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用药经验六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下载

文源《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96、生川、草乌治痹
川、草乌辛热,有毒,功擅搜风定痛,二者尤以生草乌力锐效捷。《神农本草经》谓其“除寒湿痹”;《别录》谓其主“历节,掣引腰痛,不能行步”;《药性论》说乌头“其气锋锐,通经 络。利关节,寻蹊达径而直达病所”;《本草述》亦谓“寒湿之所结聚,顽痰死血,非是不可以开道路,令流气破积之药得以奏绩”。

朱老对于风寒湿痹,常用川、草乌配桂枝、细辛、独活、仙灵脾之类。他认为川乌温经定痛之力量较强,寒邪重者用生川乌,寒邪较轻而体弱者用制川乌。对于寒湿痹重证,则取生川、草乌同用之,盖草乌开痹止痛之功较川乌尤著也。痹痛之难忍者,朱老推崇许叔微之“麝香丸”(生川乌、全蝎、黑豆、地龙、麝香),如法制用,多在数日以内迅收痛止肿消之效,慢性顽固性痹痛,坚持服用,亦有一定效果,方中生川乌亦可改用生草乌。川、草乌均有毒,尤其是用生者为丸内服,是否有中毒之虞?朱老认为,许氏方中生川乌用量很小,不会中毒,经多年使用观察,尚未见有中毒者。不过一定不要过量。如改用制川乌,则镇痛之作用大为减弱。朱老还指出:许氏用生川、草乌之方,还有川乌粥,即以生川乌(去皮尖)研末,同香熟白米作粥半碗,文火熬熟,再下姜汁与蜜,搅匀服之,治风寒湿痹,麻木不仁,痛重不举;又有黑龙丸,用生草乌配五灵脂,治一切瘫痪风,都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至于川、草乌的用量,朱老认为,由于地有南北,时有寒暑,人有强弱,故其用量,一般从小剂量(3~5克)开始,逐步加至10~15克为宜。在配伍上,川、草乌与甘草、蜂蜜、防风等同用,既不妨碍其镇痛的作用,又有解毒之功。在用法上.生川、草乌均需文火先煎40分钟,再下余药,以策安全。
陈××,男,56岁,工人。1974年9月4日初诊。周身关节疼痛已历四年余,在他院诊为风湿性关节炎。平素畏寒怯冷,疼痛游走不定,每遇寒冷则疼痛加剧。两腿可见红斑结节,血沉70毫米/小时,抗“O”正常,舌苔薄腻,舌质偏淡,脉细。证属风寒湿痹,治宜温经通络。
制川乌(先煎)、全当归各10克,仙灵脾、徐长卿各15克,桂枝8克,寻骨风、鹿衔草各20克,生甘草5克。8剂。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用药经验(六)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下载
二诊:药后关节疼痛较平,仍觉疼痛游走不定,红斑结节明显减少。舌苔白腻,脉细。上方加炙蜂房10克,炙全蝎(研末分吞)2克。6剂。
三诊:血沉已降为21毫米/小时,关节疼痛趋定,腿部红斑结节消失,为巩固疗效,嘱原方再服10剂。1976年6月5日随访,患者已痊愈,并已正常上班。
生川、草乌外用亦有镇痛作用。朱老曾拟“止痛搽剂”(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各30克,用50%酒精300毫升浸泡7天,以棉花蘸搽患处,1日2~3次),对痹证疼痛及各种神经痛均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吴师机《理瀹骈文》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所异者法耳。”朱老治病,亦主张内服外治结合以提高疗效,此即一端。

97、仙鹤草能行能止
仙鹤草为止血要药,常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及妇产科崩漏、月经过多等出血性疾患。但此药止中有行,兼擅活血之长,则为人所鲜知。

