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狄三和先遣连战士墓前 李狄三

在李狄三和先遣连战士墓前 李狄三

诚实地讲,在2011年10月的某天之前,我从未耳闻或目睹过李狄三这个名字,我之所以能知道他是因为在阿里狮泉河烈士陵园里见到了他的墓碑.
这件事情确实是个巧合.我原本是去拜谒在那里的孔繁森衣冠冢,它近旁的一座规格形制难分伯仲的坟塋引起了我的注意.俭朴,厚重而又庄严的陵墓,使人感受到力量.灰色大理石碑上黑底金字:先遣功臣李狄三烈士之墓.有墓志铭如下:李狄三同志系河北省无极人.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九年参加八路军,历任班长,排长,指导员,民运股长,联系络长,保卫股长等职.一九五零年率新番独立骑兵先遣连进驻藏北担负解放阿里的伟大任务.李狄三同志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对中国人民鞠躬尽瘁,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八日病逝于札麻芒保,地区曾于一九八六年,一九九零年先后两次对烈士墓地进行了维修.为缅怀先烈,激励后人,特立此碑.我注意到周围还矗立着标有"进藏先遣连一连"字样的数十块墓碑.由此,我知道了李狄三,知道了先遣连-西藏没有和平解放时首先进藏的那支”孤军”.
时光回到1950年的8月1日,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在于阗县普鲁山村召开誓师大会,揭开了解放军从新疆方向进军西藏的序幕.师领导当时决定先派一个骑兵加强连作为先遣队进入藏北,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独立骑兵师1团1连,总兵力136人.连队人员以原国民党骑兵第4旅8团为主,这是一支起义改编部队,另有为了加强管理而从其他部队抽调来的二十多人.先遣连的主要任务是探路,侦察和沿途设立供给站点,为后续部队进藏做好准备.这支包含锡伯族,维族,蒙族,回族等七个少数民族战士的部队涉冰河,穿峡谷,翻越海拔六千余米的界山达坂,于同年9月中旬到达西藏阿里的札麻芒保.札麻芒保海拔4500余米,冬季最低气温达到零下四十度,生存环境异常恶劣!先遣连在没有给养,缺医少药,甚至维持生命的盐都短缺的情况下,在这个荒蛮之地困守至1951年6月新疆独立骑兵师二团副团长安志明率两个骑兵加强连到达.随后,除少数伤病员和连长曹海林留守外,先遣连其他人员在指导员李子祥副连长彭清云带领下随队南下普兰,北上日土,并参加了解放阿里首府噶大克.
我无法想象先遣连战士在札麻芒保的八个月过得是怎样一种生活,单是高原反应就足以要他们的命.虽然战士的身体素质远强于我们,但根据我的观察体验,高原反应与这无关.我身边就有现成的例子,妻的身体很好,可每次上高原都会出现反应,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次西藏之行,我们作了充分准备,车是丰田4500,有红牛饮料巧克力等补充体力,有便携式氧气瓶缓解痛苦,每天尽量减少活动,缩短拍照和参观游览时间,等等.即使这样,妻的高原反应仍然强烈,她的头疼欲裂,她的呕吐不绝,每每让我感到高原反应竟能如此恐怖如此可怕 !这些战士,从体质上看,和我们一样,都属于低海拔地区的人,心肺功能也是"内地"标准.突然来到40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而且是冬季,空气中的含氧量甚至不及内地的50%,普通人天天让你躺着休息,好吃好喝,恐怕也坚持不了几天,而他们还要开荒劳动清剿国民党残匪,这是怎样的一群人啊!
先遣连为解放阿里,进而为西藏和平解放立下大功.1951年被西北军区授予”进藏英雄先遣连”称号,每人记大功一次,并授予”人民功臣”勋章,”解放大西北”奖章各一枚.一次为136人记大功,这在解放军军史上还是第一次.1951年冬季,当西南军区十八军军长张国华向朱总司令汇报西藏和平解放情况时也曾说到:”新疆进军阿里的那个骑兵连很了不起,跨过昆仑山,越过了羌塘草原,孤军千里,历尽千险,最早踏上西藏大地,付出了很大牺牲”.据统计,先遣连驻扎札麻芒保期间牺牲40人,在随后的战斗中牺牲23人,亦即先遣连在进军阿里的征战中共牺牲63人,接近全连总人数的一半.有消息称,王震将军(时任新疆军区代司令员)在晚年很痛心地说:死的人太多了,毛主席还批评过我.
