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评论史 王熙凤座右铭

王熙凤在曹雪芹的笔下可谓浓墨重彩,她在金陵十二钗中虽然排名比较靠后,但戏份却是最多的一位。正是因为她的存在,大大提升了《红楼梦》的可读性。如果说宝、黛是作者高度“理想化”中的一号男女主角儿的话,那么王熙凤就是作者笔下极度“现实化”中的一号主角儿。曾有学者说,如果《红楼梦》中没有了王熙凤,文本的可读性会少去三分之二;如果《红楼梦》中没有了王熙凤,红楼人物的构架就会坍塌。这并非夸张之词,王熙凤在《红楼梦》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实如此。

细数评论“金陵十二钗”的文章,其中关于“王熙凤”的论文数量不亚于黛、钗。评论者们对于王熙凤的评价可谓褒贬参半,其评论重点主要集中在名义、才干、品行、性情、结局、作者的态度以及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等方面。

第一节:名义研究

对王熙凤名字的解析,评论者们主要运用两种方法切入。第一是红楼人物评论的惯用方法“谐音”解析法,第二是“典故”解析法。在这两种方法中,谐音法主要出现在早期的评论文章中,典故解析主要出现在近现代的人物评论中。

王熙凤的“凤”字,从字义来看是指凤凰中的雄性,换句话说王熙凤取了一个男性化的名字,这一点在《红楼梦》文本中就能得到证实。第五十六回,说书的女先生为贾母等人说书助兴,讲道:

“残唐之时,有一位乡绅,本是金陵人氏,名唤王忠,曾做过两朝宰辅。如今告老还家,膝下只有一位公子,名唤王熙凤。”众人听了,笑将起来。贾母笑道:“这重了我们凤丫头了。”媳妇忙上去推他,“这是二奶奶的名字,少混说,”贾母笑道:“你说,你说。”女先生忙笑着站起来,说:“我们该死了,不知是奶奶的讳。”凤姐儿笑道:“怕什么,你们只管说罢,重名重姓的多呢。”

重名重姓虽然属于巧合,但是从这段故事中足以证明“王熙凤”原本就是男孩子的名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为她命名呢,俞平伯先生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标示出王熙凤的才干和见识,俞先生说:“她所以能够比并男子,既不在装扮形容上,也不在书本知识上(此所以凤姐不识字却无碍其有学名),而在于她的见识才干上。”(1)

对于这样的解释,李劼先生也持有相同的观点,只不过李先生使用的是谐音法,“王熙凤谐音稀凤,意谓一个鲜见的具有男性阳刚之气的强硬女子。”(2)

从典故法解析王熙凤的名字,评论者们多用许慎的《说文解字》,此书“鸟部·凤字条”说,凤是一种神鸟,这可以暗指王熙凤的聪明才干,然而“凤”的繁体一分为二就是“凡”和“鸟”的组合,林冠夫先生认为,这里面包含着作者对王熙凤这个人物的贬义情感。据《说文解字》上的解释,凤凰一旦出现,则表示“天下大安宁”,然而王熙凤这只“凤”却偏从末世来,所以林冠夫先生把二者联系起来分析说:“二者的含义刚好相对。也就是说:作为神鸟的凤出现,则是‘天下大安宁’的盛世;而‘偏从末世来’的,就是‘凡鸟’了。特别用一个‘偏’字,当是指《说文》而言。所以,判词中的‘凡鸟’似乎带一点贬义。”(3)

赖振寅先生也持有这种“贬义”观点,赖先生根据王熙凤的判画分析说:“此‘凤’现于冰山,生性冷酷,不仁不义,冰心冷肠,薄情寡德。此‘凤’雌雄颠倒,阴阳失伦,盛气凌人,雌威害世。”(4)

不难看出无论学者们从那种方法对名义解析,其指向都是想表达出对王熙凤这个人物的态度,谐音解析法大多表达“王熙凤”这个名字中暗含她的秉性刚强和杀伐决断的男性气质。而用典故解析法的多持否定意见,认为王熙凤这个人物生性贪婪,阴毒刻薄。

