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建国大业》导演黄建新 建国大业导演版

专访《建国大业》导演黄建新 建国大业导演版

2009年6月下旬,每个在影院里准备观看《变形金刚2》的观众,都被一部气势恢宏、阵容空前的国产大片的预告片惊得目瞪口呆。由此,“史上最牛献礼片”《建国大业》成为新一轮的全民性话题。《建国大业》的创作者、导演黄建新在上映前一个月,向我们讲述了他自己这出史无前例的电影经验。

我拍的不是宣传片,是电影

——黄建新谈《建国大业》

为了这次采访,给黄建新打了两次电话,两次都恰巧赶上他在棚里做《建国大业》的混音,不过虽然都是匆匆结束,但还是能感觉到他的客气态度。也正是因为这两次短暂的通话,两天后忽然接到了他助理的邀请。见面时他依然在忙,从混音棚里笑呵呵地走出来:“你应该去采韩三平啊!我说了不算。”

多年担任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的黄建新,在圈内的好人缘是出了名的,一直以来连结香港内地电影工业的桥梁身份,更是让他的名字在整个华语电影圈有口皆碑。与此同时,也正是这个“老好人”,在他执导的作品里,都举重若轻地留下了强烈的“非和谐”锋芒。这一次接手《建国大业》,他反复强调:“我拍的不是宣传片,是电影”。

采访过程中,黄建新接了两个电话,一个是本片总导演韩三平打来的,问他后期制作的进程,两人嘻嘻哈哈地寒暄了五分钟;另一个是装修公司打来的骚扰电话,问他新买的房子装修了没有,黄建新大声答复“我就是干装修的!”然后挂断。在我们的大笑声中,他满脸得意。

记者/邵岩

我们俩其实是联合导演

□现在都在忙什么?

■镜头前几天才拼装齐,包括特技什么的。不过声音都进来两个多月了,现在每天都在改。

□特技主要是那些工作?

■主要是一些外景处理。比如说在上海车墩拍的,镜头一摇就全是新楼,一个镇就都进来了(笑),全部都得抹。特技就得工作,20天可能就为一个镜头。

□这个片子到哪拍应该都是一路绿灯吧?

■都支持。比如我们到上海科协,是一个百年优秀保护建筑,环境非常好。我们前前后后占了人家两个多月。

□给人家补偿了吗?

■当然给啊!把人家都撵出去了,耽误人家办公啊!就等于占用你们报社,把你们都撵到招待所里了。不给钱你们干吗?(笑)另外这也不是钱的问题。比如我们拍南京总统府的时候,把整条路都封掉了,那是南京最挤的街。我记得去东南大学拍的那天,是冯小刚的戏,有一帮学生特逗,在对面楼上挂一横幅,“我要当演员!”(大笑)。

□韩总在找你之前,有没有找过别人?

■反正是叫我我就来了。当时我在香港开三地导演会,正热闹呢,三平急匆匆地打来电话,“你快回来,有急事!”后来我和陈可辛又飞到成都找王学圻演《十月围城》,他又打电话给我“你在哪里!你怎么还不回来!”(笑)然后我们见了面就开会,就说要让我导。我说你们想好了没有?你们对我的认识是另一个领域的(笑)。他说想好了,我说那好吧。还有就是我们俩都是同班同学,都很了解,做事情也很相近。

□你们俩在现场是怎么分配工作的?

■其实只要他有时间,就会到现场拍一些,他毕竟是大集团的老总,时间是不受控制的。其实我们俩是联合导演,不是对外说的那种总导演,执行导演(笑)。而且他拍过这种大的戏,我还没拍过。而且他比较宏观,对这个戏还是有很大影响的。而我则是善于在这个宏观里面做一些比较细致的东西。这片子有很多细致的东西,比如蒋介石在溪口,长江受不住的时候陈诚向他报告,送走陈诚之后,他一下子就坐地上了。而毛主席那边就都在三拍子的音乐里扭秧歌,很浪漫的。这种对比就是宏观的气势。

第一感谢毛主席,第二感谢这些明星

□韩总透露这片子投资是三千万,是不是很多演员都零片酬?

■那肯定啊!但也不全是,不是客串的我们肯定要付,因为耽误人家工作嘛,特别是那些不是那么有名的演员。但也都付的不多,大家也都觉得是那么回事就行了。

□这么多明星用起来,有困难吗?

■不困难,比那些非明星演员要容易得多。因为明星都是好演员,有亲和力,你要是选的新演员,肯定到现场要磨啊,忙活一阵子。用好演员导演就会很轻松,只是时间上一般导演适应不了,因为演员来回跳是影响思路的,但我做过这么多年监制,这个对我来讲也没有障碍。反而变得很快乐,这部电影空前的快乐,大家都很轻松。

□他们准备得都很认真吗?

■非常认真,一到现场跟我说,“导演,我有六套设计,我演一遍你来选。”(笑)所以说都是好演员才能拍成这部电影嘛。那天我算了,平均每个演员不到一天,才零点几天。

□这些演员都有准备时间吗?

