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节日中的山西面食文化 中国山西面食文化节

礼仪、节日中的山西面食文化

古人曰:“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汉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众多的饮食文化中,面食文化又是其中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饮食文化不单单是一个“吃”的文化,我们的祖先自古就把饮食文化同社会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饮食文化(当然包括面食文化)具有多了种社会价值:生存、礼仪、祭祀、享用、交易等。

民俗礼仪和节日活动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并极具个性,沿袭久远,便成了民俗符号。在生活中,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民俗符号交流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共享着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传统和生活情调。

礼仪、节日中的山西面食文化 中国山西面食文化节

山西以面食为主这一独特的文化形态,在民间的流传发展中,加人了许多民俗心态,寄寓了民间的吉祥、希望与祝福,唐刘禹锡《赠进士张盥》诗云:“举著食汤饼,祝辞添麒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曰:“伏日进汤饼,名为辟恶。”东汉崔寔《四民月令》曰:“立秋无食煮饼及水溲饼”。古人的这些心态,今天我们难以度其准确含意。不过,山西人对面真是情深意切,当然这种偏爱中也融入了面的可塑性和山西人的睿智。

山西民间民俗活动中主要有诞生礼俗、寿庆礼俗、结婚礼俗、丧葬礼俗与四季节日礼俗,这些礼俗通过一系列民俗表现体现传递着复杂的文化信息,表达着美好的心愿和祝福。

一伴随生命历程的礼仪面食文化

就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而言,中国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长寿为目的,长命百岁是人们对生命追求的最高境界。造成这种习俗的最根本的原因是,长期以来,中国以农业为主,聚族定居是主要的生活方式,整个国家、社会由无数个聚族定居的家族构成,国家、社会的稳定与繁荣依赖于家族及家族中的人口数量和个人的长寿。儒家在政治上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天下如一家,中国如一人”(《孟子》),说明了个人、家庭、家族、国家的密切关系。只有个人长寿,才可能人丁兴旺、家族繁盛,也才可能有社会的繁荣,进而从个人到家族乃至国家才能得到幸福。于是,中国人常常将福与寿相连,视长寿为幸福。因而在其祝颂语中,最常见的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而在过去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于医疗和科技水平的不足,再加上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又是相对艰难的。儿童夭亡,老人早逝,甚至“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因而,平安、健康、长寿就成了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人们必然会把这种追求融入各种民俗活动中,寄予自己的希望和祝福。中国人把这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更多的融入到饮食当中,《尚书·洪范》称“食为八政之首。”将饮食文化与治国安邦紧密联系,加之人之寿命更需要饮食作保证,因此中国人非常看重饮食,在人生礼俗中更多地表现为以饮食成礼,而山西人则把这种价值取向融入到面食文化当中。

在山西大部分地区,其民俗具有相似性,但由于各地自然资源不同,又稍有不同,晋南、晋中、晋北三大区以馍、面(面条类)、糕体现了各地的不同风俗和相同的价值取向。

人的一生要经过许多重要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庆贺仪式。新生命降临人世,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在山西,常见的庆贺仪式有过满月、过百岁、玩十三。晋南、晋中,儿童婴儿闹满月或百岁(一百天),姥姥家要制作“囫囵”,“囫囵”也叫“套颈馍”,(各地又有不同的名称,晋南叫牛曲连、晋中、晋北叫窟栏)意为囫囫囵囵套住。“囫囵”呈圆形,直径一尺五寸左右,上面满是面捏的花,染有各种鲜艳颜色,精巧质朴,形象生动。农家妇女都会捏自己喜爱的花样,风格各不相同,但大致有三种:龙、凤和各种花朵枝叶。龙虎分别寓意“龙凤呈祥”和“猛虎驱邪”,祝愿婴儿健康成长,成龙成凤。花朵枝叶又以牡丹花、百叶花、宝相花居多,寓意各不相同,牡丹是“花之王后”,民间以之为富贵和荣誉的象征,装饰时将它和芙蓉结合在一起,意为“荣华富贵”和把它和海棠结合在一起,有“光耀门庭”之意,把它和桃结合在一起,有富贵长寿之意。“囫囵”在百姓心中成了圆满和长命百岁的象征。对生命的珍惜由此可见一斑。晋北和晋西北由于盛产黍子,除有“囫囵”外,还有吃喜糕的习俗。自用“糕”与“高”的谐音,预示年寿登高,健康长寿。

山西大部分地区,无论老人、小孩过生日,都有吃长寿面的习俗,老人还有寿桃。俗语中也有“子孙饺子长寿面”之说。老人从六十岁始每十年或每年(视经济状况而定)过一次大寿。在过生日的习俗中,长寿面、寿桃、“囫囵”和糕成了大家共识的民俗符号。人们取面条之长,象征生命之长,反映了人们对生命长久的心理追求;取“囫囵”之圆,象征套住,祝福人生道路平安健康,不要早殇;取糕之谐音“高”,象征年寿登高,长命百岁。这一民俗的形成,从人类文化发展角度看,与历史上因多灾多病,小孩易殇、老人早逝的心理禁忌不无关系。人们把这种心理禁忌和祝福情感融入了面食这一普通的文化符号中,使之从一种仅仅为了充饥的食物,化为一种饱含情感、哲学意蕴的“精神食粮”。

