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治疗妇科病之三 中医如何治疗妇科病

子宫及盆腔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
【概述】 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症状是渐进性腹痛、月经不调和不孕。以育龄期妇女多见。本病相当于中医的“血疤”。
【病因病理】 1.气滞血瘀情志抑郁,气结则血凝而致。 2.瘀热互结肝郁瘀积,日久化热,热与瘀互结而致。 3.寒凝血瘀经期或产后冒寒涉水,寒气侵人胞络,与血凝结而成本病。 4.肾虚血瘀素体肾虚,精血不足,复又气滞血瘀,导致肾虚血瘀。
【诊断要点】 1.症状渐进性加剧的痛经,月经失调,不孕。 2.体征典型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现为子宫被黏连,后倾固定。子宫稍增大,宫体后壁或峡部或直肠陷四处有大小不等硬结节,触痛明确,附件可触及囊肿。 3.B超检查提示盆腔内有异位病灶。 4.实验室检查血CA125升高提示病情较严重。 5.鉴别诊断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等鉴别。
【辩证分型】 1.气滞血瘀经前下腹两侧胀痛,乳胀,肛坠,经行则下腹疼痛剧烈,拒按,腰骶酸痛,大腿内侧隐痛,经血或少或多,或不孕。苔薄,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 2.瘀热互结行经发热,小腹剧痛,泛恶纳少,大便秘结,腰骶酸胀,经量增多,色黯有块,或不孕。 苔黄腻,舌黯尖红,脉弦数。 3.寒凝血瘀经前下腹冷痛,喜暖,大便不实,腰骶酸坠,经期腰腹疼痛加剧,四肢逆冷,经血紫黯伴血块,盆腔内有结节或包块。苔薄白滑润,脉紧。 4.肾虚血瘀经行下腹疼痛,量少不畅,淋漓不净,腰骶酸楚,头晕耳鸣,倦怠乏力,婚久不孕。苔薄,舌质黯,脉沉细而弦。
【分型治疗】 1.气滞血瘀治法:理气化瘀消疤。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桃仁9克赤芍IO克 柴胡9克延胡索15克 木香9克枳壳9克 川??子9克川芎6克红花6克 生地12克当归9克加减:腹痛剧,有大血块者,加血竭末6克(包煎)、失笑散12克(包煎)、徐长卿10克。 2.瘀热互结治法:凉血化瘀消疤。 方药:大黄牡丹皮汤加减。 生大黄6克(后下)丹皮10克桃仁9克红藤12克 赤芍10克夏枯草9克 牡蛎30克(先煎)川??子 12克枳壳10克加减:服药后大便多而溏薄者,去桃仁或大黄,加淮山药9克;经量多者,加槐花15克、赤石脂12克、生蒲黄12克(包煎)。 3.寒凝血瘀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消疤。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 肉桂5克(后下)三七粉4克(吞,或调冲)干姜5克 川芎 6克小茴香6克 当归9克赤芍9克 延胡索10 克没药9克生蒲黄12克(包煎)五灵脂12克(包煎)加减:小腹冷痛喜暖者,加细辛5克、乌药10克、木香9克;腰骶冷痛,两膝酸楚者,加菟丝子12兄、怀牛膝10克、鹿角片12克(先前):盆腔内有结节或包块者,加蛇舌草15克、莪术12克、地龙9克血竭末6克(包煎)。 4.肾虚血瘀治法:益肾化瘀消疤。 方药:归肾丸合失笑散加减。 当归10克白芍12克 熟地12克川芎6克黄芪12克 菟丝子10克仙灵脾9克 杜仲10克紫石英12克失笑散12克(包煎)枳壳12克牡蛎30克(先煎)昆布12克炙甘草3克加减:盆腔包块较大者,加夏枯草9克、血竭9克、蛇舌草15克;痛经甚者,加木香12克、没药9克。
【中成药】 1.大黄现虫丸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用于有血瘀而便秘者。 2.七味新消丸每日2次,每次2克,吞服。用于瘀热互结伴经行发热者。 3.鳖甲煎丸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用于盆腔有包块者。 4.失笑散每日2次,每次4.5克,经前3天,开水泡浸,待温滤汁分服。用于痛经有瘀阻者。
【简便方】 1.地龙、蜈蚣等份研末,装人胶囊,每丸0.5克。每日3次,每次2~3丸,吞服。用于化瘀消瘤止痛。
2.灌肠汤丹参30克、石见穿30克、赤芍15克、莪术15克,上药煎取浓汁,经净后第5天开始保留灌肠,每次100毫升,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3.雷公藤150克,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2小时,去渣浓缩成500毫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人工流产负压吸引产术可诱发本病,故应做好避孕,避免人流术。 2.如先天性处女膜闭锁、宫颈黏连等经血下行受阻或不畅,使经血倒流入盆腔,可诱发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手术应避开月经期,以免经血逆流入盆腔。 3.经期避免剧烈体育活动或重体力劳动,尤其是避免增加腹压的劳动,可防止本病发生。
盆腔淤血综合征【概述】 盆腔淤血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慢性盆腔静脉充血、淤血所引起的病证,主要症状表现为下腹部坠胀、坠痛,腰骶酸痛,带下增多,性交不舒,精神多忧郁,或神情紧张,失眠不安,月经紊乱,乳房胀痛,神疲乏力等。可见于输卵管结扎术后。如静脉内淤血,血流迟缓,血液凝固成血栓,称为静脉血栓形成。如处理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病因病理】 1.气虚血瘀素体气虚或久病气虚,或劳累伤气,气虚血行缓滞而致。 2.气滞血瘀情志忧郁,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而致。 3.寒凝血瘀经产之际受寒,寒凝血脉而致。 4.热盛血瘀素体热盛,或过食辛辣炙?梗?血为火热,煎熬成瘀,导致该病。 5.肾虚血瘀早孕多产,不慎房事,致肾虚精亏,冲任气血瘀滞而致。
【诊断要点】 1.症状主要为下腹坠胀、腰骶酸痛,带多神疲,乳房胀痛,失眠不安,情志忧郁等,呈广泛慢性疼痛。 2.妇检盆腔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或在附件处有增厚感,无明显压痛。 3.B超盆腔内无明显阳性体征测到。 4.腹腔镜检查见到盆腔内盆腔静脉淤血扭曲,静脉增粗,有时成团状。 5.与盆腔炎、急性阑尾炎、子宫肌瘤等进行鉴别。
【辩证分型】 1.气虚血瘀神疲乏力,懒言少气,头晕目眩,经行量多,腹痛或有血块,肛门坠胀。苔薄白,舌淡紫,脉细弦。 2.气滞血瘀经行不畅,少腹胀痛或刺痛,两乳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苔薄白,舌质黯,脉弦涩。 3.寒凝血瘀畏寒肢冷,下腹冷痛,腰尻酸痛下坠,得暖则舒,经行量少,腹痛加剧。苔薄白,舌质黯,脉沉弦。 4.热盛血瘀自觉内热,午后发热,口渴喜饮,头痛,口普,溲赤便秘,下腹疼痛,月经量多。苔薄黄而干,舌红,脉数。 5.肾虚血瘀腰骶酸痛,久站或性交后加剧,带多色清,性欲淡漠,小便频数,头晕乏力。苔薄,舌质暗红,脉沉细而弦。