第二节:外貌与表情研究

王熙凤在第三回出场,曹雪芹给了她一个漂亮的亮相,读者通过林黛玉的眼睛看到了一个恍若神仙妃子般的贵妇,书中这样写道: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在《红楼梦》中,这是一段难得的写实性外貌描写,历来被评论者们津津乐道。这段描写是在王熙凤出场之后,她的出场方式,评论者们给了一个标签“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通过对文本的分析,评论者们除了赞叹曹雪芹的写作技巧以外,还认为王熙凤的出场方式与外貌刻画足以锁定她的性情、气质和神色。

脂砚斋就曾批语道:“阿凤三魂六魄都已经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出来?”活跳出来的是什么呢?王希廉在后来的评语中写道:“王熙凤出来,另用一幅笔墨,细细描画。其风流、能干、权诈、阴薄气象已活跳纸上:真是写生妙手。”(5)

对于王熙凤的外貌评析,评论者们除了夸赞她的美丽以外,更多的笔墨用在了从外貌入手,以此来探析其为人和性格。例如王朝闻先生认为,在凤姐漂亮的容貌里,隐藏着一些可怕的特征。一般来说,“春”和“威”是不相容的,但是曹雪芹却让这两样特质并存于王熙凤的身上,她那如春的外貌,将在别的情势下,露出她的威猛来,所以王朝闻先生说:“这如春的外貌里包含着不露的威势,就越看越显得她的可怕,诱人的美和可怕的丑对立统一,是有些读者称凤姐为‘美女蛇’或‘胭脂虎’的一种原因。”(6)

王熙凤在《红楼梦》中的第一次亮相是非常精彩的,然而这样的亮相给人的感觉是“浓妆艳抹”式。为什么凤姐要画着浓妆出来呢,宋淇先生认为这和凤姐的身体健康状态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血气不足才导致脸色暗黄,所以必须要靠脂粉来为自己的形象增光添彩。宋先生曾在前八十回中寻找出有关王熙凤的健康描写十三处。(7)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表情也非常丰富,在众多的表情中“笑”是尤为突出的一种。有学者认为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笑”得最多的一位。王朝闻先生曾总结说,曹雪芹在描写凤姐“笑”的笔法上是千变万化的,并且注意到了“个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笔墨极其洗练。“常常只用‘忙笑道’、‘冷笑道’、‘假笑道’或‘笑道’的简笔,有时连‘笑’也省略了,读者却能够从她和什么人说什么话,感到她是在笑着说的。”(8)

笑原本是一种充满喜悦的表情方式,但是很多评论者们都从王熙凤的“笑声”中感觉到可怕与恐惧。舒芜先生以“贾瑞戏熙凤”时凤姐的“笑”为例,指出了她的笑中藏刀。王熙凤在和贾瑞的接触中,总是满脸堆笑,书中其明写“凤姐笑道”就有四次。舒芜先生说:“这四次笑,都是诱敌深入的武器……凤姐前后用了六次假笑,实现了‘几时叫他死在我手里’的计划。”(9)

从评论者们对王熙凤“笑”的解析来看,大多都持“否定”态度,认为她的笑是取悦于上层的手段,是谋权机变的心思,是奉承与狠毒的表现。李醒骥先生说:“王熙凤作为一条线索,连接这贾府纷繁错综的矛盾,她那变幻多姿的‘笑’则有出神入化的力量,从而使那‘悲’的结局显现着不可抗拒的趋势。封建家族的腐朽没落在笑声中是那样的惨然无救,这是一种多么大的讽刺啊。”(10)

第三节:才干研究

王熙凤的才能在曹雪芹的笔下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可以说这是凤姐最为闪耀的一面,她的才干也得到了历来评论者们一致的肯定。所以有学者说,王熙凤是幸运的,有真才实学,而且在现实社会中又能得以施展,这是人生的一大快事。评论者们分析凤姐的才干主要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

