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种植桂花树资料汇集

桂花树  学名:Osmanthus fragrans
  科名:木犀科(Oleaceae)
  属名:木犀属(Osmanthus)
  拉丁名:Osmanthus fragrans Lour.
  俗名:桂花树
  形态特征:桂花树风姿飘逸,碧枝绿叶,四季常青,飘香怡人。桂花为常绿阔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冠可覆盖400平方米,桂花实生苗有明显的主根,根系发达深长。幼根浅黄褐色,老根黄褐色。叶面光滑,革质,近轴面暗亮绿色,远轴面色较淡。
  用途:桂花终年常绿,枝繁叶茂,秋季开花,芳香四溢,可谓"独占三秋压群芳"。在园林中应用普遍,常作园景树,有孤植、对植,也有成丛成林栽种。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桂花常与建筑物,山、石机配,以丛生灌木型的植株植于亭、台、楼、阁附近。旧式庭园常用对植,古称"双桂当庭"或"双桂留芳"。在住宅四旁或窗前栽植桂花树,能收到:"金风送香"的效果。桂花对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氟化氢有一定的抗性,也是工矿区的一种绿化的好花木。
  习性:桂花适应于亚热带气候广大地区。性喜温暖,湿润。种植地区平均气温14~28℃,7月平均气温24~28℃,1月平均气温0℃以上,能耐最低气温-13℃,最适生长气温是15~28℃。湿度对桂花生长发育极为重要,若遇到干旱会影响开花,强日照和荫蔽对其生长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时光照。
  桂花品种
  桂花由于久经人工栽培,自然杂交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栽培品种。近年来,全国各主要城市对桂花资源及品种进行了广泛调查,实地记录桂花开花性状,对各种类型桂花的性状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出较为稳定的遗传性状,并考虑传统分类的方法和园林生产上的应用,鉴定整理出桂花的四个品种群。
  四季桂品种群:四季开花,有“月月桂”、“日香桂”、“大叶佛顶珠”、“齿叶四季桂”等品种。
  银桂品种群:秋季开花,花色纯白、乳白、黄白色,有“籽银桂”(结籽),“九龙桂”、“早银桂”、“晚银桂”、“白洁”等品种。
  金桂品种群:秋季开花,花柠檬黄淡至金黄色,有“大花金桂”、“大叶黄”、“潢川金桂”、“晚金桂”、“圆叶金桂”等品种。
   丹桂品种群:秋季开花,花色较深,橙黄、橙红至朱红色,有“大花丹桂”、“齿丹桂”、“朱砂丹桂”、“宽叶红”等品种。各品种群中都有一些值得推广应用的品种,例如:四季桂品种群中的“日香桂”、“大叶佛顶珠”,均是小灌木,高0.5—1.5米。“日香桂”花淡黄色,同一枝条各节先后开花,几乎日日有花,故得名。现四川苍溪有大量母株。“大叶佛顶珠”花乳白至纯白色,花序密集,顶生花序独特,花期自春到秋连续不断。它们观赏价值很高,既可盆栽入室,也可露地大片栽植。
  桂花有的结果,有的不结果。一般第二年4—5月核果成熟,用其播种,一般要5—6年才开花。无性繁殖用枝条扦插、嫁接、压条可以当年开花。宋代记载:“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须知天上人间物,同禀清秋在一时”,指出其开花的基本规律:即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月圆时,桂花盛开,半个月后花凋榭了,月亮也亏缺了。
  桂花喜温暖,抗逆性强,既耐高温,也较耐寒。因此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均可露地越冬。
  桂花较喜阳光,亦能耐阴,在全光照下其枝叶生长茂盛,开花繁密,在阴处生长枝叶稀疏、花稀少。若在北方室内盆栽尤需注意有充足光照,以利于生长和花芽的形成。
  桂花性好湿润,切忌积水,但也有一定的耐干旱能力。
  桂花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除碱性土和低洼地或过于粘重、排水不畅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最为适宜。
  桂花对氯气、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害气体都有一定的吸收性,还有较强的吸滞粉尘的能力,常被用于城市及工矿区。
  桂花晒干后,可以冲茶。
  桂花其本在9~10月份开花,呈淡黄色,浓香。
  广西省桂林市因桂花树成林而得名。
  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幸福来。每年中秋月明,天清露冷,庭前屋后、广场、公园绿地的片片桂花盛开了,在空气中浸润着甜甜的桂花香味,冷露、月色、花香,最能激发情思,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农历八月,古称桂月,此月是赏桂的最佳时期,又是赏月的最佳月份。中国的桂花,中秋的明月,自古就和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联系在一起。许多诗人吟诗填词来描绘它、颂扬它,甚至把它加以神化,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月宫系列神话,月中的宫殿,宫中的仙境,已成为历代脍炙人口的美谈,也正是桂花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桂树竟成了“仙树”。宋代韩子苍诗:“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李清照称桂花树“自是花中第一流”。近代,经群众性评选,桂树一跃登上10大名花的宝座。
  桂花的名称很多,因其叶脉形如圭而称“圭”,因其材质致密,纹理如犀而称“木犀”,因其自然分布于丛生岩岭间而称“岩桂”,因开花时芬芳扑鼻,香飘数里,因而又叫“七里香”、“九里香”。
  桂花属木犀科、木犀属植物。原产我国西南、华南及华东地区,现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等地有野生资源,尤以苏州市(桂花公园、市花)栽培最为集中。淮河流域至黄河下游以南各地普遍地栽,淮河以北地区,桂花露地越冬有困难,一般采用盆栽,冬季移入温室或冷窖中越冬,以保其正常生长。
  桂花在日本、印度均有栽培,自1771年我国桂花经广州、印度传入英国,之后便迅速扩展,现今欧美许多国家以及东南亚各国都普遍栽培,成为重要的香花植物。
  桂花史话
  据文字记载,中国桂花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提到的招摇之山多桂。《山海经·西山经》提到皋涂之山多桂木。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吕氏春秋》中盛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东汉袁康等辑录的《越绝书》中载有计倪答越王之话语:“桂实生桂,桐实生桐”。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桂就受人喜爱。
  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并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当时栽种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橄榄、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来,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也提到桂花,看来桂花引种宫苑初获成功,并具一定规模。
  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记载:“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巅,冬夏常青,其类自为林,间无杂树。”南京为天朝古都,南朝齐武帝(公元483—493年)时,湖南湘州送桂树植芳林苑中。《南部烟花记》记载,陈后主(公元583—589年)为爱妃张丽华造“桂宫”于庭院中,植桂一株,树下置药杵臼,并使张妃驯养一白兔,时独步于中,谓之月宫。可想而知,当时把月亮认作有嫦娥、桂树、玉兔存在的月宫这一传说已相当普及,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把桂树用于园林栽培了。现陕西汉中市城东南圣水内还有汉桂一株,相传为汉高祖刘邦臣下萧何手植,其主干直径达232厘米,树冠覆地面积400多平方米,枝叶繁茂,苍劲雄伟。