【分型治疗】 l.气虚血瘀治法:益气祛瘀。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党参 15克黄芪 12克 白术12克 升麻 9克当归9克 柴胡6克川芎6克 丹参10克木香6克红枣5枚加减:腹痛腹胀者,加川??子12克、延胡索12克;骶腰酸痛者,加杜仲15克、菟丝子12克、鹿角片12克(先煎)。 2.气滞血瘀治法:理气祛瘀。 方药:加味失笑散加减。 生蒲黄10克(包煎)五灵脂9克延胡索9克 丹皮9克桃仁9克 川??子10克乌药10克 当归9克赤芍9克 八月札9克夜交藤12克加减:下腹坠胀者,加小茴香9克、制香附10克、升麻9克;肛门下坠而胀紧者,加升麻9克、柴胡6克、鸡血藤12克;精神抑郁者,加郁金9克、合欢皮9克、青皮6克、麦冬10克。 3.寒凝血瘀治法:温经祛瘀。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 当归9克川芎6克 延胡索12克没药6克 小茴香6克乌药9克 肉桂4.5克(后下)赤芍9克生蒲黄10克(包煎)五灵脂9克桃仁9克加减:腹痛畏寒者,加荆芥9克、淡吴萸6克;经血下行不畅者,加桂枝9克、路路通12克、益母草15克,去肉桂;腹痛剧烈者,加炙乳没各9克、木香10克、枳壳10克。 4.热盛血瘀治法:清热祛瘀。 方药:大黄牡丹皮汤加减。 生大黄9克(后下)牡丹皮12克桃仁9克红藤15克 败酱草15克忍冬藤15克 皂角刺10克丹参12克 赤芍12克元明粉6克(冲)红枣9枚加减:月经量多者,加生蒲黄15克(包煎)、赤石脂12克、旱莲草15克、地榆15克;身热起伏不退者,加金银花9克、地骨皮12克、秦艽12克、黄柏9克、知母10克。 5.肾虚血瘀治法:补肾祛瘀。 方药:归肾丸加减。 熟地12克淮山药10克 山茱萸9克杜仲12克 枸杞子9克菟丝子12克 当归9克莪术9克仙灵脾10克加减:下腹隐隐胀痛者,加川??子10克、枳壳12克、香附9克;乏力者,加黄芪12克、白术10克、茯苓9克。
【中成药】 1.三七总甙片每日2次,每次3~4片,吞服。适用于血瘀者。 2.补中益气丸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简便方】 1.灌肠法丹参15克、赤芍12克、川??子10克、没药9克、细辛5克,水煎至150毫升,保留灌肠。
2.穴位注射八篌穴,每次任选l~2个穴,用复方当归注射液2毫升,每穴各注1毫升,隔日1次。
3.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5支(相当于生药20克)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静脉滴注,3小时内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自我锻炼,做胸膝卧位。改变睡眠姿势,以侧卧位较宜,可改善盆腔血循环。 2.保持大便通畅,节制房事,适当锻炼身体。 3.及时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 4.本病患者自觉症状比较明显,但阳性体征少,病人很痛苦,因此医护人员和家属要安慰病人。 疏导病人情绪,有利病情改善。
盆腔炎【概述】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是发热、下腹痛、带下增多、月经不调等。妇科检查可们及附件增厚、压痛或有包块。本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也有少数发生于未婚者。盆腔炎在中医文献中无此病名记载,现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似乎与经行发热、带下病、疤瘕等有关。
【病因病理】 1.湿毒壅盛经期脏腑虚弱,产门不闭湿热之邪乘虚入侵,客干下焦盆腔,久而蕴毒发病。亦可因经期不避房事、流产或妇科手术等消毒不严,致病菌侵入内生殖器而致病。 2.气滞血瘀湿毒阻滞,气滞血瘀,瘀热成疤。 或忧郁忿怒,气机紊乱,气滞血瘀成疤。 3.脏腑失调劳倦过度,脏腑功能失调汽血失和,滞而成疤。
【诊断要点】 1.症状发热,下腹部疼痛,带多色黄,腰骶疼痛或酸痛。 2.妇检阴道分泌物多、呈脓性,宫颈有举痛,充血,宫体水肿感、有压痛,两侧附件增厚、有明显压痛,或有炎性包块。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中性细胞增多。宫腔分泌物细菌培养,可能找到致病菌。 4.B超提示附件水肿,或有界线不清的包块,提示炎症包块。 以上是急性盆腔炎的诊断依据,如治疗后急性炎症未彻底治愈,迁延为慢性盆腔炎,主要症状下腹部隐痛,带多、色白或黄,腰痛,附件处增厚或压痛,或有包块。
【辩证分型】 1.湿毒蕴盛经行前后发热,下腹部疼痛拒按,带色黄或臭,小便黄赤,大便不调。苔黄腻,舌红,脉滑数。 2.气滞血瘀下腹部疼痛拒按,或有低热,腰骶酸痛,痛经,经前乳胀,月经失调,盆腔有包块。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细弦。 3.脏腑失调盆腔慢性炎症迁延多年,骶腰酸痛,经行加剧,神疲倦怠,头晕目眩,纳少便溏。苔腻,舌淡紫,边有瘀点,脉细弱。
【分型治疗】 1.湿毒蕴盛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止痛。 方药:银翘红酱解毒汤加减。金银花9克连翘10克 红藤15克败酱草15克 丹皮9克山栀9克 赤芍10克桃仁9克 薏苡仁10克延胡索15克 木香9克炙甘草3克加减:高热形寒无汗者,加荆芥9克、防风9克; 盆腔有炎块者,加莪术10克、三棱9克;带多如脓者,加知母9克、黄柏9克。 2.气滞血瘀治法:理气活血,消疤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 当归9克赤芍10克 延胡12克五灵脂9克 川??子10克香附10克 莪术12克三棱9克生蒲黄10克(包煎)炙甘草3克加减:疤瘕硬者,加生鳖甲12克(先煎)。夏枯草9克;经行量少不畅而痛经者,加路路通10克、炙乳没各5克;乳房胀痛者,加柴胡9克、郁金9克。 3.脏腑失调治法:健脾益肾,和血调气。 方药:健固汤加减。 党参15克白术10克 茯苓9克薏苡仁10克 巴戟10克菟丝子10克 丹参10克白芍9克 川??子10克香附9克炙甘草3克加减:乏力头晕者,加当归9克、白蒺藜9克、阿胶9克(烊冲);便溏者,加淮山药10克、炮姜炭9克;腰骶冷痛者,加鹿角胶12克(烊冲)、肉桂4.5克(后下);腹痛喜暖者,加乌药9克、小茴香6克、延胡索12克。
【中成药】 1.金刚藤糖浆每日3次,每次20毫升,口服。用于湿热下注者。 2.桂枝茯苓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吞服。 用于盆腔内有包块者。 3.右归丸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用于久病脏腑虚弱,偏于肾阳虚者。 4.血府逐瘀口服液每日2次,每次2支,口服。用于气滞血瘀者。 5.风寒砂每日2次,敷于少腹两侧。用于下腹隐痛持续不止者。 6.延胡颗粒冲剂每日2~3次,每次2包,冲服。用于止痛。
【简便方】 1.新鲜蒲公英200克,打烂,外敷下腹两侧,每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
2.紫蒲汤紫花地丁30克、蒲公英30克、白花蛇舌草15克,煎服,每日1帖。适用于热毒壅盛型盆腔炎。
3.灌肠方红藤30克、鸭跖草30克、蒲公英30克、三棱9克、莪术9克,上药煎水至150毫升,保留灌肠。适用于盆腔炎症伴腹痛者。
【其它疗法】 1、丹参注射液用丹参注射液16毫升,加入5%葡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3个疗程。 2.双黄连注射液用双黄连注射液16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3个疗程。 3.中药离子透入法丹参10克、桂枝6克、蒲公英12克,煎水成80毫升,行离子透入,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作3个疗程,经行时禁止治疗。 适用于慢性盆腔炎腹痛、输卵管阻塞或痛经者。 4.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八篌穴注射,每次任选1~2穴,每穴注射l~2毫升,交替注射,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5.小剂量穴位注射α-糜蛋白酶2毫克,加生理盐水2毫升,足三里穴位注射,每穴注射0.5毫升,每周2次。用于慢性盆腔炎、盆腔炎结缔组织增厚黏连者。
