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孟德新书》起,奇文共赏析-李岩 少年三国志孟德新书

孟德新书

昔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盖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临地变化,不可先传。故曰,料敌在心,察机在目耳。然则兵非所乐,胜非所利。是故乐兵者必亡,利胜者必辱也。

夫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故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得三者而能全胜,吾所未闻也。

治国以信,治军以诈,其容各殊。故曰军容不入国,国容不入军,理不可以治兵也。

兵之利在于信,兵之德在于道,德者兵之厚积也,信者兵之明赏也。

军无才,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

合军聚众,务在激气;临境近敌,务在励气;战日有期,务在断气;今日将战,务在延气。

气不激则拙,拙则不及,不及则失利;

气不励则慑,慑则无勇,无勇则必溃也。



《孟德新书》乃是曹操总结半生军事生涯、在前人基础上总结并创新军事理论的成果。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兵书,在《孟德新书》之前,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阴符》等广为流传。在《孟德新书》之后,除了诸葛亮《将苑》二十四篇之外,整整几百年都没有出现新的名作,直到明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才开创了中国近代战争军事理论的新高峰。《孟德新书》有十四篇,其中十三篇是兵法韬略,而最后一篇是政略。


由《孟德新书》起,奇文共赏析-李岩 少年三国志孟德新书
在《三国演义》中是这样说的,“松(张松)笑曰:“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专务强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诲,以开发明公耶?”修(杨修)曰:“公居边隅,安知丞相大才乎?吾试令公观之。”呼左右于箧中取书一卷,以示张松。松观其题曰《孟德新书》。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共一十三篇,皆用兵之要法。松看毕,问曰:“公以此为何书耶?”修曰:“此是丞相酌古准今,仿《孙子》十三篇而作。公欺丞相无才,此堪以传后世否?”松大笑曰:“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窃以为己能,止好瞒足下耳!”修曰:“丞相秘藏之书,虽已成帙,未传于世。公言蜀中小儿暗诵如流,何相欺乎?”松曰:“公如不信,吾试诵之。”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修大惊曰:“公过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后人有诗赞曰:“古怪形容异,清高体貌疏。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胆量魁西蜀,文章贯太虚。百家并诸子,一览更无余。”当下张松欲辞回。修曰:“公且暂居馆舍,容某再禀丞相,令公面君。”松谢而退。修入见操曰:“适来丞相何慢张松乎?”操曰:“言语不逊,吾故慢之。”修曰:“丞相尚容一祢衡,何不纳张松?”操曰:“祢衡文章,播于当今,吾故不忍杀之。松有何能?”修曰:“且无论其口似悬河,辩才无碍。适修以丞相所撰《孟德新书》示之,彼观一遍,即能暗诵,如此博闻强记,世所罕有。松言此书乃战国时无名氏所作,蜀中小儿,皆能熟记。”操曰:“莫非古人与我暗合否?”令扯碎其书烧之。”




从曹操烧《孟德新书》说起

  近一时期来,媒体上有关学术不端——抄袭、造假——事件的披露及相关评论层出不穷,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之一。笔者由此想起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中曹操烧自己著作的故事。

  有个叫张松者去见曹操受到轻慢,后见到杨修。杨修拿出曹操新着《孟德新书》示张,张松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共一十三篇,皆用兵之要法。杨修吿诉他:“此是丞相(曹操)酌古准今,仿《孙子十三篇》而作。公欺丞相无才,此堪以传后世否?”张松大笑曰:“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窃以为己能,止好瞒足下耳!”“公如不信,吾试诵之。”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背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杨修大惊,后即把张松所言吿知曹操。曹操曰:“莫非古人与我暗合否?”令扯碎其书烧之……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正如鲁迅曾所言: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个英雄。在文学史上,大家都知道他是“建安七子”首领,地位颇高。上述故事中的张松,玩弄他的“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的小聪明,成功地让杨修与曹操都上当受骗,信以为真。在此事上对曹操値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曹操自己最清楚其新书是原创、独创,完全可以为自己辩护并追究张松,以保护自己名声与著作,但他没有这样做;二是曹操只想到“莫非古人与我暗合”,也就是按今天的说法是“撞车”,既然古人已说过写过了,那我何必再重复前人的著作。遂“扯碎其书烧之”。

  虽然这个故事出自小说《三国演义》,但它合乎历史真实:曹操时代及以前留下的著作中,确没有雷同的或相互抄袭的(辑录的除外)。此后的中国历代文人,都秉承这一传统,强调作品的原创与独创。因此我们在古籍中,鲜见有抄袭与剽窃的事例;即使有模仿的也另有创见,有引用的也必用上“××曰”或注明出处。古代文士都着重名节。决不让抄袭剽窃之作留后世,否则就是奇耻大辱。曹操的烧书很有代表性。

  那么今天中国为何论文抄袭、剽窃、造假事件屡屡发生?有人会说时代不同,古人重名节,今人重眼前利益——为职务职称、薪金、奬金、待遇、地位等等——因此除了学术不端,更多的是论文东拼西凑无创见,质量低下。

  笔者却认为,今天学人的自律同样很重要,仍应强调弘扬中国学界的优良传统,做学问著述都要自己创造。

  (摘编自《澳门日报》 文/余仁杰)



