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一定有办法》导读 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

这则充满亲情之爱和智慧的温馨故事在犹太民族流传已久。作者菲比·吉尔曼(Phoebe Gilman)重新赋予了它更富趣味的惊喜,她用重复而有节奏的文字叙述来推动故事,在每一个情节的转折处总因约瑟的一句“爷爷一定有办法”来开启另一扇窗,引出一幕幕的惊喜。作者在图画的呈现上也别出心裁,每幅画面的下方(房子的地板下),老鼠一家人也利用着这件奇妙的毯子缝制家中成员们的衣服、家饰、窗帘,为阴暗之隅的呆板印象中开启一片温暖、明亮的天地──这也就是家的意义。充满智慧、疼爱孙子的爷爷,用巧思把孙子心爱的破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钮扣。但最后,约瑟的钮扣丢了,这下爷爷还会有办法吗?天底下有“无中生有”事吗?爱,真的做到了“无中生有”,约瑟发现,“这些材料还够……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 —— 一个“无中生有”的奇妙故事。(注:《爷爷一定有办法》的英文书名即为Something From Nothing——《无中生有》)

菲比·吉尔曼Phoebe Gilman ),生于纽约,曾于纽约、以色列和欧洲学习艺术创作,现定居加拿大。她的书充满着奇妙的想象力,曾获得多次童书的奖项。《爷爷一定有办法》是她出版的第七本书。

作者自述:关于这个故事——约瑟的爷爷能够修补任何东西。他能将一个破旧的毯子变成一件奇妙的外套,一件背心变成一条安息日领带,一块破手帕变成一粒崭新的纽扣,可是当纽扣也不见了,还能怎么办呢?即使爷爷也没有办法无中生有呀。这个故事源自一首古老的犹太民间歌曲,它讲的是一个裁缝将自己的旧大衣变成了外套、背心、领带,最后变成了一个扣子。当扣子不见时,他就创作了一首关于它的歌。我想:“这正是我要做的事!任何东西都可以变成一个故事。”于是我决定将这首歌变成一本图画书。可是图画书是写给孩子们的,而这首歌中却没有一个孩子。“我可以改一改。”我说,“我要将那个裁缝变成一个爷爷。这样他就可以为自己的孙子约瑟做每一件东西。不过,他做的第一样东西应该是一件大人才能穿的大衣吗?不,它应该是一个毯子。”

图画的背后——如果你不看图画,只读文字,会感觉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当我开始为故事绘图时,我才决定要将故事的背景放在古老的日子里,在一个犹太人的小村庄里,就像那首歌中唱的那样。于是,这本书在我的眼前呈现了一幅全新的景象。它让我想起了爷爷奶奶在世时的情景。书中所画的那些在街道上和市场上的人们,就是过去住在犹太村落里的人们的形象。 我的曾祖父就是一位贫穷的犹太裁缝。 当我在画这个故事时,纽扣丢失的那段情节一直困扰着我。在我内心深处的那个孩子,其实并不是真的很在乎它是否能变成一个故事。那个孩子总想知道纽扣到底去了哪里。这使我不得不在图画的故事里添加了老鼠,它们生活在地板下,所以可以找到那颗纽扣。约瑟的妹妹长得很像我女儿英格丽婴儿时的样子。爷爷也为她做了一个奇妙的毯子。但当约瑟丢失了他的纽扣时,她只是给了他自己的布娃娃而不是那个特别的毯子。

