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品味】士君子,或曰读书人、知识分子,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抱负弘大,其意志品质不可以不刚强坚忍而有决断,因为他们的人生历程,必将如同肩挑重担路途遥远的负重长征。将追求仁道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挑在肩上,难道负荷还不够沉重么?这样的负重远行,要至死方休,难道还不算遥远么?

【随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理想,孔夫子身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以及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这条路上,无数的仁人志士血汗抛洒、终身无悔,一代代地将重任传递至今,每一代人都明白自己享受不到最终胜利的果实,每一代人都明白革命远未成功,永远需要努力,但他们仍然坚定不移地克己忍耐,负重前行,坚信自己的理想终将实现,一代代地前仆后继甘做人梯,支持后人完成人类目标,就是对本章句的诠释。这些人,宽广的胸怀有包容一切的气度,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仰,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果断的处事能力,是其不会看不到胜利的到来却不会失望乃至于绝望,半途而废做逃兵的根本保证。

以上是就人类整体而言。对于人类个体来说,修身进德,践行仁道,非一时一事之功,是一辈子的修养事业,是“不可须臾舍”的事业,想休息一下也不可以,当然就是本章所说“任重而道远”的状况。担当起仁的担子,还有比这更重的么?生命不息,求仁不已,无终食之间违仁,忠贞不渝,此路之远,远在时间。经历路遥日久、不屈不挠而善养浩然正气,非弘毅品质则不能。

(08-0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狭义的士,是商周时介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最低一级的贵族阶层,相对自由的、有文化才德的一个阶层,此不细究。今天大体可以理解为有良知有正义感的,有道德操守的,有志于为人民、为家国天下做一点实事善事的知识分子吧。

这里所说的士,就是前一章所说那些为家国天下,准备好了随时踊身致命的民族中坚力量,这才是为文所化的知识分子,他们必须勇于舍弃一些个人利益,以大公无私的精神,担负起引领整个民族乃至于人类追求光明大道的重任。至于今天受西方消费主义思潮所迷惑,以自私自利奢侈享乐作为人生必须,以自我为中心的“现代知识分子”,也就是西化文人,顶多算是一群会写字的逐利野蛮人,根本就没有为文所化,根本就算不得“文化人”,他们以粗鄙浅陋的文字对士君子弘毅精神的攻击,最终无不显露出自私下流的本相。

弘毅,是以涵养正气为前提而来的精神品质,是对仁道能守善攻的执行力。首先是“弘”,胸襟、眼界、风度、气魄、学问、思想等等,一切涉及到精神层面的品质都要弘大,弘大才可以容纳负荷仁道之重。不如此,一点小小的得失荣辱、挫折委屈、悲欢离合,就足以在一瞬间将曾经的道貌岸然击得粉碎,足以令七尺男儿转眼变身哀哀怨妇,于是崇高理想瞬间垮塌,不惜以家国天下作为私家陪葬,这样的人有什么好指望的?然后要“毅”,就是坚忍而又刚毅决断,志于道,坚定不移守死善道,信仰坚定还不够,还要在践行信仰需要具体行动时,能够做出果敢决断。君子居易以俟命,不盲动蛮干,也绝不错过难得的历史机遇、辜负了历史使命。仁道,如果只做坚守而不执行,守来何用?

没有这样的个人品质,或者根本就不想拥有这样的品质,在曾子这样的儒者眼中都算不得知识分子,更是没有资格讨论政治。追求舒坦,回家过匹夫匹妇的小日子不是正好?但现实总是不如人意,有些人就是想轻松享受地“承担”大任,普通人稍稍学一点中国传统文化,就可以看 穿这类人的本质了。

“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理想在胸,信念不移,一生以此进退裕如,坚忍勇毅奋斗终老,传统中国知识分子于此找到了自身价值所在,发现了自己生命的终极意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据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念兹在兹,不死不休,前人虽已,后死相继。这就是中华文明一代代薪火相传的精神内因。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曾子一生如临如履,一丝不苟,虚怀若谷,以爱身行孝的毫末之情,修养这君子合抱大木,正是本章所谓“弘”;至于“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又是本章所谓“毅”了。

慎独自省成就大丈夫,谨小慎微中见真功夫。

注释辨析:

【弘毅】毅,强而能断也。坚定不移守死善道,并且为此而能果敢决断。本义:意志坚强、果断。

包咸注:“弘,大也。毅,强而能断也。士弘毅,然后能负重任,致远路。”

孔安国曰:“以仁为己任,重莫重焉。死而后已,远莫远焉。”

程子曰:“弘而不毅,则无规矩而难立;毅而不弘,则隘陋而无以居之。”又曰“弘大刚毅,然后能胜重任而远到。”

2013-12-2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4819.html

更多阅读

《论语》之总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时习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是个通假字,通喜悦的“悦”字。这是讲到“学而时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杨伯峻:孔子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有点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钱穆:先生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我师了。择其善的从之,不善的便改

曾子如果不杀猪——读《曾子杀猪》有感许永欣 曾子杀猪的故事

读完《曾子杀猪》这个故事,我不由得感慨万千。《曾子杀猪》主要写了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为了哄孩子,便谎说回来给他杀猪吃。当曾子的妻子回到家时,见丈夫正要杀猪,急忙上前阻拦。但曾子认为,不杀猪,孩子就会学会骗人,并且不再信任父母。曾

声明:《08-07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为网友秋萝茗瑰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