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门弟子:罗钢、王一川、李春青

童门弟子:罗钢、王一川、李春青

童庆炳为师有德,弟子多为名师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网上流传一个段子,叫《两个诺奖得主》:“北师大文学院因为培养了两个诺贝尔奖得主,成为最牛文学院;两个得主的导师都是童庆炳,童老师也被称为最牛导师。最耐人寻味的是,因众所周知的原因,两个得主,一人莫言姓名,一人姓名莫言。”

看完段子,会心一笑,感觉写得很妙,于是开始转发,发给我所有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因为,我们都是童庆炳的弟子。

童庆炳教授是国内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出版学术专著19部,发表论文近200篇,发表的散文随笔不计其数(见他的博客)。他的学术研究推进了文艺学学科的发展。他培养的博士达28名,绝大多数成为各高校学术骨干;他名下毕业的硕士50多名,在各个领域里叱咤风云。

童老师是一位好老师,他自己也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一干就是50余年。他喜欢当老师,这一点可以在师大百年校庆的电视片里得到认证,童老师说,他的书包里有粉笔、有讲义、有学生作业,还有面包渣,这是他每天匆匆赶着上课用的旧书包。

他喜欢当老师,他的学生很多人也当了老师,在经济热潮席卷大地的年代,他的博士许多人出过国,留学或者做访问学者,最终,还是大多留在了教育领域。以他的博士为例,最出色的有:罗钢、王一川、李春青。

罗钢,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清华文学院党总支书记,清华研究生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学报主编,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文化与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

罗钢的主要著作:1.《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研究》2.《历史汇流中的抉择——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家与西方文学理论》3.《叙事学导论》4.《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起源》5.《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6.《后殖民主义文化诗学》7.《文化研究读本》8.《消费文化读本》9.《物质文化读本》10.《批评的诸种概念》。

罗钢的主要论文:

1.《五四时期及二十年代西方现代文艺理论在中国》;2.《梁实秋与新人文主义》;3.《关于殖民话语与后殖民理论的若干问题》;4.《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历史考察(日文)》。5.《关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文本的历史考察(上)》;6.《关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文本的历史考察(下)》;7.《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历史背景的考察(上)》;8.《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历史背景的考察(下)》;9.《资本逻辑与历史差异——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的思考》;10.《七宝楼台折碎不成片段——王国维“有我只境无我之境”说探源》;11.《一个词的战争——重读王国维诗学中的自然》;12.《王国维的古雅说与中西诗学传统》;13.《本与末·关于王国维“境界说”与中国古代诗学传统关系的再思考》;14.《词之言长一一王国维与常州词派之二》15.《意境说是德国美学的中国变体》。

看出来了吧,他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上半叶,那是需要大量考证的,因而,他出书比较慢,与“慢”相伴的评价就是:慢工出细活。

王一川的特点是“快”,不惑之年就已“著作等身”,与“快”相伴的评价是:走在学术前沿。

王一川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于丹是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民艺术素养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与诗学》副主编。

王一川撰写和主编的主要著作有:

1、《审美体验论》2、《语言的胜境--外国文学与语言学》3、《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4、《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20世纪小说人物的修辞论阐释》5、《通向本文之路》6、《修辞论美学》7、《中国形象诗学》8、《张艺谋神话的终结——审美与文化视野中的张艺谋电影》9、《汉语形象美学引论》10、《杂语沟通——世纪转折期中国文艺潮》11、《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清末民初文化转型与文学》12、《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结》13、《美学与美育》14、《美学教程》15、《文学理论讲演录》16、《大众文化导论》17、《文学概论》18、《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19、《兴辞诗学片语》20、《京味文学第三代(泛媒介场中的20世纪90年代北京文学)》21、《修辞论美学》22、《新编美学教程》23、《大学美育》24、《西方文论史教程》25、《大学从游——王一川文学批评讲稿》26、《中国现代学引论——现代文学的文化维度》27、《文学批评教程》28、《2009中国艺术学年度报告》29、《修辞论美学:文化语境中的20世纪中国文艺》。