专家导读——

蓝毯子和有办法的爷爷

这个故事从一条毯子开始。故事写的是爷爷。读完这个故事,我们看见了,原来从一条毯子开始也是可以写出一个了不起的故事的。故事里的毯子不像神话里的毯子飞了起来,毯子更可以盖,而这个故事里的毯子正是盖在小约瑟身上的。睡在摇篮里的小约瑟,盖着爷爷缝制的这一条蓝颜色的小毯子,那么温暖和舒服,恶梦一个也不会来。可是,约瑟渐渐地长大了,奇妙的蓝毯子太小了,也旧了。妈妈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可是约瑟不舍得,他说:“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材料还够做……”爷爷为约瑟做了一件奇妙的外套! 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外套也变得又小又旧了。 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太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不同意,说:“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用这块材料做了一件奇妙的背心! 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他好喜欢这件背心。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背心也显得小了、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背心,又小又旧,还沾了胶水和颜料,真该把它丢了!可是约瑟怎么会同意,他说:“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拿起了背心,翻过来,又翻过去,用剪刀咯吱咯吱地剪,又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 哈,爷爷用这块材料做成了一根奇妙的领带。蓝颜色领带! 你想想,蓝颜色的领带,约瑟戴着,是怎样的一个小酷人! 不过,约瑟还是在渐渐地长大,奇妙的蓝领带肯定又小了、旧了,而且上面还沾了一大块汤,不用说,妈妈又想把它丢了。可是约瑟肯定还是不同意,因为约瑟会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的。 那么,现在,爷爷用这块材料,用他的咯吱咯吱的剪刀和缝进缝出的针又会给约瑟做出一样什么东西呢? 做出了一块奇妙的手帕。 约瑟收集的各种各样的小石头,就是用这条奇妙的手帕包得好好的。 约瑟还是长大,手帕还是变小变旧。照样的,妈妈还是没有能把手帕丢掉,结果,有办法的爷爷用这块材料……为约瑟做出了一颗纽扣。一颗小小的奇妙的纽扣装在他的吊带上。蓝颜色的!可是有一天,妈妈说:“约瑟,你的纽扣呢?” 约瑟一看,纽扣不见了!焦急的约瑟找啊,寻遍了可能去过的所有的地方,可是没有。 纽扣没有了,即使是总会有办法的爷爷,现在也不可能有办法了。 故事写到这儿,怎么往下面写呢?现在检验想像力了。检验写一个故事,你能不能合乎情理、又是异想天开地得到一个结尾。结尾真重要。一个精彩的结尾,给了你最后的惊诧和喜悦的时候,就连同前面的故事一起,完美地搁在了你的记忆里。而结尾平庸,那么前面的精彩也会因此而黯淡,甚至让你连前面的故事一起忘记。约瑟没有找到纽扣。有办法的爷爷没有了办法。第二天,约瑟去上学。约瑟拿起笔来,在纸上刷刷地写着:“这些材料还够……”还够做什么? 还够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 这本奇妙的书的书名叫:《爷爷一定有办法》。梅子涵(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研究者)

