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世博会经典标志建筑一览组图 历届世博会logo

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
2010年中国上海第41届世博会永久保存的一轴四馆中的中国馆——东方之冠

按照国际展览局的规定,世界会按性质、规模、展期分为两种:一种是注册类世博会,展期通常为6个月,每5年举办一次;另一类是认可类世博会,展期通常为3个月。中国上海世博会为注册类世博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永久保存的一轴四馆中的世博轴阳光谷

1851年英国伦敦第一届世博会


1851年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会址在水晶宫,后在1936年被大火焚毁。

水晶宫内部

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开创了世界性博览会的先河,在伦敦世博会上展出的开槽机、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造币机、抽水机、割草机、播种机和缝纫机等等新式高科技产品极大地促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做为本届世博会代表的是伦敦为世博会建设的展厅——位于海德公园的“水晶宫”。水晶宫由英国著名的查丝华斯庄园首席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Paxton)爵士设计。这座占地19英亩,长606米,宽150米,高20米,穹窿顶甬道高35米的巨大建筑通体由钢铁、玻璃和木头打造,整座恢弘的建筑便是现代化大规模工业生产技术的结晶与代表。

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

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的主建筑工业宫

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上建筑亮点是由斯各特·罗素设计的工业宫中央圆顶大厅罗托纳达。罗素曾担任1851年伦敦世博会参展委员会的秘书。该大厅设计显然受到了1851年世博会“官方”建筑计划书的启发,风格极其相同。罗托纳达圆形大厅,顶高83米,直径约110米,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圆顶大厅建筑,比罗马的圣·皮耶尔大教堂的48米圆顶和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37米圆顶确实大了许多。圆形大厅的结构也是用金属制作,建设周期仅18个月,时间之短在当时令人难以置信。建筑被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观。圆形大厅其锥形屋顶由32根粗大的柱子支撑,圆顶之上有一个直径为28米的穹隆塔顶,再上面是一个直径为7米的小型穹隆灯塔,最高处是一个奥地利皇冠的巨大复制品,由皇冠珠宝的仿制品装饰。这个巨大的园顶建筑物引起了轰动效应,也倾倒了观众。世博会期间共有206270位参观者踏着台阶登到圆顶皇冠处,饱览维也纳城市的迷人景色并为壮观的建筑而荣耀。

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

1876年费城世博会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世博会
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展出了自由女神擎着火炬的手臂,高擎火炬的右臂长12.8米,仅食指就达2.5米长、1米宽。仅仅是这样的局部塑像已经震撼了参观的所有美国人。举世闻名的自由女神像,高高耸立在纽约港口的自由岛上,象征着美国人民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自由女神像身着罗马古代战袍,头戴光芒冠冕,右手高擎长达12米的火炬左手紧抱一部美国独立宣言,身体微微前倾,神态端庄安祥,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创作这一艺术杰作的是19世纪后期一位才华横溢的雕塑家,他的名字叫雷得里克巴托尔迪。1834年,巴托尔迪出生在法国的一个意大利家庭。他从青年时代起就酷爱雕塑艺术,自由女神的形象很早就存在他的心目中了。1851年,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推反第二共和国的一天,一群坚定的共和党人在街头筑起防御工事,暮色苍茫时,一个年轻姑娘手持熊熊燃烧的火炬,越过障碍物,高呼“前进”的口号向敌人冲去,波拿巴分子的枪声响了,姑娘倒在血泊中。巴托尔迪目睹这一事实,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此这位高擎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为他心中自由的象征。1865年,巴托尔迪在别人的提议下,决定塑造一座象征自由的塑像,由法国人民捐款,作为法国政府送给美国政府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1869年自由神像的草图设计完成,巴托尔迪开始全心全意地投入雕塑工作。刚开始美国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礼品的珍贵。直到1876年巴托尔迪参加在费城举行的庆祝独立100周年博览会时,为了引起公众的注意,便把自由女神执火炬的手在会上展出,引起轰动。1884年7月6日,法国政府把自由女神像正式赠送给美国。同年8月5日,神像底座奠基工程动工。十月中旬自由神像的建立终于全部完工。10月28日,美国总统亲自参加自由神像揭幕典礼并发表了讲话。无数群众簇拥在神像周围怀着激动的心情企首仰望着自由女神像第一次露出她庄严的面容。巴托尔迪由于他的卓越成绩而当选为纽约市荣誉市民和法国荣誉勋团指挥级团员。但他所塑造的自由女神像将永远表达着人民对自由的热爱和向往。

1883年荷兰阿姆斯特丹世界博览会(认可类世博会)

1883年荷兰阿姆斯特丹世界博览会的目的,是透过一个国际性的展览平台,使参予的国家在主题上得到广泛的联络与交流。世界博览会是对当时社会文明的智能的一种记录,和对未来的前瞻。参展者通过世博会的平台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而此次世博会中不得不提的就是花卉艺术品,这也成为此次荷兰阿姆斯特丹世界博览会的一个亮点。 

