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爱国的理由;梁衡《夏》教学后感

梁衡:爱国的理由;梁衡《夏》教学后感

转摘:梁衡,爱国的理由

一直以来爱读梁衡的散文,都有一个鲜明主题:那就是爱国。今天又读他的爱国理由,感动的我泪水又出来了,放在此共欣赏。转载
标签:

文化

——关于爱国的几个问题

受命为出版社选一本爱国文选,接手之后才知道这绝非易事。既为爱国文选,起码得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内容必须能涵盖爱国的主旨;二是形式必须是散文,最好还是美文。这时我才发现在散文领域,爱国题材的作品比之山水景物、生死爱恨、新事旧情等,确实少得多。选家们编的各种选本中,也很少将爱国单列一类。平时我们印象较深的爱国事件、人物大都是从历史书上或者小说、诗歌、电影中得来的。以美文来诠释爱国大义、品评人物原来是这样的难。

编选本身不仅是搜集和整理,而且也专题学习。编选过程中,我脑海里不断思考这几个问题。一是我们为什么要爱国?二是爱国的内容和表现?三是爱国文章是怎样写成的?

(一)

我们为什么要爱国?一句话,国家养育了你。这好比问我们为什么要爱父母。因为父母生你养你,你与他们有了不可改变的血缘关系。同理,人与国家也是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你在这个国家里出生、成长,国家给了你特定的种族遗传、生活基础、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文化修养。你的身躯,你的精神是国家塑造的。国家民族的个性已经深深地融化在你的血液里。国家的名誉、利益和你的名誉、利益紧紧地连在一起。于是你与祖国就既有了情感上的依存,又有了利益上的一致。这是我们爱国的天然的、血缘上的理由。人必须爱父母这叫孝;人又必须爱祖国这叫忠。忠孝二字是人类的基本道德,是人类对自己的母体:父母和祖国的回报,是天然的法则,属天理良心一级的最高的又是最起码的道德标准,无论哪个民族概莫能外。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动物且然,况于人乎?于是我们就有了一种无法割舍、无法忘怀,如影随形、伴我终身的恋国之情。这是爱国的第一个理由,天然的无可辩争的理由。

第二个理由是你既在国中,就要为国效力,就要关心这个“家”。当年方志敏见祖国积贫积弱,被强敌欺侮,他在《可爱的中国》中说母亲“哭得伤心得很呀!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这四万万的孩子都白生了吗?”公民如果不爱国,这公民又有何用?真这样,这个国家怎能生存?国家是我们大家的家,是民族的大家庭,她也需要不断维持,不断发展。对内来说,祖国的繁荣发展得靠子女们的辛劳建设,如蜂酿蜜,如燕垒窝,不能有一时的停顿。对外来说,祖国必须有人来保卫。一国既处于世界各国之林,必然会有各种利益冲突和竞争,甚至会遭遇欺侮和侵略。任何国家的独立、发展和强盛都是靠它的全体人民,万众一心,竭力奉献换来的,每个国民都有出力费心,直至牺牲的义务。这是爱国的第二个理由。如果哪个人身处国中却漠视国运,那是最大的不忠不义。虽然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汉奸、有败类,但这些人总是被人所唾弃。

(二)

理由既立,便是爱什么?怎么爱?即爱国的内容和表现方式。依内容而论大致有三:一爱祖国河山;二爱祖国人民;三爱祖国文化。

一要爱祖国河山。无论在哪个民族的心目中土地都享受至尊、至敬的荣誉。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村里必为土地神换一次春联:“土能生万物,地可载山川”。我们的一切一切都是祖国这片土地所承载,所养育。主权、人民、事业、财富等都因国土而存在。希腊神话,大力士安泰其力量只源于土地,只要他不离开大地,任何人都不可能将他战胜。中国古代皇城里专建有社稷坛,用五色土拼成,皇帝每年要祭坛拜土。土即代表社稷。国土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根基,是它的第一物质形态,是硬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土不存,国将不再。历来的侵略战争都是先侵城掠地,犯人国土。而战败国最大的屈辱就是割地赔款,是去国逃亡或在已沦陷的国土上做亡国奴。“最是仓惶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曲”何其凄凉。1937年起,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掠我大半个国土长达八年。抗日烈士吉鸿昌临刑前赋诗曰:“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祖国的土地岂容外人蹂躏?“还我河山”这是古往今来一切爱国志士泣血而呼的口号;“爱我家乡”是一切爱国者发自内心深处的共同呼唤。爱国首先就要爱河山,爱国土。要保卫她,维护她,让她更富饶,更美丽。许多游子,去国之时身边带一把祖国的土,阔别归来,不由得跪吻祖国的热土。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要热爱祖国的土地,这是我们生存的根基。

