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说关于弱者思维的话题 逻辑思维弱者的逻辑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讨论,大概是谈论中国现存文化环境中最最糟糕的东西是什么,其中有一个答案就是弱者思维,寥寥几行字,当时看去确实有些振聋发聩的意思。
  简单来说,弱者思维往往存在于一个传承的过程中,也就是说往往并非显现于显著的平等关系,而在整个文化教育的理念中长存。简单举个例子,我的一个长辈常常说:有时候人觉得自己过得不怎么样,碰到什么机会就去争、就去抢,其实何必这么累呢,有那么多人比你过得好,但你低头看看还有的是人不如你。简单的意思也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何必辛苦去争去抢。当然这还不是明显的,最明显的不过就是社会中盛行的:你凭什么和别人争,你比不过别人的,踏踏实实干好你的事吧。这种言行,就是显著地弱者思维了。
  大体弱者思维,既是指一种不抗争的放弃,枪打出头鸟 ,我还是老老实实呆着吧。
  要研究这种思维的产生,大家向上可以追溯到中庸文化、甚至人类的惰性等等,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大有“本身就是这样,我们有什么办法?”的不负责任感。然而事实上,不管是儒家文化还是理学思想,都充满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夫天降将大任”甚至“匹夫不可夺志也”等等向上的理论,所谓中庸,更是一种处世哲学而非颓废借口;而归结于惰性,这其实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惰性,但此处讨论的是“弱者思维”这个价值观在教育理念中、甚至社会哲学中被肯定的原因,也就是说:谁都知道这个道理既怂逼又丢人,但为什么还是被各位家长口口相传,甚至作为人生格言?
  知乎答案中写道:
简单说说关于弱者思维的话题 逻辑思维弱者的逻辑
  弱者思维表现在:
孩子羡慕别人的时候:不要去跟别人比!你没法比得过,只能自己生气,何必呢?
择业的时候:什么都不重要,稳定最重要,当公务员或老师、医生最好。
择偶的时候:男的太好会出轨,女的太漂亮看不上你,找个本分老实的就好,漂亮不能当饭吃。
想买东西的时候:那么贵!买那个东西有什么用,我都多少年舍不得买衣服,你还敢买那不能吃不能穿的?
有争论的时候:你怎么能这么说/竟敢顶嘴/谁教你这么坏,真没良心/不懂事/不可理喻,白养你了。
说起一切恶行:当时也是没办法,不那样能怎么样呢?