■对,一般都是提前一个星期让他们准备。因为任何一个组里都需要演员,都得协调。比如马楚成导演的组,就因为陈坤停了一两天。张国立自己的组,是一个电视剧,他那天跟我算账,一共停了九天,他说要跟我索赔(笑)。真的要感谢大家的支持,特别是行业内的理解。那天我跟姜文聊天时还说,第一感谢毛主席,第二感谢这些明星,否则拍不完(笑)。而且由于他们的到来,让这个戏更有趣味。以前有很多人担心这么多明星跳戏,但看过来之后觉得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因为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那个历史的氛围笼罩在上面,个人是跳不出来的。

□有没有想来没来了的明星?

■有。韩总前天还跟我说,周星驰给他打来电话,说“为什么不让我演?”(笑)因为那时已经拍完了。

■你们似乎都觉得冯小刚很传神。

□是啊!太传神了!我看网上评论相似度是最高的。有一个很好笑的事,杜月笙的女儿到上海,在报纸上看到冯小刚的扮相,就托人找来问能不能见一面,小刚也有好奇心,说那就见吧。我后来听别人说,杜月笙的女儿已经八十多了,儿子六十岁了,一见到冯小刚她立刻把儿子拉过来,“赶紧叫老太爷!”(大笑)

■这次选明星,是不是也有根据角色的性格来选?

□也不是。比如说陈坤,他长得也不像蒋经国,但这次是个惊喜,很多人看了之后都说想不到。还有姜文演毛人凤也特别好,他真的做了很多功课。第一天来了做一个敬礼的动作,我说你这个敬礼怎么有点怪?他说导演你错了,国民党其他将领都是留学英美的,但毛人凤是留日的,他所有的动作都有日本气。他那个动作一做,性格一下子就出来了。所以我们都很感动。好演员为什么是好演员?除了天分,还有就是用心。

■这些演员有没有说我就想演共军,我就想演国军?

□一开始有。因为有很多演员没穿过美式军装,因为很漂亮,就想拍一身。陈坤有一身,但一直没穿。后来走的时候就问我,导演能不能把那身衣服送给我,我就说想要你就拿走吧,他就特别高兴地拿着走了。(笑)

■最初没想过要找这么多明星吗?

□没想过,只是想找一些人,能开机,先把这个项目开启了。后来剧本改了几稿,大家都觉得不错,就陆续有人愿意来参与。算过账,这些明星的身价起码得四亿多,要不是大家愿意来谁能请得起啊!(笑)而且这次不但不要钱,来了还都很认真地演,所以三平和我都很开心。

要有对人性的基本判断

□有没有担心娱乐性会冲淡政治的严肃性?

■不会,天大本事也做不到(笑)。其实这个片子最大的看点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一段不知道的东西,因为随着制度的宽松,可以查到很多历史瞬间的东西,你会发现原来那段历史里面有那么多新鲜的事情,这本身就很好看。比如毛人凤手下有个特务,一直在毛主席身边,国民党接到他的谍报,派轰炸机来炸毛主席,那天毛主席吃了安眠药,还醒不了,聂荣臻带着一帮人就抬着毛主席跑出去,结果屋子什么的都炸毁了。直到1950年才发现那个人是特务,在北京枪毙掉了。戏里就是这样的。(笑)这是真的,一点就不编。

□“寓教于乐”是这部片子的目的吗?

■不是教,就是告诉你,这段历史是这样的(笑)。

□是不是国民党形象有改变,很多看过片花的朋友都觉得国民党很帅。

■1948年蒋介石开始做总统,国民党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式的,军装也是,但他们江河日下,是一个阴冷的状态。共产党这边虽然穿得很破,但他们充满理想,蒸蒸日上。这是一个对比。还有我不敢说每一个角色都有个性,但每一个角色都是有色彩的。比如刘德华,他是最后出现,是蒋介石的亲侄子。最后蒋介石想炸天安门,但还是撤消了,刘德华就进来向通知消息,看到蒋介石一个人站在窗口,风吹长褂,一个 老人很凄凉(笑)。但这背后又有内容——一是大势已去;二是美军拒绝他在釜山加油,他续航能力不行,回不来。三是宋美龄跟他没完,因为宋庆龄在上面……你想有多少故事在里面藏着。

□这次国共双方是不是都不那么脸谱化了?

■是的,但这是一个自然的还原。70年代末文革结束,毛主席走下神坛,已经是一个突破了,但他还是一个伟人。但我们现在写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困难无助的时候,这都得表现。比如,毛主席去重庆谈判在飞机上时是很紧张的,很忐忑不安,因为他不知道未来是什么。1950年斯大林逼迫他走苏共道路,面临选择时他也很纠结。演员也得根据这个演。

□那国军呢?

■也是。比如蒋介石不想让李宗仁参选总统,他说这在党内会丢丑的。李宗仁说那不一定。结果选完以后就差两百票。李宗仁想和蒋介石握手,但蒋介石站起来似乎想握手的样子,但只鼓了两下掌,然后走了,让李宗仁非常尴尬。所以我一直说,我不想拍一个宣传片,我想拍的是电影。它是一个主流的价值观,但也一定要有对人的基本判断,不管是伟人还是普通人。现在传媒的丰富性,我们必须要走这个方向。

□因为你的作品里一直有一种批判的东西,这里面有没有你的个人的追求?