二要爱祖国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体,人民的意志支持着国家的存在。一个爱国者首先要摆对个人和人民的位置。就是封建时代也强调民重君轻,进入资本主义更有了民本、民主意识。一国之中从国家元首到普通百姓都是人民的一分子。对治国者来说,是人民之水推举着国家之舟,敬民爱民,按照民意来决策行事,就国运兴,国事盛,国势强;轻民贱民,逆民意专横妄为,就国运衰,国事败,国势弱。从这个意义上说,凡亲民爱民,治国有成的国君、总统、元首都是伟大的爱国者;而那些玩弄民意,轻贱民心,甚至置民于水火的人,都是误国盗国者,甚至是卖国者,遍观历史无不如此。每一个生活在一定国度里的人都必须按照国中最大多数人的意志行事。没有人民的解放就没有个人的解放,没有人民的幸福就没有个人的幸福。那些握有一点权力就向人民作威作福、欺压人民、反人民的人;那些不顾人民利益暗售其奸,中饱私囊的人,都会被社会所唾弃,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所以每一个爱国者,每一个志士仁人,都把能为人民做一点贡献看做自己终生奋斗的职责。陈毅有诗:“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毛泽东将这一爱国思想提炼为精辟的五个字:“为人民服务”。虽然中外历史上曾对无数的帝王、元首喊过万岁,但只有“人民万岁”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而“人民的功臣”则是历史对爱国者的最高奖赏。

三要爱祖国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型,是这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所积累、所认同的精神准则。国家和民族的概念不完全相同,一个国家可以是单民族也可以是多民族,但只要几个民族在一个统一的国度里生活,就可因国家的影响力和长期的融合,形成一个大的民族群体。如我国有56个民族,又可统称一个中华民族。这样从文化上也就会分出此国与彼国的不同。就像人的基因遗传分出不同的肤色、体形,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传也会分出不同的信仰、好恶、精神、道德等标准。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魂,是祖国为他的儿子留下的精神基因。我们看海内外的中华民族子孙,尽管多少年来可能居住环境不同,政治派别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但还是年年要到陕北祭黄帝陵,到福建拜妈祖庙,在家里供关公,与子孙说岳飞,就是因为还有文化这条根,这个魂。一个中国人当他离乡背土在国外时,当他暂时脱离祖国人民时,他仍感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但是假如他不认识祖国的文字,不知道祖国的历史,已没有本民族的习俗时,他纵然还是黑发黄肤也不能再算是一个中国人了。因为他精神世界中的这条文化之根已被彻底拔掉。所以历史上一切侵略者在攻城掠地之后接着便是同化人家的文化。都德的小说名篇《最后一课》,就是写德国人侵入法国,从次日起学校里将不能再用法语上课。清入关强制汉人剃发,“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一个发型何至于这样重要?其目的就是不许你留一点故国痕迹。日本人一占领东北就强制推行日语,企图从根子上奴化下一代,让你几代之后竟不知自己是何人种。爱国须爱祖国的文化,因为这是国家、民族的灵魂。

国土是根,人民是本,文化是魂。一个人如果无根、无本、无魂是多么可怜,不但他的身体漂泊无定,就是灵魂也无处归宿。所以爱国,一要爱祖国的河山土地,二要爱祖国的人民,三要爱祖国的文化。有这三样,就是一个赤子,就是一个爱国者,一个有血、有种、有志的人。

(三)

明白了爱国的含义,我们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爱心去实施这份爱意呢?概括起来有三,即:忧国、救国和报国。

