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教派别看封神阐截之争和十二金仙原型 阐教十二金仙

封神演义中最引人注意的一条内主线就是书中透露出来的阐截之争,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认为阐截之争是属于道教和儒教之间的斗争,并相应把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分为道教,把通天教主引申为儒教,可是在仔细研读了之后,我发现,其实斗争范围并没有扩大到如此之大。

先从阐教出发,它最初源于明嘉靖时龙虎山“阐教辅国”的玉印,这里透露出了道教中最大的两个教分支,这就是明朝时对道教的官方派别分类版本,它们可作为道教分派的两大派系,即正一道和全真道两种道教,按布道修行方式也可分为符箓派和金丹派。这两个派别中,正一道是较原始的道教形式,最初也称五斗米道,在演变的过程中,它成了著名的天师道,在和以葛玄为尊的上清派和灵宝派结合后,他们分别以龙虎山、茅山、阁皂山最终形成符箓三宗,最终由符箓三宗分衍出神霄派、清微派、东华派、净明派、天心派等支派。在元代出元世宗封““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之后统称为正一道,它渊远流长。但最通俗特点是道士该派道士可以不出家、不住宫观,亦无严格的清规戒律。完全是一付入世的架势,故名思义,他们常用符咒的方式进行布道,其中最高成就者基本为四大天师,而在小说中,天师这个名号跟通天教主的名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全真道也称金丹派。由王重阳为创始,收全真七子。而南宋张伯瑞因修炼法门相近,最加入成为全真的南宗,他们共尊东华帝君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为五祖,下设北七真,南七真,合并后仍称全真道,后真宗分化出,清修派和双修派,全真七子也各传一派,分别为丘处机龙门派,马钰遇仙派,谭处端南无派,刘处玄随山派、郝大道华山派、王处一全真派、孙不二清静派。它跟正一道的区别在于讲究的是清静无为,去情去欲,不娶妻,不茹荤,不饮酒,静坐苦修,而达到返本还真,得道成仙。全真道路提出“不主一相,不抱一教”,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主张,认为道士就应该是出家人,而在封神演义中,也各自称为贫道,这跟佛教的自称贫僧完全相似,而全真道是以修金丹为主,而阐教二弟子,恰好称为金仙就是验证

如此而来,把截教和阐教的定义套入封神演义,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特征,大部分截教的众仙最终结局是成为了神明,这基本跟正一道的目标一致,比如连天师张道陵都成为玉帝的四大天师之首席,而在封神演义中,闻仲的称号是太师,那么跟张天师基本是类似的,而所谓四大天王,雷部二十四天君,三宵等等,其实是在影射是跟符箓三宗的分支天心派、神霄派、清微派等教派,特别是书中介绍的三山关,这可是在五关之外创造的最玄的关口,它却恰好跟龙虎山、茅山、阁皂山三山对应,三山关一破,截教的门户就已大开。

因此可以论证,封神演义中最大的阴谋是许仲琳盗用本属于正一道的阐教名号,然后把它名为截教,又把这个名号移送给全真道,再把阐教以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分为人教和阐教两教,这基本是在影射全真教里面分为南宗北宗基本相似,书中介绍阐截两教教教义就与现实中的全真道和正一道完全相似,那么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封神演义中阐截之争其实就是道教系统之内的全真道与正一道之争,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封神演义中的神仙都互称道友了。

有了阐教就是全真教这个前提,我就可以从全真道的角度寻找到底批金仙级别的的真面目是谁,我们先把元始天尊名下的十三个金仙级别的人物先行列举出来:

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

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

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

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

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

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

九仙山桃源洞广成 子

夹龙山飞云洞惧留孙

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

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

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大法师

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

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

全真教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讲究三教合一,那么十二金仙里面很明显我们可以剔除去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这三位完全符合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那么十三位金仙级别的人物就剩余十位;

现在就把道教里部分知名人物给列举出来,除道教三清四御之外,最著名的有四大真人,四大天师,很明显的四大天师里分为张道陵系统,张道陵系统可延伸出张角,张鲁,寇谦之,陆静修等天师派,另有以萨守坚,许逊各为分支的天师派,再有以葛玄和葛洪为首的丹鼎派,其中包括魏伯阳炼丹派,另外还有三茅真君为代表的上清派,有著名道人陶弘景,上述人物不管派别如何,其实他们都可以归入正一道。而全真道内却有明确的系统,全真道里就有北五祖,南五祖,北七真,南七真,他们分别是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张伯瑞,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石泰、薛式、陈楠、白玉蟾、刘永年、彭耜,

由于在道教发展中相互交织,正一道和全真道结合后也出现了部分综合教派,他们既炼丹又有符咒,而上文出现的魏伯阳其实可算其中一部分,比如内丹派中分化出宋元时期陈抟代表的文始派,明清张三丰代表的少阳派,诸如此上其实很难把它归入哪一教,诸始此类,请各位意会,我可以粗略地把十三金仙作如下对应,各位狂批吧。