■有。有几个朋友看完之后,说这还是你的东西。但具体是什么我不知道,包括一些影评人对我电影的概括,我都不知道(笑)。

□你也说过要反复的审看,主要是审看哪些方面?

■因为我们不是历史专家,所以会有一些硬伤在里面。比如有一场戏,是毛主席在野地里教女儿认汉字,李讷和李敏,但专家就告诉我们这是不对的,因为当时李讷虽然回到国内,但还在哈尔滨。后来我们就把令一个小女孩改成叫他伯伯了。重大题材的审查实际上是好几层。

□传说中有个重大题材的审查小组?

■有。主要是由很多专家组成,因为历史这样重要的东西,不能让你随便乱写。要遵守史实。

毛是英雄,蒋是枭雄

□据说海外发行的还不错?

■还好。最早签约的反而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很意外(笑)。不知道是因为那边华人多,还是他们对我们的近代史比较感兴趣。

□说要在港台上映,有可能吗?

■我觉得有可能,现在有那边的公司感兴趣,还在谈。另外那边也有送审制度,我们也要送审。我是觉得要是登陆台湾是挺有意义的事,我问过他们,你们45年到49年这段历史是怎么写的?他们说我们那很简单,就简单地几个字“沦陷”,就完了(笑)。

□有没有对票房有所估计?

■我觉得应该比我预先想的要好,开拍的时候我想8000万已经很不错了。因为当时没那么多明星,后来都是慢慢加入的。我现在应该能过亿。(笑)

□你有没有想过这部片子将来会被当成一个事件来看,会产生很多话题性的东西?

■但那些都跟我们没关系啊,那是出了电影范畴的。但另一方面,话题会给票房带来帮助,很多电影后来都跟电影无关,骂归骂,但票房直线上升。

□现在很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都特别关注这部电影。

■这是好事,因为他们是应该知道这段历史的。无论他们关注的是什么,但只要他们看了,就会受影响。其实这事是这样,你们现在喜欢周杰伦,可再过十年二十年,可能就有人说你们是老朽。但你们永远会对这个东西有感情。我们也一样。

□你觉得像《建国大业》这样的片子,将来还会有吗?

■我是觉得复制起来挺难的,因为它由很多元素构成,包括建国六十年,现在又是中国人自信心最高的阶段,在金融危机时就能看出来了。然后就是剧本写的还挺好,演员们看了都愿意介入。再加上中影集团的在行业内的强大,以及韩总自己的魅力……这些全部加一起才有了这片子。其实很多人认为现在年轻人不关心政治,我觉得不对,你看现在上网,那些孩子们互相讨论的其实都是政治概念。包括奥运会闭幕唱国歌的时候,我感动的是,我往周围一看,年轻人唱得比我们声音都大!从前我想都没想过这些孩子会这样。

■最近网上关于《建国大业》的演员国籍问题也有很多讨论,你知道吗?

□首先这是个假帖子,因为里面只有大概六七个人是我们组的,而且有的还不是真的,因此这就不是一个事件。另外这完全跟电影是两回事,我们一个华人当了美国部长,大家不都很自豪吗?看看历史,孔子是鲁国的,那是一个国家,那时秦始皇还没统一中国,但不是你祖先吗?山东人可以说孔子是我的,跟你没关系。那些人都不看历史,总是那么狭窄地看问题。

■你本人怎么看毛泽东?

□从人类史上看,毛泽东是一个伟人,是推进人类前进的人。这个就要看你怎么看,就像西方现在就有研究,中国是集权高效的机制,但这个机制是先进的机制还是过去我们所说的不先进的机制?现在要重新审视。所以有时候很难说,任何人物都有局限,如果历史任何当权者都没有局限,那么那个朝代就不会终结。所以一个人要是在一个时期伟大,就足矣了。

■你觉得他是枭雄还是英雄?

□毛泽东是英雄!历史到了今天,很多东西在发展,在更正。但我经历了他的时代,对这个人的崇敬是深深印在心底的。

■蒋介石呢?

□蒋介石是个枭雄,他要是个庸才也不可能成为总统。但在蒋介石后期,你扛半麻袋的钱去买一卷手纸,这还用讨论吗?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个电影其实也不是在讨论这些,是在表现这个人在历史瞬间的无奈,他的情感,他的思维。就像德国的《帝国的毁灭》,即使希特勒是病态的人,那就看他是一种怎样的病态。

更多内容请见2009年9月号《电影世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6973.html

更多阅读

《味道男女》导演:巩固-----好看又好吃

转自哥们趙昱清 博客 大家都给支持一下 恭喜 朋友巩固《味道男女》 的导演 成功!! 趙昱清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finkpro欢迎大家大家支持因为 《味道男女》凡是在电影院掏钱买票的观众,都可以获得由美食联盟赠送的价值800

声明:《专访《建国大业》导演黄建新 建国大业导演版》为网友幾迴夢縹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