第一,口才。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口才是出了名的。第二回冷子兴在演说荣国府时就说她“言谈爽利”。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周瑞家的向她介绍王熙凤说:若“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子也说不过她。”就连以说书为生的女先生们对凤姐的口才都赞不绝口,说“奶奶要一说书,我们连吃饭的地方都没有了。”所以从红楼人物的只言片语中对王熙凤的口才就可窥见一斑。

王熙凤在《红楼梦》中的语言数量是最多的,其内容丰富,风格也多种多样。评论者们对她语言的分析最终的落点是指向王熙凤的泼辣、机警、虚伪以及歹毒的内心活动。所以王昆仑先生说,王熙凤的口才与她的性格一样富有传奇色彩,除了展示幽默与吹嘘以外“口才又成为她抬高自己打击别人的锋利武器。”(11)

在早期的评点派中,研究者们对王熙凤的“口才”评点也极为丰富,大多以简短而精炼的文字总结王熙凤的语言特色,从而揭示其语言背后的真实心理。例如第十六回,贾琏料理完林如海的丧事回府,和王熙凤聊起家事,贾琏感谢王熙凤的操持劳碌,王熙凤说道:

“我那里照管得这些事!见识又浅,口角又笨,心肠又直率,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作‘针’。脸又软,搁不住人给两句好话,心里就慈悲了。况且又没经历过大事,胆子又小,太太略有些不自在,就吓的我连觉也睡不着了。我苦辞了几回,太太又不容辞,倒反说我图受用,不肯习学了。殊不知我是捻着一把汗儿呢。一句也不敢多说,一步也不敢多走。你是知道的,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们,那一位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说槐的报怨。‘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况且我年纪轻,头等不压众,怨不得不放我在眼里。更可笑那府里忽然蓉儿媳妇死了,珍大哥又再三再四的在太太跟前跪着讨情,只要请我帮他几日,我是再四推辞,太太断不依,只得从命。依旧被我闹了个马仰人翻,更不成个体统,至今珍大哥哥还抱怨后悔呢。你这一来了,明儿你见了他,好歹描补描补,就说我年纪小,原没见过世面,谁叫大爷错委他的。”

在这段话语旁边,王希廉评语道:“凤姐备酒接风,戏谑趣话,描尽美俊口吻。其自谦处正是自伐才能,善用反挑笔法。”(12)

王先霈先生认为,王熙凤的语言特色在于“用最诚恳的词语隐藏最歹毒的心肠,用最火热的声调掩饰最冷漠的灵魂。”(13)

这一点在王熙凤诓骗尤二姐进贾府时体现得最为突出。从评论者们关于王熙凤的语言的分析来看,有一点能达成共识,那就是王熙凤语言的基本特色是机巧、泼辣与鄙俗的统一。所以傅继馥先生说,王熙凤用语言布成了相思局,安排了迷魂阵,让贾瑞自投罗网。这时她的语言已经从机巧演变成了奸猾,她对尤二姐的那段“肺腑之言”展示出她的自谦、自悔、又自我褒扬,一边在敬爱丈夫,一边又体贴尤二姐,“明明全是虚情假意,偏偏能说成是倾心吐胆。每一句话都躺着蜜汁,每一句话也都藏着一个陷阱。机巧于是就成为阴险。”(14)

对于王熙凤在《红楼梦》中所展示的语言特点,孙剑霖先生给了一个名词叫“主体自显性特征”。所谓自显性特征,就是王熙凤个性化的语言心理结构的直接外化。这在王熙凤的语言交际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孙剑霖先生总结王熙凤语言交际行为中主体自显性的语用表达模式特征有三种,第一是主体语题化。第二是主体焦点化。第三是主体习套化。第一种特征很能反映出王熙凤好强自持的性格特点。第二种特征往往能引起人们的超常注意以至联想,以此来显示她的权势和地位。第三种特征是凸显自我的最好方式。所以“从语言风格角度来看,王熙凤口吻的实质或核心,就是其话语表达中的主体自显性功能特征,而主体话题化、主体焦点化、主体习套化是王熙凤口吻的主要的构成要素和手段。其言语中所表现出来的机巧、辛辣、刻薄以及骄大等在相当程度上是与上述几种语用手段分不开的。”(15)

