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课教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绿色的梦

第一课时《苗岭的早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

3.了解作曲家俞逊发,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感受乐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与表达的不同的情绪。

2、学生感受民族音乐,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听赏法、引导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设备、演示文稿、Flash画面、磁带。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学生走进教室。

二、引入

知道我们刚才听的歌曲吗?

是啊,(唱)“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走进一个神秘的地方,去听听那里的音乐。

三、欣赏《苗岭的早晨》第一乐章

1.听的时候请你仔细思考,你想到了什么?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多媒体展示苗岭风景画面(播放第一乐章音乐)。

2.谁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听了这段音乐之后的感受。

(很美……鸟叫……仿佛来到……)鼓励多种见解。是啊,我们有一个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珍惜。

3.这么美的音乐它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一遍在听的时候,看老师的手有什么变化吗?学生随教师一起用右手走旋律。

感觉到什么了吗?(音拖的长……很优美抒情……)(节奏自由、宽松)。

4.谁知道这么美的音乐是来自哪个民族吗?(苗族)这首乐曲就叫《苗岭的早晨》。知道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鼓励学生随意说出自己知道的乐器)。

教师小结并用课件展示出乐器小提琴,进行简单介绍。

5.现在让我们伴着《苗岭的早晨》第二乐章的音乐走进苗族。多媒体放映有关苗族服饰、居住、歌舞图片。

6.匆匆走了一趟苗族,谁来说说你对苗族的印象?你还知道哪些呢?(个别交流)

7.看来同学们对苗族的了解还真不少,那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具有苗族特色的歌曲,听……。多媒体播放苗族飞歌特点歌曲《小背篓》。

这首苗族歌曲给你带来的又是怎样一种感觉呢?(声音尖高……)。

8.这就是苗族的飞歌,它的音比较高、尖,节奏宽、自由(多媒体展示)。那么之前我们听的《苗岭的早晨》第一乐章的音乐和刚刚听的苗族姑娘唱的歌曲有类似吗?(有)所以它是一首具有苗族飞歌特点的乐曲。

9.多媒体播放:让我们再欣赏一遍用口笛演奏的具有苗族飞歌特点的第一乐章。演示文稿展示乐器口笛,向学生简单介绍乐器口笛。拓展有关乐器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四、欣赏《苗岭的早晨》第二乐章

1.听赏第二乐章。

你感觉第二乐章音乐和第一乐章音乐有什么不同吗?(节奏快、欢快、热闹)是啊,第二乐章的音乐甚至使我们有点想动起来的感觉。

2.你想跳一跳苗族舞吗?

(1)多媒体图文介绍芦笙、木鼓、板凳等舞蹈。

(2)再次欣赏第二乐章,看老师表演的苗族舞:示范苗族舞的扭跨、踢腿、跳跃。

(3) 教学生表演苗族舞的几个动作并加入“拍一拍”。

(4)跳一跳。

在第二乐章的伴奏下,师生同舞,也可拍手表示感受。

五、听全曲

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苗族,领略了苗族的风光,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由小提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说说你的收获。

六、小结

课件出示“笛子”:同学们听过笛子演奏的《苗岭的早晨》吗?

请欣赏:苗族舞蹈《苗岭的早晨》它的伴奏音乐是用笛子演奏的,注意倾听和观赏哟!(学生听赏)

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少先队植树造林歌》

教学目标

1、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种树时的愉快心情及盼望小树成材的美好心愿。

2、 体会连音线在歌曲中的作用。

3、 用律动的方式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

1、 复习上节课欣赏的乐曲《苗岭的早晨》。

竖笛练习:

2、 导入新课。

3、美妙的音乐将我们带到了山清水秀 的苗家山寨,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该是多么幸福。具统计,从1970年到2002年,由于地球上的森林覆盖率下降了12%,生物多样化下降了1/3,淡水资源减少了55%。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如此严重,怎么办?

学生:保护环境

人教版小学音乐课教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师:举例(发散思维:绿化、种树)。

教师:谁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

学生:回答问题(提前查资料)。

3、学唱歌曲。

(1)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简要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介绍词曲作者)。

(3)学习歌谱:注意歌曲中的连线(第3、5、6、8小节)。

(4)学习歌词。

学生:分组练习。

4、 创编歌曲的律动。

第1、2小节拉手原地点踏步;第3、4小节双手上举摆动;第5、6小节一人蹲一人站站立,摆头;第7、8小节双人拉手转圈,最后一小节造型。

教学评价

1、 是否能熟练、完整地演唱歌曲。

2、 歌曲中连音线的唱法

3、 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正确地聆听音乐的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模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并通过多次聆听准确辨别五次变奏。

教学过程

1、 初听全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2、 再听全曲:你知道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主奏的吗?

3、 介绍主奏乐器:木琴。

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木琴的相关资料和图片,有条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资料,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 分段欣赏。

(1)引子:感受木琴音色特点。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这段音乐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想象,描述出鸟鸣、流水,自由的节奏表现了一幅山林日出的景象。)

(2)主题听赏:出示主题谱例,旋律记忆。

A、 主题:乐曲的速度?力度?情绪?

