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地与威士忌的喝法 白兰地 威士忌 好喝



白兰地与威士忌的喝法 白兰地 威士忌 好喝
据说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一家大餐馆开张,在报上登了一则悬赏下联的征联启事。上联启事里没有讲明,只说挂在餐馆门口,请应对者自己去看。这个启事,颇引起了一些人的兴趣。但这些人来到餐馆门口,却怎么也找不到上联。问餐馆老板,老板则一口咬定上联已经挂出来了。有人找来了有才子之称的郭沫若。郭一到门口,就指着右边橱窗里一瓶法国三星牌白兰地酒,对众人说:“上联就是三星白兰地”。紧接着脱口念出一道川菜名:“五月黄梅天”。天衣无缝对上了下联。 

我想,那些找不到上联的人,恐怕还不仅仅是才思不如郭沫若。当时,洋酒在中国虽不能说是风毛麟角,但也确实是稀罕之物。很少见过外国酒的人,怎么能够把这瓶酒与上联联系起来呢?郭沫若当然不一样,在海外留学多年,不会不知道这种国外有名的酒。也许还喝过不少瓶三星白兰地。

在洋酒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今天,不少人都知道轩尼诗、人头马、马爹利、路易十三。再也不会有人把洋酒看成稀奇的东西。交际场合,特别是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喝洋酒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

去年春天到香港,一位法国酒经销商让?别克先生,向我谈到他对法国酒在中国销售的看法,说是又喜又忧。喜的是销售量越来越大,忧的是中国人的那种喝法,简直是对法国酒的糟踏。听到这样的话,我不禁火冒三丈。中国花去那么多用资源和血汗换来的外汇,进口洋酒。让洋酒制造商和让?别克之流,赚走了中国人大把的钱。这个混蛋让?别克,不但不感激,反而说中国人糟踏洋酒,简直比当年八国联军还要坏!但过后冷静下来,细细一想,让?别克讲的,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外国人喝酒,和中国人不一样。不同的场合,喝不同的酒,不同的喝法。吃饭之前,要喝一小杯带酸味的开胃酒,以引起大吃大喝的胃口。吃饭时喝的,是佐餐酒。佐餐酒还有吃白肉(鸡肉海鲜等)喝白酒,吃红肉(牛排烤肉之类)喝红酒的讲究。开胃酒和佐餐酒,都是酒精度数不高的果酒。像葡萄酒、杜松子酒、朗姆酒(用甘蔗糖蜜酿制)等等。高度酒威士忌和白兰地,是饭后或不吃饭时喝的。喝威士忌白兰地,不用下酒的东西,只喝酒。

威士忌是用谷物酿造的烈性酒,在西方很盛行。甚至有金钱、美女、威士忌,是征服世界三大法宝的说法。但中国喜欢这种“法宝”的人不多。个中原因,很可能是望文生义。连西方威士都忌怕的酒,中国人不能不提防着点。可见外国名词中文译音的用字选择,颇为重要。

威士忌要加冰块和苏打水喝,这样喝起来才不会那么烈,口感比较平和。苏打使酒产生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喝下去,冰凉的酒气从鼻腔里冲出来。与喝饱了冰镇啤酒后打嗝的感觉有些近似。但嗝出的气体,比啤酒嗝香得多,特别舒服。

白兰地的中文译名,一听就逗人喜爱。中国人喝洋酒大都是白兰地,恐怕与名字有很大的关系。白兰地是一种特制的葡萄酒。把酿造出来的葡萄酒液,再蒸馏两次,使酒精含量达到百分之四十左右,储存在橡木桶里,过一段时间,就成了白兰地。储存的时间越长,价值越高。据说够得上XO等级的,要储存十五年。售价上万元一瓶的路易十三,储存时间在五十年以上。

白兰地与威士忌的喝法相反。喝时不但不能加冰,还要微微加温。很多人把白兰地加冰喝,是错误地借用了威士忌的喝法。喝白兰地,要用一种特殊规格的高脚玻璃杯。每次倒到杯里的酒,只能有一盎司左右。简便的检验办法,是把盛了酒的高脚杯倾倒,酒齐杯子下口而不溢出为恰好。用左手中指和无名指,夹住酒杯高脚,双手紧捧酒杯,慢慢来回晃动。利用手掌的温度,把酒均匀加热。酒温达到人的体表温度时,酒香四溢。把鼻尖靠近杯口,浓烈的酒香直沁心睥。然后,浅浅喝上约零点三盎司左右的一口。千万不要急于下咽,把酒含在嘴里,让舌头与口腔充分感受酒的味道。同时,把口腔里的空气,向鼻腔里挤压。鼻子从口腔里感受来的酒香,比从杯子里闻到的气味,更香更醇更浓。最后,才把酒徐徐下咽。

喝白兰地的乐趣,主要是欣赏酒的颜色,闻酒的香气,品酒的味道。而不在于追求酒精刺激的兴奋。和喝高度白酒,宗旨不一样。吃饭时喝白兰地,菜味与酒味混杂,很难领略到白兰地的微妙。正像有些音量不高,但音色特别优美丰富的乐器,只适宜独奏。如果与其它乐器合奏,它美妙的音色就会被其它乐器的声响掩盖一样。

至于那种一口一大杯,甚至抓着酒瓶往嘴里倒的喝法,嘴巴仅仅起了通道的作用。几百上千元一瓶的白兰地,与两三元一斤的劣质白酒,在嘴里流淌的感觉,恐怕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威士忌称得上是一种最迷人的酒,它的喝法最为多样,可以加水,加冰,或调成各种鸡尾酒。