忧国是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思考。自从范仲淹长叹一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后,这句话就成为一切爱国者的座右铭。忧心,是一种责任,没有一定觉悟、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的人不会心忧天下。这是因为,一者,国家离个人实在太远,一般人为柴米之事所扰,人情得失所缠,哪有心有力顾及国事。二者,平时治国赖有良才重器、高官谋臣,一般也轮不到普通百姓去思考国事。三者,和平时期,国家正常运转,可忧之事并不突出。但正是平地惊雷,鹤立鸡群才显得不一般,在平平常常的日子里能有一些平平常常人去思考国家大事,这才是最可贵的。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谓身无分文,心忧天下。这种忧心是真正把国家挂在心上,忘不得,放不下,想得苦,思得深,不但表现为深切的责任,更表现出惊人的才学和政治智慧,当遇有阻力时又表现出非凡的勇敢。现代人中如马寅初,他在1957年中国人口还只有6亿时就提出要计划生育,却受到批判。他说:“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古人中如辛弃疾流亡南渡后共生活了40年,南宋对他时用时弃,加起来只用了20多年,20多年间又调动了37次。但他还是不停地上书提建议,并以词抒忧愤。外国人中,如美国第一位总统华盛顿,在干满两任后发表演说绝不连任,以免为后人留下坏先例。还有1962年当我国经济困难,农村又正是公社化高潮时,陕西一个叫杨伟名的农民知识分子上书中央,要求退回到单干的生产关系。当时这实在大逆不道,他后来被迫自杀。但历史证明他们都忧之有理,他们的忧国文章成了历史的经典。以忧心来体现爱国要靠理性的思考,需要广博的知识和对社会规律的深刻认识,所以忧国之心多存在于知识分子中。这是一种先知先觉,大仁大智。

救国是在国家危难时刻所表现出的牺牲精神。历史上每一次国家民族危亡之时,都会出现一批民族英雄,同时也会有汉奸、叛徒。国家危机当然首先考验着政府,但同时也考验每一个公民。这种时刻,救国是最起码的做人标准,又是凝聚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这时,无论哪个党派,哪个人只要能高举救国的旗帜,它就顺民心、得民意,就能得天下。中国共产党就是在领导全民的抗日战争中得到民众的认识和拥护,终于战胜国民党,创建了一个新中国。在这种关键时刻,一个人可立成英雄,扬名于世;也可立成汉奸,遗臭万年。周作人,本是一个有影响的作家,炮声一响,便当了汉奸。千百年来,岳飞和秦桧已经成为爱国者和卖国者的代名词,分别代表忠奸的形象。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凡当时为民族、为国家利益作出贡献和牺牲的人都是爱国的,他们所体现的爱国精神并不会因现在的时势不同而失去光辉。所以苏武、辛弃疾、岳飞、文天祥、史可法、林则徐仍然受到今人的崇拜。爱国精神正是在这种传承中才得以发扬。同样我们也尊敬如华盛顿、斯大林、丘吉尔等一切其他民族的爱国者。只要不妨碍别国和他民族的利益,为本国本民族利益奋斗的人永远是高尚的。

报国是对国家的一种责任心,是尽心尽力的付出和奉献。一个人可能生不逢时,不能出现在救国的战场;也可能智力不够高,没有更深的治国良策;但却可以时时处处尽到报国之心。他可以将自己力所能做的事全部联系到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上去。邓稼先是一个典型的尽职报国的爱国者。他在世时,甚至他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这于他又有何碍?他静静地为中华民族完成了一件大事,造出了原子弹,让民族直起了腰。袁隆平也是一个尽职报国的爱国者,他几十年如一日在田野上,在稻田里奋斗。因他的优质杂交稻,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报国心是一份平常心,就像在父母面前的一份孝心,是不要特意表现,但要时时准备,事事尽心的。当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做到这一点时,国家就会格外的强盛,民族就会格外的兴旺。

忧国、救国、报国是我们在不同形势下所表现的爱国方式。少先队有一句口号:时刻准备着。对一个爱国者来讲,他时时刻刻都在准备为国效力,为国献身。他的每一缕思考,每一次行动,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在化作对祖国的奉献。

