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套话 见新朋友说什么客套话

客套话 见新朋友说什么客套话


客套 话

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人际交往崇尚礼貌相待,对人说话讲究谦虚礼让,客客气气。比如,初次见面说“久仰”,分别重逢说“久违”,征求意见说“指教”,求人原谅说“海涵”,求人帮忙说“劳驾”,求人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说“恭喜”……类似这样的用语不胜枚举,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客套话”。

说客套话并不难,尤其是商界人士更为擅长。如果商业行为中没有客套话,商家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将受一定影响。不过,随着竞争环境愈趋激烈,商业行为愈趋简约,客套话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

客套话是一把双刃剑。朋友之间互相说些客套话,能起到润滑关系的作用,但若是习惯把客套话挂在嘴边,就会给人产生过于迂腐甚至逢迎拍马的印象而不被信任。客套话既是社会交际中不可缺少的技巧,同时也会弄巧成拙。

据说有个人到亲戚家串门,主人要做饭招待。他假猩猩地客套起来:“别单做,单做也别费事,费事也别包饺子,包饺子也别太多……”说了半天他还是想吃饺子。

我还听说有个好喝酒的人,每逢宴请,他总要在席间当众客套一番。主人在酒桌上沿顺时针方向倒酒,他每次挨着主人,主人先给他倒。等到一巡倒完,主人发现他的酒杯空着(趁主人倒酒之时他那杯酒已进肚了),便再给他酒杯满上。面对众人不屑的目光他连连点头微笑道:“我这杯喝了,再喝一杯就不喝了。”第二巡,他又重复那句:“我这杯喝了再喝一杯就不喝了。”看起来他很客套,实际上在接受倒这一杯的时候,又把下一杯“套”上了。

熟人之间路上相遇彼此打招呼。我们老家那儿叫做“打嘴恭”。常常是没话找话。说得最多的是“你吃饭了吗?”某人某日早上在街上遇到好友,也没 例外。不过他打的“嘴恭”着实太“客套”了:“你吃早点了没有,没吃早点明天到我家吃早点。”你想,人家明天能到他家吃早点吗?

客套话在乡间街坊里闹出笑话者时有所闻,政府大员在公务活动中也未必幸免。皖系名将、北洋政府几大巨头之一的徐树铮就曾因客套话惹过麻烦。

有一回徐树铮出访法国,在一家大酒店宴请法国各界名流,酒菜都是上等的。照中国习俗,主人要客气一番,说菜如何不好,请多包涵之类的客套话。可在法国,主人在宴会上必须夸酒菜如何之好,这才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诚意;尤其在酒店设宴更只能说好,不能说坏,因为这关系到酒店的声誉。客人入座,徐树铮照例客套一番,说酒菜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他的话刚说完,店主人就气愤地跑过来,当众向徐树铮提出抗议,还非要他“公开登报道歉”不可。徐树铮没法,只得在报上道歉,才平息了这场风波。可以看出,这次客套话惹出的麻烦缘于不同国家文化习俗的差异。

一些人常常以“虚应之词”当客套话,其实虚应之词不能称之为客套话。让他人心情愉快的真心话才是客套话,非出自于真心的虚应之词,不过是戴着假面具的虚伪话,只能令人讨厌了。待人,还是以宽阔的胸襟与诚实的态度为好。费尽心思地说那些客套话,是不会得到别人信任的。

【原载2011年12月14日《都市资讯报》·“丁香”副刊】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7235.html

更多阅读

何新发现设什么 何新博客

何新发现了什么卢麒元一直在关注何新先生关于共济会的系列文章。何新先生的新书《谁统治着世界》终于出版了。很多的朋友都希望笔者就此问题谈一点看法。何新先生如此重视共济会问题,意味深长。可能,很多的中国知识分子,会将何新先

《楞伽经》说什么? 楞伽经

《楞伽经》说什么?应春花秋月仁者要求,简单说几句关于如何理解《楞伽经》的问题:四卷本楞伽经是六朝刘宋元嘉年间,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所译,相传此四卷楞伽,即是中国禅宗的老祖宗达摩大师传给其弟子慧可用来印心的版本,今依太虚大师详

金刚经说什么 南怀瑾 金刚经什么人不能念

金刚经说什么超越宗教的大智慧今天要讲的金刚经,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金刚经是佛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他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

声明:《客套话 见新朋友说什么客套话》为网友岛是海的一块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