  上好的威士忌具有万千滋味,如同骏马需要伯乐来发现,品饮好酒也需要懂得个中门道。对威士忌,如果不能从色泽、嗅感和口感(亦即传统所谓色、香、味)加以细腻的分辨,真是会枉对好酒的。

  色泽 -把威士忌倒在酒杯中,不添加任何冰或水,把它对着光线来观察,试着用以下词语来形容(当然你也可以创造自己的词库):昏黄,富裕,浅淡,诱人,柔美……需要说明的是,威士忌并非颜色越深,年份就越长。它的色泽和生产中的细节,如橡木桶的种类、是否添加着色剂等有关系。

  嗅感 - 学会用鼻子俩评判威士忌的好坏,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使用专用的闻香杯。这种郁金香形高脚杯兼具了白兰地杯和香槟杯的特色,高度像白兰地杯,但杯肚像香槟杯,收口非常小,适合威士忌酒香气的聚集。

  记得用用瓶装矿泉水将威士忌的酒精浓度从装瓶时的40%降至20%左右。因为在40%浓度时,酒精的气味会盖住其它的香气;只有用水稀释,才比较容易感觉出藏在酒精后的复杂的香味,同时水也能带出和增进威士忌的香味和丰韵。

  闻酒时,用一只手掌盖住杯口,另一只手摇晃杯子,以充分释放威士忌中的香味。然后,将鼻子探入杯中,用力而短促地嗅一至两下,感觉并分辨其中的味道。当你感觉出味道后,马上用笔把闪现在你脑中的名词或者形容词写在纸上。

  尝试完一种后,可以喝一口水,休息一下,再换到下一种。每次坚决不可尝试太多种威士忌,4-5种已足够,否则会由于鼻子的麻痹感而产生误差。

  有些形容嗅感的词汇可供参考:刺激,果香,奶油味,烟熏味,麦香,药味,新鲜的草香,咸味,蜂蜜味,泥炭味……当然,品酒最好还是建立自己的词库。

  口感 -喝一小口威士忌,让它在口中转动,尽量接触舌头上的每一个味蕾。然后缓缓咽下,回味它的味道,体会它是否淳厚、圆滑、是否负责、甜度如何、有何香味、回味是否绵长…

威士忌是洋酒中的第二大类,属蒸馏酒,其酒精成份大约在40-60%之间。出产威士忌的国家很多,在英语拼音上亦有小小的区别;在苏格兰,威士忌被拼为WHISKY;在美国则被拼为WHISKEY。有趣的是,在加拿大,其拼音是追随苏格兰的,而爱尔兰的拼音则与美国的相同。

各地出产的威士忌,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口味。总的来说,威士忌是用各种谷类发酵,并加入一定比例的麦芽。发酵成的液体蒸馏两次后装入橡木桶储藏。若干年后即可装瓶出售。

威士忌是一种用谷类制成的酒,在原料方面不如白兰地那么严格,因此,当今世界上威士忌的品种泛多,牌子更烦。我们要认识威士忌,必须删除各种杂类,大致上可分为如下几类:

苏格兰威士忌;爱尔兰威士忌;美国威士忌;以及黑麦威士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7115.html

更多阅读

信阳毛尖的泡法与饮用 信阳毛尖如何冲泡 信阳毛尖冲泡方法

信阳毛尖的泡法与饮用 信阳毛尖如何冲泡——简介信阳毛尖茶叶嫩绿透澈明亮,不含任何杂质,全身有碧绿光泽同时又密布着白毫,冲泡出来的茶汤汤色亮绿。许多喜欢饮茶的人如果引用此茶一定会称赞其为好茶的。那么信阳毛尖茶应该如何冲泡呢?

伏特加的喝法 伏特加怎么喝

伏特加的喝法——简介 俄罗斯伏特加最初用大麦为原料,以后逐渐改用含淀粉的马铃薯和玉米,制造酒醪和蒸馏原酒并无特殊之处,只是过滤时将精馏而得的原酒,注入白桦活性炭过滤槽中,经缓慢的过滤程序,使精馏液与活性炭分子充分接触而净化,将所

普洱茶的泡法:标准喝法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普洱茶的喝法很多,那么普洱茶的标准喝法是哪样的呢?   普洱茶的泡法:标准喝法——工具/原料一、条件:1. 冲泡水温:通常用100℃沸水,至少不能

黄酒的喝法? 喝黄酒的禁忌

黄酒的喝法?——简介从自身的经验来简单为大家分享下黄酒的喝法,还有黄酒喝法的几种搭配.黄酒的喝法?——工具/原料黄酒盛酒器 热水 冰箱 白糖 姜丝 鸡蛋 苹果汁 等黄酒的喝法?——方法/步骤

朗姆酒的喝法 泡打粉和酵母的区别

朗姆酒的喝法——简介朗姆后劲十足,个人经验是不要和啤酒混搭,否则必醉无疑,喝惯二锅头、老白干的人大可开怀畅饮,对于酒量平平的人可以试试朗姆酒加可乐加冰的喝法。朗姆酒的喝法——工具/原料可口可乐薄橙片芒果??白葡萄酒朗姆酒

声明:《白兰地与威士忌的喝法 白兰地 威士忌 好喝》为网友限时搞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