《爷爷一定有办法》的妙处

图画书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需要大人一遍遍地读给孩子听的,即所谓“亲子阅读”;另一类则更适合让孩子自己细细品味——这后一类书对孩子来说更重要。为什么有的人能终身享受阅读,有的却毕生视阅读为苦事、难事?从小有无此种启蒙训练,恐怕有很大关系……《爷爷一定有办法》则在创作构思上,就先已自觉考虑到了如何让孩子读出成人发现不了的东西。这一点可以说非常成功。它的故事也不复杂,是说孩子出生后爷爷为他做了一条漂亮的蓝毯子,毯子破旧了爷爷给他改成外套,外套坏了改成背心,背心破了再改成领带,领带旧了改成手帕,手帕破了以后爷爷将它做成一颗奇妙的纽扣,最后纽扣丢了,爷爷也没办法了,但孩子拿起笔,将这件事写下来,他说:“这些材料还够……写成了一个奇妙的故事。”这最后一笔,我总觉得暗示着文学和艺术的诞生。当然,上述这些都是成人所更能把握的;它的画风细腻而富现实感,有一种托尔斯泰式的俄罗斯风,也易受到家长和孩子的喜爱。但家长的阅读往往到此为止,孩子却会继续向前探掘,他们会从画里看出越来越多的东西。这本书的图画不光是跟着故事走,它还有故事外的大量内容,它采用乡镇风俗图的方式,小贩、老人、鹅群、街坊、马车……不时出现在画中,都能吸引儿童探究的目光。它的画面还常常分上下三层,这样,几代人的家俱摆设、生活细节,就都同步地展现在小读者眼前,这也增加了阅读的乐趣,而且这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人生乐趣,而不只是受线性的故事的吸引,这也有益于孩子更完整地体验世界和人生。不过,这都不是最妙的。——最妙的是时不时出现在画面下端的小老鼠们:它们看似与故事毫不相干,它们也是个大家庭,它们也吃饭、睡觉、做家务、讲故事、走亲戚……这个至多仅占画面六分之一的小小世界,正是孩子们最感惊讶、最为关注之处,而同时又最易为成人所忽略。我想,这一定是此书的图文创作者——加拿大的菲比·吉尔曼女士专门绕开大人,为小读者设计的。在仔细观赏这些小画面时,孩子会发现一个大人看不到的秘密:那条美丽的宝蓝毯子为什么越变越小?那丢掉的部分都到哪里去了?啊,只看见地面上的蓝色越来越少,而地底下,老鼠世界中,那美丽的宝蓝色越来越多!到后来,窗帘是蓝的,床罩是蓝的,桌布是蓝的,小老鼠们都穿上了蓝色背心……那是一片多么辉煌的蓝呵!这样的构思,也许是受了英国女作家玛丽·诺顿的童话《地板下的小人》的启发,但它被悄悄地用在这里,实在是妙绝了。不妨想象一下:当孩子发现自己一遍遍的静静的阅读,竟能带来这么奇妙的发现,而给自己讲故事的大人却是那么粗心甚至无知,他们会产生怎样的自信和快乐?而这对于他们的一生,又会萌生怎样的影响?刘绪源(儿童文学研究专家)

课堂实录——

爷爷一定有办法

执教:亲近母语课题组 刘颖

师:知不知道今天刘老师要给大家上什么课?

生:不知道。

师:今天就到了秘密该揭晓的时候了。今天刘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哎,你为什么笑啊?

生:刘老师不是说给我们上语文课,语文课一般都是学课文的,为什么刘老师给我们讲故事呢?

师:我问问你,你更喜欢讲故事还是更喜欢像平时那样学课文?

生:我更喜欢讲故事。

师:噢,原来你笑了。我知道,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对不对?你们知不知道台下那么多大人来干什么?

生:他们都是来听我们上课的,还有,他们都是来看我们南师附小三(2)班的学生是怎么样的呢?

师:好自信哦!

生:台下的大人来看刘老师上课好不好。

师:我好有压力!台下的大人跟我们一样,也是来听刘老师讲故事的。大人和小孩都喜欢听故事呢!那我们今天就开开心心、轻轻松松地听故事。

师:看,我们今天故事的题目叫做《爷爷一定有办法》。封面上一位慈祥的白胡子的老爷爷手里搀着一个可爱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就是他的小孙孙,叫小约瑟。他们手拉着手,在乡间的小路上走着。猜猜看,这个故事会讲些什么呢?

生:我猜这个故事会讲这个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难题,他去问爸爸,爸爸不知道,他就去问爷爷,后来爷爷告诉他答案了。

生:这个小朋友遇到了问题,他看了很多书,就是不知道问题怎么解答,结果他就去问爷爷,因为爷爷很老了,生活常识多,最终爷爷把答案告诉了他。

师:爷爷是个很有生活经验的人,对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什么。这个故事的图画作者和文字作者是菲比·吉尔曼,他是加拿大人。

《爷爷一定有办法》导读 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

(老师介绍扉页和版权页。)

师:记住扉页的图案,等一会儿你会有新的发现哦!

师:“当约瑟还是娃娃的时候,爷爷为他缝了一条奇妙的毯子。”爷爷是很高明的裁缝师傅。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扉页上的图案和这条毯子一模一样呢!