第二,管理才能。

王熙凤是脂粉队里的英雄,这一点已经成为了定论。曹雪芹给王熙凤提供的展才空间非常宽广,对于“脂粉英雄”的塑造似乎也从不吝惜自己的笔墨。王熙凤的“英雄壮举”主要表现在管理家政上,历来的评论者往往会以她“协理宁国府”作为例证,从而解析、评论凤姐的才干。

对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的表现,大多数的研究者们都持肯定态度。章培恒先生就曾说道:“以贵族阶级的标准来说,王熙凤确是一个极有才干的人物;在这一点上,贾府的男人没有一个比得上她的。不说别的,只要看她‘协理宁国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原来‘都忒不像了’的宁府,整治得‘众人不敢偷闲。自此兢兢业业’。在贾府的男人中,有哪一个能具备这样的统治才能呢?”(16)

对于王熙凤的管理才能,也有持否定态度的。例如周启志先生认为,王熙凤并非是协理宁国府的唯一人选,最后选择了她,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促成的。第一是王熙凤因为性格中具备男孩子的特性,天生有一段魄力。第二是王、贾二家的特殊婚亲关系。第三是王家的豪富可力敌贾府。正是因为这三方面的原因,协理宁国府非凤姐莫属了。周启志先生认为,王熙凤的管理存在诸多误区,例如她对宁国府管理弊病的分析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都存在错误。《红楼梦》第十三回写道:

这里凤姐儿来至三间一所抱厦内坐了,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

周启志先生认为,王熙凤总结的这五件事,在贾府中不过是皮毛琐屑之事,不是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然而不管怎么样,毕竟王熙凤寻找出了她认为的弊端,在后来的改革中,王熙凤的管理模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只有“惩罚”而没有“奖赏”。“所以凤姐便是这样以严酷法替代王风教化而树起自己的权威,这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17)

对于王熙凤的管理才能,除了“肯定”与“否定”的态度之外,评论者们还通过她的管理表现得出了“有才而无德”,“才足以济奸”的观点,所以在读者眼中王熙凤的才干往往成了她作威作福的资本。王希廉就曾点评说:“福、寿、才、德四字,人生最难完全。……王凤姐无德而有才,故才亦不正”(18)。在现代评论者笔下,绝大对数都肯定王熙凤的才,但是同时又否定她的“德”。

为什么王熙凤会给读者留下“有才而无德”的印象呢?林冠夫先生认为,因为凤姐的才干往往和“私利”联系在一起,只要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哪怕是损害家族的利益,她也会去做。协理宁国府,为改变原先的管理不善,出了一番力气,算是发挥了她的才干。可是,就在这次代摄宁府事务的过程中,为了一场婚姻纠纷,包揽词讼,插手官场,为的就是一个利字。然而如此行径终会留下把柄,对于家族的垮塌焉能没有影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王熙凤的才干,反而成了裙钗一二可‘破家’了”。(19)

第三,见识与心机。

“见识”与“心机”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使用中也并不常常连用,但是在王熙凤身上,“见识”与“心机”总是同时出现,而且结合得严丝合缝。例如在探春理家之时,改革带来了很多变故,王熙凤和平儿议论道:

“你知道,我这几年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也没个不背地里恨我的,我如今是骑上老虎了。虽然看破些,无奈一时也难宽放;二则家里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凡百大小事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却一年进的产业又不及先时。多省俭了,外人又笑话,老太太。太太也受委屈,家下人也抱怨刻薄;若不趁早儿料理省俭之计,再几年就都赔尽了。”平儿道:“可不是这话!将来还有三四位姑娘,还有两三个小爷,一位老太太,这几件大事未完呢。”凤姐儿笑道:“我也虑到这里,倒也够了: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剩了三四个,满破着每人花上一万银子。环哥娶亲有限,花上三千两银子,不拘那里省一抿子也就够了。老太太事出来,一应都是全了的,不过零星杂项,便费也满破三五千两。如今再俭省些,陆续也就够了。只怕如今平空又生出一两件事来,可就了不得了。──咱们且别虑后事,你且吃了饭,快听他商议什么。这正碰了我的机会,我正愁没个膀臂。虽有个宝玉,他又不是这里头的货,纵收伏了他也不中用。大奶奶是个佛爷,也不中用。二姑娘更不中用,亦且不是这屋里的人。四姑娘小呢。兰小子更小。环儿更是个燎毛的小冻猫子,只等有热灶火坑让他钻去罢。真真一个娘肚子里跑出这个天悬地隔的两个人来,我想到这里就不伏。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给十分去问他。倒只剩了三个姑娘一个,心里嘴里都也来的。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呢。比不得环儿,实在令人难疼,要依我的性早撵出去了。如今他既有这主意,正该和他协同,大家做个膀臂,我也不孤不独了。按正理,天理良心上论,咱们有他这个人帮着,咱们也省些心,于太太的事也有益。若按私心藏奸上论,我也太行毒了,也该抽头退步。回头看了看,再要穷追苦克,人恨极了,暗地里笑里藏刀,咱们两个才四个眼睛,两个心,一时不防,倒弄坏了。趁着紧溜之中,他出头一料理,众人就把往日咱们的恨暂可解了。还有一件,我虽知你极明白,恐怕你心里挽不过来,如今嘱咐你: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利害一层了。如今俗语‘擒贼必先擒王’,他如今要作法开端,一定是先拿我开端。倘或他要驳我的事,你可别分辩,你只越恭敬,越说驳的是才好。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他一犟,就不好了。”

在王熙凤的这段话语中既有她的见识,又有她的心机。所以罗书华先生说:“(王熙凤)打心底里对探春的执政赞许,没有丝毫的妒贤嫉能,只有那英雄惜英雄,惺惺相惜的情怀。她不担心探春的出头,盖了自己的半世英名,反而感激。”(20)

罗先生夸赞的是王熙凤具有“见识”的一面,然而这种“见识”的目的并非完全是为了家族利益,也是为了转移众人对她的“嫉恨”,所以又在见识中透露出她的心机。

王熙凤的“心机”,是一个相对中性的概念,换句话说,评论者们对王熙凤“心机”的评价有褒也有贬。持褒扬观念的学者认为,王熙凤的心机主要展现在她做事细心周到,万事力求完美。例如在列藏本《红楼梦》第三回就有一条批语:“黛玉到荣国府良久,众人未尝想到诸事,独熙凤一人无想不到的地方,可见心细而条理亦甚可观。”(21)

《红楼梦》第四十六回,贾赦要讨鸳鸯做妾,让邢夫人帮忙说合,邢夫人一味地顺从贾赦,不敢违抗,但是又知道此事难办,于是就找到了王熙凤商议,让凤姐出主意。王熙凤早知道此事不会有好结果,但是如何应对这件事呢?王蒙先生分析文本总结了凤姐在此过程中的精彩“六招”——顶、转、防、躲、伪、哄解。最后让自己“脱险”,对于这样的心机,王蒙先生说:“凤姐在此事中,应对进退,有理有利有节,举措得体,料事如神,无懈可击。鉴于她的尴尬处境,夹在邢夫人贾赦与鸳鸯贾母当中,本是极易陷于猪八戒照镜子——两头不是人的境地的,由于她处理得法,化险为夷,化凶为吉,令人佩服!”(22)