此外还有论文300余篇。

罗钢和王一川都是四川人,有点小脾气,都很出色,在童老师那里,面对两个犹如儿子一般的学生,就很难摆平了。谁先评副教授?谁当长江学者?很多时候,名额只有一个。

关于他们的故事很多,我们当学弟、学妹的就只管热闹地讲,在讲述的时候,不乏添油加醋,其实,那是在表达对他们的敬佩。

我自己真的很敬佩他们俩,把他们当成榜样,追随他们的论文,一篇篇拜读,已经成了习惯。

10月17号见到张跣,他是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主任,他说,“我已经两次请王一川到学校作报告,学生反响热烈,王老师讲课,真有大家风范。”

我写的散文《幽默对联》(见博文),其中写到罗钢,那个段子是一批批硕士博士都会说的:“山羊上山上撞山羊角,咩;罗钢打锣锣震罗钢耳,嗡。”

一山不容二虎,罗钢在世纪之交去了清华。关于他“离家出走”的原因,版本很多,有的说,是童老师把“跨世纪人才的名额给了王一川,罗钢‘跨’不过21世纪的门,只好走了。”我不信,因为,当时,清华刚刚成立文学院,广招人才,北师大文艺理论博士点人才多,自然会来挖人,弟子另立门户是很自然的事情。

罗钢在清华文学院分管科研,他的观点是:教育部要求大学每年统计老师们的科研成果,这是不对的,他说,好的科研成果需要时间,不可能每年结项。为了鼓励大家研究大课题,他说:学院不必每年统计,老师们可以自己安排时间,可以五年报告一次科研成果。其实,老师的科研是不用催的,他们自己能安排好。就像农民种地,政府不必告诉农民何时播种、何时收割。

王一川是2011年初去北大艺术学院当院长的。当时,我和王文红(邮电大学文学院院长)去看童老师,童老师说:“吴学先去南科大,我同意,因为,你是跟老公团聚,两地分居不好。王一川去北大,我不同意,他在北师大是有前途的,学校的领导、老师、学生对他评价都很高。”

王一川在北师大确实名声很好,可是,由于他是“长江学者”(全国文学类只有6人),他就不能晋升校领导。他在师大当了多年研究生院院长,又当了多年艺术学院院长,长期做中层,要给年轻人让路,他的出走是可以理解的。再说了,“北大”毕竟是北大。

2008年8月,我为《教育报》组了一个版,内容是“关注大一新生”,我请王一川写其中一篇,王老师写的是教学中的“从游”: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像大鱼领着小鱼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最好的团队是,大鱼在前面游,中鱼(就是硕士生和博士生)紧跟在大鱼身边,小鱼(本科生)跟随其后。他说,新生不仅跟老师学习,他们与研究生们的接触也是很重要的学习。王一川很勤奋,这篇稿子刊登后不久,他就出版了《大学从游》一书,阐述他的教育实践和教学体会,其中包含着他从教多年的教育思想。

李春青是我们公认的大哥,我说的“大哥”的含义基本上就是巴金小说《家》里的觉新:任劳任怨,顾全大局,维护童老师,照顾童门弟子。

他是守在导师身边的弟子,就像家里的长子,在母校,在“父母”身边,默默奉献。我们远走他乡,每每回到学校,都找大哥喝酒。

导师每年举办大型学术会,小型研讨会,都需要他张罗;

各届学生每年都有“毕业多少周年聚会”,大家千里万里回到母校,都认识他,他就忙着接待来宾;