师:“毯子又保暖又舒适,还可以把恶梦通通赶跑。”你看,约瑟睡得多舒服啊,这神奇的毯子一定让他每晚的梦都十分香甜。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非常喜欢约瑟,瞧瞧,他们看约瑟的神情。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

大家看看约瑟的毯子——(放大图片看)变成什么样子了?

生:原来漂亮的毯子变成破破烂烂的了。

师:“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愿意丢掉毯子吗?看看约瑟的神情。

生:约瑟不愿意,你看,他紧紧抱着毯子呢。

师:他在说什么?

生:不要嘛,不要丢掉啊!

生:不要丢掉,我可喜欢它了,它是爷爷缝的!

师:“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你看,约瑟的家分成两层。上面一层爸爸妈妈住,下面爷爷奶奶住。约瑟拿着毯子跑到爷爷家。

“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老师边讲边用手做着翻过来又翻过去的动作)‘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老师做起了喀吱喀吱剪、缝进缝出的动作。同学们边看边听津津有味。)

“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够做什么?我们来猜一猜。

生:可以做条裤子或一件衣服。

生:做顶帽子。

师:这样大的一块毯子,做成一顶小小的帽子,是不是有点可惜了呢?

生:把破的地方剪掉,还能再做一块毯子。

师:我们来看看爷爷怎么做的。

“……一件奇妙的外套。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

对面走过来的是约瑟的小朋友,他们会说什么?

生:小女孩会说他的衣服很漂亮。

师:小约瑟得到了小女孩的夸奖,多得意呀!这是爷爷的功劳。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外套也变得老旧了。“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缩水了,变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这件外套好像不能穿了,约瑟愿意丢掉吗?

生:不愿意!

师:他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生合)约瑟非常相信爷爷一定能有办法。果然约瑟拿着这件老旧的外套跑到了爷爷家。

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恩,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老师做起了喀吱喀吱剪、缝进缝出的动作。)

“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猜猜看还够做什么呢?

生:可能够做一顶帽子。

生:可能够做一件背心。

生:够做一条裤子。

师:我们来看看爷爷是怎么做的。你看,爷爷在改这件外套的时候,门口站了两个小朋友,这两个小朋友舍不得离去,因为他们要看看爷爷这次又变出什么魔术来。到底做成了什么呢?(翻书)哇,一件奇妙的背心!

第二天,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约瑟背对着我们,你能够想出他脸上的表情吗?

生:我想,约瑟脸上都笑开花了,笑得眼睛弯弯的,眯成了一条缝。

师:你来模仿他的样子做给同学们看一看。(生做动作)好得意哟!约瑟多开心啊,有了这样一件奇妙的背心。老师、同学们都很羡慕,都很惊讶。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背心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背心,上面粘着胶,又粘着颜料,真该把它丢了。’”约瑟愿意丢掉这件背心吗?

齐:不愿意。

师:这幅图上,妈妈怀里抱着一个小宝宝,妈妈什么时候生了小宝宝啦?故事有没有告诉我们?(书翻到前面)你看到了什么?妈妈肚子大了,肚子里有个小宝宝。再来看,爸爸是个聪明的鞋匠,他做了一双小小的鞋子,为谁准备的?

生:为快要出生的小宝宝准备的。

师:奶奶正在织一件小小的毛衣,这件小小的毛衣又是为谁准备的?

图画书告诉我们了,所以,我们在读图画书的时候不光要看文字,还要看图画,因为图画也是会说话的。

师:约瑟不愿意把这件小小的背心丢掉,他说——(生合)“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背心,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老师做起了喀吱喀吱剪、缝进缝出的动作。)

“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猜猜看还够做什么呢?

