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电视剧《上官婉儿》 有关上官婉儿的电视剧

为皇帝当三十年秘书并与其成情敌的传奇女性

细读中国历史,会让人发现这位女人的价值一连创造了数个第一,开创了一个文化盛世的巨人:不仅为皇帝服务,当了30年之久的女秘书,而且又是一位留下完整姓名的王妃,还是一位被“情敌”不忍心杀死的漂亮女人和一位挖掘文化盛世的绝代才女。她,就是武则天时代的特殊女性人物,一代才女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剧情波澜起伏,人物命运峰回路转。纷繁世事虽令人目不遐接,但固中处世哲理、做人准则、达练人情,却教人回味再三,大有绕梁三日之感。  

《上官婉儿》以今日审美之潮流,追溯大唐风韵,创作出耳目一新的大唐布景、服饰和生活细节,展现丰富博大的大唐人文景观。在其实的历史背景之下,《上官婉儿》充分展露婉儿曲折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催人泪下的爱情生活,并在人类共同的喜怒误用乐、饮食男女的自然性与功名权势、忠义孝行的社会性的冲突之间,演绎着中国人的人情与人性的真谛。

揭秘:当了皇帝30年女秘书的上官婉儿
在中国唐代历史上有一个悬而未决的千古之迷:为了权位,武则天先后处死、软禁了十多位亲生或其他妃子的皇子、皇女、皇孙,留下万世骂名;为了权位,她不惜发动“武周革命”,任用酷吏,废除大唐旧制;但是,就在这一切得以实现之时,武则天却还政李唐,恢复唐代建制并让自己的儿子李哲复位。这,是为什么?两年后,武则天去世了,身后留下一块无字石碑。十二年后,大唐帝国迎来永垂青史的“开元盛世”。这,又是因为什么?
大型电视历史剧《上官婉儿》从一个崭新的视角为你解开这千古之迷。上官婉儿,罪臣之后。祖父上官仪是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共同信任的宰相。婉儿诞生之际,其祖父上官仪和其父上官庭芝皆因起草“废后诏书”而被武则天处死。纯真温柔、美丽动人的婉儿与母亲郑十三娘相依为命,在掖庭长大成人,期间得到当朝宰相裴炎的极力护持。十五岁时,婉儿进宫,先为太子侍读。情窦初开的她与英俊睿智的太子李贤演绎出一幕缠绵绯恻的爱情故事。当太子贤的治国理念与其母武则天发生冲突时,婉儿毅然站在太子贤一边,痛责武则天,被下狱。太子贤被废后,徐敬业扬州起兵,震动天下。为见太子贤一面并向武则天剖明心迹,婉儿毅然闯营,探到实情,并为平息叛乱立下大功。回宫后,婉儿声泪俱下,揭露真相,武则天为误杀太子贤悔恨不已。此后,婉儿随侍武则天左右,在复杂的政治风云中一一战胜对手,被武则天誉为“天下第一女官”、“内宰相”,名倾一时。

她十四岁的时候,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受武则天赏识。仪凤二年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此后,武则天所下制诰,多出上官婉儿的手笔。

  

托起唐朝的文化盛世

上官婉儿从小就在武则天身边作使女,并且享受了官人去习艺馆学习的机会,后来精通经书、史书,而且书法、算术、吟诗、礼节、棋弈均是上乘。她的文章下笔千言,珠玑连篇,深受武后好评,武后赞扬“此女绝非凡骨”。大约嗣圣元年前后,她就成了武则天的秘书(侍从)。可是,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则又喜又悲,十多年前,因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参与了废后的事件,反对武则天,武则天将其祖父、父亲一下子打入死牢,将郑氏和不到一岁的婉儿投入宫中做了官奴,婉儿与杀父仇人可能共事吗?

谁知,上官婉儿对武则天由仇恨变成敬佩,深深喜欢上了这位杰出的女性,完全被武则天的聪明才智和超人的精力所折服。特别是武则天广置昭文学士,让上官婉儿更加佩服。

嗣圣元年二月,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自己来当皇帝。扬州司马徐敬业率十万之众讨伐武则天,当时“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写了《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婉儿从宫人手中得到,因文采飞扬,婉儿爱不释手。在与武则天交谈中,婉儿讲出要爱护人才的话,哪知武则天要她把讨武曌檄读出来。上官婉儿不知是何意,赶忙跪下求罪,不料武则天坚持要读,读完之后问:“如此文采,是何人所作?”