(四)

现在谈到这本文选本身。

当我们理解了爱国的含义后,回头再看表达爱国的文章,就会明白为什么它比其他题材的作品最为难写了。原来一篇有震撼力的爱国文章必须同时具备时代精神和牺牲精神。它并不是随便哪一个人挥笔蘸墨就可写成。它是历史老人调动时代的板块,在碰撞、选择和冲突中迸发出电光;它是爱国者燃烧自己的血液和生命绽 开的云霞。这种至理至情的雄文,是时代所写,是生命所写,是人民群众推举他的代言人所写。爱国既不是一个偶然的冲动,也不是一次偶然的事件,它应历史规律而生,又受历史的反复检验。一篇爱国文章大约至少要半个世纪或更长的时间之后才能看出它的历史价值。像《岳阳楼记》、《少年中国说》、《可爱的中国》、《为人民服务》等,都是时代的写照,是思想的丰碑,本身就记录了爱国是怎样战胜腐朽而推动历史的。像本书中收入的张学良《西安事变后的广播讲话》、彭德怀的《庐山会议上的一封信》、农民知识分子杨伟名的《当前形势怀感》、叶挺将军的《囚语》等过去都鲜为人知,但它们的理性光芒还是穿破了历史的尘埃。爱国不是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更不是精心编制的故事,它是作者的全身心投入,是义无反顾的牺牲与奉献,是他自身激情的燃烧。马寅初、彭德怀、杨伟名等,都是用自己的生命做火把,照亮众人的眼睛,照亮历史的路途。当他们写出这样的文章时就如谭嗣同坐等被捕,如黄继光以身堵枪眼。他们是用生命换得一种理念,一种思想,一种行为规范。正因为如此,爱国的文章才格外有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它成了传承民族精神的阶梯,成了一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一代又一代新人成长的乳汁。一代爱国名将叶挺在《囚语》中,回忆自己精神和信仰的养成时说:“吾在乡,幼年甚爱读前后《出师表》、《正气歌》、苏武《致李陵书》、秋瑾及赵声等诗,感动至流涕。”现在叶将军等先辈又以他们更多的血写文章感动着我们这些后来人,同时也激励我们要为后人留下爱国的事和文。

爱国,永远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存在的支柱,也是做人的起码标准。

本文选主要选录1840年后,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来,记述爱国事件、人物的文章。其中有不少篇章的作者本身就是伟大的爱国者,他们立业、立德、立言都堪称楷模。书中也少量选录了一些古代和国外题材的爱国文章,以说明爱国精神,古今中外,都为人们所敬重。

(本文为《爱国的理由》序)与学生一道去感受

——梁衡《夏》教学后感

范桦

《夏》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在教授时,我将重点放在“鉴赏”两字上,力图使学生通过自我体会、感悟来达到鉴赏的目的。故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力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品味中感受课文的美,感受语文的美。

一、关于教学构思和教学过程

我把这节课定位为“鉴赏课”。教学的总体思路是整体感受—理清结构—品味语言—比较阅读四个阶段,以鉴赏为核心。本文值得品味的地方比较多,有思想、语言、结构等各个方面,在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进行详细的分析,必然要选取一个重点,结合本文的特点,我把品味语言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整节课,使学生通过语言来理解、感受文章内容。把品味语言作为对于整个课文进行鉴赏的基础和主要内容。

对于文学的鉴赏是一种特殊的接受活动,是带有享受和娱情性质的,但又不缺乏创造力、主动性和理性思维深度,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学生通过对于文学的鉴赏,应该获得愉悦心灵、陶冶情操和重塑自我的效果,这也是我教学追求的目标。