生:我想它还够做一双袜子。

生:还够做一顶帽子。

生:够做一条领带。

师:看看爷爷是怎么做的。这一次,爷爷的门口有三个小朋友,都不想离开,想看看爷爷这一次把背心变成什么呢?天已经黑了,星星出来了,可是这三个小朋友还不肯离去,他们宁可不吃晚饭,一边吃着面包圈一边等待。

看,做成了什么?一条奇妙的领带!每个礼拜五,约瑟都戴着这条奇妙的领带去爷爷奶奶家。你看,一家人围着烛光吃晚餐,多温馨啊!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领带也变得老旧了。“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领带,沾到汤,脏了一大块,弄得它都变形了。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愿意丢掉吗?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生合)我们和约瑟一样越来越有信心,爷爷也越来越胸有成竹。“爷爷拿起领带,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老师做起了喀吱喀吱剪、缝进缝出的动作。)“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还够做什么呢?

生:可能还够做鞋子。

生:够做一个扣子。

生:可以做一副手套。

生:还可以做一块毛巾。

生:还可以做一个口袋。

师:我们来看看爷爷的办法。一块奇妙的手帕!约瑟收集的小石头就用这块手帕包得好好的,这块手帕陪伴着约瑟童年的许多快乐时光。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手帕也变得老旧了。约瑟的这块手帕已经破破烂烂的了,用它包着的小石子儿掉了一地。“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手帕,已经用得破破烂烂、斑斑点点的,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一脸的沮丧,他愿意丢掉吗?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生合)

“爷爷拿起了手帕,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老师做起了喀吱喀吱剪、缝进缝出的动作。)“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还够做什么呢?

生:还够做小宝宝的围兜。

生:还够做一个钱包。

师:我们来看看爷爷是怎么做的呢?看到了吗?一粒奇妙的纽扣!你看,约瑟把这粒奇妙的纽扣装在他的吊带上,这样裤子就不会滑下来了,扣子的命运怎样了呢?

“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你的纽扣呢?’” 约瑟一看,纽扣不见了,这根背带弹了起来,他的纽扣掉了。约瑟、小伙伴和妈妈都大惊失色,约瑟找便了所有的地方,楼上、楼下、庭院,就是找不到纽扣,约瑟急急忙忙跑到爷爷家。约瑟跑得太急了,惊动了楼上的爸爸,惊动了邻居,还惊动了路上的马匹。“约瑟嚷着:‘我的纽扣!我的奇妙的纽扣不见了!’妈妈跟着跑来说:‘约瑟,听我说!’”那颗纽扣没有了,不在了,消失了,即使爷爷也没有办法无中生有啊!爷爷也难过地摇摇头说:“约瑟啊,你妈妈说得没错。”一家人都很难过。约瑟的小妹妹在说什么?

生:小妹妹在说:“这颗纽扣在她娃娃的眼睛上。”

生:小妹妹在说:“哥哥,哥哥,不要难过了,我把这个布娃娃送给你。”

师:小妹妹手后边藏着什么?好像是一条毯子。这条毯子上有白云的图案,这是不是也是爷爷为她缝制的呢?我们猜可能是的。这块毯子怎么不送给哥哥呢?还把它藏到身后。

生:我猜她跟约瑟一样,这是她最心爱的毯子,她不愿意送给别人。

师:怎么办呢?纽扣不见了,约瑟是不是一直要沮丧难过下去呢?第二天,约瑟去上学,嗯,约瑟拿起笔来,在纸上唰唰唰地写着。他说:“这些材料还够……”还够做什么呢?

生:这些材料还够编一个故事。

师:你简直太厉害了。看看我们这个作家的结尾是什么。这些材料还够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什么呢?《爷爷一定有办法》(生合)!故事的结尾就是它的开头,开头又是它的结尾,这个故事就好像一个完美的圆。喜不喜欢这个故事?(喜欢)为什么约瑟舍不得丢掉那些老旧的毯子、外套、背心、手帕?