  唐代文人引种桂花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风。柳宗元自湖南衡阳移桂花十余株栽植零陵。白居易曾为杭州、苏州刺史,他将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带到苏州城中种植。唐相李德裕在二十年间收集了大量花木,其中剡溪之红桂,钟山之月桂,曲阿之山桂,永嘉之紫桂,剡中之真红桂,先后引种到洛阳郊外他的别墅所在地,此时园苑寺院种植桂花,已较普遍。
  桂花的神话传说不断出现,尤其是唐代小说中的吴刚伐桂的故事,更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传说中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汉朝河西人吴刚,因学仙时,不遵道规,被罚至月中伐桂,但此树随砍随合,总不能伐倒。千万年过去了,吴刚总是每日辛勤伐树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树却依然如故,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只有中秋这一天,吴刚才在树下稍事休息,与人间共度团圆佳节。毛主席的诗词“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就源出于这一典故。
  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广泛用于庭园中栽培观赏。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李白在《咏桂》诗中则有“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植君园”。表明诗人要植桂园中,既可时时观赏,又可时时自勉。这种需要,导致园中栽培桂花日渐普遍。如宋朝梅尧臣《临轩桂》:“山楹无恶木,但有绿桂丛”。欧阳修《谢人寄双桂树子》中“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暗示桂花已移植到诗人庭院中的芍药栏杆旁。宋代毛滂《桂花歌》中“玉阶桂影秋绰约”说明在玉色的台阶前植桂。元代倪瓒《桂花》诗中“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指出窗前植桂。
  周《客座新闻》中记载:“衡神词其径,绵亘四十余里,夹道皆合抱松桂相间,连云遮日,人行空翠中,而秋来香闻十里,其数竟达17000株,真神幻佳景”。可见当时已有松桂相配作行道树。在现代园林中,因循古例,充分利用桂花枝叶繁茂,四季常青等优点,用作绿化树种。其配置形式不拘一格,或对植,或散植,或群植、列植。传统配置中自古就有“两桂当庭”、“双桂留芳”的称谓,也常把玉兰、海棠、牡丹、桂花四种传统名花同植庭前,以取玉、堂、富、贵之谐音,喻吉祥之意。
  在众多名花中,桂花是一种长寿植物,据全国15个省市调查资料表明:现存百年以上古桂2200余株,千年以上的古株约占0.5%,这些古桂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为我们挖掘桂花文化,开展科技研究,开发旅游资源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
  有人对桂花开花习性作过专题研究,桂花开花以一年生新梢为主,其花量多少与桂花的发枝力、腋芽数、百朵花重等有密切关系。
  桂花品种
  桂花由于久经人工栽培,自然杂交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栽培品种。近年来,全国各主要城市对桂花资源及品种进行了广泛调查,实地记录桂花开花性状,对各种类型桂花的性状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出较为稳定的遗传性状,并考虑传统分类的方法和园林生产上的应用,鉴定整理出桂花的四个品种群。
  四季桂品种群:四季开花,有“月月桂”、“日香桂”、“大叶佛顶珠”、“齿叶四季桂”等品种。
  银桂品种群:秋季开花,花色纯白、乳白、黄白色,有“籽银桂”(结籽),“九龙桂”、“早银桂”、“晚银桂”、“白洁”等品种。金桂品种群:秋季开花,花柠檬黄淡至金黄色,有“大花金桂”、“大叶黄”、“潢川金桂”、“晚金桂”、“圆叶金桂”等品种。
   丹桂品种群:秋季开花,花色较深,橙黄、橙红至朱红色,有“大花丹桂”、“齿丹桂”、“朱砂丹桂”、“宽叶红”等品种。各品种群中都有一些值得推广应用的品种,例如:四季桂品种群中的“日香桂”、“大叶佛顶珠”,均是小灌木,高0.5—1.5米。“日香桂”花淡黄色,同一枝条各节先后开花,几乎日日有花,故得名。现四川苍溪有大量母株。“大叶佛顶珠”花乳白至纯白色,花序密集,顶生花序独特,花期自春到秋连续不断。它们观赏价值很高,既可盆栽入室,也可露地大片栽植。
  各地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种或品种进行繁殖。例如以采花为目的宜选用花繁而密的丰产型,如开花、落花整齐的“潢川金桂”、“金桂”、“籽银桂”,“大花丹桂”、“橙红丹桂”等。以观花闻香为目的,宜选用“大花丹桂”,“籽丹桂”,“朱砂丹桂”,“大花金桂”,“圆瓣金桂”等。作灌木、盆栽、盆景宜选用“日香桂”、“大叶佛顶珠”、“月月桂”、“四季桂”、“九龙桂”、“柳叶桂”等,用作乔木或作庭园主景宜选“大叶黄银桂”、“金桂”、“大叶丹桂”、“大丹金桂”、“橙红丹桂”。
  桂花有的结果,有的不结果。一般第二年4—5月核果成熟,用其播种,一般要5—6年才开花。无性繁殖用枝条扦插、嫁接、压条可以当年开花。
  宋代记载:“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须知天上人间物,同禀清秋在一时”,指出其开花的基本规律:即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月圆时,桂花盛开,半个月后花凋榭了,月亮也亏缺了。
  桂花喜温暖,抗逆性强,既耐高温,也较耐寒,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均可露地越冬。
  桂花较喜阳光,亦能耐阴,在全光照下其枝叶生长茂盛,开花繁密,在阴处生长枝叶稀疏、花稀少。若在北方室内盆栽尤需注意有充足光照,以利于生长和花芽的形成。
  古人对桂花开花的天气条件,有大量记载。唐代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有“冷露无声湿桂花”,柳宗元“露密前山桂”,白居易“天将秋气蒸寒馥,月借金波摘子黄”,宋代陆游:“重露湿香幽径晓,斜阳烘蕊小窗妍”。诗中“冷露”、“露密”说明开花天气要早晚冷凉;“烘与蒸”说明天气还会一度出现较高的温度。这种早晚冷凉、白天燠热的天气既有利于桂树的营养积累,也促使雨露的形成,桂树开花随之加速,苏州人称之为“木犀蒸”。中秋前后天气突然热起来,竟像夏季一样,桂花一经蒸郁,就烂烂漫漫地盛开了。桂花开花既需要一定的湿度,还要有一定的温差。
  桂花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除碱性土和低洼地或过于粘重、排水不畅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最为适宜。
  桂花对氯气、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害气体都有一定的抗性,还有较强的吸滞粉尘的能力,常被用于城市及工矿区绿化。
  人们喜欢桂花,目前全国有16个省(区)市、县将桂花作为市花、省花、县花。历史上五大桂花老产区:湖北咸宁、苏州吴县、广西桂林、杭州满觉陇、四川新都。
  桂花树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月宫仙桂”的神话给世人以无穷的遐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桂花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四季桂花(又叫日本桂花),四季开花,四季飘香。夏秋两季芳香浓郁,春冬两季微有香气。四季栽培,即可美化环境,又可入药。其根炖肉服,治虚火牙痛、喉痛。无论是阳台、庭院均可栽培。其栽培技术是:
  1.阳台栽培。阳台栽培选用幼株最为适宜。高30~50厘米的幼株先将放花盆处铺放一层4厘米厚的碎石子,又将花盆底部钻几个小孔(以便利水),再将花盆放在碎石上面。然后将花盆里装入细泥土,即栽培桂花苗株,栽苗后用细泥土覆盖苗株树根4~5厘米厚,又将泥土拍紧。最后(用清水)淋定根水将花盆泥土浸透。待苗株成活露出新芽时,撬开根部处的泥土,按每株施发酵后的油饼100克。3个月后,可按每株用碳铵100克对粪水500克淋一次,以后做到少施、勤施为宜。
  2.庭院栽培。①50~100厘米高的小苗株,打窝栽培。窝深40厘米、窝宽50厘米。打窝后将窝内泥土欠细。然后栽培,栽苗后复盖细泥7~10厘米厚。然后将泥土拍紧,最后(用清水)淋定根水将窝内泥土浸透。②大株为100厘米以上的,打窝栽培。窝深60厘米、窝宽80厘米。打窝后仍将窝内泥土欠细,然后栽培树苗,栽苗后复盖泥土10~15厘米,再将泥土拍紧后,仍然(用清水)淋定根水将窝内泥土浸透。待大、小苗株成活露出新芽时按每株施人畜粪尿1千克淋一次。3个月后,又按每株用碳铵150克对粪水1~2千克淋施一次。以后做到勤施、少施为宜。
  3.整形。①阳台栽培的桂花树,应修剪整理为球形,其形秀丽可观。②庭院栽培的桂花树应剪整理为伞形其形增添乐趣美景。



