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莫言母亲想到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作文

莫言母亲的八大教育真经

    莫言讲了母亲的第一个故事: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从莫言母亲想到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作文
  母亲教会了儿子什么是大爱和亲情。
  莫言讲了母亲的第三个故事: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的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母亲教会了儿子什么是怜悯和同情。
  
  
  莫言讲了母亲的第七个故事: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从莫言母亲的八大真经,发现与我母亲有很多一样的故事。

母亲教育我的几大真经:

“凡是优秀的成功人士,无一不是母亲教育的结果”我虽不是成功人士,但是为人善良,不会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烦恼,也是母亲的基因与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记忆中很深的我与母亲的几件事:

一次我和一群熟悉的、不熟悉的小孩玩,一个男孩手里拿着弹弓,我很想试一试,经常看着男孩子玩,仿佛弹弓是男孩子的专利。那时的我表面很文静,但内心却很男孩子气。我向那个并不是很熟悉的男孩子借过弹弓后,捡起一块中意的石头,对着对面三米远处很粗的树干瞄准、射出,随之而来的是一声玻璃的脆响,我猛然回过神来,竟然这么近的距离没有射到树干,而是打中了树后面王老太太家的玻璃上,我顿时意识到自己闯下了祸,但是我并没有跑,整个人静止在那,几分钟后老奶奶走出后门,厉声喝道哪个孩子惹得祸,知道是我所做所为之后还是一顿训斥,旁边十几个伙伴也静静地听着,没有嘲笑,仿佛他们也静止了,我心里既后悔又想着她快点说完我快点离开。我等待的老太太数落完,悻悻地回到家,等待妈妈回来怎么跟她说自己闯下的祸。在妈妈回来前,我前所未有的勤快,主动烧火、干活,心里想着一会如何开口描述给她。妈进门后,我小心翼翼地问道:妈,咱家有玻璃吗?妈说:不知道有没有,怎么了?我胆怯的说到:我把老王家的玻璃射打了,本以为妈妈会严厉的说我,甚至打我,意外的是,妈妈说我去看看,片刻妈妈带着轻松的口吻说:我去看了,玻璃不用换,只是露个小眼。王老太太说看是咱家孩子,平时挺老实的就没怎么说。我心里想,那个老太太说了好一顿,还说没怎么说,换做男孩她不是要破口大骂了?只是现在我也想不明白,当时那种认为自己闯下大祸为什么没有哭出来。

还有一次,邻居婶婶家的公鸡跑出来了,她开玩笑说用石头扔它们,砸死我们吃肉,我当然知道是玩笑话,主动和后院的小女孩一起帮助她赶鸡,我捡起一块中等的石头向鸡扔去,还特意想着让石头落到鸡的后方不要砸伤它,可是石头偏偏砸在小女孩的眼眶上,随着小女孩的哭声我看看有血从她的脸上印出,自己也手足无措。记不得是怎么向母亲禀报的此次大祸,只记得母亲从女孩家回来后也是轻松的口吻:没有事,只是破点皮,她妈妈也很大度。

这两件大祸,在我看来至少会遭到母亲的责骂,没想到在母亲心里根本算不上什么,只是小孩的一点过失而已,也是母亲的理解与关爱,使我的童年没有蒙上坏孩子的阴影。

——母亲教会了女儿什么是呵护

还有一次在同学家门口玩的时候突然下起大雨,我迅猛地骑上自行车回家,但是刚刚骑了几米远大雨就使我喘不上气,浑身湿透,中途水深还浑身发抖,使我不得不下车到肉店躲雨,心里想着回家定会遭到责骂。意外的是回到家时母亲冒雨在院子里找鸡,也并没有说我一句。第二天母亲和我讲到,村里一母亲和儿子分别淋了大雨,母亲反而将儿子打了一顿,母亲觉得她很搞笑,自己都挨浇了还去打孩子,哈哈。大雨那么突然,挨浇也不是我们自己能避免的。

——母亲教会了我什么是理解

如果你读到这里,我的母亲如此的理解与呵护我,你一定会认为我从小没有被母亲责骂过,那你就错了。记忆中被母亲惩罚的几次:

一次因为贪玩,到了傍晚下起了小雨也没有回家,还是打着伞捉蜗牛,直到天完全黑了下来,过来吃晚饭的时间才恋恋不舍的回家,回家便是比外面更强烈的暴风雨,哈哈。但是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让她担心孩子的安危,虽然我们若无其事地玩够了安全的回家了,可是孩子怎能知晓母亲在为我们担心与煎熬的那个心里过程,怒火便在等待中越燃越旺了。

——母亲教会了女儿什么是母爱。

至今我的脑海里有一幅情绪的画面,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坐在我家外屋的板凳上,手捧一大碗高粱米饭(那时是90年代,夏天,我家也只吃高粱米,吃不到大米)安静的吃着,母亲慈善的与他交谈,男子是个要饭的。现在乞讨者再也不是讨吃的,而是要钱,母亲不会像年轻时候那样慷慨,而是直接关门摆摆手打发他离开。这也并不能说明母亲不善良了,而是如今没有几个真正的乞讨者,大多是以乞讨为职业罢了。

——母亲教会了女儿什么是怜悯和善良

小时候董事聪明的我也会像母亲抱怨自己实在没有像样的衣服,每次要穿的,母亲便会讲到:上学比的是谁学习好,老师喜欢学习好的,你穿的再好,学习倒数,老师同学也看不起;学习好,即使穿的不好大家也会对你刮目相看。

——母亲教会了我什么是简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3185.html

更多阅读

冷看“莫言热” 如何看待莫言热

作者:彩虹飞编者按:莫言获奖,我们诚然应该高兴,应该庆贺。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因为获奖而以下失去了理智,我们不应该被炒作左右,而应该静下来思考我们的文学的发展方向。作者的分析和建议,值得我们参考。土生土长的山东作家莫言获得了2012年度

莫言《讲故事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讲故事的人》,完成17~20题。(20分)讲故事的人 莫言①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A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

莫言获奖的六个原因 莫言获奖原因

莫言获奖的六个原因许子东2012年10月9日,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在即,嶺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接受“凤凰网文化”对话,分析莫言作品可能获奖的文学、政治及“偶然”原因,并论及奖项对中国作家处境和中国文化生态的影响。(根据部份录音整理,1

莫言眼中的贾平凹和贾平凹眼中的自己 贾平凹和莫言

莫言眼中的贾平凹和贾平凹眼中的自己在日前北京师范大学首任驻校作家贾平凹入校仪式暨“从《废都》到《带灯》——贾平凹创作回顾研讨会”现场,中国当代文坛两位扛鼎重将温馨相遇,已成同事。未有华山论剑,但见相敬互赞,玩笑调侃之间,尽

解读莫言《讲故事的人》一 莫言 讲故事的人

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礼上做了一个演讲,题目叫《讲故事的人》。从网上拿到文章后,仔细读了读,觉得写的质朴真诚,有很多值得说和值得想的事情。于是打算跟学生讲一讲。结果一脚踏进这个泥潭,就拔不出脚来了。这样哩哩啦啦,讲了好几天。

声明:《从莫言母亲想到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作文》为网友灬花舞花落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