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IPv1  | RIPv2  | IGRP  | EIGRP  | OSPF  |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 距离矢量·混合型路由协议  |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 ||
AD=120  | AD=100  | 内部:AD=90  | AD=110  | |
外部:AD=170  | ||||
不支持CIDR  | 支持  | 不支持CIDR  | 支持CIDR、VLSM以及不连续子网  | 支持CIDR、VLSM以及不连续子网  | 
支持  | 不支持,可手动汇总  | |||
跳数(Hop)  | 五个度量值(带宽、延迟、可靠性、负载、MTU)  | 链路开销  | ||
最大支持15跳  | 最大225跳  | 不受限制  | ||
开放  | Cisco私有  | 开放  | ||
RAM中只有路由表  | RAM中有邻居表、拓扑表  | Hello包建立->邻居数据库->LSA交换建立->链路状态数据库(拓扑表,每个Area各一张)->SPF计算->路由表  | ||
  | 
  | 配置自治系统(AS)号,同一个AS内的路由器可共享路由信息  | 配置一个本地进程号,同时使用区域(Area)来使得路由更新最小化相同区域,必须有Area 0作为骨干区域  | |
使用UDP广播更新路由信息  | 使用UDP组播更新(地址:224.0.0.9)  | 使用UDP广播  | 使用RTP协议组播更新,若无响应,则单播重发,最多16次。(组播地址:224.0.0.10)  | 先把网络更新以组播224.0.0.5发送给DR,再由DR以组播224.0.0.6发送给邻居路由器  | 
路由表更新(周期:30s)  | 同一AS内路由表更新(周期:90s)  | 触发更新有变化的路由  | 触发更新有变化路由  | |
使用Bellman-Ford算法  | 使用弥散更新(DUAL)算法  | 使用Dijkstra(SPF)算法  | ||
不支持  | 支持对等体认证  | 不支持  | 支持对等体认证  | 支持对等体认证  | 
不支持  | 配置时,可选用通配符(WildCard)来精确定位发布的网络主机数  | 配置时,必须使用通配符(WildCard)来精确定位发布的网络主机数  | ||
在接口上使用Passiveinterface命令,设定接口只接收路由更新,不发送更新,实现水平分割,达到没有路由环路  | 在接口上使用Passiveinterface命令,设定接口只接收路由更新,不发送更新,实现水平分割,DUAL算法达到没 有路由环路  | 使用的算法自身特定使得该协议真正达到没有路由环路  | ||
仅支持等价负载均衡  | 支持不等价负载均衡  | 仅支持等价负载均衡  | ||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