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南大碎尸案的一点想法的这个回帖吸引了 黎介寿 南大碎尸案

网友“很多的”的经典分析,也是这个分析让这个帖子引人关注:
作者:很多的 回复日期:2008-6-20 14:12:59 
  本着娱乐的精力,我很不负义务地以为,凶手很可能就是楼猪!
  
  第一部分:文本的剖析
  1、从文天职析,楼猪的文章条理明白,构造完全,措辞沉稳、沉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与一般的“帖”不一样,文本极为工整,标点符号的应用非常严谨。比如引号、分号和破折号的应用,一般的网络文章都是绝不在意的。
“关于关于南大碎尸案的一点想法的这个回帖吸引了 黎介寿 南大碎尸案
  这暗示出,楼猪具有如下人格特点:慎重、沉思熟虑、行事富有条理且力求完善。
  
  2、我们注意到,楼猪的文章重视细节,比如对于地名的列举、对于音乐类型的列举,以及对于“凶手”形象的描述。
  这暗示出,楼猪具有如下人格特 点:过细、很强察看力和记忆力。
  
  3、显而易见,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不会认为楼猪的文章是“事实”,尽管如此,楼猪却依然重复强调,这只是“猜测”。以弗洛伊德主义的角度分析,阐明楼猪在潜意识当中盼望有一种强烈的“隐瞒真实身份”的愿望。
  同时,我们注意到:在文章第6小节的结尾,楼猪有这样的叙述:“后来产生的事,我不敢妄加猜测,也许他们相爱了,甚至产生了性关系。”非常显著,所谓“不敢妄加猜测”与其后的“猜测的内容”是抵触的,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变异的“舌尖失语”,失语的部分是“我知道”,但由于潜意识中对于这一表达的强烈抵御,导致意识层面在浮现出的文本上,将“我知道”调换为“不敢妄加猜测”。
  
  4、非常引人注意,楼猪对于“凶手”的人格描写,完整是正面的。
  楼猪在倒数第2小节中有如下描写:“相貌端正,气质成熟慎重,性情内向,为人谦恭,单身,受过高级教导,文化素质较高,爱好听音乐,亦有可能喜好文学。”假如不是在这样一个主题的文章中呈现,完整可以将这一描述当作征婚启事(当然其中“亦有可能”的措辞须要修正)!
  这暗示出:在楼猪“设想”的凶手形象中,该凶手是“完美无瑕”的――最主要的一点,该凶手几乎没有任何“人格异常”或者“人性的负面”。换言之,该凶手将无法从“现象上”断定出他的“邪恶”。这是极为典范的人格决裂。
  
  5、楼猪在文章后半段对于“凶手”的心理分析,采取了传统的弗洛伊德的童年经验理论。但必需要注意到这样的描写:“对于嫌疑人来说,被害人像极了‘她’……”
  一般来说,人格缺点或者人格异常,可能源于“幼年期的心灵创伤”。但对于这一“创伤”的挖掘须要极为过细的工作,且需要很长的时光和足够多的材料才干得出可能的答案。因此,在文章中,尽管前面有所谓“依据以往的变态犯法的案例”的粉饰,但“被害人像极了‘她’”、“他要为她‘赎罪’”的描述依然十分冒昧和不自然。
  特殊需要注意到这一句话中的措辞:“他爱被害人……但首先,他要为她‘赎罪’……”必须充足认识到“首先”一词的主要意义。这几乎已经明白表现,楼猪在形成这篇文章的进程中,如同前半部分一样。对于这一段的描述存在一个较为严谨结构,然而,这一严谨结构可能因为过于“真切”而遭到猜忌,因此,文本刻意在这里打破了原有的叙述过程。然而,结构打破后的碎片依然清楚可见,证据就是“首先”一词(这与文章开头呈现的“首先”一词不一样,开头的“首先”与叙事结构没有关联,只表现声明的性质)。
  依据楼猪在文章前半部分表示出的叙事特点,以及极为冒昧的“赎罪说”的结论,这一“首先”之后,必定应该追随着“其次”,对“赎罪说”的心理动机、宗教(或其他信仰)意义、行动成果、情感开释等方面有更为过细地阐明。
  事实表明,尽管楼猪故意或者无意识地损坏了“首先……其次”的叙事构造,其后依然对我上述内容作出了部分论述。并且在“她的罪赎清了,但这肉体依然污秽,必需丢弃,只有灵魂,才是永远干净的”的叙述中,带有极为显著的“价值上的升华”。