B、 出示谱例:模唱记忆主题。

C、 揭示课题《小松树》。

(3)再听全曲;这个旋律总共出现了几次?它们都是用木琴演奏的吗?

(4)再听全曲:当听到用木琴演奏的乐段举手表示。它们和第一次出一的旋律有变化吗?有什么不同?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区分第二变奏的加花和第四变奏的变速。)

(5)再听全曲:还有几个乐段不是用木琴演奏的?它们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听辨和小组讨论总结出正确答案)

5、 完整聆听,整体把握乐曲的情绪。

6、 学唱歌曲:出示歌篇,演唱歌词。

7、 分小组讨论运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乐曲。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舞蹈、歌唱、绘画、打击乐伴奏的方式表现乐曲。)

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的程度和参参与率。

2、 模唱主题的准确程度和听辨奏的准确度。

3、 能否与他人合作,运用歌唱、舞蹈、绘画或打击乐的形式表现乐器。

第四课时(详案)

教学内容

音乐情景剧:《森林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看图了解故事情节。

2、用沮丧、无可奈何的心情演唱歌曲《为得了》,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及表现力。

3、 用图画、表演、配乐、朗诵、打击乐、歌舞的开式表同《森林的故事》。

教学过程

1、 导入部分(师生课前查阅关于森林的资料)。

教师:谁能把自己找到的关于森林的图片或其他资料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学生:出示生长茂密的森林图片并给大家介绍。

教师:据一份可告材料报告,在过去的1970年到2002年间,地球上的森林覆盖率下降了12%。;在此生物多样化下降了1/3,淡水资源减少了55%。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图片给大家看。出示荒漠的图片。我们听到了触目惊心的数字,真为人类生存的环境而担忧。是吗?大家还能举出哪些例子来?

学生:森林火灾、滥确滥伐、动物种类的消失等。

教师:生态平衡被打破,终将会威胁到我们人类,多么可怕,作为人类应怎样做呢?

学生:种树造林。

教师:就像歌曲《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歌》中唱的那样,用我们的力量给祖国的绿化事业,让城市、乡村、田野到处充满生机勃勃的绿色,那该多好呀!

2、 出示本单元中的五张图片。

教师:这五张图连在一起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故事的梗概。

教师:没想到森林里的动物们也会遭到失去家园的动难,一会儿我们要将这个故事编成音乐剧,让更多的朋友们知道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大家愿意吗?看哪个组同学最成功。

3、 学唱歌曲部分。

教师:在演出之前,我们一起先来学唱歌曲《不得了》。

出示歌曲,播放歌曲录音,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及音乐形象。

教师:指导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歌曲。你们觉得动物们唱这首歌时的心情怎么样?

学生:伤心、着急等。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是怎样表现这种着急的心情的。

教师:歌曲的特点就是2/4、3/4拍交替运用。而且我们发现每拍后面都有八分休止符,让我们感到动物们的语气是那样急切。间奏的引入好像是描写动物们慌乱的脚步声。三个乐句一层一层跌落,表现了动物的伤心、无可奈何的样子。结束句突然出现了一个四拍的长音,并且稳稳的落在了66/50//上,首尾呼应,结束歌曲。

学生:尝试完整地演唱。分组唱熟歌词。尽量做到形象生动。

4、 分组设计活动,表现情景剧《森林的故事》。

教师提供素材:各种动物的头饰、打击乐器(沙锤、双响筒、铃鼓、碰钟、响板、小笛子等),音响资料等。

5、 各组展示。

教师:请观看的同学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课堂小结:演音乐剧是对大家表演才能的一次锻炼,关于演情景剧大家有没有想变的?

学生自由发言。

注:本课可以用两课时完成,排练的过程很得要,表演要层次清楚,不拖拉。

教学评价

1、 说出故事的情节梗概。

2、 形象生动地演唱歌曲《不得了》。

3、 用综合表演的形式检验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

第四单元教学反思:春天来了,到处都充满了绿色,这一单元的教学主要围绕绿色展开,不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第一课时的欣赏难度会很大,要重点教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38706.html

更多阅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乡村美景400字

美丽的乡村我去过高楼大厦的大城市,也去过绿树成阴的公园,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美丽的乡村景象。春天到了,小鸟们唧唧喳喳的从南方飞来叫道:“春天来啦!春天来啦!”小草从地里高兴地探出头来,春姑娘抚摸着农民的头,帮他们擦擦汗水,又摸摸那些田里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素材 五年级下册八单元作文

作文素材 指导提纲A 开头结尾 素材提示:1/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再开!古往今来,人事代谢,纷杂世事,万千轮回中,有多少平凡的感动,在心中洋溢着千丝万缕温暖的气息。在每一个宁静的酷月之夜,安卧床榻,心怀无限感激,就着橘色的灯光,用空灵易感的文

声明:《人教版小学音乐课教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为网友退回无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