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词《临江仙》赏析 临江仙 晏几道赏析

人生自是有情痴,梦郎晏几道的爱情故事。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晏几道其人其事,可能对于理解这首词有一定帮助!我词写我心,晏几道尤其如此。晏几道,(约1030——约1106),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的幼子。虽出生名家,却轻狂孤傲,不谙世俗,只做过许田镇监、开封府推官等职位低微的小吏。黄庭坚在《小山词序》中说:“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处亦自绝。人爱叔原者,皆愠而问其旨:“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皆负之而不恨,已信之终不疑其欺已,此又一痴也。”以晏几道的家世,想做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从小生活在京师的政治环境和家庭环境中,一方面由于早年家境富裕,生活优裕,不需要他考虑这些俗事,另一方面由于耳濡目染,对于官场争斗倾轧的事情颇感失望和反感,长此以往就养成了孤傲轻狂、自负不羁的脾气秉性,就算晚年家境中落,也不改其志,恬淡自守。这样的痴绝之人,狂放之人,孤傲之人,其词风我们就可想而知了。
其词与其父齐名,号称“二晏”,风格接近于《花间》词风,有《小山词》(原名《补亡》)。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文忠之右,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风人之旨。而措词婉妙,则一时独步。”其词词风婉丽,感情自然深挚,笔蘸感伤之情,故能感动人心,摇荡情性。
由于晏小山长期出入歌楼楚馆,流连红颜之间,所以其词所写男女悲欢离合之情事,多是亲身经历的感受,他的词大都具有比较明确的思慕对象,常常出入于过去的美好温馨的回忆和现实忧郁苦闷的彷徨之中,对生死不渝的爱情充满真挚痴迷的美妙向往和不懈追求。他在《小山词跋》中说:“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苹、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已而君宠疾废卧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俱流传于人间。自尔邮传滋多,积有串易。七月己巳,为高平公缀缉成编。追惟往昔过从饮酒之人,或垄木已长,或病不偶。考其篇中所记悲欢合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怃然,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也。”
这首词就是追忆和歌女小苹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的经典之作,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它的美妙之处吧!
此词的上阕写伊人离去后的孤独和苦闷,是写词人今日的心情和感受。首二句,采用互文的表现手法,极写自己的苦闷孤独之感。作者在这里给我们构造了两个场景,一个是梦后,一个是酒醒,。那么我们就可以反问一下,为什么作者会做梦,为什么作者会醉酒?作者是希望在梦里遇到自己的心上人,回到欢娱的美好时光,在酒中麻醉自己,借酒浇愁,缓解失去心上人的伤痛。结果梦醒了,酒散了,人去楼空,一切都是虚幻,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无边的愁绪依旧弥漫。心爱的人儿已经远去,消失在梦里,只留在回忆中。美好的逝去,让作者无法承受,要像摆脱孤独愁困的束缚和干扰已是徒劳。我们追问一下:是不能,还是不想呢?我猜测是不想,因为心爱的姑娘的离去已经无法挽回,如果连回忆也逝去,那作者真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了!虽然回忆很残酷,但是毕竟那里曾经有美好存在。
接下来的第三句,点明春恨,还是去年离恨又来时,这表明作者的春愁已经不是一朝一夕,一时一刻了,而是很久的积郁!春天是美好的,春天也是短暂的,因为短暂所以美好尤为珍贵,因为美好总觉得春天尤其短暂。因为春天即将逝去,因为美好即将离开,因为爱人已经远去,所以恨由心生,由意起。今年暮春时节,去年的离恨又涌上心头,这是多么的沉重,叫作者如何承受得起啊!
下面两句,采用两相对比的表现手法,一句写人,一句写燕,人是独立,燕是双飞。落花和微雨又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气氛,显得如此凄美!我们想象一下,落花翻飞,在风中缓缓下落,孤独的失意人,久久的伫立庭院之中,陷入深深地向往和思念之中,而此时的燕子,成双成对,翩翩起舞,欢快自由地在霏霏微雨中畅快地享受甜蜜。同样是残春时节,一个凄清孤独,一个欢快成双,更加逗引作者的春恨如落花飘零,如微雨霏霏,绵绵不尽!
晏几道词《临江仙》赏析 临江仙 晏几道赏析
此词的下阕,追忆当时和小苹在一起相依相偎,饮酒歌舞的的美好时光,写得是初见小苹的美妙和甜蜜,表达的却是作者的思念和孤寂的心绪感受以及世事无常、欢娱难再的浓浓哀愁。
下阕前三句,活脱脱一个天真无邪、娇媚羞涩的少女——小苹,扑面而来。这是作者心里最美好的时光,这是去年春恨却来时的源头活水。在作者内心深处,初次与自己心爱的女孩四目相望是永远无法忘怀的,在梦里回转千百回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清晰可见。那是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两人的初次会面,瞬间凝固为永恒。她穿着两重心字罗衣,飘然而来,宛若仙子,怀抱琵琶,满脸红润,无限娇羞,含情脉脉,轻抹慢拂,诉说着浓浓的相思。这里的“两重心字”和“诉相思”,就是一见钟情、心心相印的表示,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传达。这时候,什么都是多余的,不需要说什么,只需要好好享受这一份温馨和甜蜜!
收尾两句,戛然而止,并没有顺着初次相见写两人相见之后的幽会。作者给我们营造了一个美好的场景:皎皎明月当空挂,洒下银辉一片,小苹似彩云,飘飘然而去。这美好的场景,恰恰反衬地作者此时的苦苦思恋和孑然一身。明月还是那个明月,此时薄命如彩云的小苹已经永久的离开了!茫茫天地间,只剩痴痴遥望的作者孤立!一种莫名的忧愁慢慢飘起,渐渐地,弥漫开来,浓烈起来,充塞天地!
总之,这首词是晏小山词作独特之处的 代表作,不同于其他词人的是这里的主人公就是词人自己,是痴绝之人身临其境的真实写照和真情流露,毫无扭捏,毫不造作,从心泉缓缓流淌而出。限于篇幅的原因,这首词就暂时赏析到这里,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6440.html

更多阅读

曹操《观沧海》赏析 曹操的观沧海

【古典诗词欣赏(六十六)】《观沧海》赏析窦凤才【原作】观沧海——[魏]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释】

转载 舒婷《致橡树》赏析 舒婷的致橡树

原文地址:舒婷《致橡树》赏析作者:蓝田致橡树舒婷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苏轼《赤壁赋》赏析 在赤壁赋中 苏轼用

苏轼《赤壁赋》赏析《赤壁赋》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声明:《晏几道词《临江仙》赏析 临江仙 晏几道赏析》为网友向海旳太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