【注意事项】 1.急性盆腔炎有脓块形成时应采用半卧位,以利于脓液及带下的引流。 2.加强卫生宣教,注意妇女五期卫生,严禁经期房事。平时注意保持阴部卫生,可用洁尔阴洗液或肤阴肽洗液等清洗外阴。 3.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如人工流产术、分娩接产术等都应严格消毒隔离,避免感染。对于能引起盆腔炎的一切疾病如阴道炎、宫颈炎、阑尾炎等均须积极治疗以防止本病发生。 4.对急性盆腔炎的治疗务必彻底,以 防转为慢性。 5.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 6.如高热持续3天以上不退,腹痛加剧,考虑有盆腔脓肿或盆腔腹膜炎时,应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
慢性宫颈炎【概述】 慢性子宫颈炎往往是由急性感染后的继续,亦可能无急性阶段,一发现就是慢性炎症。主要症状为带下增多,呈黄白或赤白相兼,偶有腰骶酸痛,但大多数患者除带下增多外,一般无自觉症状。
【病因病理】 1.湿热由于脾虚温盛,郁久化热,变为湿热,湿热下注,浸渍宫颈而致。 2.肾虚多产房劳损伤胞络,肾气受损,冲任二脉功能失调,带脉失因而致。
【诊断要点】 慢性宫颈炎有以下几种不同表现: 1.子宫颈糜烂指子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分,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宫颈糜烂是子宫颈最常见的病变。根据糜烂面积的大小可分为三度(见图11):轻度(I度),指糜烂面积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中度(Ⅱ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重度(Ⅲ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子宫颈面积的2/3以上。根据糜烂的深浅程度又可分为单纯型、颗粒型和乳突型三型。 2.宫颈息肉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子宫颈黏膜增生,自颈管内向子宫颈口突出而成单个或多个息肉(见图12),质软脆弱易出血。 3.子宫颈肥大是由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子宫颈组织可能有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及结缔组织增生,使子宫颈组织肥大。 4.子宫颈囊肿(纳氏小囊)在慢性宫颈炎时,子宫颈腺体及其周围组织发生增生,腺管开口被封闭,而腺体内的分泌物不能外流而潴留在内,形成大小不同的囊肿。检查时见宫颈表面有大小不同的透亮的白色或黄色的凸出物即是。 5.与宫颈癌相鉴别。可作防癌涂片或宫颈活组织检查进行鉴别。
【辩证分型】 1.湿热带多色黄或有腥臭气味,小腹胀,腰酸,口苦或腻,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滑。阴道检查见宫颈慢性炎症。 2.肾虚带多色白,质清,腰酸膝软,头晕耳呜,乏力怕冷。苔薄,舌胖,脉沉细。
【分型治疗】 1.湿热治法:清热利湿止带。 方药:上带方加减。 猪苓10克茯苓10克 茵陈10克赤芍9克 丹皮9克黄柏9克 知母9克车前子10克(包煎)蒲公英15克(也可参考带下病的治疗)2.肾虚治法:益肾止带。 方药:归肾丸加减。 熟地12克黄芪12克 白芍9克白术9克仙灵脾9克 山药12克当归9克 炙甘草9克煅牡蛎30克(先煎)菟丝子10克对于重度糜烂的宫颈炎可采用电灼、冷冻、激光或光疗等方法治疗。
【中成药】 1.治糜灵栓隔日用1粒放入阴道后穹窿,7次为1个疗程。适用于轻度或中度宫颈糜烂。 2.玉清抗宫炎片每日2次,每次4片,吞服。 治疗轻度或中度宫颈糜烂。
【简便方】 1.宫颈炎散青黛9克、月石60克、炉甘石90克、人中白90克、黄柏24克、西瓜霜30克、甘草30克、石膏150克、冰片1.5克、黄连1.5克、硼砂l.5克,上药共研细末。
用法:先清洁阴道及宫颈口,用药粉喷于宫颈糜烂处,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严禁性生活。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宫颈糜烂者要与宫颈癌鉴别。 2.宫颈糜烂治疗时间(指物理治疗)应在月经干净后3~7天之内。治疗期间严禁性生活。 3.及时治疗诱发宫颈炎的因素,如阴道炎、盆腔炎、宫颈裂伤等。 4.由于宫颈炎与宫颈癌有关,故应组织定期的妇科普查工作,以便及时治疗宫颈炎和及早发现宫颈癌并及早治疗之。
急性宫颈炎【概述】 急性子宫颈炎临床少见,大都发生于产褥感染、感染性流产、急性盆腔炎、宫颈裂伤等疾病,与中医湿热带下有密切关系,可参考带下病的治疗。
【病因病理】 因湿热之邪感染下焦,侵注带脉,使带脉失约而致黄带增多。
【诊断要点】 1.症状黄带增多,秽臭,伴发热,腰酸,小腹坠胀,有诱发病史。 2.妇科检查宫颈和阴道充血,水肿,严重者可见宫颈表面坏死、溃疡。 3.实验室检查白带常规检查有白细胞。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增高,中性增多。
【辩证分型】 子宫颈炎是湿毒下注所致。呈带多色黄或似脓性,下腹坠痛,腰骶酸痛,尿赤,发热。 苔黄腻,脉细数或弦数。
【分型治疗】 湿热下注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止带。 方药:银翘红酱解毒汤加减。 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 天花粉9克荆芥9克 赤芍9克当归12克 败酱草15克黄柏9克 知母9克生甘草5克亦可参考带下病或急性盆腔炎的治疗。
【中成药】 1.金刚藤糖浆每日3次,每次20毫升,口服。 2.玉清抗宫炎片每日3次,每次3~4粒,吞服。
【简便方】 1.金银花10克、蛇舌草30克,水煎服。
2.宫颈炎1号金银花、甘草、五倍子、青黛、人中黄各等量,研极细末。喷洒宫颈表面,或用带线棉球蘸药粉贴敷子宫颈表面,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积极治疗诱发病因,预防本病发生。 2.如果伴高热不退时,可配合西药综合治疗。 治疗急性宫颈炎要彻底,防止迁延为慢性宫颈炎。
女性生殖器肿瘤卵巢肿瘤【概述】 卵巢肿瘤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可以是单侧或双侧性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肿瘤。肿瘤大小不一,有良性和恶性和交界性之分,临床以良性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育龄期妇女和更年期妇女多见。本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一旦发现肿瘤较大或已为恶性。 本病的恶性程度高,是对生命威胁最大的肿瘤之一。 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本病相当于中医的“疤瘕”、“肠覃”范畴。由于本病容易恶变,故保守治疗时要严密随访,经常进行B超和血CA125、CEA、AFP等检查,必要时进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
【病因病理】 1.气血凝滞经期或产后受寒,寒凝血滞。或内伤情志,抑郁伤肝,气机不畅,气滞血也滞,气血瘀凝而致。若瘀积日久转变为癌症。 2.痰瘀凝结忧思伤脾,脾虚生痰,痰饮停聚而阻滞气机,引起气滞血瘀,痰饮与血瘀搏结成块。 痰瘀久积亦可导致癌症。
【诊断要点】 1.症状良性肿瘤发展缓慢,小者无症状,患者不易察觉,大都在妇检或清晨自己摸到下腹部肿块。大的肿瘤可有膀胱或直肠压迫症状,如尿频或便秘。恶性肿瘤一旦确诊常为晚期,多已出现明显消瘦、恶液质和腹水。如肿瘤蒂扭转见就有腹痛和压痛。 2.检查大的肿瘤可在腹部们及肿块。妇科检查一般都可确诊。肿瘤蒂扭转时在蒂部有明显压痛。 3.其他检查B超、CT、核磁共振、血CA125、CEA、AFP等。 4.鉴别诊断首先区别良性与恶性,原发性与继发性。还须与输卵管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鉴别。
