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饭店94岁老年爵士乐队队长复出,上海JAZZ地图 bananajazz乐队

近日,和平饭店老年爵士乐队、94岁的老团长周万荣复出了。该乐队成立于1980年,可能是全世界年纪最大的一支爵士乐队。


和平饭店94岁老年爵士乐队队长复出,上海JAZZ地图 bananajazz乐队

爵士(JAZZ),这种由美国黑人贫民创造的民间音乐在征服了白人之后舶来了东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起,上海的绅士淑女淡化了爵士乐的出身,以之为交际倾谈的背景音乐。解放后,爵士乐一度被异化成糜烂生活的表皮,电影里国民党女特务的妖娆起舞成了标志性镜头。现今,融合了电子、民族、摇滚、新古典等各种音乐元素的“新爵士”又开始在这座城市中欣欣向荣起来。

和平饭店——沙逊时代的酒吧乐手组成了一支老年爵士乐队


粗壮的石柱矗立吧内,每张木质的沙逊八角桌上都有一盏烛灯,木头吊顶上的老式吊扇不紧不慢地转动着,吧台的老式电话偶尔发出一连串“怀旧铃”。舞台上,老人正忘情地演奏着,如同咀嚼着那逝去的青春。

和平饭店的老年爵士乐队成立于1980年,最擅长演奏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爵士名曲。这支乐队所使用的乐器都是旧的,钢琴盖上有许多地方都已经掉漆了,但老先生们却坚持一年四季西装革履,全情投入。点歌单上几乎都是上个世纪的老歌旧曲。最受客人欢迎的还是18号的MillerMedley(格兰密勒集锦)。

对爵士乐的挚爱促成了这支乐队的诞生,他们在此接待了数百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嘉宾,美国前总统卡特、里根,法国总理若斯潘,澳大利亚总理保罗基廷、荷兰首相维姆科克、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以及挪威国王、丹麦王子、意大利、葡萄牙、以色列、巴西、阿根廷、墨西哥、乌拉圭总统等众多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们都到过这里。乐队还多次应邀出访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1996年,位于和平饭店北楼底楼的老年爵士酒吧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世界最佳酒吧之一。在上海国际爵士周期间,夏威夷Punahou学校爵士乐队等曾来此与和平饭店老年爵士乐队进行交流演出。这所位于檀香山的学校乐队也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平均年龄只有十七岁。这群年轻人特地排练的爵士《梁祝》,获得了不小的赞誉。
老队长周万荣老先生是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交响乐团首席小号。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百乐门舞厅里第一支由中国人组成的爵士乐队叫杰米.金,其中乐队的台柱就是周万荣。当年舞厅门口的海报上印着他的名字作为金字招牌,后来解放后才改到和平饭店演出。他回忆说:“以前每天晚上的八点到十一点,我们都在这里表演,20多年了,虽然最早的一批已经有成员过世,但是我们一天也没停止过。”

如今周老耳朵不灵光了,不戴助听器的话,有时连自己的声音都会听不清。复出当天演出是晚上7:30开始,大家请周老先去龙凤厅吃饭。吃到7点,已经78岁的另一位团员李明康提前离席,下楼排练,并嘱咐周老不用着急:“大牌可以迟到的。”不过,周老硬是坐不住了,一边把白衬衫的领口扣好,一边从包里拿出了领结:“今天要戴tie,还是bowtie?我都带来了。”

平日演出时,乐队一共六人,一个钢琴,一个小号,一个爵士鼓,两个萨克斯风,一个低音贝斯。今后,每隔两周的周五,他就会参与演出,乐队增加到七人。不过,小号是吹不动了,乐队给他找了个轻松的活儿——摇沙球。

“来个伦巴 ,让周老发挥一下。”钢琴手张经余挑了一首墨西哥老歌《小蟑螂》,周老高兴地站了起来,两只沙球摇得沙沙作响。

寻踪提示:

第一批老乐手多数已在多年前退休,如今的班子里除了周万荣,还有萨克斯手孙老和贝斯手李老。因为年事已高,只能吹伴奏音,但有他们坐镇,就是不一样的感觉。每天晚上,酒吧中会有两场爵士乐表演。想一睹老法师风采的,记得要赶7点钟的早场。