1.从居住地来看,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是最容易找出对应人物的人,它就是紫阳真人张伯瑞,传说张伯瑞收了石泰和刘永年两个弟子,而清虚道德真君也招了黄天化和杨任两位弟子。

2.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应该对应东华帝君王玄甫,东皇太一的名称再加上乾元,实际上已经是最好证明,东王公其实就是跟西王母对应的乾元和坤元。

3.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其实应该对应纯阳帝君吕洞宾,九仙其实暗喻八仙,它是圣母杀手,在传说中,吕洞宾也是出了名的女仙克星。而广成子的积极性跟吕洞宾真有异曲同工之妙,更重要的是广成子有雌雄双剑,而传说中吕洞宾也有紫青双剑。因此可以确定就是他。

4.武当山也称太和山,这跟赤精子的太华山几乎音近,因此基本把赤精子和张三丰对应起来,最重要的就是因为赤精子有两件重要的宝物就是八卦紫授衣,和阴阳镜,而武当最重要的就阴阳八卦跟内丹结合,因此可以确定是他。

5.玉屋洞道行天尊,单看玉屋洞,就可以直接联想到王屋山,王屋山可称为十大洞天之首,这里可以查得到的神仙却是很少听闻的清虚真人王褒王子登,单从地址上看,它跟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之所以把这人物列入在于他的两个弟子韩毒龙,薛恶虎,龙虎可称为正一道的守卫神,可偏偏用毒龙恶虎来比喻,更为显得截阐之争。

从道教派别看封神阐截之争和十二金仙原型 阐教十二金仙

6.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这是个实力很不济的人物,很难找到相关的证据,但从黄龙真人的坐骑仙鹤和洞府来看,它跟全真七子中的两位马钰和孙不二其实很能对应,首先他们是王重阳的首席弟子,传说马钰是其母梦麻姑而生,而孙不二又是其妻子,那么所居之处称为二仙也不为过,更有甚者,以马为黄龙,更为称道之举。

7.传说中灵宝天尊是受元始天尊所点化,因此称为元始天尊的弟子也不为过,但灵宝在道教中又有一派,称为灵宝派,它以葛玄为祖师,葛玄是以丹药为称的道士,但既称天师,就不应该归入阐教,但是能够将灵宝派理论发展的还有葛洪,那可是炼丹家,如果把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大法师的位置授与他应当不成什么问题。

8.终南山为道教发源地之一,而作为全真道的王重阳也是在终南山隐居,因而把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与全真道祖师王重阳配比并不过份,而在书中,云中子是唯过逃过去三尸削三花的金仙,最终实力在其它金仙之上。但是在描写当中出现了另一位实力不俗的真人就是玉鼎真人,单看玉鼎真人,就可以看得出他和丹鼎派的人物有相当关联,而丹鼎派有一个创始人,为魏伯阳,他是号称云牙子和云霞子,所以我认为他是云中子更为合适,因为只有他才能把雷震子改造成这付怪样。

9.在上而介绍中,全真道的创始者当为王重阳,如果把他的事迹和云中子交织再行分解,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玉鼎真人其是就是王重阳,玉鼎是金丹之祖,王重阳是全真之祖,其实相配完全可行。更为可证的是,黄龙真人每次出现都预示着玉鼎真人即将出现,这其中应当有什么相关联系,

10.夹龙山飞云洞惧留孙,这是一个很难分解的人物,可以说他是佛教中的俱留孙佛,但是在书中他徒弟土行孙盗宝下山至俱留孙降服的关系几乎完全受到西游记弥勒佛跟黄眉童子的影响,他又像弥勒佛,但是他的形象更像钟离权的形象,这个鸡胁形人物,只能把它归成为钟离权。这倒是有点勉强。但也算是凑够人数了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39808.html

更多阅读

且看离人绾青丝:破解封神榜中的重大谜团2_彩虹

且看离人绾青丝:破解封神榜中的重大谜团2 彩虹按:“从书中万仙阵大战时,通天教主明确讲了:鸿钧一教传三友,鸿钧乃是混沌之气幻化为来,三友自然不是人族,乃是先天灵体,是自然修真成为神族的。至于燃灯,西方教主是否天生灵体,还是人族修真而成

封神榜与道教神话人物 道教里面神话人物

原文地址:封神榜与道教神话人物作者:空山听心语创始元灵宇宙诞生之初,有一先天混元之元灵,灵窍初开,渐具神智。创世元灵没有形象,没有肉体,是来自其他时空的贤者(就是不同位面)这元灵无意中

《封神榜》阐教和截教人物师承关系表赵乙先 截教与阐教

鸿均老祖:三清之师,道的化身,最最强大的存在。老子:太上老君、人教圣人,三清之一,修成混元道果无量神通,头顶玲珑宝塔至宝万法不侵,更有一气化三清无上妙法.阐教 :元始天尊:阐教的掌教,三清之一.燃灯道人:阐教的二教主,昆仑十二仙中的领导,后来

声明:《从道教派别看封神阐截之争和十二金仙原型 阐教十二金仙》为网友竒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