【辩证分型】 1.气血凝滞卵巢良性肿瘤,除有下腹部肿块外,可无明显症状或仅见舌有瘀点。如为恶性肿瘤者,下腹部肿块坚硬固定,疼痛拒按,皮肤不润,面色紫黯,舌有瘀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可有腹水、形瘦枯槁、神疲乏力等症。 2.痰瘀凝结型除有气血凝滞的症状外,患者常有胃院满闷、呕恶、筋惕肉拆、形体肥胖等症。
【分型治疗】 1.气血凝滞治法:理气化瘀消瘤。 方药:蓬莪术丸加减。 获术15克当归9克 桂心3克赤芍9克槟榔9克 昆布9克琥珀粉1.5克(吞)枳壳9克 木香9克桃仁9克 鳖甲9克大黄9克(后下)加减:胃虚脾弱者,去大黄、桃仁,加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9克;下腹冷痛或子宫久冷者,加阳起石6克。 2.痰瘀凝结治法:活血软坚消瘤。 方药:三校煎加减。 三棱9克莪术9克 青皮6克半夏9克麦芽9克 夏枯草9克海藻9克 昆布9克牡蛎30克(先煎)苍术9克制南星6克加减:肿瘤晚期正虚邪实者,加黄芪12克、党参10克、白术9克、茯苓10克、淮山药10克,去夏枯草、南星;腹水尿少者,加泽泻15克、猪苓30克、大腹皮12克。
【中成药】 1.舟车丸每日2次,每次1.5克,吞服。用于消退腹水。 2.鳖甲煎丸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消瘤。
【简便方】 1.党参12克、黄芪15克、获术12克、蛇香草15克,水煎服。
2.黄芪30克、车前子10克(包煎)、肉桂1.5克(后下),水煎服。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发现卵巢肿瘤在5厘米以上,为手术指征。 2.突然下腹部阵发性绞痛,妇检或B超提示卵巢肿瘤扭转者,也应及时手术。 3.发现恶性卵巢肿瘤者,应先予手术,术后予以中西药综合治疗。 4.患者化疗期间身体较虚弱,容易感冒或受细菌感染,因此护理至关重要。
子宫肌瘤【概述】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女性生殖器良性肿瘤,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之间。主要临床症状有月经失调、腹块及压迫症状、贫血等。子宫肌瘤的生长和发生与雌激素有关。中医古代文献《灵枢?水胀》)篇中所提到的“石瘕”生于胞中,伴月经失调,故石瘕相当于子宫肌瘤。
【病因病理】 1.寒凝胞宫由于经期、产后子宫颈口略开、脏腑虚弱,寒邪乘虚直入胞宫,与血凝结于胞官而致。 2.气滞血瘀忧郁气滞,血凝于子宫而致。
【诊断要点】 1.症状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妇科检查或其他妇科手术时偶然发现。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常与肌瘤的生长部位、大小、生长速度等有关。 主要症状:①月经失调:常见的是月经量多、经期延长;②压迫症状:大的子宫肌瘤压迫膀胱、输尿管、直肠,可引起尿频、排尿不畅、尿潴留、便秘、里急后重等;③疼痛:肌瘤本身不引起疼痛,当浆膜下肌瘤发生扭转或肌瘤红色变性时可引起腹痛,伴发热等;④带多;较大的肌壁间肌瘤或黏膜下肌瘤感染时,可出现黄带或赤带;⑤不孕:约有25%~30%的子宫肌瘤患者伴不孕;③贫血:多由月经过多所致。 2.妇科检查可扪及增大而不规则的子宫肌瘤,附件都无异常。 3.B超可测到子宫肌瘤大小、部位、形状。 4.鉴别诊断与妊娠子宫、卵巢肿瘤、子宫肌腺瘤、盆腔炎块、双子宫等鉴别。 5.子宫肌瘤的分类按肌瘤的生长部位可分为宫颈和宫体肌瘤,绝大多数为宫体肌瘤,宫颈肌瘤少见。子宫体肌瘤又可分为:①肌壁间肌瘤,肌瘤位于子宫肌层,占总数的60%~70%;②浆膜下肌瘤,肌瘤向浆膜面生长,突出子宫表面,约占总数的20%~30%;③黏膜下肌瘤,即肌瘤向宫腔内突出,约占总数的10%~15%。 6.肌瘤变性生长较快、较大的子宫肌瘤,发生中央性供血不足引起变性。常见的有玻璃样变性、囊性变性、红色变性、肉瘤样变性。其中红色变性的肌瘤有剧烈腹痛,伴发热,而肉瘤样变性发生率极低(约占子宫肌瘤的5%),但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
【辩证分型】 1.寒凝胞宫经行量多,挟有血块,经色黯红,下腹冷痛而喜温喜按,四肢不暖。苔薄,舌淡紫,脉细涩。 2.气滞血瘀经行量多,色紫黯,下行不畅,挟有血块,有时经血淋漓不止,下腹胀痛,拒按。苔薄,舌紫,有瘀斑或瘀点,脉弦。
【分型治疗】 1.寒凝胞宫治法:暖宫化瘀消瘤。 方药:桂校茯苓丸加减。 桂枝9克茯苓12克 赤芍10克桃仁9克生蒲黄10克(包煎)煅牡蛎30克(先煎)紫石英15克乌药9克加减:便清者,去桃仁,加获术12克、炮姜6克; 经血淋漓不止者,如艾叶炭6克、仙鹤草15克;四肢不温者,加黄芪12克、仙灵脾9克。 2.气滞血瘀治法:理气活血消瘤。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熟地9克当归9克 桃仁9克红花6克枳壳 9克 赤芍10克 柴胡 9克 川芎 6克,川牛膝9克蛇舌草30克延胡索10克加减:瘀久化热者,加丹皮9克、夏枯草9克;腹痛较剧者,加生蒲黄10克(包煎)、炙乳没(各)9克、木香9克。
【中成药】 1.桂枝茯苓胶囊每日2次,每次4粒,吞服。 适用于寒型子宫肌瘤。 2.三七总甙片每日2~3次,每次3片,吞服。适用于经血淋漓不止者。 3.宫血宁每日3次,每次4片,吞服。适用于月经量较多者。血减,宫血宁每次服2片。 4.延胡颗粒冲剂每日2次,每次2包,冲服。 经前3天开始服至痛经止。适用于子宫肌瘤伴痛经者。 5.鳖甲煎丸每日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消瘤。
【简便方】 1.阿魏消瘤膏敷于下腹部,用于子宫肌瘤贴近腹壁者,有消瘤作用。
2.香桂活血膏加七厘散敷于下腹部关元穴,有止痛消瘤作用。
3.灌肠方桃仁、川芎、三棱、莪术、穿山甲、路路通、陈皮(各)10克。诸药共煎成150~200毫升,待温,保留灌肠。适用于子宫肌瘤靠近直肠者。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定期参加妇科普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2.有子宫肌瘤者更要做好避孕工作。一旦怀孕,对人流手术带来一定难度,易出血多。 3.中药治疗子宫肌瘤时要定期作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了解子宫肌瘤变化情况,如发现以下情况,应作手术治疗: (1)有明显症状,特别是月经过多或腹痛,治疗无效者。 (2)子宫肌瘤迅速增大,或大于3个月妊娠子宫者。 (3)子宫肌瘤伴变性者。 (4)子宫肌瘤位于子宫颈部或突出于阴道者。 4.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处理(1)妊娠期应在严密观察下,注意预防流产或早产的发生,如肌瘤过大,估计难以继续妊娠者,应及早手术。 (2)分娩时要注意避免胎位异常、滞产和胎盘滞留的发生。如肌瘤阻塞产道坝u须作剖宫产术。 (3)产后要注意预防出血及感染。
症瘕【概述】 妇女下腹部胞中有肿块,伴有疼痛、胀满,甚或出血者,称为疤瘕。症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属血病;瘕者,推之可移,痛无定处属气病。但疤与瘕常彼此密切相连,不能截然分割,故常常疤瘕同称。妇科症瘕是指女性生殖器肿瘤,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颈癌等。
【病因病理】 疤瘤的形成多因经期、产后六淫之邪入侵,七情损伤,房事不慎及饮食劳倦,以致正气虚弱汽血失调,久则脏腑失和,气血乖违,气机阻滞,瘀血滞留,痰浊凝聚,久积成为疤瘕。 1.气滞七情内伤,肝失条达,血行不畅滞于胞中,结成疤瘕。 2.血瘀多因经期、产后风寒侵入血室,凝滞气血;或因房室不节,余血未净,与邪相搏成瘀;或忧思恚怒,血气不和,皆可致瘀。瘀积日久测可成疤。 3.痰温阳气虚弱,脾运失健,水湿不化,聚而成痰,痰滞胞络,与血气相结,积而成疤;亦有湿热与血瘀相并,结为疤瘕。