见武则天不仅不发怒,反而为骆宾王的文章叫好,上官婉儿马上请求不杀骆宾王之意,又奉劝武则天应重科举,兴诗社,鼓励文人志士写作,武则天同意了上官婉儿的建议。一时,骆宾王、王勃、杨炯、杜审言一批诗坛奇才得到保护和作品传世,引起后来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坛明星人才辈出。


让“情敌”下不了手的艳女

武则天万岁通天三年的一天,武则天与男宠张昌宗兄弟二人正在吃早餐,上官婉儿也一旁坐下吃饭。突然,武则天一扬手,一把利刀射向上官婉儿的额头,上官婉儿赶快用手捂着脸,朝武则天跪下求饶。

原来,上官婉儿在吃饭时,多看了张昌宗两眼,被武则天一气扔出匕首。这事当然怪不得武则天,而是上官婉儿不该暗中与张昌宗偷情。张昌宗因长期是武则天的男宠,天天出入武则天身边,不知不觉中让正值壮年的上官婉儿看上。经不住张昌宗的引诱,上官婉儿动了心,这事让武则天暗中知道。武氏平时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自己年事已高,不能满足张昌宗,自认倒霉。不料,在一块儿吃饭时,当着武氏之面,上官婉儿还公开送了“秋波”,张昌宗也一旁挤眉弄眼,武氏当然气愤不过,马上下令将上官婉儿关了起来。武则天心里也矛盾极了:婉儿常为她制诰下令,几乎不用武氏操心;不杀,又咽不了恶气。于是决定代之以黥刑(在脸上刻记号),让她永远接受教训,不得越轨。

黥刑,等于毁容了,这让上官婉儿彻底失望了,比杀她还难受。但当宦官给她朱色刺青后,婉儿的额中央长出一朵红色梅花,当婉儿伤好照镜子时,让她惊呆了:那秀丽的脸上,添上一朵梅花,更加娇艳动人,反比原来更加靓丽,简直叫锦上添花。武则天也离不开婉儿,再见面时,武则天一下子看呆了,惊叫:婉儿,你不像受刑过,反而更加漂亮了!看来老天爷向着你,保护你!

完整留下姓名的天下少有王妃

看过王妃帝后传的人们,恐怕都会知道,绝大多数帝后和王妃,只保留了一个姓,根本没资格写下名字,顶多一个封号而已。比如刘氏即刘皇后,刘王妃,李氏就李皇后,李王妃,而上官婉儿与别人不同,正二八经写着唐中宗昭容上官婉儿,而不是上官氏。

有交待姓名的王妃中,绝大多数是恶人,值得咒骂的女人,才把名字全写出来。比如第一个上榜的是吕雉,她以狠毒著称,被人称为女魔王,受文人唾弃。接下来是赵飞燕,又以狠毒的面目出现的女人,虽有倾城倾国之色,却害死帝嗣,最后落得绝望自尽,她们被史家钉在耻辱柱上,岁岁月月有人骂。南宋有二个皇后是全名,一个是赵惇皇后李凤娘,以挑拨离间,残酷处罚而臭名远扬,受人唾弃之流。另一个叫谢道清,同武则天一样干过垂帘听政的事,这才得以全录上。史学家们才不管你是什么帝后,国母,只管是否做好事的一个女人,才值得千秋万代歌颂,才够格全名出现。上官婉儿全名出现,与马秀英、胡善祥一类的好皇后而青史留名,比写赞歌还珍贵。

上官婉儿能以正史名记下她的一生,除了天生丽质,还是诗意新颖,极有才华。唐中宗复位时,马上又被选为新帝秘书,由她掌管制作敕命,卷写成文后才向中书省传达命令。不久,又册封42岁的她为婕妤,仅次于四夫人,官定正三品。上官婉儿从武则天开始,到中宗复位后景龙四年,上官婉儿当皇帝的秘书至少有了32年,任何一个男人也没干过这么长时间的秘书,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李隆基把一切罪过算在上官婉儿身上,认为她是祸根,实则太偏见,虽婉儿手持蜡烛,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9768.html

更多阅读

《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好词

《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笛福)【主要内容】: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描写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不甘过平庸的生活,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小说第

〖诗词鉴赏〗古典诗词赏析:《陶渊明篇》十二首

古典诗词赏析:《陶渊明篇》十二首目录1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2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3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4 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5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6 陶渊明——《答庞参军》7 陶渊明

声明:《赏析----电视剧《上官婉儿》 有关上官婉儿的电视剧》为网友半城月光半城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