朱葆三路——外国水兵踩响了上海爵士乐的步点

黄昏,一只纤纤素手将留声机的的唱针缓缓放下,黑胶唱片开始和杯中的朗姆酒一起旋转。金色的大喇叭里,构筑轻歌曼舞的各种音符仿佛要倾泻而出。恍惚间,拖鞋被她踢掉了,那翠绿旗袍的下摆在金色高跟鞋面上若隐若现。随后,她看到了60年前那个水兵的英俊侧脸……


汽笛声在黄浦江畔呜呜作响,一船接一船的外国水兵们涌上了老上海的码头。码头上一身脂粉香的柳莺似乎还不够刺激,他们要喝酒,要跳舞,还要音乐。

爵士乐最初在上海的盛行多亏了酒吧这张温床。故事要从60年前的河南南路说起,那时这条马路叫做“朱葆三路”。

每当入夜时分,靠近外滩的朱葆三路上的大小酒吧里就会传出爵士乐,有时轻快,有时忧郁。乐队不过三四人,乐手大多是吉卜赛人或犹太人,他们演奏时不看乐谱,喜欢根据现场气氛即兴发挥。听众以外国水手为多,他们通宵整夜地跳布鲁斯或者吉特巴,由此踩响了上海通俗音乐的步子。水手们不会计较JAZZ的音准和节奏,他们要的就是宣泄、放纵。于是,水手们常常为了酒吧女郎争风吃醋,甚至大打出手。终于,爵士乐手们看不下去了。他们选择离开这些酒吧,为JAZZ再找一个家。

几年以后,上海滩比较大型、正规的爵士乐队转向了四川北路、南京路上的舞厅。朱葆三路爵士一条街便开始落寞了。

寻踪提示:

现在的河南南路已经闻不到关于爵士乐的气息了。

跳舞厅——外籍乐师活跃在上海的JAZZ舞台上


因为每个舞厅都需要驻场爵士乐队为交际舞会伴奏,因此大约五六百名外籍乐师涌入了上海租界中的舞厅,大的乐队十四五人,小乐队也有五六人。

随着朱葆三路爵士一条街的没落,上海在短时间内开出了很多家舞厅和咖啡馆来收纳外籍爵士乐手。当时开出的舞厅前后有五六十家之多。

开得比较早的一批有虞洽卿路(现西藏路)近南京路的“一品香”、“爵禄”舞厅以及四川北路上的“月宫”、“大华”舞厅。咖啡馆则有霞飞路(现淮海路)上的“DDS”、“圣太乐”、“爵士咖啡馆”。

一些大百货公司和大饭店也应景附设了舞厅,如南京路永安公司的“大东舞厅”、扬子饭店内的“扬子舞厅”等等。特别是大饭店,除了专门开出舞厅外,饭厅也请来了爵士乐队助兴。如国际饭店三楼及十四楼的大宴会厅、金门饭店八楼、新新公司(现第一食品大楼)六楼的“新都饭店”和七楼的“万象厅”、大新公司(现第一百货)的“五层楼”酒家等。

上海最高档的舞厅后来出现在静安寺路(现南京西路)一带。最有名的当然是号称为远东第一的“百乐门”。当初与百乐门齐名的还有“仙乐”、“丽都”、“大都会”、“大沪”、“新仙林”、“高士满”、“维纳斯”、“维也纳”、“米高美”等舞厅。

外侨俱乐部是比较特殊的一类乐队表演场所。最著名的茂名路长乐路口的“万国体育总会”,又称法国俱乐部,现为花园饭店,其他的还有美国“斜桥总会”、“意大利俱乐部”、“犹太总会”、“俄侨总会”。

寻踪提示:

早期上海舞厅、咖啡馆和外侨俱乐部则几乎全为外籍乐师所占据。在当年庞大的爵士队伍里,菲律宾乐队可谓独领风骚。他们人数众多,技艺精湛,迅速成了上海各大舞厅的音乐招牌。丽都花园舞厅的唐乔司乐队、仙乐舞宫的罗平乐队、米高美的康托莱拉斯乐队是其中最为著名的几支。尤其是唐乔司乐队,每晚都由“亚美”公司直播现场,市民通过收音机,可在家中欣赏他们演奏的爵士乐。