曹操的两次焚书

作者:齐人来源: 郑州日报

  旧时人说《三国演义》有三绝曹操“奸绝”、诸葛亮“智绝”、关羽“义绝”。又说曹操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其实曹操不仅雄才大略为人行事上也颇有可爱之处他的两次焚书便可略见一斑。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建安五年春即曹操、袁绍官渡相拒的第二年春“绍众大溃绍及谭弃军走渡河。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珍宝……(曹操)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三国演义》中写得更详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破袁绍后曹操发现了部下不少与袁绍“暗通之书”谋士建议“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曹操宽容地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于是“尽将书焚之遂不再问”。这种做法大概是从汉光武帝那里学来的。曹操认为“吾恩遇之虽有异心亦可变矣。”以自己的宽大为怀促使有异心的部下转化。毛宗岗评道“光武焚书以安反侧是恕之于人心既定之后曹操焚书以靖众疑是忍之于人心未定之时。一则有度量一则有权谋。其事同而其所以用心不同也。帝王有帝王气象奸雄有奸雄心事。”(毛本30回总批)毛宗岗这一评有失偏颇曹操焚书固有权谋心计又何尝没有襟怀度量

  再次焚书见《三国演义》第60回。益州别驾张松在刘璋控制的西川受到汉中张鲁威胁时欲暗通曹操给自己留条后路便拿着私自绘制的西川图本到了许都观察动静伺机献图谁知受到曹操冷遇。张松咽不下这口气大骂曹操无才。曹操手下随军主簿杨修讥讽张松住在西川那种边远角落怎能知道曹丞相的大才并出示《孟德新书》手稿一十三篇让张松看。张松看过一遍后胡诌说“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书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窃以为己能止好瞒足下耳!”他还凭借自己过目成诵的本领一字不错地背诵了一遍。杨修把情况报告给曹操后曹操说“莫非古人与我暗合否”马上下令把自己总结“用兵之要法”的书稿烧掉了。

  罗贯中写这个故事大概是想讽刺足智多谋的曹操也有上当受骗的时候可我们看了后除了惋惜曹操过于轻率没有留下一部可能会与《孙子兵法》相媲美的杰作更多的恐怕还是感到曹操的可爱可敬连文章著作与别人“暗合”的事都不干羞以为耻真是大丈夫!毛宗岗在此评点说“今之文字多有暗合古人者却又不肯学曹操之烧之也。”毛宗岗写这段文字是三百多年前可拿到今天仍有相当强的针对性。看看时下那些坊间摆的琳琅满目的图书还有浩如烟海的论文有几本、几篇是原汤原味的原创作品大都是剪刀加糨糊的产物或是电脑搜索功能的“佳作”东拉西扯拼拼凑凑不是与古人“暗合”就是与老外“暗和”或与国内的他人“暗和”有的竟然“暗和”到从题目到内容一字不差其中不少人还是所谓学者、博导。最可笑者前不久一个以“暗和”而著称的“八零后”作家居然被高调推荐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倘若阿瞒再世看到那么多堂而皇之的“暗和”之人那么多肆无忌惮的“暗和”之作惊得目瞪口呆之余一定会大声抗议你们说我是奸雄我看尔等所作所为比我要奸诈何止十倍!

  曹操两次焚书一见宰相胸怀有包揽天下之度量一见英雄气概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皆非常人所及也。



李岩_陈情表

旧时王谢堂前燕,似曾相识啼绕檐。

怀念渺烟见南山,夕月千秋顾(李岩)凭栏。

字:觉易;贪觉浮香水动月,周易复始梦迷蝶。

号:择眠居士,选梦居之,择 善从之。

一枕晓窗浓睡,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叹李煜,惊李贺,羡李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39093.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我与地坛》全文,史铁生 史铁生我与地坛原文

高中一年级第一次读到《我与地坛》那时候才真正感觉自己是以一个“人”的状态存在!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灵魂!自此读了史铁生的大多数文章。来北京第一个“景点”即是地坛,我想看看在史铁生笔下出现无数次的园子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甄嬛传》里,最悲惨的女人是谁? 醉酒女人的悲惨下场

  日前,《后宫甄嬛传》正在各大卫视热播。早在此部戏拍摄之前,流潋紫所著的《甄嬛传》一书就已大受追捧。  《甄嬛传》这部古装宫斗剧,相较于近年来热播的穿越清庭剧《宫》、《步步惊心》等影视作品,表象上,少了华美的画面质感、亮

电影推荐 《行至今生》twiceborn,意大利2012 行至今生剧情

今天周六哦,猫小叨推荐前天看的电影《行至今生》(英文名twiceborn,意大利2012年出品)……非常感人至深[流泪]……既呈现了现代战争背景下的人们生活,也刻画几位主角的心路历程……在这里猫小叨忍不住表达一下对“战争”的厌恶,任何流血的

《战略特勤组》他人,其他,抑或自己 战略特勤组迅雷下载

影片因加诸暴力而显隆基泰和实业有限公司得张牙舞爪,但其提出隆基泰和招聘的核心问题与《苏菲的隆基泰和控股选择》如此神似,非此万和城隆基泰和择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隆基泰和上市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不是患得患失的问题,影片并未如《唐

声明:《由《孟德新书》起,奇文共赏析-李岩 少年三国志孟德新书》为网友老街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