桂花属长日照植物,喜在充足的阳光和土层肥厚、排水良好的地方 生长,土壤要微酸,PH5.5~6.5。忌碱土,怕积水和煤烟。

(1)露地栽培 地栽桂花多于早春进行。栽植地点要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地方。栽
前先挖个大穴,多施有机肥料,同时增施一些草木灰,苗木需带土索移植,以利成活。栽后充分灌水。成
活后施一次液肥。7-8月间现施1-2次水肥。临冬之前现施以腐熟堆肥。以后每年3月下旬追施一次速效性
氮肥,7月追施一次速效性磷钾肥,10月份再施一次有机肥。每次施肥后都要及时灌水和中耕除草,平时注
意及时防治病虫害,这样便可加速生长,年年开花繁茂,花多味香。

(2) 盆栽 要让桂花多开花,气香,需要抓住选好盆土、适时浇水、巧施追肥、适当修剪、防治病虫 等五个主要环节。 盆土选择培养土可选用山泥、腐殖土、沙土按5:3:2配制,也可以腐叶土和沙壤土各半配制。 浇水桂花浇水要掌握“二少一多”的原则,即新梢发生前少浇水,阴雨天少浇水,夏秋干旱天气多浇水。平时浇水以保持盆土半干半湿为宜。在雨天要及时避雨排水,以防盆内积水导致烂根。冬季浇水不可过多,否则易引起落叶甚至受涝死亡,一般是“不干不浇,浇必浇透”。 施肥春季发芽后每隔10天施1次充分腐熟饼肥水,促使其发枝。7月份以后改施以磷肥为主的液肥,促使花芽分化。如果施肥不足,特别是磷肥不足,则分枝少,花也少,而且香味不足。冬季入室前可在盆土表面撒豆饼粉或浇一次浓肥越冬。 修剪桂花根系发达,萌发力强。因而,要使桂花花繁叶茂,需适当修剪,保持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平衡。一般应剪去徒长枝、细弱枝、病虫枝,以利通风透气、养分集中,促使桂花孕育更多、更饱满的花芽。


栽培品种可用播种、嫁接、扦插或压条法繁殖;种子有后熟期,需沙藏半年左右方可播种。扦插在春
季 发芽前进行,选一年生枝条作插条,插入素沙土或草炭土内,上面覆盖塑料薄膜,放在蔽阴处养护,立秋后即可生根。大量繁殖苗木时,北方多用小叶女贞,南方多用大叶女贞二年生苗作砧木,在春季发芽之前自地面以上5厘米处剪断后用切接法进行嫁接。北方盆栽桂花多在夏至到入伏前用靠接繁殖。早春先将小叶女贞上盆栽植,然后与桂花树上粗细相近的枝条靠接,白露前后将接穗剪离母体,同时将砧木接口上面的枝条剪掉。

桂花性喜温暖高燥、日照充足的环境和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盆栽桂花需在每年春季萌芽前
换土1次,同时适当修剪过密和衰老的须根。4~9月间,宜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培养,浇水要见干见湿。忌浇水过多或雨后盆内积水。开花季节,浇水也不能太多。否则,容易引起落蕾。

桂花喜肥,生长季节每7~10天施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花前和花后各施1次干肥( 酱渣每盆约50克)。
花前施,可促使开花繁茂;花后施,促使来年新枝生长齐壮。桂花是香 花花木,喜欢含磷钾的肥料。因此,整个生长期间,应适当多施含磷钾多的肥料。晚秋需移 至0℃以上的冷室内越冬,保持盆土略湿润,使其充分休眠,有利来年开花。

桂花性喜阳,喜干燥,四季常绿。管理得当,可使桂花盆景枝繁叶茂,连年花开不断,花繁芳香。
  
  一、换盆换盆一般在植株高50厘米时,用24厘米口径的花盆;植株80厘米时,用32厘米口径的花盆。当换至大花盆时,可3-5年换一次。换盆前准备好营养土,营养土选用腐殖土、园土各半拌和待用。换盆时,保留40%的旧土,剪除烂根,适当修剪土坨外围的老根及少量盘绕须根。换盆后加入适量的新土并浇足水,放阴凉处10天后,再移到阳光充足、通风条件好的阳台或庭院中。换盆宜选在3月上旬进行。
  
  二、肥水管理盆栽桂花由于花盆容积有限,容易缺少养分,水分不足,因此需要通过施肥、浇水来补充。追肥宜在生长季节进行,换盆的当年,从6月份起,每隔20天左右结合浇水,施1次15%的腐熟猪粪与桐麸浸泡的肥液,或15%的桐麸与复合肥浸泡的液肥,10月上旬停止施肥。次年,当植株长新叶后,从4月开始,每15天浇1次15%的上述液肥;6-8月液肥浓度增至20%-30%。若长势健壮,应减少施肥次数和降低肥液浓度;9-10月份每20天施1次15%的上述液肥,霜降后停止施肥。每次施肥后,视其盆土干湿度,适时浇水,浇水次数,根据气候、生长条件灵活掌握,盆土湿度以保持半干状态为宜。一般春、秋季节2-4天浇1次,夏季1-3天浇1次。天气晴朗、干燥要注意多浇,阴、雨天要少浇或不浇。桂花忌湿,切忌盆内积水,特别是秋季开花时节,过湿会引起落花。
  