孩子稍渐长大,上学第一天,母亲要给孩子吃“记心火烧”,希望孩子能够多一个长学问的记心,将来能金榜题名。

孩子成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俗各地也稍有不同,订婚之日,晋西北岚县等地要吃“定亲面”,表示两家已经成为儿女亲家。晋南襄汾等地,男家筵席上必备饺子,意取“捏嘴”,意含希望女方不要再讨彩礼了;女方家则以“臊子面”回敬,取其“长”意,表示彩礼少了可不行。迎取新娘进门后,长治一带新郎新娘要一起吃起缘面(旧俗,两人此前未曾见过面,这时才互相认识,故叫“起缘”)。闹房毕,圆房前,太原、晋中一带,新郎新娘要喝“疙瘩汤”(又叫“和气拌汤”),喝时,一边搅拌汤,一边念诵“左手拌疙瘩,儿女一不沓,小子会念书,闺女会纺花。”取意“家庭和睦,和气生财,人丁兴旺”。其潜在的价值取向,与前面所述原因没有两样。

在晋南,“六月六,看麦罢”,是新婚夫妇回娘家的日子,娘家要送给女儿馍、瓜等物,有一样是千万不能忘记的,送的馍馍里面要夹碎肉,蒸熟后必须裂开口,称为“张口馒头”,象征女儿会早给婆家生儿育女,增丁添口。这种特殊的民俗,其源盖出自于远古时期的原始崇拜,属于女性生殖器崇拜的遗俗,其心理取向仍然是中国民间所崇尚的“贵人伦,重亲情”,“添丁进口,人丁兴旺”。

不论怎样希求长寿,人总有一死。在中国,若生命匆匆结束或夭折则被视为凶丧,是极悲哀的事,总是简单了结。若逝去的是长寿之人或寿终正寝,则是吉丧,是为一喜,但相对于结婚“红喜”而言为“白喜”。凡是吉丧则大多要举行葬礼和宴会。在山西晋北大同阳高一带,人刚死,家里人就要吃“倒头糕”。在山西晋中一带,停灵阶段,供桌上要摆放有面条之类的“小饭”,以使去世之人能够在地下也有饭吃。忻州一带则要在供上摆放各种面塑,上面染有各种颜色。在山西大部分地区,人死后有过七的习俗,每逢七日哭祭一次。“七七”仪礼要求备不同祭食。一七馍馍,二七糕,三七齐勒,四七活烧,五七多数吃酸菜、芥菜饺子,六七、七七无定食。然后要过百天、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五周年、十周年。十周年过完后丧事才算结束。在丧礼的整个过程中,面食仍然是主角。其表现出来的民俗心理是中国人所重视的血缘亲情关系,其价值取向仍然是幸福观,特别是以饮食为媒介的幸福观,这和西方以快乐为主的幸福观是截然不同的。

二、民间节日当中的面食文化

在我国,有许多经过长期文化积淀而形成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有的是全国性的,有的是地域性的,有的是由地域性走向了全国性的。在山西,这几种节日普遍存在,其中体现出来的民俗特色乃至民族特色是有代表性的。这些节日往往是历史演变过 程中不容读取、不容民族、不容时间的各种文化相整合的产物。这些节日一年四季都有,尤以腊月和正月最为集中,也最能代表山西人的性格和心理。撇开其它因素不谈,这些节日体现出的明显的特色是以“吃”作为媒介的。人们用饮食来庆祝这些节日,纪念这些节日。因而,这些节日就和饮食文化有了不解之缘。在山西的民俗节日当中,当数面食文化最为耀眼。

中国以农业为主,尤其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境内居民一年四季辛勤劳作在这片土地上,汗珠子摔八瓣,身心疲惫,收获却极其微薄,所以全靠在民俗节日当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而这节日的选择又必须适应我国农业社会生产,生活规律。相应于农业生产中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的特色,山西民间节日就有了春祈、夏伏、秋报、冬腊的特色。比如山西晋南的“六月六”的回娘家节,就是夏伏的最好体现。六月六正是小麦已经收打完毕,正处在一个农闲阶段,是探亲的绝佳时期,再加上赤日炎炎,酷暑难当,疾病极易滋生。因此在这炎热夏天就有了“伏闭”等习俗,人们利用这时的休闲时期,回娘家看看,谈谈收成,拉拉家常,体现出重人伦亲情的传统心理。