导师生病,师母去世;新生入学,老生毕业,那些繁杂的事数不胜数,李春青年复一年地承担了很多。

他研究古代文学,把“士人阶层”理解得很透彻,于是他自己也活得超然,年过半百,白净的脸颊仍不见皱纹。著书立说,闲看云卷云舒。

10月16日,我把上面的段子发给童老师,童老师正在北医三院住院,我赶紧约了王一川的夫人金英一同前往。

童老师病情不重,他躺在床上跟我们聊莫言和刘X波。他说《蛙》很巧妙,作品写了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同时也写出了计划生育带来的种种弊端。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我和金英要走,刚到门口,罗钢打来电话,他说:“别走,等我一下,我20分钟赶过来,大家好久不见,一起聚一下。”

我又留下。罗钢一上医院的电梯,碰到师弟吴子林(《文学评论》编辑),于是,在童老师狭小的病房里,我们高谈阔论,感慨万千,当年童老师受到学生牵连而失去了教育部副部长的职位,而今,又是学生,学生的成功,证明了他是最牛导师。

大家围在导师周围,20多岁的(在校小师妹段恺),30对岁的,40多岁的,50多岁的,聊得开心,一时间,我想到了一个话题:

童老师最喜欢谁?

有人说,童老师最喜欢罗钢,因为在很多大的场合他介绍过罗钢的研究;

也有人说,童老师最喜欢王一川,他把很多荣誉给了他,如长江学者、跨世纪人才;

也有人说,童老师最喜欢李春青,所以一直留在身边,不许他离开;

还有人说,童老师最喜欢首都师大的陶东风,童老师的一篇散文选入中学课本,讲的就是陶东风送他小乌龟的故事。

我看着童老师,突然意识到:这个老父亲喜欢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都喜欢他,都惦记他,28个博士,50多个硕士,分布在天南海北,不管在哪里,都会惦记他,在京的,每年都有几次大聚会,春节、中秋、教师节、老师生日,张罗最多的可能是陶东风。在外地的,回北京不管多忙都要去童老师家里坐一坐,北师大的小红楼,那个别墅区,是师大学术的象征,里面住的都是学术泰斗,每天,童老师就在那里等我们回家。

童老师教出这么多优秀的学生,他,真是最牛导师。

吴学先

2012年10月19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3342.html

更多阅读

《正者无敌》中的人物原型四 :罗世文、黄绍竑等。

正值“保钓”高潮和九一八国耻日之际,电视剧《正者无敌》的播放正逢其时。剧中还有几位使用真名的人物,其原型分别是:罗世文,剧中多次化妆为郎中、商人,代表中共与刘湘、冯天魁联系,又出现在山西抗日战场。罗世文,(1904--1948)四川威远人,1

改编的小说:《道德底线》第二部!3,主角:王俊涛罗钢)

说明:本文从电视剧《道德底线》第一部的结局开始写起,承接了《道德底线》第二部开始的一点点内容,但后面的全部都改变了!主要人物:王俊涛(罗钢饰)叶佳佳钢镚陈秀(马苏饰)赵学鹏(钱泳辰饰)山城(地名)第三章 父子相遇祖国对于一个侨居在外

转载 题庞萍、罗文澜、李德真一家人镶名诗 李德洙

原文地址:题庞萍、罗文澜、李德真一家人镶名诗作者:陈全林题庞萍、罗文澜、李德真一家人镶名诗庞眉李耳传大道,萍水相逢即有缘。大罗金仙多文运,开悟禅和无波澜。修德通真契仙妙,见性成佛出法坛。身心归元先天路,道入无为是圣贤。注解:

改编的《道德底线》第二部,10,主角:王俊涛罗钢

说明:本文从电视剧《道德底线》第一部的结局开始写起,承接了《道德底线》第二部开始的一点点内容,但后面的全部都改变了!主要人物:王俊涛(罗钢饰)叶佳佳钢镚陈秀(马苏饰)赵学鹏(钱泳辰饰)山城(地名)第十章童童老师办公室,此时呈现出一幅怪异的

声明:《童门弟子:罗钢、王一川、李春青》为网友彼岸花落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