生:他相信爷爷一定有很好的办法。

生:是因为这是爷爷亲手为他缝制的。这毯子上有星星,能帮他赶走噩梦。

生:这毯子是他一生下来就有的,就像他的护身符一样。

师:原来这块毯子和毯子做成的各种各样的东西记录着约瑟成长的岁月,陪伴着他童年的美好时光,更重要的是,密密地缝进了爷爷的一片爱。所以约瑟舍不得丢掉。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约瑟那一粒纽扣不见的时候妈妈脸上的表情?我们再来看一看。你看,妈妈惊慌失措的模样,妈妈非常紧张,你记不记得毯子老旧的时候妈妈一直说毯子老旧了扔掉吧,外套小了不合身了扔掉吧,手帕破破烂烂了扔掉吧,现在,这一粒小小的纽扣不见了,妈妈为什么吓成这样啊?

生:妈妈了解了约瑟的心情,她懂了这里有爷爷的很多功夫,她肯定想,这纽扣丢了太可惜了,这也把爷爷的一片爱给丢了。

生:这毯子给他们家带来了无穷的惊喜。

师:原来约瑟一直以来的珍惜,约瑟看到纽扣不见了的紧张感动了妈妈,妈妈也变得珍惜起来、紧张起来。所以,是谁感动了妈妈?改变了妈妈?小约瑟!你看,我们孩子的力量多强大呀!不要小瞧了自己哟,有的时候,你是能感动大人、甚至改变大人的。

那颗纽扣究竟到哪儿去了呢?想不想知道?看看我们的这幅图,在图的下方,角落里,还有一家子呢。是谁的一家子?是小老鼠的一家子!中间有个小老鼠坐在一个椅子上,津津有味地好像读着什么。那个椅垫子圆圆的,就是约瑟丢掉的那颗——纽扣!再看看小老鼠的头巾,小老鼠的小背心,小老鼠的背带裤,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东西都是用纽扣的布料做成的。

生:爷爷剪去的碎布料就是小老鼠拿走的。

师:这个故事里面还有小老鼠的一家,小老鼠的一家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呢?这个故事真是太有趣了,两个世界,两个故事。(翻书)

约瑟的爷爷在缝制毯子,地上落了一些碎布料,这布料就落到了谁的家里?小老鼠的家里。这两个小老鼠躲在洞口,它们好像是第一次看到这种东西,他们当时的表现是什么样子的?

生:肯定感到很奇怪,家里怎么会有这种东西呢?而且发现很好看,也可以用。

生:肯定会很惊喜。

生:这下子可以有很多布料给孩子做衣服啦!

师:小老鼠第一次见到这神奇的蓝色布料,不知道它是什么,也不知道它可以用来干什么。后来的小老鼠用它做了什么呢?老鼠妈妈扯下布料,拿来一个核桃壳,原来老鼠妈妈生了宝宝,这宝宝身上的毯子就是用这蓝色布料做的。老鼠一家去散步,老鼠爸爸搀着老鼠宝宝好神气哟,老鼠妈妈的头巾,爸爸的背心,宝宝的背带裤,全是用蓝色布料做的。

这是老鼠的家。老鼠宝宝去上学了,那些老鼠穿的全是灰色的背带裤,只有这两个老鼠宝宝穿的是蓝色的背带裤,多神奇呀!

老鼠一家去野餐。

老鼠家的窗帘,它们拉在屋子里的布帘,它们的被子,小老鼠的衣服,全部都是蓝色布料做的。你觉得蓝色布料做成这么多的东西是谁的主意啊?

生:是老鼠爸爸和妈妈的主意。

生:是老鼠的爷爷做的。爷爷见多识广。

生:是老鼠宝宝想的办法,因为老鼠宝宝觉得新奇。

师:在这个故事里,小约瑟感受到了爷爷的爱,他非常珍惜爷爷的爱。在这个故事里,老鼠的一家和爷爷都是那样地充满智慧,能够把普普通通的东西变得奇妙无比。一块普通的布料在爷爷的手里就变成了奇妙的毯子,然后,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就变成了外套、背心、领带、纽扣,这些奇迹全都是爷爷创造的,因为他有慈祥的爱心和灵巧的双手。其实,这些奇迹都是很多的长辈都能创造的,只不过他们不一定是把毯子变成外套、背心什么的。那你的爷爷、你的外公,他们对你的爱藏在哪里呢?