在评析王熙凤“心机”的文章中,持褒扬的人相对较少。大多数都持贬抑观念。持有贬抑观的学者认为,王熙凤的心机主要用于如何博取上层的欢心上了。这种奉承是对她权利的维护,所以王昆仑先生说,王熙凤把博取贾母欢心作为自己日常最重要的工作。胡文彬先生把凤姐的这种行为定性为“谀”。然而凤姐身上的“谀”是两个方面的结合体,一个是阿谀别人,一个是受人奉承。所以胡文彬先生说:“所谓‘谀’态,一是指她对‘最高’领导贾母的阿谀奉承;二是她自己的‘悦谀’——即喜欢别人对她的阿谀奉承。”(23)

对于王熙凤而言,心机的使用除了讨好贾母、王夫人等以外,其实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掌权和敛财。吕启祥先生还认为:“凤姐的心机固然用于敛钱聚财,更体现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在这方面凤姐的心机深细、谋略周密,有更为精彩的表演。”(24)

比如她善于探测对方的心理,调整自己的言行。她善于周旋在各种人际交往间,能不卑不亢,分寸得宜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这些都是王熙凤的心机。所以“凤姐的心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并非一个简单的褒与贬能界定的。

王熙凤评论史 王熙凤座右铭

对于否定王熙凤心机的学者而言,常用一种比喻,就是王熙凤像曹操。早在评点时期,凃瀛就作过这样的比喻,说:“凤姐古今人孰似?曰:似曹瞒”(25)。

后来王昆仑先生的那句“骂凤姐,恨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就直接来源于“骂曹操、恨曹操,不见曹操想曹操”之句。这种比喻可谓影响甚广!

除去褒与贬以外,还有学者持中立态度,例如周汝昌先生就说:“有心机的,又要分是为明哲保身,还是为了利己害人。两种心机不可错认错评。凤姐的心机是自保多,也不是真想害人。她是心田仍在,疼怜邢岫烟,爱惜小红。反对赵姨娘,同情被‘抄检’。她没有站在坏人奸邪一边。”(26)

第四节:品行研究

曹雪芹在塑造红楼人物上有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人物的性格是随着故事的发展不断展开的。我们称为“展开式”,需要指出的是,“展开式”和“发展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展开式”是指这个人物的性情一开始都确定了,在之后的故事中不断围绕这一中心性情进行渲染。而“发展式”是指这个人物的性情可能会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曹雪芹对于王熙凤的塑造就采用的是“展开式”的手法,王熙凤一出场,贾母就给了一个“辣”的定位。周思源先生曾经总结说,王熙凤是“五辣俱全”——香辣、麻辣、泼辣、酸辣、毒辣。(27)

王熙凤在整部《红楼梦》中自始至终都围绕着“五辣”性情展开。正因为如此,为评析王熙凤增加了难度,因为五辣中包含的品行往往不是单独出现,而是综合式的,三三两两结合着出现的。对于王熙凤品行的分析,研究者们的观点主要分为四种。

第一、贪婪。

王熙凤的贪婪似乎是铁证如山,《红楼梦》中多次明写她放高利贷,而且常常扣发仆人们的工资以此作放贷的本钱,实属重利盘剥。铁槛寺弄权就坐享三千两银子,这些事情给读者们留下的影响就是“贪婪”。

在评论者们看来,贪婪就应该进行谴责。姚夑曾评点道:“凤姐放债盘利,于十一回中则平儿尝说旺儿媳妇送进三百两利银,第十六回云旺儿送利银来,三十九回云将月钱放利,每年翻几百两己钱,一年可得利上千,七十二回凤姐催来旺媳妇收利账,叙笔无多,其一生之罪案已著。”(28)

所以佟雪说,王熙凤都成了一个嗜利成性的吸血鬼了。曾扬华先生认为,王熙凤如此爱财和她出身的家庭背景有一定的关系,金陵王家就是一个专管外贸生意的官僚家庭,所以“王熙凤之所作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忘不了一个钱字。可以说,要钱,这就是王熙凤的极端利己主义的核心。”(29)