   三、修剪修剪以冬剪为主,每年在早春进行。第一次冬剪时,根据苗木大小、高矮、株形等情况,将主干短截1/4-1/3,促使下部不定芽萌发新枝,并适当修剪过密枝。以后的修剪先剪除枯枝、细弱枝、病虫枝后,然后保留3-5个着生部位节间短,且开张角度适中,空间分布均匀的侧枝,其余萌蘖枝均予疏除。次年修剪时,对生长过旺的侧枝,保留基部一些分枝作花枝后,将旺长部分短截,使之与其他侧枝协调生长,同时剪除夏秋季长出的徒长枝,并根据需要控制植株高度,结合打顶,吊压下部枝条,形成良好的树冠结构。
  
  四、病虫防治桂花枝干上有灰白色圆点,可用毛刷清除,或用乐果乳油1500-2000 倍液喷洒,隔7天一次,连喷3次。
桂花移植能否成活,最关键的是水。因而在移植中一切都要围绕着桂花所需的条件而展开。
一、挖掘土球:移植时挖掘的土球直径应为树木胸径的十倍左右,尝试要根据树木胸径而定,挖好的土球要用包装材料包好,避免土球松散。
二、修剪:因桂花生长慢,因而在移植时要有尽可能多地保留骨干枝条,在确保完整的树冠骨架的前提下,把最后一个生长季节生长的枝叶全部前去一部分,同时前去病虫枝、细弱枝、残枝、内生枝和徒长枝,切忌把枝叶全部前去仅留主干。因为桂花树剪光梢、叶后,是不易再萌发新梢叶的。
三、基肥:桂花是喜肥的树木,在种植时要施足基肥,基肥宜选用腐熟的有机质肥,如堆肥等。桂花种植的土球表面要与地面相平,如种植地容易积水,种植时土球要高出地面。
四、淋水:桂花种植能否成活关键是淋水,在种植完毕后马上淋定根水,并且一定要淋足,此后每天对苗木地上部分喷水二到三次,视天气而定,但是对桂花根部切忌每天淋水,一般除种植时淋足定根水外,以后一个星期淋水一次即可,但一定要淋透。
五、种植时间:桂花最佳的种植季节为每年新枝萌发前后和秋季花后进行,即每年2~5月和10~11月。如果确实要在高温干旱季节进行移植一定要在移植后增加相应的遮荫设施同时每天增加枝叶喷水的次数。


单干桂花树种植技术
  用单干桂花作绿化树、行道树时,要求生长高大,覆盖面广,整形美观。要考虑枝丫不易被人攀摘,而且能让行人、车辆通行无阻。一般选用乔木性状强的桂花品种,突出表现其干性特征,并从小开始培育。  (一)繁殖育苗  采用种子播种育苗,是培育单干桂花的主要繁育方法。桂花树实生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生命力强,寿命长,尤其是树干发育良好.适宜用作行道树或庭荫树。桂花产区多以此法培育单干桂花大苗。这样,桂花生长速度快,树身发育好,能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具体方法见第四章第一节播种繁殖育苗的相关内容。  (二)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培育单干桂花树的重要措施。通过修剪,有计划地将树体营养进行重新分配,使过分分散的养分集中起来,重点供给某个生长中心。培育单干桂花树,要及时和合理地进行整形修剪,才能使树体结构合理.形成单一主干,使同化能力强的枝叶着生在树干的有利位置上,促使大量养分用于主干增粗的生长.调节和控制树干和树冠生长、开花与营养生长、生长与衰老更新之间的矛盾.并能使其长成所需要的树形,达到理想的高度。还可减少病虫害,从而使桂花生长快,树干直.树形美,满足人们的观赏要求.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  单干桂花树的整形修剪,可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如苗期、幼树期和成年树期,分别采取不同的整形修剪方法。由于单干桂花在圃时间较长,并需要多次移植,整形修剪可结合移植修剪一起进行。  单干桂花苗期,主要是培育主干。对一二年生苗,让其自由生长,将直立枝留作主干,将分枝和侧枝留作辅养枝。对3年生苗,主干中下部的分枝和侧枝一律剪除。主干中上部的分枝、侧枝,可视主干需留的高度而决定其取舍。在开始几年.主干上不留粗壮枝.细弱小枝,可以甩放不管。当主干高度合适后,在其上选留3~4个主枝。凡是被选留的枝条,均要进行轻截.破坏它原有的消耗中心.改善营养液运输方向,使营养供给主干顶端生长中心.促进主干的高生长,使树木按栽培目的定向培育。在各枝条上,除出现与选留延长枝发生竞争者要进行控制修剪外,其余各枝可以不剪。主干基部,如有萌蘖,宜尽早剪除,以免影响主干生长.使水分和营养集中,促进上部枝条发育,形成理想的单十树形。  幼树期的整形管理工作,主要是培养主干.扩大树冠。为了保证主枝的生长,迅速扩张树冠,一切妨碍主枝生长的竞争枝,必须及时控制和疏除。主枝和主要侧枝的带头枝,应选留壮枝壮芽,使之直线延伸,减少弯曲,以保证其生长优势。对扰乱树形或突出于树冠外围的徒长枝和竞争枝,要及时回缩或疏除。对树冠内的交叉枝、重叠枝和内膛枝.以及枯枝和病虫枝,也要及时疏除.以利于通风透气。这样.留下的枝条。分布均匀,疏密有致。幼年桂花树,一年中有多次抽梢的习性,应合理利用。当年抽发的春梢.主要用于产花;夏梢用于扩冠.大部分应予保留;秋梢易遭冻害,应及时剪除。  在进入始花年龄时,整形大体完成。此后可结合苗木移植,处理好生长和开花的关系,继续完善树形。在修剪上,对过密的外围枝要疏剪;对徒长枝进行回缩;对重叠枝、交叉枝和纤弱枝,应回缩或疏除;对干枯枝和病虫枝,应一律剪掉。这样,才能形成通风透光良好的树冠结构及优美的树姿,并达到立体开花的效果。  (三)苗木移植  桂花树绿化苗需要在苗圃地培育多年.才能出圃应用。因此,桂花树的适度移植可以促进其须根发达.树体美观,提高种植成活率。  1.移植地区准备:桂花小苗移植前,必须对移植地深耕细耙,要求达到“三耕三耙”.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使土壤疏松,增强透气性和保水能力,有利于好气性细菌的活动,促进有机肥的分解,同时给苗木根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切忌边翻地,边做床,边育苗。  在对移植地深耕的同时,应施人底肥.如豆饼和菜籽饼等,每667平方米施入量为100~125千克。如施腐熟的猪、牛、鸡粪等有机肥料,每667平方米施入量为1500~2000千克,以满足桂花苗木在生长期间所需的养分。施肥翻耕后,做成宽1.5~2米、高20~25厘米、长5~10米的苗床,以便于操作管理。苗床间的步行道,底宽30厘米左右,两边稍低,中央略高,以利于排水。  2.移植时同:一般以冬末春初移植为宜。这时桂花苗尚未萌动抽新芽。移植迟了,桂花长出新梢,会影响桂花的恢复生长。在桂林地区,桂花小苗的移植在11月底至次年2月份都可以进行。这时移植,桂花苗木的根系恢复快,并迅速长出新根,根部伤口愈合良好,无缓苗期,在春季的生长季节能及时抽梢,可加速生长进程,既可节省管理费用,又能使苗木尽快恢复生长。经过移植的苗木.须根发达.树体美观,移栽成活率高。  3.苗术移植:1年生桂花树苗高达25厘米时,次年早春即可进行第一次移植。移植时,先去掉弱苗,将强壮的小苗就地移植在条播的间隔行中或其他苗圃地,株行距可定为20厘米×20厘米。2年生苗高60厘米,或3年生苗高120厘米时,可进行第二次移植,株行距为l米×1米。起苗时,要尽量多带土,以保持根系完整。并且要适当剪去过长的主根。待桂花苗干径达到3~4厘米时,可以进行第三次移植,株行距为2.5米×2.5米。移植时要挖好土球,土球的直径和高度一般为25~30厘米×25~30厘米。苗术要随挖随栽.并保持土球完好.防止损伤根系。栽植完毕.随即浇一次透水.以保证桂花苗成活。  (四)科学施肥  桂花树是常绿树种,一年内枝梢生长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如小及时补充养分,则树体生长不良.开花也会受影响。土壤中的可供养分有限,需要通过施肥予以补充。科学地施肥,能促进桂花生长,增强树势,调节开花。  单干桂花树在苗圃栽植期,每年需施肥3~4次。早春.芽开始膨大前根系就已开始活动,吸收肥料。因此,在早春萌芽前施入腐熟的豆饼、猪粪和禽粪等速效性氮肥为主的肥料,可促进春梢生长。秋季桂花开花后,为了恢复树势,补充营养,宜在花后至入冬前在树盘内施入腐熟的厩肥。其间可根据桂花生长情况。施肥1~2次,以速效性氮肥为主,并配合施用磷、钾肥,促进桂花的树干增长和树冠的扩展。  作为绿化苗木的桂花树,施肥能够使苗木根系发达和集中,移栽后易于成活。施肥时,必须把肥料施在根系能吸收的地方,如把肥料施在直径为1~2米的树盘内,不能离树冠太远,否则根系向外过度扩展,不利于土球的挖掘,苗木的移栽成活率也会受到影响。但也不应施于树干下,以免灼伤树木,也不利于肥料的吸收。所施的肥料,以兑水施用或浅耕覆盖施用为好。尽量不要深挖土壤,否则挖掘土球时,容易出现土球松散或带不起土球的现象。基肥的施用,应结合苗木移植进行。在移植坑穴内,放入猪粪、优质塘泥及垃圾作为基肥,并与土壤拌均匀后再覆土。根系不宜直接与肥料接触,以免伤根,降低成活率。新移植的桂花.由于根系的损伤,吸收能力较弱,因而追肥不宜太早,以免影响苗木的移植成活率。