1889年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


1889年法国巴黎第三届世界博览会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

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在巴黎举行法国第三届世博会。本届世博会的诸多展馆民族气息浓郁。但埃菲尔铁塔的光芒盖过了当年的一切,是世博会留给人类最璀璨的创作。埃菲尔铁塔的故事,已经跨越了三个世纪,而且还会一直讲述下去。法国人一直想建造一个超过英国“水晶宫”的博览会建筑,目的是“创作一件能象征19世纪技术成果的作品”。最后中选的是建筑师埃菲尔提交的有关建造一座1000英尺高铁塔的设计方案。53岁的亚历山大·古斯塔夫·埃菲尔(AlexanderGustaveEiffel)当时是欧洲有名的建筑设计师。埃菲尔建议法国当局建造一座高度两倍于当时世界上最高建筑物——胡夫金字塔、科隆大教堂和乌尔姆大教堂的铁塔。

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

在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的“大道乐园”里,一个超大的摩天轮观光设施第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座摩天轮是由美国工程师乔治·菲力斯设计,并以他的名字命名。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当巨大的摩天轮第一次出现在大家面前时,观者的新奇和兴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这个巨大的摩天轮直径约76.2米,圆周长251.46米,重达46吨,座舱数36个,每个座舱里有38个长毛绒材料制成的舒适的座位,还可以站立22人。菲力斯摩天轮一次可容纳2160人,旋转一周时间20分钟。最多的时候一小时载客就可达4000人。在这年世博会上,共有160多万人次的参观者被摩天轮送上264英尺的高空,感受全新的体验,俯瞰世博会全景。摩天轮成为世博会最受欢迎的娱乐设施之一。

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为原子球,共有9个球,每个球直径18米,最高的一个离地面102米,球与球之间有管道相通,有些管道里还安装电动扶梯供游人上下。
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世博会

蒙特利尔世博会展馆

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世博会美国馆,又被人们亲切地成为“富勒球”
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世博会,是世博会一百多年历史中空前成功的一届世博会。1967年,加拿大举国人口约2100万,而蒙特利尔世博会的参观人次超过了5000万。这种广泛的民众参与度,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难以想象的。1967年对于加拿大来说很重要,除了在这一年举办了世博 会之外,加拿大在这年真正成为了“加拿大”。因为在此之前,加拿大的官方全名是加拿大自治领,隶属英国。虽然20世纪30年代后加拿大联邦政府就停止使用这个全称了,但英国政府正式放弃加拿大自治领的称号是在1967年。这以后,“Canada”才成为加拿大的官方国名。在这一年的世博会上,最受人瞩目的是美国馆,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网格球体建筑,直径76米,由三角形金属网状结构组合而成,白天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夜晚则灯火通明,就像一个精致漂亮的水晶球。这个球体的设计者是巴克敏斯特·富勒,他一生都在致力于传播他的独特想法:地球是艘“地球太空船”,人类是地球太空船的宇航员,以每小时10万公里的速度围绕着太阳旅行,只有当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知道如何正确运行地球,才能使人类在宇宙旅行中幸免于难。这个想法倒是跟宫崎骏的环保主义思想很类似。富勒在1950年至1960年间还有过另一个大胆设想——计划通过圆球建筑的实验,把纽约曼哈顿岛用穹隆覆盖。这就太科幻了,当然不会有人支持他付诸实施。美国馆——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富勒球”——一经建成,就在全球建筑界引领了一股球形建筑凤尚。
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
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创造了两项世界纪录,至今还未被打破。一是大阪世博会累计参观人数达到6400万人;
二是大阪世博会单日最高参观人数达到83万人。

历届世博会经典标志建筑一览组图 历届世博会logo
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前卫艺术家冈本太郎所设计的“太阳塔”,是大阪世博会的建筑标志,形象地表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绝对感”(设计者本人语)。这座至今依然矗立在“大阪万博纪念公园”的巨塔,在大阪世博会后,和“大阪城”、“通天阁”一起,成为大阪的城市标志。“太阳塔”从正反两面观看,像是一头展翅腾跃的硕大飞鸟。塔高65米,底座直径20米,双翼长度62米,分为地下、地上和空中三个层面,分别表示过去、现在和未来。地下层的主题为“根源的世界”,表示生命起源的神秘。地上层的主题为“调和的世界”,表示现代的生命力。空中层的主题为“进步的世界”,表示分化和重组。
1971年匈牙利布达佩斯世界博览会
这届世博会的主题是"人类狩猎的演化和艺术",又称"世界狩猎博览会",首次将世博会的主题关注了人与自然。1971年布达佩斯世博会是最短的一届世界博览会,历时仅有4天。
1984年美国新奥尔良世博会