总之,一切的逻辑指向:你要安于稍稍高于贫困线的生活,不可有追求,不可有奢望,不可有反抗心,对一切好东西清心寡欲,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传宗接代,生孩子,loop。
  (转自安雅)
  大体的原因,有文化的关系:中国经过可能世界最长的封建统治之后,民众的被统治意识根深蒂固,永远将自己放在被安排的蚁民位置:承认强权的不可撼动、承认自身弱小的不可改变、期盼一两个“青天”官员改变自己悲惨的生活、渴望发横财、宁愿“有天赋但不努力”也要嘲笑那些“努力却不成功”的人。在极端高压的环境中,类似“弱者思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枪打出头鸟”、“气人有笑人无”这样的人生哲学在数千年的传承中根深蒂固,得到最广大也是最底层人民的认可和推崇。
  或者政治的关系:如安雅所言:“大概他们出生和成长的年代,领袖和组织太过强势,只有弱者才能活下来,养成他们懦弱的品格,并且希望下一辈延续这种品格。”
  同时这种思维,也自然的变成了一种信念的划分:所有的强者(相对的)都来源不正、或者品行不端,当官的多是官官相护、经商的无商不奸、成功者要么家世显赫,要么偷奸耍滑,反正我们没有显赫家世我们投胎没投好,偷奸耍滑我们这种人是不屑于做的,就这样也蛮好。这种思维的坚持者最后要么浑浑噩噩度过余生,最后忽视那些过去和自己差不多但后来日益发达的同伴,低头看看那些出身更惨、生活更苦的人,也算是含笑九泉;要么表面知足,实际充满愤怒,觉得天道不公、人心险恶,强权者欺凌弱小、富有者剥削残暴,全世界的一切都因不正义而强大富庶起来,只有自己因为老实本分吃了亏,最后感叹一声自己并非没有真才实学,只是老实本分,但总比那个某某好得多,不自量力,非碰得一鼻子灰。
  很久之前也曾想讨论一下梦想,关于梦想在中国的现状,有很多朋友,曾经志向满满,有自己的计划和梦想,但进入社会,几乎没有抵抗的选择了没有压力的生活;有很多女孩子,曾经对爱执着到底,最后找了一个长得不影响心情,家庭不错工资稳定的结了婚;有的谈了很久的恋爱,因为一句我们没希望,就打定了主意分手;有的学了一辈子画画,最后去财政局当了一个文员。我并非质疑现实的力量,我所感叹的是,在现实面前,我几乎连挣扎都没有看到,只看到他们理所当然的说:当然这样比较好,别天真了,大家都不是小孩子。如果为自己坚持几年甚至半辈子的梦想和现实尝试性的做哪怕一点点争执、想一点点两全其美的方法都是幼稚的天真,我真的不知道梦想在这样的思维中价值几何。而更加可笑的是,在我打出梦想两个字的时候,我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两个字本身带着天真的意味。
  也许因为我们拥有过最多“梦想是当科学家,将来建设祖国”的孩子,从那时起,这个字早就不值钱了。
  当然,弱者思维是一种基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信奉了这样哲学的,难免对自己的积极性有毁灭性的打击。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小时候喜欢SD,经常学樱木花道说“因为我是个天才”,父亲知道后严肃的找我谈话,告诉我我并不是天才,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普通人,“那些不上学都能考好成绩的可以算,你肯定不算。”我记得他这么说,“你比不过别人的,以后不准这么说。”之后到大学的很长时间里我都奉行:“反正也比不过别人,还是别参加了吧”的哲学,直到很久之后才发现自己某些优点,并改变理念为:“反正试试也不要钱,就去试试吧。”到现在的“试试就是财富”。期间确实得到了不少东西。直到现在才发现当初那句:“你比不过别人的”可怕之处,对孩子来说,知道自己“可以干什么”比知道自己“不能干什么”远远重要得多,因为孩子的可能性远远比成年人大。当然我很爱我的父亲,虽然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几乎没有肯定过我(除了一次喝醉酒说我的文字水平比他所知的其他同龄人略高),但也是这种谨慎让我在最容易犯错的阶段少了很多麻烦。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家境好的同龄人往往比家境差的自信的比例大得多(当然包括了自负和狂妄)这除去现在拜金思想的严重外,教育占了极大的比重,据我所知周围家境不错的朋友大多自小知道自己有什么优势(当然有的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缺点),大多乐于表现自己(可能有时候过火),这都给他们以后的人格塑造和以后的人生增添了优势。
  所以弱者思维和权势崇拜一般都相伴而行,往往是阶层固化的表现,也是价值取向偏向物质而非精神层面的表现。这些思想告诉中低阶层“不要妄想了,老老实实赚点钱才是王道”告诉他们“梦想是小孩子说说的东西,长大了大家都要接受现实。”人的一生如果回忆过去时连自己有过什么梦想或者是否真正为了梦想做过什么事情都哑口无言,那将多么空洞而无趣啊。我所认知的成熟永远不是去否定梦想,而是更好的理解和实现它的勇气。
生活能变好,全靠党领导;
中国敌不少,美帝挖墙脚;
医生不治病,偏方全搞定;
毕业就拜堂,砸锅也买房;
生娃像种菜,爹进城给带;
世人心眼坏,只有亲戚爱;
升学排第一,兴趣是垃圾;
饭是大锅甜,快考公务员;
养老金炒股,一跌就跳舞;
挣钱为储蓄,不管利率低;
中央是贤帝,基层不争气;
  最后送首打油诗,来自安江泽先生,还是蛮有生活气的。
  
  
PS.也许我在这篇文章里已经写过太多次梦想,以致连它都变得天真幼稚起来,当然,梦想不仅仅是那些高大全,经营一个温暖的家庭、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阅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交上几个真心扶持的朋友,都是人的梦想。我所恐惧的,是那些活在现实的阴影中,一辈子兢兢业业、诚惶诚恐,永不争取、永不付出,靠着嘲笑那些失败者得到存在感,最后像行尸走肉一样结束生命的生活。人并不需要做几秒钟的英雄,但总需要做点什么,让自己觉得脚踏实地、真真正正的活着、活过的事情。每个人都需要对生活妥协,但人一定要保留自己最后说出那声“不,我想要如何如何”的勇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0404.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人为什么严重地匮乏抽象思维的能力? 抽象逻辑思维

中国人为什么严重地匮乏抽象思维的能力?黎鸣严重地匮乏抽象思维的能力,实质上就是严重地匮乏思维的能力。这是因为,人类思维的最本质的部分,也即最关键的步骤几乎都集中在抽象的过程之中,它既是思维的最重要的出发点,也是思维获得有价值

关于 J20的真实水平 -ZT 真实的中国科技水平

关于 J20 的真实水平  -ZT      刚看到前面有位朋友回帖问最近国内超级计算机的发展,不好意思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很多相关报导网上是没有的,不过我可以试着结合国内很多新的科技发展成果报导来说说有哪些是借助了超级计算机完成的

原始思维是前逻辑思维 逻辑狗儿童思维训练

闵家胤原始思维是前逻辑思维(Prelogique)(闵按:译者丁由跟着俄文版译“原逻辑”,现根据法文版改译回“前逻辑”),这种思维方式只有具象没有抽象,只有描述没有概念,只有联想没有分析,只有直觉没有推理,只有神秘力量没有物质原因,只有注定了的没

关于直线对称的两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两点关于一条直线对称

关于直线对称的两点的坐标计算公式撰文/大罕已知点M(x0,y0)和直线l:Ax+By+C=0(A≠0,B≠0),求点M关于直线l对称的对称点M′的坐标,这是高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其求法是简单的,设M′(x,y),利用直线l是线段MM′的中垂线,列出方程组,解方

声明:《简单说说关于弱者思维的话题 逻辑思维弱者的逻辑》为网友别碍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