作者:很多的 回复日期:2008-6-20 14:19:02 
  6、持续要对第5点进行讨论,但单独作为一点,是由于本段不仅是对单一段落的文本进行剖析。
  注意到,从倒数第6小节开端(包含倒数第6小节上面的一点内容),楼猪对凶手的分析进进到“价值与意义”层面。在全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非常察觉到,楼猪的叙事特征与文本特征,相对相对前半部分产生了奥妙的变更,
  首先最显明的是,最后几个小节的段落,每一段的内容都相对前面较短。换言之,叙事的节奏感和变更感更强烈了。相比全文的第6小节,最后几段的内容短了太多。
  这暗示出,当楼猪在进行最后几个小节的叙述时,情绪上可能处于一种亢奋的状况,相比之前的慎重和深沉,这时的笔触更为活泼、冲动。尽管楼猪有极强的自控才能,但潜意识中的亢奋,依然在文本上得以显示。
  我们认为,必需要这一环节中的措辞和描述接洽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懂得。
  6.1、在第6小节中,文章说:“他感到只有这样,才干将心爱的女人永远留在身边,尽管他可能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她们的共同之处太多太多”,“回想起‘她’给他带来的快活,当然,也有伤痛。”这一小节固然可以懂得为“假设”,但是,主观情感的吐露过于强烈,甚至带有一种“诗意”,这很特殊。
  6.2、紧接着,在主观情感的强烈吐露之后,文章提到:“根据以往的变态犯罪的案例……这类事件则在他们心灵上留下了暗影……”这又是一处显明的“结构打破后的碎片”。依据楼猪在前半段的叙事,以他的叙事才能和逻辑思维,必定应该将“根据以往的变态犯法的案例”猜测根据放在前面表达,然后再进行“合幻想象”,这样才是符合思维逻辑的。但是楼猪已经把持不住情绪,完整相反地,在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形下表达主观情绪,然后再来补充,以在构造上表明,之前的情绪是“公道的想象”。这暗示出:之前的想象可能并非是“想象”,或许就是“事实”。
  6.3、在主观情绪的强烈吐露之后,楼猪对于凶手作出了人格画像,在这个画像中,凶手是一个“完美”的人,并且与“破案线索”毫无关联,几乎就是一味地表示其完善与正面。
  6.4、在创作了完善的人格画像之后,楼猪在文章最后说:“假如公共安全专家机关一直没有结束对此案的调查,也盼望这些能够对他们的侦察工作供给一点点辅助。”
  从逻辑上,假如一个人真的试图“提供赞助”,他会很早就对公共安全专家机关供给信息,由于提供信息对他本人是无害的,本钱很低。而事实是,楼猪在过往的十几年都没提供什么辅助,现在忽然供给辅助了。这分歧常理。综合本小节的“整体分析”思路,楼猪在一种亢奋的状况中做出的这一表述,实际上是一种挑战。在“完美犯罪”的胜利实现中,楼猪到达了自我价值实现的高峰体验。
  我们注意到楼猪的开头陈说:“但说实话,其中大多是在讲故事,基础没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实际上,楼猪自己也是在讲故事,这一抵触暗示出,楼猪的“故事”与他们的故事有极为实质的差别:楼猪的故事是“真实”的。注意到“有价值的线索”这一措辞,以及斟酌到文章后半部分楼猪的亢奋,以及挑战式的结尾,可以以为,楼猪有充足的自负,在本文中参加了“有价值的线索”,当然,这也阐明,楼猪极可能就是凶手。


作者:很多的 回复日期:2008-6-20 14:20:03 
  7、一般来说,对于犯法行动的分析,所提出的“可能”必定是多样化的,因此才须要“排查”。但是从楼猪的陈说中,我们发明,楼猪完全没有“可能性多样化”的偏向。固然他一直强调是“猜测”,但这种猜测却始终以一种“断定无疑”的姿势浮现出来。暗示出楼猪在写作的进程中,有一种高度的自负。
  尤其需要特殊注意的是,楼猪在第6小节浮现的文本,这是全文最长的一段,非常侧重于对于音乐喜好者的分析,并且指出“听这类音乐(摇滚乐或重金属甚至极端音乐)的人,恰恰多是那种比拟内向,不爱说话,外表也很普通很低调的。”从常态上,这种辩解一般情形下是因为楼猪恰好也是爱好听这类音乐的人。因为这段辩解与主题毫无关联。
  其后用“CD媒介说”树立起凶手与被害人的关联,不是真正的凶手必定不会如此“断定无疑”。也许他们是在南大旁边的先锋书店认识的,或者是因南师邻近的“小爽酸菜鱼”认识的,甚至有可能是在河海的舞厅里认识的。但是楼猪躲避了“可能性的多样化”,这一点极为主要。
  
  第二部分:对楼猪ID及其行动的剖析。
  8、楼猪ID为中文“黑弥撒”。黑弥撒是一种在弥撒后献祭动物以激励魔鬼的运动,多有撒旦崇敬。这与楼猪在之前音乐分析中的“逝世亡”、“哥特”相契合,解释之前关于楼猪正可能正是文章中所谓“CD媒介说”的凶手,亦暗示出楼猪人格上的某种偏向……(后略)
  
  9、ID注册时间为“2006-8-13 22:14:00”,截至目前为止,最新上线时间为“2008-6-1921:51:00”,在长达两年左后的时光里,该ID上站73次,发帖4篇,回复12次,“潜水员”偏向显著……(后略)
  
  10、ID上线IP地址及其活泼时光分析……(后略)
  
  第三部分:对楼猪其他文本的分析
  11、我们注意到在《闲谈――昨晚的阅历(南京)》一文中,楼猪提到:“我始终以为,所谓的鬼并没有那么恐怖,真正恐怖的――是人”,又接洽楼猪ID带有显明的宗教颜色,且为有神论,与其所谓“鬼并没有那么恐怖”的结论有冲突,因此……(后略)
  
  
  结论:由于打字太多,头晕,所以结论简略点:
  1、楼猪是凶手;
  2、结论1纯属虚构,如有相同,也很自然;
  3、心理分析是一个相当庞杂的进程,在信息严重不充足的情形下,实在没什么好分析的,基础都是扯淡;
  4、我咋这么无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2952.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王东京:关于党校教学改革与管理的几个问题

2014-07-04 21:22:17|分类:干部教育培训新视|举报|字号订阅本文转载自灿烂的阳光《王东京:关于党校教学改革与管理的几个问题》这个讲题对我来说有点大,也很难讲。说实话,我之前在经济学部做教员,从综合层面对教学改革与管理研究得不多,

声明:《“关于关于南大碎尸案的一点想法的这个回帖吸引了 黎介寿 南大碎尸案》为网友心情美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