【诊断要点】 1.妇科症瘕是指女性生殖器肿瘤。在妇女下腹部胞中有结块,伴有疼痛、胀满,或有出血,或影响经、带、胎、产者。可诊断为本病。 2.瘕发展缓慢,按之柔软活动者,良性居多,预后较好;如疤瘕发展迅速,按之坚硬不移,伴有疼痛、出血,或五色带下,且有臭气,形体消瘦,面色灰黯者,多为恶证,预后不良。 3.妇科症瘕须与内外科疤瘕作鉴别,除包块发生的部位、症状不同外,可通过妇科检查名超,腹腔镜及有关化验,以明显诊断并确定其性质。
【辩证分型】 1.气滞下腹痞块,按之可移,痛无定处时聚时散,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苔薄,脉弦。 2.血瘀下腹积块坚实,固定不移,疼痛拒按,面色晦黯,肌肤甲错,经行不畅,或带下秽臭。舌有瘀斑,脉弦。 3.痰湿下腹包块固定不移,或腹大如孕状,按之柔软,胸脘痞闷,或泛恶欲吐,经期愆后或闭经。 苔腻,脉濡滑。
【分型治疗】 1.气滞治法:行气导滞,消症除瘕。 方药:香棱丸加减。 木香10克三棱15克 莪术10克丁香10克 小茴香10克枳壳10克 青皮6克川??子12克 厚朴10克。 加减:月经不调者,加丹参12克、香附10克;带下过多者,加茯苓10克、薏苡仁15克、白芷10克; 腹痛剧烈者,加延胡索10克、田七10克。 2.血瘀治法:活血散结,破瘀消症。 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味。 桂枝6克茯苓12克 丹皮10克桃仁10克 赤白芍各10克丹参10克 生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莪术10克。 加减:包块大者,加鳖甲10克、山甲10克;肌肤甲错,月经闭止者,加大黄现虫丸6克(吞);疼痛剧烈者,加延胡索10克、没药6克。 3.痰湿治法:理气化痰,软坚消疤。 方药:苍附导痰汤加味。 苍术10克香附10克 茯苓10克陈皮6克 枳壳10克南星10克 菖蒲10克夏枯草10克 昆布10克牡蛎15克(先煎)僵蚕10克桃仁10克。 加减:囊性包块者,加猪苓30克、路路通10克、象贝母10克;纳呆者,加山楂10克、神曲10克、鸡内金10克;便溏者,加煨木香6克、炮姜6克;便秘者,加生大黄10克(后下)、瓜篓仁15克(打);畏寒者,加仙灵脾10克、紫石英30克、赤石脂20克;经少经闭者,加益母草30克、刘寄奴15克、苏木10克;带下色黄秽臭者,加败酱草15克、鱼腥草12克、土茯苓12克。
【中成药】 1.桂枝茯苓丸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 2.鳖甲煎丸每日2~3次,每次3~5克,吞SB。 3.小金片每日3次,每次2~3片,吞服。 4.大黄蜃虫丸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 5.醒消丸每日2~3次,每次1.5克,吞服。
【简便方】 1.消肌瘤方(验方)三棱10克、莪术10克、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石见穿30克、鳖甲10克、香附10克、夏枯草10克、牡蛎30克、紫石英30克。适用于子宫肌瘤。
2.消肿瘤方(验方)丹参12克、赤有10克、桃仁10克、夏枯草10克、乌药10克、牡蛎30克、昆布15克、槟榔10克、黄药子12克、莪术10克、炙甘草3克。适用于良性卵巢肿瘤。
3.卵癌
【其它疗法】 针灸取八篌中脘、气海、肾俞、血海、三阴交等穴,每日针刺1次,常用泻法,7次为1疗程。
【注意事项】 1.疤瘕之形成,多因经期、产后养息失宜,七情抑郁,房事不慎域因饮食劳倦以致正气虚弱,气血失调,加之六淫之邪入侵导致气血乖违,气滞血瘀,积久乃成。因此,妇女在经期及产后要特别注意摄养,如严禁房事,保持外阴和阴道清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切忌忧思烦怒;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劳逸适度,饮食富于营养,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保持正气充足,气血顺畅,机体健康。 2.妇女如发现下腹部胞中有肿块,并有疼痛、胀满,或有出血及带下腥臭等证候时,应想到本病。 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密切注意肿瘤的动向,经常随访,作B超和必要的化验。 3.疤与瘕在概念与性质上有所区别。疤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性质颇恶; 瘕者,假也,推之可移,时聚时散,痛无定处,病在气分,良性居多。但有时疤瘕常彼此密切相连,不能截然分割。因此在临床上一旦确定盆腔内有肿块存在时,必须进一步作妇科检查、B超、腹腔镜及有关化验,并与内外科的腹部疤瘕鉴别清楚,并确定妇科肿瘤之部位及性质。 4.疤瘕之治疗,宜中西医结合,手术及中西药物综合治疗。
外阴、阴道疾病老年性阴道炎【概述】绝经后或卵巢切除后的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抵抗力减退而引起的阴道炎症。本病都发生于更年期或绝经妇女,少数发生于卵巢切除术后。药物治疗有效。由于更年期是肿瘤好发时期,若发现阴道分泌物秽臭或反复出血不止者,要考虑生殖道肿瘤可能。
【病因病理】 1.肝肾不足由于年老体弱或久病肝肾不足,冲任衰竭,带脉失固而致。 2.湿热下注 感受湿热之邪,下注于带脉而成。西医认为由于绝经期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减低,阴道黏膜细胞萎缩,阴道酸碱度改变,抵抗力减弱,容易感染细菌等致病菌而引起炎症。
【诊断要点】1.更年期或绝经期妇女,或功除卵巢的妇女,带下增多,色黄或呈脓性,或赤带淋漓,伴有腥臭气味,或可有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妇科检查见阴道壁平坦充血,分泌物多,白带镜检有白细胞生长,阴道清洁度差。由以上发病年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可以诊断本病。 2.与生殖道恶性肿瘤鉴别。 3.与滴虫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鉴别。
【辩证分型】 1.肝肾不足带多色黄或赤,头晕腰酸,耳鸣心悸,心烦不安,手足心热。舌红,脉细弱。 2.湿热下注带多色黄或似脓状,秽臭,胸脘不适,口苦纳减,小搜热赤。苔黄腻,脉滑或带数。
中医中药治疗妇科病之三 中医如何治疗妇科病
【分型治疗】 1.肝肾不足治法:滋补肝肾,佐以止带。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生地黄12克 淮山药9克山茱萸9克 泽泻9克煅牡蛎30克(先煎)芡实9克 丹皮9克茯苓10克加减:肝肾阴虚化火,心烦不宁,急躁易怒者,加知母10克、黄柏9克、生山栀9克;口干咽燥者,加麦冬12克。 2.湿热下注治法:清热利湿,佐以止带。 方药:止带方加减。 猪苓10克 茯苓10克车前子10克(包煎)茵陈9克 赤芍9克丹皮9克 黄柏9克山栀9克 椿根皮12克芡实9克加减:阴痒较甚,白带检查脓细胞较多者,加金银花9克、蒲公英30克、知母9克;白带中找到滴虫者,加雷丸9克、蛇床子12克、败酱草15克、百部10克、生甘草3克滞多黄赤夹杂而秽臭者,加愈带丸9克,分2次吞服。
【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适用于湿热下注者。 2.六味地黄丸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3.知柏地黄丸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适用于阴虚火旺者。
【简便方】 1.野菊花、紫花地丁30克、蛇床子30克,水煎,坐浴或冲洗。
2.生地30克、山茱萸12克、芡实15克,水煎服。适用于肝肾阴虚。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本病治疗重在补肾,增强抗病能力,预防本病发生。 2.对持续赤带不止,或带下秽臭杂色者,应与生殖道恶性肿瘤鉴别。 3.保持外阴和阴道清洁卫生。