桂花

桂花属长日照植物,喜在充足的阳光和土层肥厚、排水良好的地方 生长,土壤要微酸,PH5.5~6.5。忌碱土,怕积水和煤烟。


(1)露地栽培 地栽桂花多于早春进行。栽植地点要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地方。栽

前先挖个大穴,多施有机肥料,同时增施一些草木灰,苗木需带土索移植,以利成活。栽后充分灌水。成

转载:种植桂花树资料汇集
活后施一次液肥。7-8月间现施1-2次水肥。临冬之前现施以腐熟堆肥。以后每年3月下旬追施一次速效性

氮肥,7月追施一次速效性磷钾肥,10月份再施一次有机肥。每次施肥后都要及时灌水和中耕除草,平时注

意及时防治病虫害,这样便可加速生长,年年开花繁茂,花多味香。


(2) 盆栽 要让桂花多开花,气香,需要抓住选好盆土、适时浇水、巧施追肥、适当修剪、防治病虫 等五个主要环节。 盆土选择培养土可选用山泥、腐殖土、沙土按5:3:2配制,也可以腐叶土和沙壤土各半配制。 浇水桂花浇水要掌握“二少一多”的原则,即新梢发生前少浇水,阴雨天少浇水,夏秋干旱天气多浇水。平时浇水以保持盆土半干半湿为宜。在雨天要及时避雨排水,以防盆内积水导致烂根。冬季浇水不可过多,否则易引起落叶甚至受涝死亡,一般是“不干不浇,浇必浇透”。 施肥春季发芽后每隔10天施1次充分腐熟饼肥水,促使其发枝。7月份以后改施以磷肥为主的液肥,促使花芽分化。如果施肥不足,特别是磷肥不足,则分枝少,花也少,而且香味不足。冬季入室前可在盆土表面撒豆饼粉或浇一次浓肥越冬。 修剪桂花根系发达,萌发力强。因而,要使桂花花繁叶茂,需适当修剪,保持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平衡。一般应剪去徒长枝、细弱枝、病虫枝,以利通风透气、养分集中,促使桂花孕育更多、更饱满的花芽。


栽培品种可用播种、嫁接、扦插或压条法繁殖;种子有后熟期,需沙藏半年左右方可播种。扦插在春

季 发芽前进行,选一年生枝条作插条,插入素沙土或草炭土内,上面覆盖塑料薄膜,放在蔽阴处养护,立秋后即可生根。大量繁殖苗木时,北方多用小叶女贞,南方多用大叶女贞二年生苗作砧木,在春季发芽之前自地面以上5厘米处剪断后用切接法进行嫁接。北方盆栽桂花多在夏至到入伏前用靠接繁殖。早春先将小叶女贞上盆栽植,然后与桂花树上粗细相近的枝条靠接,白露前后将接穗剪离母体,同时将砧木接口上面的枝条剪掉。

桂花性喜温暖高燥、日照充足的环境和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盆栽桂花需在每年春季萌芽前

换土1次,同时适当修剪过密和衰老的须根。4~9月间,宜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培养,浇水要见干见湿。忌浇水过多或雨后盆内积水。开花季节,浇水也不能太多。否则,容易引起落蕾。



桂花喜肥,生长季节每7~10天施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花前和花后各施1次干肥( 酱渣每盆约50克)。

花前施,可促使开花繁茂;花后施,促使来年新枝生长齐壮。桂花是香 花花木,喜欢含磷钾的肥料。因此,整个生长期间,应适当多施含磷钾多的肥料。晚秋需移 至0℃以上的冷室内越冬,保持盆土略湿润,使其充分休眠,有利来年开花。