1984年新奥尔良世博会--奇景墙夜景

1984年新奥尔良世博会展出的企业号航天飞机
1984年新奥尔良世博会的标志用了流动的水波作为图形,吉祥物就是一个海洋里生活的生物。世博会旨在揭示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已经面临缺水的问题。奇景墙(theWonderwall)的设计者是查尔斯·莫尔(CharlesMoore),莫尔对于建筑设计一向有非常浪漫的艺术态度。奇景墙的设计具有舞台的意味,大量采用历史记忆,利用折衷主义手法把各种历史片断揉为一体,彰显文化品位。长达0.5英里的奇景墙是世博会参观者流连忘返的地方,休闲节目、咖啡酒吧、美味小吃、童话般的意境、琳琅满目的小玩意儿,都是吸引参观者的安排,当年美国度假者的日程里大都有“奇景墙”的计划。新奥尔良是美国重要的造船和宇航工业基地。美国宇航局“企业号”航天飞机在世博会上展出了6个月,尽管航天飞机与本届世博会的主题相去甚远,但还是受到参观者的强烈追捧。1960年代,一部名叫《星际迷航(STARTREK)》的太空科幻系列电影在美国播出后大受欢迎,片中虚构的太空飞行器叫做“企业号”。美国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研制航天飞机,似乎这部影片讲述的未来的航天故事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终于,美国第一艘航天飞机研制成功,美国人以更大热情关注着影片《星际迷航》,同时对这艘航天飞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76年9月,美国宇航局共收到40万封民众来信,信中一致要求将美国第一艘航天飞机命名为“企业号”,这就是“企业号”航天飞机得名的真正由来。
1988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世界博览会

1988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世界博览会中国馆图
1988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世界博览会,有52个国家和地区参展,是有史以来南半球规模最大的一次博览会。布里斯班河两岸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活跃地区。
1993年韩国大田世博会

1993年8月7日至11月7日韩国在大田市成功地举办了世博会。大田世博会历时93天,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国际展览局认可的专题世博会。大田世博会以“新的起飞之路”为主题,以“传统技术与现代科学的协调”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利用”为副主题,反映了韩国回顾过去所取得的发展成果,进而汇聚国民力量再创新的起之意志,以及通过科技进步、自然和人类的协调来达到丰富生活目标之理念。
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览会

里斯本世博会乌托邦馆
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的1998年世博会,是20 世纪最后一届世博会。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标志屋顶

  由10个40米×40米×20米木质天棚组成,以此来体现人、自然与技术之间的密切关系。屋顶是保护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屋顶建造需要技术、木材又和自然关联。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中国馆

2000年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世界博览会是继1851年在伦敦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以来首次在德国举办的世博会也是21世纪的第一届世博会。没有埃菲尔铁塔,没有水晶宫……汉诺威并没有野心借一次世博会就在一夜间转变城市的面貌。“这应该是一场派对、一场盛宴,一处将人们聚集到一起的场所。”博览会官员威布克·布鲁恩斯说。德国希望通过这届博览会驱散——至少弱化——20世纪灰暗的国家形象,取而代之以更明亮,甚或更喜庆的形象。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长久手会场,日立集团采用两面受光的太阳能电池为展馆提供能源,并将展馆的一部分削成“峡谷”,模仿河川溪流。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馆效果图
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

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标志性建筑——水塔

西班牙阿拉贡馆

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水塔是2008年萨拉戈萨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最抢眼的建筑是一栋被命名为“水塔”的高楼。这栋76米高的玻璃大楼呈水滴状,里面竟然没有楼层,下面为展厅,顶部是观景台。从楼内向上望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阿拉贡馆建筑是世博会园区中,最为出挑的展馆。作为世博会举办国的举办省东道省馆,位于世博会主干道,国家大道和国际大道的中央。展馆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展馆建筑外形象三根7米高挑空“大木棍”支起的一个“巨大竹篮”。建筑师取阿拉贡地区传统编织工艺演绎建筑造型,以现代结构演绎民族风情而“哗众取宠”、以新型材料、工艺表现地方民俗而“喧宾夺主”。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5269.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盘点科比十大经典手绘漫画像组图 科比手绘板

原文地址:盘点科比十大经典手绘漫画像(组图)作者:醉卧浮生  不相信科比会来华打球,更不支持科比跑过来得瑟,当然更不相信篮协会网开一面。这是笔者对于科比可能加盟山西汾酒队的结论,就是如此说来对于喜欢篮球,尤其是喜欢科比的球迷而言极

历届世博会上的中国馆(组图) 世博会中国馆周围旅馆

http://www.jiaodong.net 2010-05-04 10:02 光明日报关键词:世博会 中国馆 中国馆组图[提要]中国上海世博会指日可待,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1876年清政府参加美国费城世博会中国

世界各国首都标志性建筑大全组图 世界各国标志性建筑

中国——万里长城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战国时期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王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

声明:《历届世博会经典标志建筑一览组图 历届世博会logo》为网友跋伱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