真菌性阴道炎【概述】 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炎症,主要特点是外阴和阴道瘙痒,白带镜检可找到白色念珠菌。多发生于群居和用坐式马桶的单位或公厕。本病相当于中医的“阴痒”。
【病因病理】 1.湿热下注平时疏忽起居卫生,湿热病邪入侵下注阴户而致。 2.脾虚生湿素体脾虚,脾虚生湿,湿注下焦,久而湿腐而生霉菌。
【诊断要点】 1.依据阴部瘙痒,带多如豆渣状或白凝状,白带镜检可找到白色念珠菌而确诊。 2.应与滴虫性阴道炎进行鉴别。
【辩证分型】 1.湿热下注阴部瘙痒,带多如豆渣样,外阴有时因痒搔破而红肿或破溃疼痛,日苦心烦,白带镜检找到白色念珠菌。苔薄黄腻,脉弦滑。 2.脾虚生湿阴部瘙痒,带多色白呈豆渣样,倦怠乏力,胸脘满闷,纳食减少,苔薄白腻,脉细滑。
【分型治疗】 1.湿热下注治法:清热利湿止痒。 方药:易黄汤加减。 淮山药10克黄柏9克 车前子10克(包煎)土茯苓15克藿香10克 地肤子12克白鲜皮10克炙甘草3克2.脾虚生湿治法:健脾利湿止痒。 方药:完带汤加减。 白术10克山药10克 苍术9克陈皮6克车前子9克(包煎)苦参6克 地肤子9克茯苓10克藿香9克
【中成药】 1.洁尔阴泡腾片每晚用3片洁尔阴泡腾片溶于温水中坐浴或冲洗,然后阴道内纳入本药1片。 治疗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2.治带净片每日2次,每次4片,吞服。用于湿热者。 3.皮肤康洗液每晚用皮肤康洗液30~50毫升溶于温水200毫升,坐浴或阴道冲洗。
【简便方】 1.1%龙胆紫液涂阴道壁,3天涂1次,3次为1个疗程。少数妇女对龙胆紫液有过敏,表现外阴、阴道肿痛或充血疼痛等,应停止使用。
2.一枝黄花30克、藿香30克,煎水冲洗阴道,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3个疗程。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参考滴虫性阴道炎注意事项1~3。 2.也可用中药外治后,阴道内塞洁尔阴泡腾片1片,每晚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3.年龄较大且伴有糖尿病者,可以并发本病。 妊娠期妇女也易并发本病。
滴虫性阴道炎【概述】 健康妇女的阴道由于组织解剖学及生物化学的特点,保持一定的酸碱度,对病原体的侵入有自然防御功能。当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受到破坏时,则病原体侵入而导致阴道炎。临床常见的阴道炎有滴虫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和老年性阴道炎等。滴虫性阴道炎是指感染了阴道毛滴虫而引起的阴道炎症。它的发病率以城市和工厂集居的居民比农村散居的居民为高。传播方式是通过公共厕所、浴室、脚盆、毛巾、游泳、性交或消毒不严的医疗器械等作为媒介或主要途径。本病相当于中医的“阴痒”、“虫蚀”。
【病因病理】 1.脾虚湿热素体脾虚,脾虚生湿,湿郁化热,湿热蕴腐成虫而致。 2.肝经郁热肝郁化热,蕴热成虫而致。
【诊断要点】 1.根据阴痒、阴道分泌物呈脓性或泡沫状,质稀薄,有时有赤带,阴道黏膜充血或有红色斑点,作临床诊断。 2.白带实验室检查可找到活动的阴道毛滴虫。 3.与真菌性阴道炎和老年性阴道炎鉴别。
【辩证分型】 1.脾虚湿热外阴、阴道瘙痒,带多色黄如脓,或呈泡沫状,或挟赤带,神疲乏力,胸闷不舒,胃纳减少。苔薄腻,脉细弱。 2.肝经郁热阴部瘙痒,带多如脓或挟血丝,有腥臭气味,日苦口干,苔黄,脉弦带数。
【分型治疗】 1.脾虚湿热治法:健脾利湿,清热除虫。 方药:萆粟渗湿汤加减。 川萆粟12克黄柏9克 薏苡仁9克土茯苓12克 丹皮9克泽泻9克 苍术9克地肤子9克 蛇床子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3克2.肝经郁热治法:泻肝清热,杀虫止痒。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9克生山栀9克 丹皮9克柴胡6克 泽泻9克黄芩9克 茵陈9克百部9克薏苡仁9克白芍9克
【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适用于肝经郁热。 2.治带净片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适用于湿热者。
【简便方】 1.塌痒方陈鹤虱30克、苦参15克、成灵仙15克、归尾15克、蛇床子15克、狼毒15克,煎水熏洗坐浴,或用冲洗器冲洗阴道,有杀滴虫、止阴痒之功效。
2.蛇床子散加减蛇床子15克、上茯苓12克、黄柏9克、苦参10克,水煎坐浴,或阴道冲洗。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经期禁用外治药及阴道冲洗或坐浴等。 2.治疗期间禁房事,以防交叉感染,最好夫妇双方同时治疗,如同时用外洗方治疗。 3.保持浴巾的清洁和干燥,并常在太阳下晾晒。 4.西药甲硝唑是治疗滴虫感染较好的药物。可以口服,每次1片(200毫克),l日3次,连服7天为一个疗程。也可以阴道塞用,每晚阴道塞1片(200毫克),用7天。停药2天后再赴医院复查自带常规,如果未找见滴虫,按常规再治疗两个疗程,每个疗程7~10天。
前庭大腺炎【概述】 前庭大腺急性炎症时,外阴两侧或一侧红肿胀痛,甚者蕴毒化脓成为脓肿。当炎症好转后,留下囊液成为前庭大腺囊肿,但又可反复急性发作。属中医“阴肿”、“阴疮”范围。
【病因病理】 本病系湿热之邪浸渍外阴所致,甚则蕴毒化脓。亦有因寒凝气血,瘀积肌肤所致。 1.热毒经行产后,忽视卫生,或阴户破损,感染邪毒或湿热毒邪,伏于肝经,则湿热毒邪循经流注于阴部,与血气相搏,郁结成疱。 2.寒凝寒邪凝滞气血,瘀积于内,邪气不得外出,内陷肌肤。或平素阴虚,气血失畅与疾湿凝结成块。
【诊断要点】 1.根据阴户上有红肿热痛,或兼有黄水淋漓的结块,质较。当脓肿形成时,可触及波动感,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当脓肿内压力增大时脓肿可自行破溃等症候,即可诊断为本病。 2.本病急性发作期须与外阴湿疹、急性外阴炎鉴别。 3.本病慢性期前庭大腺囊肿时,须与脂肪瘤、外阴皮脂腺囊肿作鉴别。
【辩证分型】 1.热毒阴户一侧或双侧红肿疼痛,如蚕茧状。不易消退,行动艰难,坐卧不安。数天后,便可成脓溃破,脓多秽臭而稠。一周左右可收口。常有反复流脓而形成窦道。伴恶寒发热,口干纳少,小便涩痛,心烦寐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2.寒凝外阴一侧或两侧肿胀如蚕茧状,皮色不变,坠胀不适,大者可致行走不便,常于经前经期增大,经后恢复至原状,伴面色少华,纳少便溏,神疲体倦。舌淡苔薄,脉细弱。
【分型治疗】 1.热毒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味。 蒲公英15克金银花9克 野菊花6克紫花地丁15克 天葵子9克乳香6克 丹皮12克赤芍12克皂角刺12克加减:伴发热畏寒者,加荆芥9克、防风9克、薄荷(后下)6克;小便淋痛者,加锐蓄10克、萆粟10克;成脓者,加薏苡仁15克;热毒甚者,加黄连6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 2.寒凝治法:益气养血,升阳消肿。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15克当归12克 升麻9克柴胡9克陈皮6克 白术12克夏枯草15克 僵蚕4.5克皂角刺12克 桂枝6克炙甘草6克加减:若便溏纳呆者,可加生熟薏苡仁各15克、鸡内金6克。
【中成药】 1.三黄片每日3次,每次5片,吞服。适用于热毒型。 2.一清胶囊每日3次,每次3丸,吞服。适用于热毒型。 3.补中益气儿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适用于寒凝型。
【简便方】 1.外敷法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局部红肿处。
2.熏洗法(1)塌痒汤:鹤虱30克、苦参15克、威灵仙15克、归尾15克、蛇床子15克、狼毒15克,煎水熏洗。
