诸多品种。其肉质鲜美无比,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百味之冠”,江苏民间还有“吃了蛤蜊肉,百味都失灵”之说。产于我国沿海一带。

吴乡传入楚乡新”句,吴乡指江苏苏中一带,楚乡楚地,大概就在现在湖南、湖北、安徽相邻交结一带。蛤蜊对江苏人来说并入希罕,但他传入楚地,便是一种绝佳的新品。梅尧臣是安徽宣城人,故有此语。莼羹用莼菜烹制的羹,味道极为鲜美。

现在又到了吃蟹的绝佳时机,此类莫名其妙的招揽广告语又不断充塞在众多“重金”招聘的广告语中,使略知一、二的人看了不适意,故此老朽厚着脸皮,卖弄一下“半桶水之才”,将此真情书之博坛,以便一误再误,以讹传讹,“假到百遍假也真”,那就闹出笑话来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4716.html

更多阅读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非是藉秋风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译文]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借助了秋风。[出典] 虞世南 《蝉》注:1、《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2、注释:绥(音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

一见倾心,再见倾情,眉间心上,皆是忆念。 镌刻好 每道眉间心上

夜也阑珊,早已习惯了于一怀静寂中,倚一窗弯月梦你。风摆树摇,星明光灿,闲捻烛花,素手盈香,谁的温柔深情了谁的呼唤绵长?谁的轻叹,婉约了刻骨思念?与你相识,我不知道是几世的缘,佛曰,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一次擦肩,想来,这一场隔了千山万水、刻骨铭心

声明:《“不食螃蟹辜负腹”,不是苏轼诗句。 不食嗟来之食》为网友腹肌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