大名鼎鼎的百乐门舞厅曾请过一支二十人的菲律宾乐队———“纳尔逊”演奏爵士乐为宾客伴舞,演出轰动一时。后来还请过的“南考林”乐队和“海力笙”乐队多为菲籍乐师组成。1947年以后,百乐门改请了华人乐队“杰美金”后风头不减。乐队灵魂金杰美先生的夏威夷电吉他弹唱成为了“一绝”。从1945到1954的十年间,华人爵士乐手迅速增长到三四百人之多。除了“杰美金”,维也纳舞厅的“黄飞然乐队”和扬子饭店舞厅的“凯旋乐队”也可与与菲律宾乐队媲美.

除菲律宾乐师外,还有来自白俄、犹太、吉卜赛等欧洲乐师。如俄侨在大华饭店的“叶尔莫拉耶夫”爵士乐队、礼查和汇中饭店的“别尔沙茨基”五重奏乐队、华懋饭店的“费奥多罗夫”弦乐队以及赖斯基爵士乐队、舒特管乐队等。

早期爵士乐队演奏曲目多是美国爵士乐谱和欧美电影,特别是好莱坞出品的电影插曲,《时光流逝》、《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友谊地久天长》都曾流行过。

后来,华人乐手开始登台。最早的华人乐手有鼓手梁敏,小号手何达、郑广伟及萨克管手郑荣初、邱宗良。1935年余约章率先组建华人爵士乐队。到了1936年,虹口一带的广东音乐开始兴旺,四川北路上“三余粤乐社”粤乐队率先在“月宫舞厅”运用广东音乐伴舞。1942年,“米高美舞厅”的陈鹤乐队在粤乐队基础上,加入小提琴、手风琴、吉它班卓琴,口琴,钢琴、倍司、鼓等,组成中西混合的新型乐队,使广东音乐舞曲化。抗战胜利后,欧美的舞厅音乐与爵士乐复起,取代风光一时的广东舞厅音乐。

爵士乐是相当有感染力的。许多上海本土的词曲作者由此写出了一大批带有爵士风格的流行歌曲,像《蔷薇蔷薇处处开》、《夜上海》、《香格里拉》等。

随着文革的到来,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成了上海爵士乐的空白期。直到20世纪80年代,JAZZ的复苏期终于到来。

爵士乐酒吧——都市新生代摩登男女的聚点


21世纪,随着国际爵士周在上海的举办,爵士乐的时尚感觉越来越浓。JAZZ回到了最初的酒吧时代。取代水手和舞女的是都市新生代摩登男女。

位于淮海中路1428号的棉花吧(Cotton Club)是新上海最老牌的爵士酒吧之一。墙上挂着BillyHoliday、JohnColtrane等爵士乐大师们的海报,非常规整地嵌在正方形棕色木框内。从门廊沿着弧形的吧台进入表演区,侧面的黑色转角真皮沙发内经常“陷”着端着长岛冰茶入神的人。

这里的音乐不是背景,而是主角,多年来一直能维持着高水准。音乐总监美国人GregSmith同时也是该酒吧的老板,主唱、贝司手和鼓手都来自美国,主要成员还有两名中国人。除了周一,乐队每晚都会表演,周末的话开场要晚半个小时。演出休息时,表演者还会走到台下,坐到客人的中间一起交流。

不过因为这里不分吸烟区和无烟区,因此晚上整个酒吧就像火车站的吸烟室一样,这种粗放的姿态倒和爵士乐的出身相当匹配。

CJW开在新天地。从店名上就可以看出,这家酒吧由三个元素组成:Cigga(雪茄)、Jazz(爵士)和Wine(酒)。

这里的爵士乐队几乎都来自美国,只有一两个中国人。CJW每晚都有表演,新天地店开场稍微早些。歌声、萨克斯、鼓点伴随着雪茄和美酒的香气,怎能不迷醉其中?

