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山亭夏日》鉴赏 山亭夏日翻译

唐诗《山亭夏日》鉴赏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山亭夏日》的作者高骈简介


  高骈(?~887).唐末大将。字千里。高骈之先世为渤海人,迁居幽州(今北京)。祖崇文,为唐宪宗李纯时名将,世代为禁军将领。


  《山亭夏日》赏析鉴赏


  《山亭夏日》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山亭夏日》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明密而且深。《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扬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曰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


  《山亭夏日》第二句“楼台倒影人池塘”写诗人高骈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人”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唐诗《山亭夏日》鉴赏 山亭夏日翻译
  《山亭夏日》第三句“水精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艳,碧波粼粼。诗人用“水精帘动”来比喻这~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刚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高骈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采的,此时看到亦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精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精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高骈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高骈精神为之一振。《山亭夏日》的擐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山亭夏日》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台。


  《山亭夏日》写夏日风光,纯乎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高骈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我们在欣赏高骈的这首《山亭夏日》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39679.html

更多阅读

蒋捷的《虞美人·梳楼》鉴赏 虞美人.梳楼

蒋捷的《虞美人·梳楼》鉴赏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丝丝的杨柳,绵绵的细

白居易《望驿台》鉴赏 望驿台 白居易

望驿台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 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 居人思客客思家!元和四年(809)三月,元稹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东川按狱,

崔护《题都城南庄》鉴赏 题都城南庄的诗意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崔护……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

唐诗《春江花月夜》赏析 春江花月夜音乐赏析

张若虚是唐代诗人,生平留下的资料非常少,连出生和死亡的时间都不清楚,只知道他是扬州人,一生中只留下了两首诗。但是,这两首诗中的一首,却在千年的历史中脍炙人口,传诵一时,被后人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就是《春江花月夜》。现

声明:《唐诗《山亭夏日》鉴赏 山亭夏日翻译》为网友懂事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