(2)验方:金银花15克、蒲公英30克、赤芍10克、土茯苓30克,煎水熏洗。
(3)囊腔内注射:前庭大腺囊肿,可用无水乙醇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经行产后应重视个人卫生,保持外阴部清洁,浴具个人专用,每日换洗内裤。以预防外来感染。 2.急性感染时,局部热敷或冷敷,给予抗菌治疗,若有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药线引流须通畅。 3.前庭大腺囊肿较小无症状者可不予处理,较大或有反复发作,应行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以利分泌物排出,或作囊肿摘除术。
外阴血肿由机械损伤、跌仆撞击或外阴手术操作不慎,瘀血滞留所致。
【病因病理】 外阴络脉破损,瘀血溢出,滞留肌肤所致。
【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和外阴局部有肿胀,皮色紫黯,疼痛拒按,即可诊断本病。
【辩证分型】 本病是瘀血内阻所致。因跌仆撞击,或外阴手术和机械损伤导致外阴局部肿胀,皮色紫黯,疼痛拒按。瘀久化热可致外阴感染,局部掀红肿痛,继而化脓。苔薄,舌质黯,脉弦。
【分型治疗】 瘀血内阻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10克生地12克 桃仁10克红花6克 赤芍12克枳壳10克 柴胡10克川牛膝10克生甘草3克蒲黄12克(包)蒲公英15克加减:瘀久化热,局部?{红肿痛者,加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红藤30克、生大黄6克、黄柏10克; 疼痛剧烈者,加乳没药各6克、延胡索15克。
【中成药】 1.八号止血粉每日3次,每次1/3包。吞服。 2.伤科七味片每日3次,每次2片,吞服。 3.伤痛宁片每日2次,每次5片,吞服。 4.云南白药每日3次,每次3克,吞服。
【简便方】 1.三色敷药,局部外敷。
2.金黄膏,局部外敷。
3.大黄30克、玄明粉120克,研末外敷患处。
4.蒲公英30克、乳没药各15克、黄连10克,湿敷患处。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发现外阴局部血肿,应减少活动和避免挤压。 2.急性期血肿逐步增大时不可热敷,应使用冷敷。 3.如果血肿继续扩大或化脓,可切开引流。 4.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外阴湿疹【概述】 妇女外阴皮肤呈湿疹样皮损,掀红,水疱,滋水,瘙痒难忍,为外阴湿疹。
【病因病理】 阴部为肝经所布,急性湿疹多由湿热流注外阴而致。脾主湿,脾湿浸渍外阴,而致湿疹。 1.肝经湿热忽视卫生,或情志不遂,或外感湿邪,郁久化热,湿热流注外阴,郁于肌肤而发湿疹。 2.脾虚生湿脾主湿,脾虚失运,湿浊内生,浸淫外阴而为湿疹。


【诊断要点】 湿疹有急慢性之分。急性期:外阴瘙痒不堪,局部皮肤掀红,水疱集簇成片,黄水淋漓,常伴糜烂、结痂、化脓等继发性改变。慢性期:外阴湿疹日久不愈,转为慢性;外阴瘙痒时有时无,时缓时剧,皮色黯红,增厚,粗糙或滋水淋漓。
【辩证分型】 1.肝经湿热外阴瘙痒难忍,皮肤?{红,水疱,烦躁不安,胁满口苦,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2.脾虚生湿外阴湿疹日久不愈,局部皮色暗红,增厚粗糙,潮湿,瘙痒疼痛并作,伴纳少脘胀,便溏乏力,口淡无味。舌胖,舌边见齿痕,苔白腻,脉濡滑。
【分型治疗】 1.肝经湿热治法:清泻肝热滁湿止痒。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6克山栀12克 黄芩9克车前子15克(包煎)木通9克 泽泻12克生地12克当归12克 生甘草6克柴胡6克 薏苡仁12克地肤子15克加减:滋水多而痒者,加苦参12克、蛇床子10克;痒甚者,加防风6克、薄荷5克(包煎);皮肤?{红,加金银花12克、蒲公英30克。 2.脾虚生湿治法:健脾除湿止痒。 方药;陈夏六君子汤合知柏地黄丸加减。 陈皮6克半夏12克 党参12克苍白术各9克 云茯苓12克薏苡仁15克 淮山药15克知母12克 黄柏 12克生地 12克 丹皮12克泽泻12克煅龙牡(各)30克加减:大便溏薄者,加炮姜3克、山楂炭12克; 胸闷纳少者,加砂仁6克(后下)、六曲10克;神疲乏力者,加黄芪15克。
【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 2.补中益气九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 3.香砂六君子丸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
【简便方】 1.徐长卿500克,日煎二次,早晚各一次,每次煎水500毫升,温时熏洗患处。
2.塌痒汤鹤虱15克、苦参30克、威灵仙15克、归尾15克、蛇床子30克、狼毒15克,煎水坐浴。
3.蛇床子洗方蛇床子30克、花椒12克、白矾30克,煎水坐浴。
4.青黛散、
【其它疗法】 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脾俞(泻法)。由于外阴湿疹有滋水溢出,取穴时应避开湿疹处。
【注意事项】 1.如果是由于过敏引起的外阴湿疹,应立即清除过敏源,多饮水。 2.保持外阴部清洁卫生,浴具个人专用。每日换洗内裤,以防传染他人。 3.忌食刺激辛辣食品及鱼蟹等发物,饮食宜清淡。
外阴瘙痒症【概述】 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外阴或阴道瘙痒,如阴道炎、外阴炎、外阴周围的寄生虫感染、糖尿病等引起阴痒。
【病因病理】 外阴为足厥阴肝经所经过,若虫菌或湿热蕴于肝经都可引起本症;阴虚血燥,络脉失养也可引起外阴瘙痒。 1.肝经湿热情怀不畅,肝郁脾虚,湿热蕴郁而致阴痒。 2.虫菌感染忽视卫生,或久居阴湿之地,以致虫菌侵入阴部,发为阴痒。 3.阴虚血燥素体阴虚血燥,阴部络脉失养,血燥生风,导致外阴瘙痒。
【诊断要点】 1.本病之诊断,根据外阴或阴部有瘙痒症状即可诊为外阴瘙痒症。 2.须找出引起外阴瘙痒的病因,可作白带常规、血糖、尿糖及血常规、妇科等检查。
【辩证分型】 1.肝经湿热阴部瘙痒,甚则痒痛,坐卧不安,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或呈米泔样,或有秽臭气味,心烦不安,小溲短赤。苔黄腻,脉弦滑。 2.虫菌感染外阴奇痒,坐卧不安,夜间尤甚,带多如豆渣样或凝块状,小溲短赤刺痛。苔白腻,脉滑。 3.阴虚血燥外阴瘙痒日久不愈,外阴皮肤、黏膜干燥或粗糙,口干咽燥,大便于结。苔薄舌红干,脉细。
【分型治疗】 1.肝经湿热治法:清热泻肝,利湿止痒。 方药:萆粟渗湿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粉萆粟12克地肤子10克 白鲜皮10克龙胆草9克生山栀12古 黄芩9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 泽泻15克 木通 9克苦参 10克赤芍12克加减:苔黄腻者,加苍术9克、薏苡仁12克;便秘者,加生大黄3克(后下)。 2.虫菌感染治法: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方药:百部止痒汤(验方)。 百部30克黄芩12克 鹤虱15克山栀10克 土茯苓20克茵陈 12克 苍术12克 厦林9克车前子IO克(旬前)薏苡仁12克 桑白皮10克生甘草3克加减:带黄泡沫状者,加丹皮10克、椿根皮10克;带下呈豆渣样者,加萆粟12克。 3.阴虚血燥治法:滋阴生精,养血止痒。 方药:加味四物汤加减(验方)。 当归12克川芎6克 炒白芍12克大熟地15克 龟版10克麦冬10克 知母10克黄柏6克 制首乌12克花粉10克土茯苓12克加减:痒甚者,加白蒺藜9克、防风9克、白鲜皮15克;口干咽燥者,加玄参12克、北沙参12克;大便秘结者,加瓜蒌仁9克(打)、火麻仁9克;腰膝酸软者,加怀牛膝IO克、杜仲10克。