生:我回老家,没有煤气灶,就用灶烧火,那次我不小心,叉子烫到腿上了,爷爷就拿药给我治疗。

生:我跟爷爷住在一起,每天早上都是爷爷把我叫起来的。爸爸下班迟,都是爷爷接送我的。

生:公公每天接送我,有时一等就是很久,我一出来就问我怎么了,自己没有一点怨言。

师:你有没有问过爷爷啊?我们也要学着对爷爷表达自己的爱。你们有没有对爷爷表达过自己的爱?

生:有一次,爷爷生病住院了,我就要妈妈带我去医院看爷爷,爷爷看到我很开心。

师:同学们,对爷爷的爱,可以用行动来表达,也可以语言来表达,这都会给爷爷带来惊喜。今天,刘老师给你们想了个办法,我要一个人送你们一张小小的卡片,然后,你们就把对爷爷、对外公的爱写在上面,画在上面,写什么画什么,你说了算。我们不在课堂上写,因为这是你跟爷爷的秘密。你准备怎样把这张卡片送给爷爷,给他一个很大的惊喜呢?

生:在晚上,爷爷睡着了,把卡片放在他的旁边,让他一醒来就能看到。

生:放在爷爷的写字台上,他会特别快乐的。

生:藏在爷爷的包里头,爷爷有个习惯,每天早上会翻翻包。

生:我把卡片夹在爷爷的图纸里,爷爷在纸上画图很累,看到卡片他会轻松很多。

生:我把卡片放在餐桌上。

生:放在眼镜边。

师:看来你们送卡片也是很有趣的故事噢。有时间读给刘老师听,好不好?这本《爷爷一定有办法》是刘老师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我读过很多遍,而且每一次读都会有很多新的发现、新的感觉。所以刘老师想啊,一本好书不是读一遍就能结束的,它可以在不同的时间读很多遍。比如说,你们今天听刘老师讲了,读中学、读大学的时候还可以再把它拿出来读一读,等我们成为爸爸妈妈了,可以读一读,等我们成了爷爷奶奶的时候还可以读一读,刘老师相信,你们还会有很多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大家有没有这本书?过生日的时候,“六一”儿童节的时候,不要别的礼物,就要这本书,爸爸问你为什么要这本书?你就说,因为有了这本书,我就会更加懂得珍惜你们对我的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4177.html

更多阅读

《舒克和贝塔历险记》导读设计 舒克和贝塔历险记书

《舒克和贝塔历险记》导读设计二年级“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多进行课外阅读,能进一步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通过课外阅读,能进一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

教学反思——《爷爷和小树》 爷爷和小树ppt课件

反思《爷爷和小树》这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处优点:在识字环节,采用了多种形式,学生积极性很高。先通过生字树让学生认读本课生字,再去掉拼音帽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在此基础上,通过热气球升上天的游戏,教学本课要求认识的偏旁,并指导学生用

读《论语别裁》有感之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论语》第七篇《述而第七》谈到孔子作学问时,有一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可以做我的老师的。学习他好的方面,对他不好的方面,加以改正。其实这里,“

《爷爷泡的茶》读后感 爷爷泡的茶

《爷爷泡的茶》读后感这本书真的十分好看,主要讲了成语故事,成语分别有:“买椟还珠、亡羊补牢”等等。阿铁最喜欢吃爷爷包的茶叶蛋了,也喜欢听爷爷解释成语,爷爷泡的茶,阿铁是多么喜欢的,爷爷就开了一家茶店叫:“鹿鸣茶行”爷爷最信赖的人

声明:《《爷爷一定有办法》导读 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为网友孤傲一世的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