2009年,经中央军委批准,总政治部组织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评选100位”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带领进藏先遣连的李狄三高票入选.那么,战争年代幸存下来的其他几位连队干部后来的命运如何呢?
彭清云:特等战斗英雄,先遣连副连长,曾担任呼图壁疗养院管理科长,乌尔禾兵站站长和二十九分部副部长等职务.西藏解放后被军区推选为青年英雄代表,见到过毛主席和朱总司令.2012年1月5日病逝于乌鲁木齐军区总医院.
李子祥:先遣连指导员,执行任务时失去5个手指,曾担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门协理员.50年代末,因历史问题受到审查,被复员回家.后经新疆军区甄别平反,恢复离休干部待遇.2013年12月5日病逝于山西闻喜县.
曹海林:先遣连连长,起义干部,进藏途中入党,转业后曾担任农二师三十五团副团长.1978年病逝于云南.
周奎琪:侦察参谋,曾担任农三师四十一团副业队长,离休干部,已去世.
斯拉甫:先遣连三排长,哈萨克族,转业回新疆老家,曾担任乡干部.
杨富成:先遣连二排长,复员回到乌鲁木齐,2005年病逝.
看到这里,或许会有读者好奇,这支赢得很高荣誉的连队,它的干部怎么没有担当重任呢?原来,先遣连遭遇了一个影响命运的事件:前文说到,曹海林和部分战士留守札麻芒保,倒霉的是他们的电台故障不断,无法再和上级取得联系.恰巧在这个时候,印度播发消息称中国驻藏北的某支部队有投降之意.于是,有人怀疑到这支以国民党起义部队为骨干组成的连队,上级派工作组进驻先遣队.此时,国内正在开展”三反运动”,工作组便采取”打老虎”的方法审查队员.一位第二批到达札麻芒保,名字叫马占山的小战士被迫向工作组谎称先遣连里存在着以曹海林为司令,马占山为副司令的”叛国集团”,工作组立即拘押了以曹海林为首的部分官兵.幸而总政治部及王震将军把关,坚持在新疆重审此案.一年后,”叛国集团”被证明是捕风捉影,子虚乌有.为此,南疆军区公开为他们平反,恢复名誉.而连队的官兵呢,他们或是回了原籍,或是进了兵团农场.
时光到了1975年,西藏阿里军分区为纪念牺牲的先遣连烈士,决定将烈士的遗骸由札麻芒保移至狮泉河烈士陵园.可是,由谁来负责这项工作呢?因为部队中熟悉那里情况的人已经为数不多.无巧不成书,翻译科科长马占山,就是当年被”屈打成招”的那个小战士,成了合适的人选.接受任务的马占山,他的心情应该是复杂的,既有对先遣连战友的深切怀念,也有某种愧疚.他带领一个班的战士又一次穿越藏北无人区,又一次回到札麻芒保,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收敛运送烈士遗骸,并将他们安葬在狮泉河烈士陵园.
转眼六十年了,李狄三和他的战友仿佛已经远去,化做沙砾,化做牧草,融入了阿里.六十年了,先遣连总指挥李狄三和他的战友买买提,刘景辰,吉虎山,吉福祥,陈洛元,陈宝善,王培林,赵万福,赵玉海,坎曼尔,张昆,刘守财,董秀娃……始终站在这里,在狮泉河烈士陵园的高坡上,排成整齐的队列,守卫山凹中的边陲重镇狮泉河,守卫阿里的山川湖泊,守卫西藏的苍茫大地.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在世界之巅,烈士们与日月同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6805.html

更多阅读

英雄先遣连的故事 我的世界故事模式

  1950年秋,藏北高原的冻土带上,天降神兵般地出现了一支队伍,队伍艰难地行进在喀喇昆仑和冈底斯的冰山雪野中。  据说,这支饥寒交迫、疲惫不堪、破衣烂衫的队伍来自延安。这支队伍中的136人都是经过王震、郭鹏、王恩茂、左齐等将领

朱镕基在常宁的三年求学生涯今日衡阳日报发表 衡阳常宁市

朱镕基在常宁的三年求学生涯封志良《湖南私立广益中学初中三十九班毕业生毕业成绩一览表》不久前在网上公开,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上面记载了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在广益中学就读时的14个科目的毕业成绩,总分为1274.30分,平均分数为9

摘自谢宁的回忆录《我在北京大学的三十年》 谢宁微博

此文摘自谢宁的回忆录《我在北京大学的三十年》。作者谢宁,中文系1981级校友,毕业后留校,在校党委办公室工作,曾任党委书记王学珍的秘书。文中记述了他对八十年代以来历任校领导的印象,此处仅截取有关丁石孙的一段。照片来自网络,与谢宁原

声明:《在李狄三和先遣连战士墓前 李狄三》为网友荒词旧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