位于复兴西路46号的JZClub就是原来华山路上的那家。酒吧有两层,外面是整墙的玻璃,里头摆着圆桌、长凳。红色的舞台和顶上的红绸幔给人《红磨坊》的感觉。

这里的特色是每天晚上有两个爵士乐队献演,9点登场的是三人小乐队,10点登场的就是一般四五人的乐队了。更拽的是这些乐队每天都不同,有时是美国的,有时是西班牙的,偶尔也有华人的。

老板是国内有名的贝司手,因此这里就成了上海一些著名爵士乐手和乐队的聚点,大家在结束各处的表演后,往往会到这里聚会,甚至也会即兴上台来上一段。不过此地的客人却并不都是圈内人。入夜时分,懂JAZZ与不懂JAZZ的都会在那种氛围里摇摆着,陶醉着。

寻踪提示:

经典的爵士乐搭配饮料是葡萄酒,其中又以红酒为佳。如果不胜酒力或者想使心情年轻一点、松弛一点,那么你可以选择百加得的“爵士”朗姆预调酒系列,深色包装的是可乐味的,浅色包装的是柠檬味的,5度不至于醉人,但可以给你比碳酸软饮料稍微金属一点的感觉,冰镇后更是如此。

爵士舞学校——跳出一个风情万种来


没有舞蹈,音乐总显得有些寂寥。上海可以找到不少教跳爵士舞的学校,多以私立为主。据说擅长爵士舞的女子通常会给人柔软灵活、婀娜多姿的印象。因为舞蹈中的动作影响到日常生活的举手投足,气质也变得风情万种起来。

爵士舞的主要锻炼部位是脊椎、韧带和全身肌肉,任何年纪的人都可以尝试。所需跳舞装备为宽松服装、爵士鞋或运动鞋。爵士鞋有软底和系带两种,可在舞蹈用品商店购买。

爵士是舞蹈中的雅士,风格自由、浪漫、随性。根据背景音乐不同,爵士舞分百老汇爵士、HIP-HOP爵士、摩登爵士、芭蕾爵士、NEW爵士等类别,有的讲究力度,有的要求优美。爵士舞的课程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热身运动,将韧带、关节活动开,同样是绷腿、擦地、仰卧起坐,却有了新颖的升级版本,练习起来一点也不感觉枯燥;然后是基本步伐练习,老师一气呵成、步步到位的动作模仿起来可不简单,而且“记动作”阶段是很难舞出感觉的;最后就是一段舞蹈的连贯练习。不过,你也可以根据当天心情,把爵士舞跳得或唯美或暴力或诙谐,这可是其他舞种所不具备的一个优势哦。

寻踪提示:

一般的舞蹈学校,除了爵士舞外,还有摩登舞、拉丁舞、成人芭蕾、、踢踏舞、肚皮舞、Salsa等课程,有夜班和双休日班供你选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39627.html

更多阅读

40岁的歌者顺子,最走心的《回家》! 顺子回家mp3下载

40岁的歌者顺子,最走心的《回家》!摄影穿山甲1268图1很多年前就喜欢听顺子的歌,《回家》是印象最深的,这首歌也是当时最火的歌曲之一,记得那个年代刚有个选秀节目,舞台上一个女孩模仿顺子的《回家》,还得了全场冠军。几十年过去了,没想

14岁的少女月经图片,少女来月经初潮该如何护理? 月经初潮

14岁的少女月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月经是指少女进入青春期后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多数的女生都在12-14岁左右来第一次月经,也叫做初潮。那么14岁来月经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应该如何护理好自己呢?下面,优优女性网健康频道小编为您详细支招。1

为何94岁的秦怡还有别样的绝代风华? 随身空间之绝代风华

  每年十月十日,都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治愈精神症,在全世界范围而言,希望都显得那么渺茫。但人性的伟大,恰恰如同钻石,往往在高温强压下才能显示出卓越剔透的光华!  今年一月三十一日,秦怡迎来九十四岁华诞!  秦怡是宋代

声明:《和平饭店94岁老年爵士乐队队长复出,上海JAZZ地图 bananajazz乐队》为网友烟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