对于王熙凤的贪婪,评论者们几乎能达成共识,然而爱财的目的是什么?又众说纷纭了。林文山先生认为,王熙凤的爱财,除了秉性使然以外,最主要的是满足了她作为贵妇人的体面,也是她摆脱精神痛苦的一种手段。“例如硬拉赵姨娘凑份子给她过生日,那目的更多的是为了显示她有脸面,并从赵姨娘的痛苦中得到乐趣”(30)。

可以说这份贪婪已经成了一种病态。

对凤姐的爱财行为也有十分理解的,例如罗书华先生认为,王熙凤作为贾府的管理者,她放贷, 典押东西都是在为这个家族艰难度日作谋划。所以“她的贪赃捞钱却并不是一件私积体己钱的简单事儿。从她对诗社的支持,对贾母、薛姨妈的故意输钱也可见出凤姐并非那种中饱私囊、贪得无厌的守财奴,更非一毛不拔,只愿进不愿出的吝啬鬼。”(31)

我们且不论罗先生判定得是否中肯,至少表现出评论者们评价红楼人物的一种倾向,“正”“反”“中”都需要考虑才不失偏颇,也正是因为需要顾及如此多方面,才导致了红楼人物评论的复杂性。

第二、悍妒。

“悍妒”就是指王熙凤“辣”性中的酸辣。在上文中就曾提到,曹雪芹塑造人物不会在一件事情中单单展现人物性情的一面,而是多面的。王熙凤的酸辣往往和毒辣掺和在一起。所以二知道人就曾点评说:“大观园,醋海也。……王熙凤,诡谲以行毒计,醋化鸩汤矣。”(32)

在《红楼梦》中真正能称得上“悍妒”的女人,只有两人,一个是夏金桂,另一个就是王熙凤了。但是读者对二人的态度却大相径庭。对于夏金桂式的悍妒只有愤慨,然而对于王熙凤式的悍妒又多了一份理解和同情。所以在历来评论者们的文章中虽然对于王熙凤的悍妒都持贬斥态度,但是往往又会寻找其中的理由来为她“开脱”一些罪责。例如在尤二姐这件事情上,王熙凤的悍妒就展现得淋漓尽致,是她一手策划并最终害死了尤二姐。另外表现凤姐悍妒的事件就是贾琏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4308.html

更多阅读

王熙凤性格的双面性 王熙凤的性格

王熙凤性格的双面性——读《红楼梦》有感康丽虹《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在这部珍品中,作者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其形象与个性鲜明生动的也不下几十个。王熙凤就是这些

小童星王亮个人简介 二人转王亮个人资料

转载 小童星王亮的博客小童星王亮个人简介姓名:王亮(WangLiang)年龄: 10岁 (1999年出生)籍贯:北京身高:143cm(更新日期2009年11月8日)体重:31Kg (更新日期2009年11月8日)王亮的座右铭:先做好人,再演好戏。学习永远是第一位的。王亮最喜爱的

红楼梦系列:王熙凤和贾琏的性福生活17

第七回的标题是“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送宫花咱们说过了,这个“贾琏戏熙凤”也是个重点。这个“戏”可不是调戏的戏,呵呵,是鸳鸯戏水的戏。实际呀,说的就是贾琏和王熙凤小夫妻两的性生活。这个细节,虽然是重点,曹雪芹却是

《红楼梦》之王熙凤形象分析 红楼梦林黛玉形象分析

【教学目的】1、体会人物出场的特点和凤姐的性格特征。2、初步掌握分析人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准确把握王熙凤的性格特征,尤为体味“凤辣子”之“辣”性。【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方法】 讲解为主,多媒体为辅。【教学步

红楼梦中王熙凤判词如何解释 红楼梦王熙凤判词

renelily121: 你好。我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画:一片冰山,山上有一只雌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生此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衰。 这是《红楼梦》正册判词之八。这一首是写王熙凤的。 “凡鸟”合起来是“鳳”字,点其名,又比

声明:《王熙凤评论史 王熙凤座右铭》为网友万能的一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