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待客阅读答案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

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馔(zhuàn):准备食物。

④果蔬:泛指菜肴。

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⑥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⑦啖:吃。

【试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因

(2)觉饥甚而不敢

(3)旁菜羹而已

(4)公取自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命坐(才)

B.萧氏子骄纵(很、非常)
C.啖胡饼中间少许(只)

D.其人愧甚退(但是)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4.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案】

1.⑴拜见、拜访⑵离开⑶放、摆⑷吃

2.D

3.菜肴都没有准备,那人心中已经对此感到奇怪了。

4.节俭,不铺张浪费

( 2007年浙江义乌市中考语文试题)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众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惟家、思想家、大骚人,唐宋古文八各人之一。他出生在1个小仕宦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决官,平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念书,强记,受到较好的教诲。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宋神宗时宰相,立异法,鼎新旧政。文学上的主要成绩在诗方面,词作未几,但其词可以或许“一洗五代旧习”,境界醒豁。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中考文言文阅读·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待客阅读答案

【译文】

王安石担任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子到京城,于是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请他一起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前往,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好丰盛的食物(来款待他)。过了中午,萧氏子觉得十分饥饿,但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坐下。各种菜肴都没有准备,萧氏子心里感到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一旁安置着菜汤罢了。萧氏子很娇生惯养。不再动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子十分惭愧地离开了。

【简评】

 王安石不屑那些酒囊饭袋的小人,萧氏子虽人品不坏,但似乎是一个嫌贫爱富、阿谀奉承的人,王安石以自己的行动绝妙的讽刺了那些贪名贪利的人,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亲戚他也不失原则,嗤之以鼻。本文也体现了王安石生活朴素,作风简朴,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的精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7375.html

更多阅读

1978-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1

1978-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3文言文阅读【2012高考题】(2012山东卷)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

中考文言阅读汇编之《墨池记》 2016年中考文言文汇编

中考文言阅读汇编之《墨池记》一、(03·太原)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14~17题。(14分)[甲]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

初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 (答案 初二语文课外阅读训练

初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2、能抓住关键词,规范地答题。3、体会文章给人的启示。(一)晏子谏杀烛邹景公①好弋②,使烛邹③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

声明:《中考文言文阅读·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待客阅读答案》为网友儚随偑澫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