桂花性喜阳,喜干燥,四季常绿。管理得当,可使桂花盆景枝繁叶茂,连年花开不断,花繁芳香。

  一、换盆换盆一般在植株高50厘米时,用24厘米口径的花盆;植株80厘米时,用32厘米口径的花盆。当换至大花盆时,可3-5年换一次。换盆前准备好营养土,营养土选用腐殖土、园土各半拌和待用。换盆时,保留40%的旧土,剪除烂根,适当修剪土坨外围的老根及少量盘绕须根。换盆后加入适量的新土并浇足水,放阴凉处10天后,再移到阳光充足、通风条件好的阳台或庭院中。换盆宜选在3月上旬进行。

  二、肥水管理盆栽桂花由于花盆容积有限,容易缺少养分,水分不足,因此需要通过施肥、浇水来补充。追肥宜在生长季节进行,换盆的当年,从6月份起,每隔20天左右结合浇水,施1次15%的腐熟猪粪与桐麸浸泡的肥液,或15%的桐麸与复合肥浸泡的液肥,10月上旬停止施肥。次年,当植株长新叶后,从4月开始,每15天浇1次15%的上述液肥;6-8月液肥浓度增至20%-30%。若长势健壮,应减少施肥次数和降低肥液浓度;9-10月份每20天施1次15%的上述液肥,霜降后停止施肥。每次施肥后,视其盆土干湿度,适时浇水,浇水次数,根据气候、生长条件灵活掌握,盆土湿度以保持半干状态为宜。一般春、秋季节2-4天浇1次,夏季1-3天浇1次。天气晴朗、干燥要注意多浇,阴、雨天要少浇或不浇。桂花忌湿,切忌盆内积水,特别是秋季开花时节,过湿会引起落花。

   三、修剪修剪以冬剪为主,每年在早春进行。第一次冬剪时,根据苗木大小、高矮、株形等情况,将主干短截1/4-1/3,促使下部不定芽萌发新枝,并适当修剪过密枝。以后的修剪先剪除枯枝、细弱枝、病虫枝后,然后保留3-5个着生部位节间短,且开张角度适中,空间分布均匀的侧枝,其余萌蘖枝均予疏除。次年修剪时,对生长过旺的侧枝,保留基部一些分枝作花枝后,将旺长部分短截,使之与其他侧枝协调生长,同时剪除夏秋季长出的徒长枝,并根据需要控制植株高度,结合打顶,吊压下部枝条,形成良好的树冠结构。

  四、病虫防治桂花枝干上有灰白色圆点,可用毛刷清除,或用乐果乳油1500-2000 倍液喷洒,隔7天一次,连喷3次。



挑选盆栽桂花,在外观上要选择枝条匀称、分叉部位低的产品。在花场,桂花大多是种在地下,只是到临卖时才挖起来套盆,这样临时装盆的桂花,我们买回来后,不管怎么用心栽培都会掉叶,因此,要注意选择在盆底的排水孔有小根伸出来的产品。刚装盆的桂花,其盆土很新鲜,很松软,稍加留心就能分辨得出来。选购其它的木本盆栽花卉,也是这个道理。
【适宜的摆放位置】根据桂花的生长特性,把它摆放在东南向的阳台上比较好。如果一定要摆在室内,也要选在东南向的门窗前,以让它最大限度地接受光线。
【如何浇水】对于盆栽桂花,在晚秋到早春,等盆土稍干后或叶子有点萎蔫时才浇水,浇水时要一次性浇透。在晚春到早秋这段生长旺盛的季节,浇水要勤一些,如果没有经验,可在叶子萎蔫时把水一次性浇透,也可等到盆土表面发白稍有裂口时浇透,一般的在夏季高温时,可一天浇两次水,早晚各一次。要注意的是,如果水分供应太多,会造成落花。对于家庭养花,控制浇水很困难,最机械的办法还是不干(蔫)不浇,浇就浇透。水分过多时,叶片就会发黄。
【如何施肥】开春后,在晚间气温回升到15℃以上时开始施肥,这时枝条开始生长,需要肥料。如果是用复合肥,每次施用量为4克(约小矿泉水瓶的一瓶盖),在盆土的四周打四个小孔,把复合肥平均放下去,再用土盖住(下次打孔时要换个位置),每10——15天施肥一次,直到秋季晚上气温下降到8℃以下后停止施肥。如果是施用饼肥等有机肥料,每次用量为吃饭碗的1/3碗(不用兑水)。如果是从花店买的有包装的花肥,按包装说明进行就好,要是没有包装说明,则要问清楚。当看到有花蕾长出来的时候,要停止施肥,营养过剩会掉蕾(四季桂除外)。
【调整温度】桂花有点怕冷不怕热。只有当夜间气温在15℃以上时才生长。对于北方地区,要让其在国庆期间还能开花,就要在8月交秋前移入室内,保持温度在15℃以上,并停止施肥,少浇水(萎蔫后再浇),9月中旬再搬出来养护,才能在国庆期间盛开。
【配制花土】现在城市里找点花土很困难,可以自己动手配制。园土(在建筑工地弄)5碗,黄砂1碗,如能弄点锯末最好,加1碗,要是没有锯末,另用半碗黄砂代替。这只是提供一个比例。把这些东西充分混合均匀,花土就算配好了。
【如何通风】通风的道理是,通过空气自然流通,能增加盆花周围的空气湿度,能增加叶片周围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能把叶片周围的带有病菌的空气循环掉(我们会注意到,凡是发霉的空气多是密闭的小空间,空气不流通,对各种病菌的繁衍非常有利。这和“流水不腐”是一个道理),使盆花不容易感染病害。现在的居民房多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特别是有空调的房间,为了节能,空调只循环室内的空气,不与室外的空气交换,所以其空气会越来越不新鲜,空气湿度也很低。因此有必要在早晚把门窗打开通风,对花对人都有好处。
【如何修剪】在春季气温回升到15℃以上前,用家用剪刀或锋利的刀片,把枯死的枝条、瘦弱的枝条、有病虫的枝条剪掉或削掉,以给新枝条让位,同时不给病虫害繁衍的机会。结合树形,在生长期,把不想要的新萌发的枝条去掉一小部分,以把有限的养分集中起来,使开花更繁茂,这和人一样,“儿多则母苦”。但要注意,不能把新枝都剪光了,因为只有新枝才能长出花芽。立秋花期过后,还要结合树形,把过密的枝条疏剪一部分,把长得特别高的枝条剪短一些。
【繁殖方法】在早春气温刚刚回升到15℃以上时,把没有分枝的枝条剪成长约10——12公分一段,至少要带三个叶节或芽眼,插在装有大半盆营养土的花盆内,插1/3深(约3——5公分),并稍按紧,浇水后用透明胶袋把盆口罩紧,放在荫处,约25——40天后生根。期间,每隔5——7天打开薄膜透透气(一小时),一般不用补充水分,如果太干了,可用嘴巴喷些水。
【病虫害防治】如果发现了虫害,可用家用喷雾杀虫剂喷雾;发现病害,直接把有病的叶子或枝条剪掉。
【花后处理】
【翻盆】照上述方法养护,桂花能生长良好。第二年开春后就要给桂花换一个稍大一点的花盆。在大盆的盆底先放3公分后的营养土,加两瓶盖复合肥并撒均匀;再把桂花放倒,把盆底部孔外的根系削掉,轻摇几下后把桂花连土坨拔出,小心不使散开,放入大盆中,边加土,边稍按紧,浇水。