朱老认为,仙鹤草昧苦辛而涩,涩则能止,辛则能行,是以止涩中寓宣通之意。考诸文献,《百草镜》中有本品“下血活血”、治“跌仆吐血”的记载,《生草药性备要》谓其“理跌打伤,止血,散疮毒”,均可为证。《百草镜》治乳痈初起,即用仙鹤草30克酒煎,并云“初起者消,成脓者溃”。《闽东本草》用仙鹤草治痈疽结毒,亦可证本品之活血作用。盖乳痈与痈疽结毒,皆因邪毒结聚、气血壅遏所效,设其无活血之功。何能消之溃之?因此,本品不得以收涩止血视之,止血而不留瘀,瘀血去则新血生,故为血证要药焉。
仙鹤草别名脱力草,江浙民间,用此品治脱力劳伤有效,足证其有强壮之功。单用本品,治疗气血虚弱之眩晕,有一定效果,即从其强壮作用引伸而来,朱老常以仙鹤草配黄芪、大枣为基本方,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其效颇佳。曾治一气虚紫癜患者,用仙鹤草、黄芪各30克,大枣15枚,服20剂而紫癜即消失。证属阴虚者则去黄芪,酌加生地、白芍、杞子、龟板、旱莲草,疗效历历可稽。治慢性痢疾与结肠炎又拟有“仙桔汤”(仙鹤草15~30克,桔梗6克,乌梅炭、广木香、甘草各4.5克,白槿花、炒白术、白芍各9.克,炒槟榔1.2克)。方中仙鹤草,取其活血排脓、止泻之功,故用之多验。
此外,仙鹤草尚有强心作用,叶橘泉先生著《现代实用中药》一书,曾提及之。此为一新发现,为过去文献所未载。近年有用仙鹤草提取物(仙鹤草素)治疗克山病所致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用后心率增快,而迅速地改善症状。朱老认为此一新功用值得重视,而其机制,从中医学的观点看,殆与仙鹤草的活血作用有关。[何绍奇整理]

98、八月札理气通淋
八月札,又名八月瓜、八月炸,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之果实。性味甘寒微辛,无毒,功擅理气和胃,故常用于肝郁气滞所致之胃痛、腹胀、肋胀、疝气疼痛、痛经诸证。且此物无香燥之弊。理气而不伤气,反有开胃进食之功,洵为妙品。
八月札又有通淋之效,为五淋(气淋、血淋、劳淋、膏淋、石淋)之要药。用治尿路结石,效果优于木通,朱老常以其配金钱草、海金沙、牛膝、滑石、王不留行、车前草用之。用于结石。八月札用量可以增大,汤剂一般可用15~30克。

99、痢泻散治痢疾、肠炎
痢泻散一方,不见于方书,是李汝珍《镜花缘》一书中记载的一张验方。章次公先生讲究实效,博采众方,用于临床,每获卓效。嗣后朱老又在数十年临床实践中广为应用,进一步证实此方对痢疾、肠炎的疗效均很显著,且服用方便,价格低廉。
此方由生熟大黄各30克,苍术(米泔水浸)90克,杏仁、羌活各30克,川乌(去皮脐,湿面包裹,火上煨透)、甘草各45克组成。用法:研细末,为散剂。用量:赤白痢,成人每次服3~4克;肠炎、泄泻,成人每次服2克;均1日2~3次服。赤痢用灯心汤下,白痢用生姜汤下,泄泻、肠炎用米汤调服。小儿用量减半,4岁以下服成人量的四分之一,1~2岁服成人量的八分之一即可。
方中以大黄为主药。大黄“荡涤肠胃,推陈致新”(《本经》),“主治下痢赤白,里急腹痛”(《本草纲目》)。盖痢疾莫不由外感疫毒之邪,内伤饮食生冷不洁之物,运化受阻,传导失常,气血凝滞,湿热郁蒸而致。肠炎腹泻,尽管见证各异,但初起肠间多有积滞。

大黄既有清热解毒之长,又有荡涤导滞之功,妙在生熟同用,生者力峻,专于下行;熟者力缓,既能导湿热从小便而出、,又能导大肠积滞而行中有止。

杏仁通利三焦、消积止痛(凡含油脂之药物皆有镇痛之功,如桃仁、杏仁、当归、川芎、羌活之类皆是,此章次公先生独得之秘)。

羌活为风药,风能胜湿,能宣通表卫,又能鼓舞清气上行;

苍术燥湿强脾;甘草和中解毒;制川乌则取其散寒湿、破积滞、止痛之意,且辛热之川乌与苦寒之大黄相伍,温脏清肠,相反相成。

考昔人治痢方中,《圣济总录》有乌术丸,即以苍术、川乌、橘皮、蜀椒为丸,治腹中雷鸣,脐下疠撮疼痛;《本事方》有木香丸,即以木香、川乌同用,治冷气下泄;《圣惠方》有乌豆丸,即以川乌、黑豆为丸,黄连汤下,治赤白痢及泻水。惜乎宋代以后,治泻痢鲜用川乌,李汝珍搜集之方,很可能受宋人上述诸方影响而成。
沈××,男,36岁,农民。恶寒发热,3日,体温38.8℃,头痛肢楚,泛泛欲呕,腹痛阵作,下痢不爽,里急后重,夹有赤白粘冻,日十余行。粪检有红、白细胞,脓球及粘液。苔微黄腻,脉滑数,暑湿热毒之邪内侵,食滞内蕴,熏蒸胃肠,气血凝滞,痢疾以作。治用痢泻散,每服2克,1日2次,服后2小时,腹痛稍缓,痢下较畅,入暮热势渐挫,翌日续服之,即愈。