鉴赏首先是预期和感知。学生对于课文是期待的,这从他们的眼神之中可以看出来。他们首先是迫不及待地接触文本,去感知文本,最先接触到的便是文章优美的语言。感知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包括听觉、视觉等。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也是想尽办法让学生能够多方面感受文本。我设计了个体自由朗读、集体朗读、倾听同学示范朗读等多种形式。这一方面是丰富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训练,主要的还是让学生尽量充分感知课文,感知课文的语言。所有的朗读、倾听,最终目的都在于鉴赏。感知首先是整体结构的感知,这是鉴赏的基础,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全文,有助于实现对于语言的解读与品味。在整体感知的同时,我也给学生布置了具体的任务,就是找出课文中用的比较好的单字动词和觉得比较心动、比较有情味的句子,目的是明确指向性,为品味语言作准备。

在整体感知和充分感知之后,鉴赏活动进入第二个阶段:领悟。这是一个充满理性色彩的精神活动,和学生自我的文学基础、直觉、灵感、体验等是紧密融合的,也是最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这一阶段其实也是和感知文本相结合的,在感知中领悟,在领悟中感知。实际教学过程表明,学生的兴趣非常高,品味语言也是相当有水平的。同学们大都能发现课文中用得比较精彩的动词、比较有内涵的句子。分析也都入情入理,很有见解,让我应接不暇。特别是有学生联系到美术学的观点来品味语言,令人耳目一新,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课后,有老师说这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

在品味语言之后,我设计了比较阅读的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不同作家笔下的夏天不同的美,开拓视野并拓展学生理论思维的深度,让学生更深地用心来感悟。通过和唐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一诗的比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的精神内涵,更好地体会课文中所展现的劳动之美。这其实也是对课文文本鉴赏的延续。

通过以上的环节,学生应该说已经对课文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已经比较充分地感受到了语言的美。这时,我觉得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感受来加深对课文的意境和情趣的理解,所以接下来我设计了语言表达的环节,让学生为夏天着色,这就是一个表达语言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实践美的过程,也是学生自己创造美的过程。应该说取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的表达是见水平的。

总之,这一节课的核心是鉴赏,宗旨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文本和感悟文本的能力。并且通过听、说、读等多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在感悟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二、教后反思

课堂上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美好的设想终究只是设想,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还必须视实际情况而定。在上完课后,结合几位老教师的中肯指导与批评,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发现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首先是对于课堂气氛的把握。学生上课的紧张程度应该说出乎我的意料,在一开始,学生的答案是有失水准的,这就促使我反思。上公开课,学生是比较紧张的,但这个责任不在于学生。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尽快消除这种紧张情绪,否则会影响到教学活动本身的正常进行。

其次是指向性问题。在有的情况下需要明确,在有的情况下又不需要明确。在这个把握上面还存在着纰漏。品味语言时,我设定了“找出用得好的单个动词”的限制,虽然是为了缩小范围,明确指向,但无意中就排除了其他非常精彩的动词,缩小了学生的视野范围。而在一开始,要学生找出“作者对于夏天的独特感受是什么?”由于没有明确指向要找出词语,故造成了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无所适从。不但时间白白流逝,而且影响了下一个教学环节的正常展开,打乱了我一开始的教学设想。而指向明确,学生回答清楚明了,还可帮助他们消除紧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

再次,感知和领悟的脱节,这两个鉴赏中的基本环节应该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我的教学设想也是如此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脱节的现象,这也使得这节课的鉴赏活动存在着一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降低了思维训练的水准。正如我的师父蒋老师所说,在这种情况下,变顺序教学为变序教学,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我觉得对于这一类散文应该再上得“美”一些。本节课的宗旨是引导学生去游历“美”的世界,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追求美的过程。美应该是能够让每一个人完全陶醉其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贯彻美育,使学生通过语文课达到重塑自我,那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教学的较高境界。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6317.html

更多阅读

《山雨》教学设计 山雨的优秀教案

《山雨》教学设计【文本解读】《山雨》一文区别于《山中访友》,《山中访友》是全景式的,写了许多景,而本文只写一种景物“雨”。第一小节,围绕着来得“来得突然”来写。破折号后的语句是进一步说明“突然”,表现雨来得“悄悄”。文章

梁衡——《夏感》 梁衡夏感赏析

梁衡——《夏感》 首页>>每周推荐2001年02月10日  夏  感梁 衡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

声明:《梁衡:爱国的理由;梁衡《夏》教学后感》为网友君子坦荡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