桂花屬長日照植物,喜在充足的陽光和土層肥厚、排水良好的地方 生長,土壤要微酸,PH5.5~6.5。忌堿土,怕積水和煤煙。

(1)露地栽培 地栽桂花多于早春進行。栽植地點要選擇陽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地方。栽
前先挖個大穴,多施有機肥料,同時增施一些草木灰,苗木需帶土索移植,以利成活。栽后充分灌水。成
活后施一次液肥。7-8月間現施1-2次水肥。臨冬之前現施以腐熟堆肥。以后每年3月下旬追施一次速效性
氮肥,7月追施一次速效性燐鉀肥,10月份再施一次有機肥。每次施肥后都要及時灌水和中耕除草,平時注
意及時防治病蟲害,這樣便可加速生長,年年開花繁茂,花多味香。

(2)盆栽 要讓桂花多開花,氣香,需要抓住選好盆土、適時澆水、巧施追肥、適當修剪、防治病蟲 等五個主要環節。盆土選擇培養土可選用山泥、腐殖土、沙土按5:3:2配制,也可以腐葉土和沙壤土各半配制。澆水桂花澆水要掌握“二少一多”的原則,即新梢發生前少澆水,陰雨天少澆水,夏秋干旱天氣多澆水。平時澆水以保持盆土半干半溼為宜。在雨天要及時避雨排水,以防盆內積水導致爛根。冬季澆水不可過多,否則易引起落葉甚至受澇死亡,一般是“不干不澆,澆必澆透”。施肥春季發芽后每隔10天施1次充分腐熟餅肥水,促使其發枝。7月份以后改施以燐肥為主的液肥,促使花芽分化。如果施肥不足,特別是燐肥不足,則分枝少,花也少,而且香味不足。冬季入室前可在盆土表面撒豆餅粉或澆一次濃肥越冬。修剪桂花根系發達,萌發力強。因而,要使桂花花繁葉茂,需適當修剪,保持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平衡。一般應剪去徒長枝、細弱枝、病蟲枝,以利通風透氣、養分集中,促使桂花孕育更多、更飽滿的花芽。


栽培品種可用播種、嫁接、扦插或壓條法繁殖;種子有后熟期,需沙藏半年左右方可播種。扦插在春
季發芽前進行,選一年生枝條作插條,插入素沙土或草炭土內,上面覆蓋塑料薄膜,放在蔽陰處養護,立秋后即可生根。大量繁殖苗木時,北方多用小葉女貞,南方多用大葉女貞二年生苗作砧木,在春季發芽之前自地面以上5釐米處剪斷后用切接法進行嫁接。北方盆栽桂花多在夏至到入伏前用靠接繁殖。早春先將小葉女貞上盆栽植,然后與桂花樹上粗細相近的枝條靠接,白露前后將接穗剪離母體,同時將砧木接口上面的枝條剪掉。

桂花性喜溫暖高燥、日照充足的環境和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盆栽桂花需在每年春季萌芽前
換土1次,同時適當修剪過密和衰老的須根。4~9月間,宜放在通風向陽的地方培養,澆水要見干見溼。忌澆水過多或雨后盆內積水。開花季節,澆水也不能太多。否則,容易引起落蕾。

桂花喜肥,生長季節每7~10天施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花前和花后各施1次干肥( 醬渣每盆約50克)。
花前施,可促使開花繁茂;花后施,促使來年新枝生長齊壯。桂花是香 花花木,喜歡含燐鉀的肥料。因此,整個生長期間,應適當多施含燐鉀多的肥料。晚秋需移 至0℃以上的冷室內越冬,保持盆土略溼潤,使其充分休眠,有利來年開花。

桂花性喜陽,喜干燥,四季常綠。管理得當,可使桂花盆景枝繁葉茂,連年花開不斷,花繁芳香。
  
  一、換盆換盆一般在植株高50釐米時,用24釐米口徑的花盆;植株80釐米時,用32釐米口徑的花盆。當換至大花盆時,可3-5年換一次。換盆前准備好營養土,營養土選用腐殖土、園土各半拌和待用。換盆時,保留40%的舊土,剪除爛根,適當修剪土坨外圍的老根及少量槃繞須根。換盆后加入適量的新土并澆足水,放陰涼處10天后,再移到陽光充足、通風條件好的陽台或庭院中。換盆宜選在3月上旬進行。
  
  二、肥水管理盆栽桂花由于花盆容積有限,容易缺少養分,水分不足,因此需要通過施肥、澆水來補充。追肥宜在生長季節進行,換盆的當年,從6月份起,每隔20天左右結合澆水,施1次15%的腐熟豬糞與桐麩浸泡的肥液,或15%的桐麩與復合肥浸泡的液肥,10月上旬停止施肥。次年,當植株長新葉后,從4月開始,每15天澆1次15%的上述液肥;6-8月液肥濃度增至20%-30%。若長勢健壯,應減少施肥次數和降低肥液濃度;9-10月份每20天施1次15%的上述液肥,霜降后停止施肥。每次施肥后,視其盆土干溼度,適時澆水,澆水次數,根據氣候、生長條件靈活掌握,盆土溼度以保持半干狀態為宜。一般春、秋季節2-4天澆1次,夏季1-3天澆1次。天氣晴朗、干燥要注意多澆,陰、雨天要少澆或不澆。桂花忌溼,切忌盆內積水,特別是秋季開花時節,過溼會引起落花。
  
  三、修剪修剪以冬剪為主,每年在早春進行。第一次冬剪時,根據苗木大小、高矮、株形等情況,將主干短截1/4-1/3,促使下部不定芽萌發新枝,并適當修剪過密枝。以后的修剪先剪除枯枝、細弱枝、病蟲枝后,然后保留3-5個着生部位節間短,且開張角度適中,空間分布均勻的側枝,其余萌蘗枝均予疏除。次年修剪時,對生長過旺的側枝,保留基部一些分枝作花枝后,將旺長部分短截,使之與其他側枝協調生長,同時剪除夏秋季長出的徒長枝,并根據需要控制植株高度,結合打頂,弔壓下部枝條,形成良好的樹冠結搆。
  