山西民间的节日据资料记载有二十多种:春节,初五(俗称“破五”“小年”),祭星(初八),初十(老鼠娶亲),初十一(吃谷来),元宵节,填仓节,金牛节(正月廿三),二月二(龙抬头),走百病(二月初八),寒食节,清明节,端午(五月初五)六月六(回娘家节),七月七(七巧节),七月十五(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十月初一民间称鬼节),十月十五(谢土节),冬至,爆食节(腊月初一),吃五豆(腊月初五),腊八(吃腊八粥),祭灶(腊月廿三),大年三十。在这些民俗节日当中,大部分节日都与面食有关,限于篇幅,不能尽述,选与面食文化关系密切的节日来简要说明。

在山西大部分地区,大年三十中午都有吃接年面的习俗,取意岁月绵延之意,吃时还要留一些干面条,留待年后食用,取意年年有余。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吃饺子,表富裕、团圆之意。在晋中平遥,如果这天不吃饺子,就等于没过年。

填仓节是希望粮食丰收的节日,山西各地民俗丰富多彩,晋北地区习惯蒸莜面窝窝,取其形如粮囤。用荞面作丸,置莜面中空处,谓之填仓。晋东南地区用黍米面作团,置于粮仓。晋中地区用谷面填仓。吕梁地区喜吃糕。晋南地区要用稀面摊成极薄的饼。中裹以菜肴,卷而食之。在晋中平遥,用白面捏成面口袋的形状,中裹以红糖,烙熟以后埋置地下,祈求粮食丰收。

二月二,青龙节。山西各地的习俗很有趣。晋东南地区习惯用秫粉制作煎饼,慰问妇女。晋北地区喜食面条、粉条,名为挑龙尾。吕梁地区喜食煎饼,称为“揭龙皮”。晋南这天则一定要吃麻花、馓子,谓之“啃龙骨”。与之相映成趣的是晋北的另一种说法,早晨吃饺子,名曰“安龙眼”,中午吃炸糕,名曰“添龙鳞”,晚上吃面条,名曰“挑龙尾”。尽管名称相背,取意却相同,即希望年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因介子推割股奉君,中国有了一个寒食节。这是地地道道的由山西走向全国的节日。山西民间禁火的习俗多为一天,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这几天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晋中、晋北一带还要蒸一种“寒燕儿”馍,黑莲豆作眼,蒸熟后插在酸枣树上,象征春天的到来。霍州一带还要蒸一种“蛇盘盘”。有的还分单头蛇、双头蛇,旧俗,祭祖时晚辈吃掉“蛇头”表示“灭毒头、免灾祸”。

六月六,看麦罢。山西地域性节日,主要集中在晋南一带,姑娘回娘家,要用新产的小麦面粉,蒸一个月形的大角子馍,意喻自家又获得了丰收。丈母娘用丰盛的饭菜招待姑爷。在安邑一带,招待姑爷以吃“胡饼”为荣。万荣一带要吃煎饼,配以椒叶,呈五色,取意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暗喻女儿精明能干。其它各地的习俗稍有不同。

七月十五,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为图吉利,山西人(特别是晋北人)把它变成了面塑节。这天,家家户户蒸花馍,每户人均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称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人均一兽的花馍捏完后,还要再捏许多瓜、果、李、桃、莲、菊、梅等造型的花馍,点缀以花、鸟、蝴蝶、蜻蜓、松鼠,蒸熟后,经过五色着彩,看上去栩栩如生,堪称绝佳的手工艺品,令人叹为观止。七月十五看面塑,已经成了农家妇女一展灵巧手艺的节日了。

忻州、五寨等地有捏“面人”的习惯。相传在元代,为了反对元代统治者的残暴统治,群众自发拿捏面人(鱼)传递消息,借传送面人(鱼),到农历八月十五完成杀鞑子的任务。民间有颜曰:“七月十五送面人(鱼),八月十五杀鞑子。”

综贯山西的各种民俗节日,除体现出面食文化之外,还鲜明地体现了山西人的价值取向.一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是避邪灭毒,长命百岁;三是添丁进口,人丁兴旺。这种价值取向鲜明地体现了农耕文化的必然结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1508.html

更多阅读

运动中的极点、疲劳概念以及解决的方法 如何解决审美疲劳

一、运动中的极点在长跑过程中,有一段时间身体感到特别难受,出现胸部发闷、呼吸困难、心跳、腿软、头晕恶心、步子发沉等现象,这就是生理学上所指的“极点”。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极点”是怎样产生的呢?它是人体从安静状态转

传说中的谛听神兽 中国传说神兽

传说中的谛听神兽谛听,又称“地听”,“善听”。顾名思义,真理即听。因其头部生有独角,民间又俗叫“独角兽”。恰如其名,谛听说出声和听起来都是那么地理性和文化味。其实,谛听是佛门传言和民间演绎而存在下来的一个图腾和圣物。唐•

二、古诗词中的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又一春

二、古诗词中的春夏秋冬(2011-10-11 09:24:19)原文地址:二、古诗词中的春夏秋冬作者:阿常二、古诗词中的春夏秋冬(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对谁裁出,

声明:《礼仪、节日中的山西面食文化 中国山西面食文化节》为网友遙遙無遠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