【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 2.知柏地黄丸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 3.愈带丸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
【简便方】 外阴瘙痒多用局部外洗、外搽的药方。
1.蛇床子洗方蛇床子15克、苦参12克、藿香30克,煎汤熏洗。
2.塌痒汤鹤虱30克,苦参、威灵仙、归尾、蛇床子、狼毒各15克,煎汤熏洗,临洗时加猪胆汁2个更佳,每日1次J次为1个疗程。外阴并发溃疡者忌用。
&nbs
【其它疗法】 1.针灸:分取两组穴位,交替使用。①外阴局部取穴(阿是穴)强刺激以止痒;②三阴交、血海、曲骨(中刺激)。 2.耳穴取外生殖器、子宫、神门、内分泌区(埋针)。 3.穴位注射①异丙嗪12.5毫克,分别在两侧曲池穴注入;②维生素B1 或B2,长强穴注入。
【注意事项】 1.保持外阴及阴道清洁卫生,勿用热水烫洗或用手抓搔。 2.积极彻底治疗脚癣,以防止自身感染。 3.多食绿叶蔬菜及水果,增加维生素摄入。 4当外阴瘙痒伴破溃时,应与外阴癌、淋球菌感染鉴别。根据病史、发病经过及活检分泌物找淋球菌等可资区别。
外阴白色病变【概述】 外阴白色病变系指一组女阴皮肤、黏膜营养障碍而致的外阴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其发病可能与长期潮湿的刺激瘙痒、某些营养缺乏、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本病多发生于中年以上的妇女。其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和外阴皮肤色素及弹性改变,中医文献仅有“阴痒”记载,而无外阴白色病变的记载。
【病因病理】 冲任督三脉一源而三歧,同出于胞中,循经外阴和阴户,著精血两亏,则影响冲、任、督三脉的正常调节功能,以致阴部皮肤失去滋养,引起局部病变。引起上述病理改变的原因有: 1.湿热下注外阴湿热久留不去,浸渍外阴而致。 2.肝郁化火久郁化火,移于外阴,热灼脉络而致。 3.气血虚弱气血素虚,外阴脉络失养而致。 4.肝肾阴虚素体肝肾阴虚,冲任不足,外阴失养而致。 5.肾虚精衰素体肾虚或久病及肾,肾虚精衰,督脉虚弱,外阴失养而致。
【诊断要点】 根据外阴瘙痒,外阴皮肤色素减退,但必须做活组织切片检查,才能诊断本病。
【辩证分型】 1.湿热下注外阴白色病变,皮肤湿润浸渍,带多色黄,外阴瘙痒。苔黄腻,脉细滑。 2.肝郁化火外阴白色病变部位皮肤干燥皲裂,瘙痒,带多色黄,心烦易怒,溲赤便秘。苔黄,脉弦。 3.气血虚弱外阴萎缩型营养不良为主,外阴有硬化性苔癣,萎缩性改变,头晕目眩,面色萎黄,心悸乏力。苔薄,舌淡,脉细弱。 4.肝肾阴虚外阴萎缩性改变,干燥萎枯,瘙痒带少,阴道干涩。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口干,舌红,脉细沉。 5.肾虚精衰外阴萎缩性改变,干枯皲裂,腰酸膝软,四肢畏冷。舌淡胖,脉沉细弱。
【分型治疗】 1.湿热下注治法:清热利湿除斑。 方药:地肤子汤(验方)加减。 地肤子15克苦参12克 黄柏10克薏苡仁12克 萆粟12克六一散12克(包煎)防风9克 茵陈9克玄参10克败酱草12克加减:带多色黄,浸润外阴者,加知母10克、黄柏9克、五倍子10克、白术12克;阴痒难忍者,加白毛藤15克、赤芍12克、土茯苓15克。 2.肝郁化火治法:清肝泻火除斑。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9克茵陈10克 生山栀9克生大黄3克(后下)黄柏9克 白鲜皮15克马鞭草15克 苏木12克泽泻10克加减:外阴皮肤干燥皲裂者,加麦冬15克、知母12克、阿胶9克(烊冲)、赤芍10克;大便秘结者,加麦冬12克、瓜篓仁9克(打)。 3.气血虚弱治法质气养血除斑。 方药:八珍汤加减。 党参12克黄芪10克 白术9克茯苓10克 当归9克大白芍10克 熟地10克阿胶9克(烊冲)仙灵脾9克 蛇床子10克炙甘草3克加减:外阴萎缩者,加山茱萸9克、知母10克、巴戟9克、淫羊藿12克、制首乌12克。 4.肝肾阴虚治法:滋肾养肝除斑。 方药:左归丸加减。 大生地15克淮山药10克 山茱萸9克菟丝子12克 枸杞子10克怀牛膝9克 龟版胶12克(烊冲)蛇床子10克女贞子12克 巴戟肉9克柏子仁9克加减:阴道干枯而痒者,加黄精12克、制首乌10克、当归9克。 5.肾虚精衰治法:益肾填精除斑。 方药:右归九加减。 熟地12克淮山药10克 山萸肉9克枸杞子10克 杜仲10克菟丝子10克 制附子9克(先煎)鹿角胶12克(烊冲)黄精10克黄芪12克
【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用于肝郁化火者。 2.左归丸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肝肾阴虚者。 3.右归丸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肾虚阳衰者。 4.十全大补丸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气血虚弱者。 5.大补阴丸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用于阴虚者。
【简便方】 外阴白色病变的治疗,除了内服中药外,若能配合外治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现将外治方介绍如下:
1.蛇床子散蛇床子15克、明矾12克、苦参10克、百部12克,水煎坐浴。
2.仙灵脾9克、川椒9克、白蒺藜9克、莪术9克、鹿衔草15克、蛇床子12克、苦参9克、归尾10克、防风10克,水煎坐浴。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本病长期不愈有恶变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随访,必要时重复作病理检查。 2.保持外阴清洁,彻底治疗阴道炎、外阴炎,避免用手抓外阴部,避免用烫水擦洗外阴。 3.增加营养,包括维生素摄入,保持情绪舒畅。http://www.pharmnet.com.cn/tcm/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7759.html

更多阅读

火炬之光2如何联机 精 火炬之光2联机平台

火炬之光2如何联机 精——简介《火炬之光2》是由位于西雅图的Runic Games开发的一部ARPG游戏,是《火炬之光》的续作游戏,已于2012年9月20日上市。《火炬之光2》的纹理处理得非常好,并且有非常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些在《火炬之光》中就已

中药治疗荨麻疹 绿豆汤能治荨麻疹吗

中药治疗荨麻疹——简介 很多荨麻疹患者希望通过中药治疗或改善病情。在介绍中药治疗荨麻疹的方法前我们先来了解这种疾病。荨麻疹是较普通皮肤血管反应性过敏性皮肤疾病,又称“瘾疹”。 本病的特征是皮肤出现瘙痒性风团,突然发生,迅

财务报表之三,现金流量表20110327 现金流量表季度报表

之前介绍了《四种财务报表20110319》的《财务报表之一,资产负债表20110319》和《财务报表之二,利润表20110322》,今天继续学习财务报表之之三,现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Flows)(以下部分资料摘自《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作者:刘顺仁,以及

火炬之光2如何洗点 火炬之光2塞外客近战流

火炬之光2如何洗点——简介今天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火炬之光2洗点的方法,想学习的同学 快来看看吧火炬之光2如何洗点——方法/步骤1火炬之光2如何洗点 1、级数低的时候玩家是可以洗点免费 所以在10级以下的玩家可以找npc免费

声明:《中医中药治疗妇科病之三 中医如何治疗妇科病》为网友混江龙霸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