  四、病蟲防治桂花枝干上有灰白色圓點,可用毛刷清除,或用樂果乳油1500-2000 倍液噴灑,隔7天一次,連噴3次。



栽培品種可用播種、嫁接、扦插或壓條法繁殖;種子有后熟期,需沙藏半年左右方可播種。扦插在春
季發芽前進行,選一年生枝條作插條,插入素沙土或草炭土內,上面覆蓋塑料薄膜,放在蔽陰處養護,立秋后即可生根。大量繁殖苗木時,北方多用小葉女貞,南方多用大葉女貞二年生苗作砧木,在春季發芽之前自地面以上5釐米處剪斷后用切接法進行嫁接。北方盆栽桂花多在夏至到入伏前用靠接繁殖。早春先將小葉女貞上盆栽植,然后與桂花樹上粗細相近的枝條靠接,白露前后將接穗剪離母體,同時將砧木接口上面的枝條剪掉。

桂花性喜溫暖高燥、日照充足的環境和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盆栽桂花需在每年春季萌芽前
換土1次,同時適當修剪過密和衰老的須根。4~9月間,宜放在通風向陽的地方培養,澆水要見干見溼。忌澆水過多或雨后盆內積水。開花季節,澆水也不能太多。否則,容易引起落蕾。

桂花喜肥,生長季節每7~10天施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花前和花后各施1次干肥( 醬渣每盆約50克)。



桂花移植能否成活,最關鍵的是水。因而在移植中一切都要圍繞着桂花所需的條件而展開。
一、挖掘土球:移植時挖掘的土球直徑應為樹木胸徑的十倍左右,嘗試要根據樹木胸徑而定,挖好的土球要用包裝材料包好,避免土球松散。
二、修剪:因桂花生長慢,因而在移植時要有盡可能多地保留骨干枝條,在確保完整的樹冠骨架的前提下,把最后一個生長季節生長的枝葉全部前去一部分,同時前去病蟲枝、細弱枝、殘枝、內生枝和徒長枝,切忌把枝葉全部前去僅留主干。因為桂花樹剪光梢、葉后,是不易再萌發新梢葉的。
三、基肥:桂花是喜肥的樹木,在種植時要施足基肥,基肥宜選用腐熟的有機質肥,如堆肥等。桂花種植的土球表面要與地面相平,如種植地容易積水,種植時土球要高出地面。
四、淋水:桂花種植能否成活關鍵是淋水,在種植完畢后馬上淋定根水,并且一定要淋足,此后每天對苗木地上部分噴水二到三次,視天氣而定,但是對桂花根部切忌每天淋水,一般除種植時淋足定根水外,以后一個星期淋水一次即可,但一定要淋透。
五、種植時間:桂花最佳的種植季節為每年新枝萌發前后和秋季花后進行,即每年2~5月和10~11月。如果確實要在高溫干旱季節進行移植一定要在移植后增加相應的遮蔭設施同時每天增加枝葉噴水的次數。


桂花不開花的原因:
1.水肥過量或不足:
花卉生長期間,如果水肥過量,容易引起枝葉徒長,營養物質都跑到營養器官的根、莖、葉上去了,而花、果實或種子會缺乏養分,影響花芽的形成,導致不開花或者開花很少。
孕蕾期施肥過濃,澆水忽多忽少,容易造成落花落蕾。
花卉生育期,如果缺肥少水,植株生長不良,也會造成開花少、花質差。
 
2.光照、溫度不適宜:
由於花卉原產地的不同,所以生態習性各異。
有的喜光熱。
有的喜半陰;
有的喜溫暖,有的喜涼爽。
如果各自所需的生活條件得不到滿足時,也很容易引起落花落蕾,必須事先瞭解。
 
3.土壤含鹽鹼量高:
大多數花卉喜微酸和中性土壤,怕鹽鹼。
較耐鹽鹼的花卉,如天竺葵、月季等,在土壤含鹽量超過0.1%,酸鹼度超過PH值7.5時,也會影響生育和開花。
4.生長期不整形修剪:
花木生長期不修枝整形,既影響美觀,又消耗大量養分,影響花芽形成,造成不開花或開花少。
 
5.冬季裏室溫過高:
若室溫過高,影響花木休眠或使之過早發芽抽葉,消耗養分,翌年會生長衰弱,不開花或花朵小或者凋落。
 
6.受到病蟲害侵襲:
花卉生育期,容易遭病蟲危害,影響養分積累,生長受阻,造成落花落蕾。
 
針對以上原因,合理澆水施肥,調節好盆花生長環境,合理進行修剪,並防治好病蟲害,便可以解決養花不開花和落花、落蕾的問題

施肥桂花喜豬糞,花諺有“要得桂花香,多備豬糞缸”。如能從新春桂花出室後,即施用腐熟稀薄的豬糞液,4月至5月約每10天至15天施1次,6月至7月每7天至10天施1次,8月初施最後一次,則桂花生長茂盛,開花多且味香。城裏沒有豬糞,可用腐熟的餅肥液代替。如果施肥不足,則分枝少,花也少,且不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7815.html

更多阅读

怎样种植桂花树 桂花树种植技术方法

怎样种植桂花树——简介 桂花又名木樨,为木樨科常绿乔木。桂花原产中国西南部喜马拉雅山东段,印度、尼泊尔也有。在中国有25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在黄河以南和广东的西南地区大量露地种植。桂花属长日照植物,喜在充足的阳光和土层肥厚、

转载 转载:纪念叶海燕君

于是,就有无耻的文人出来骂叶海燕是妓女了。原文地址:转载:纪念叶海燕君作者:今天是明天的历史纪念叶海燕君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9252861&boardid=1原作者:ncdjb(凯迪ID) 中华人民共和国二零一三年六月一日,就是国际六

转载 转载:穿丝袜高跟鞋的女人(下)

原文地址:转载:穿丝袜高跟鞋的女人(下)作者:爱莲(四)进了阿芬的家们,阿芬先递给我一双拖鞋,然后她就脱了她的高跟鞋。这回她好像和上次我来的时候不一样,她上次在家里都穿着高跟鞋。我换了拖鞋之后,傻呆呆地站在那里,望着她的脚。“你干吗

桂花树桂花画眉鸟的特点及人文寓意 画眉鸟的寓意

因官方要选县树、县花、县鸟,五选一,本人分到桂花树、桂花和画眉鸟的候选理由撰写,故而查阅资料,绞尽脑汁,写了如下的东东——桂花树人文寓意:进取、随和、包容、谦逊、安详、坚韧等。2500年以上的栽培史和它的长寿特点,彰显它的源远流

怎样种植樱桃树 樱桃树育苗

怎样种植樱桃树——简介樱桃树多栽种于山东 河南北京等地种植历史有3000多年,樱桃花的颜色为白色为主也有红色。樱桃树大概4月开花5月成熟。樱桃好吃但是比较难栽,所以栽种时要注意很多事项怎样种植樱桃树——方法/步骤怎

声明:《转载:种植桂花树资料汇集》为网友逢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