100、六轴子疗顽咳、疼痛
六轴子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又名闹羊花)的果实,于9~10月果实成熟而未裂开时采收,备药用。六轴子苦温有毒,功擅行血止痛,散瘀消肿。

朱老经验,对于风寒湿痹,历节疼痛,以及跌打损伤,痈疮疔毒有著效,尤长于定痛,故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有剧痛者,常采用之。

此外,又常以之作为镇咳药,曾拟五子定咳汤(天竹子、白苏子各6克,六轴子1克,黄荆子、车前子各10克。此小儿剂量,成人酌增),治疗百日咳及慢性气管炎久咳不已而痰少者,有较显著的疗效。

101、乌梅性虽酸涩亦主暴痢
乌梅味酸、性微温,有收涩、生滓、安蛔之功。

张仲景之乌梅丸,为蛔厥而设,方后注云“亦主久痢”。对于暴痢,一般多避忌之,唯恐酸收敛邪也。

考诸方书,乌梅亦主暴痢,如陶弘景《补辑肘后方》治天行下痢,用黄连l升,乌梅20枚(炙干)同捣为末,蜜丸,如梧子大,l服2丸,日3服。《干金要方》名之为“乌梅丸”,治暴痢、新痢,而且说其效甚捷,“服之无不瘥”。由斯观之,则乌梅亦可用于暴痢矣。究竟乌梅是否可用于暴痢,是一个颇堪探讨的问题。

朱老认为,梅占春先,得生发之气最早,味虽至酸,然与兜涩之品不可同日而语,且痢疾杆菌在酸性环境中不易繁殖,故用之有效而无碍,不必拘于前人酸收之说。从临床实践观之,赤痢或痢之赤多白少,似更宜于用乌梅,可用乌梅与黄连配伍用之,取其酸苦泄热,兼能清肠燥湿也。若单用乌梅(烘干),研粉吞服3~6克,或以乌梅配木香入汤剂亦效。

102、玉米茎心及须叶均入药
玉米茎心,即茎部去掉粗皮后的白色髓心,具有良好的止汗作用。此不见于本草,而是朱老50年代得之于民间经验者。取鲜者或干而无霉变之玉米茎心,约60厘米许,切碎,煎汤代茶,随意饮之,或以之煎汤代水,与其他中药配伍运用,对自汗、盗汗均有卓效,远胜他药,而无任何副作用。
玉米须有利尿、利胆、降压、降血糖之功。此外,尚能促进血液凝固,增加血小板数;对于慢性肾炎,服用玉米须煎剂(每用干品100克,加水1200毫升,小火煎煮半小时,约得500毫升,过滤后分四次喝完。以上为一日量),坚持3~6个月,可使浮肿逐渐消退,尿蛋白减少或消失。因此,本品可以作为肾炎、高血压、糖尿病、肝胆疾患以及部分血液病人自备的常用饮料。
又,玉米之叶及穗、轴,以其均含具有抗癌作用的多糖,而药源又甚广,值得推荐,加以利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6234.html

更多阅读

2010年春晚优秀节目下载 2010年春晚节目表

2010年春晚优秀节目下载2010年春晚优秀节目下载2010年央视春晚节目全集视频下载2010春晚节目单曝光2010年春晚赵本山小品《捐助》高清视频下载2010年春晚赵本山小品《捐助》高清视频在线看就差钱辽宁春晚版在线看不差钱高清

正心中医 国医大师贺普仁:“一针一得”治百病

国医大师贺普仁:“一针一得”治百病——从医70年首度公开秘籍贺普仁从医七十年首度公开秘籍  不轻传,诚者主动传!http://www.56.com/u11/v_MzcwMDYxMTI.html  一、针灸界的“九阴真经”  第一眼看到《“一针一得”针灸临证秘法

国医大师巧祛湿与五脏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小窍门100条

国医大师巧祛湿转载自:休闲居士 博客(2011-10-31 19:18:09)转载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83a68a0102dt9y.html5月23日,首次邀请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医大师路志正老先生及其子女、弟子做

声明:《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用药经验六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下载》为网友个啲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