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考据·高适《燕歌行》的韵读 高适燕歌行赏析

高适《燕歌行》的韵读


元旦将近,文艺晚会在即,高中生们计划朗诵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的《燕歌行》,班主任老师让我给孩子们讲讲这首古诗的朗读技巧。由此,我想到了这首著名的边塞诗“金戈铁马之声,玉磐鸣球之节”的韵律美,想到了曹丕初为《燕歌行》的才华,想到了汉乐府《相和歌》的规模规制等,不免对高适的《燕歌行》再进行一番新的探究。

先说这首边塞诗的韵律之美。明末文学评论家邢昉在《唐风定》一书中称赞高适的这首《燕歌行》“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要想读出这种鸣金击玉、铁马金戈的悲壮和苍凉来,必要了解古人是如何使用音韵的。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入声·十三职·)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上平·十五删)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上声·七麌)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上平·五微)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上声·二十五有)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文化考据·高适《燕歌行》的韵读 高适燕歌行赏析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
(上平·十二文)

上面黑三角处表示仄声韵脚,白三角处表示平声韵脚。小括号里文字表示韵脚在《佩文韵府》里属何韵部。

整首诗以七字句为主,韵脚有平有仄,不像七言律诗只许押平声韵,这正是《燕歌行》的特点之一。起首四句押入声韵,要韵读就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现代汉语早已“平分阴阳,入派三声”,但不依韵而读,就很难表现出“金戈铁马”的边塞之声的急促,就如同京剧中铜锤花脸的念白,必须用韵白,丑角、小花旦之类必须用京白,不然就很难表现人物特色。是故,要表演古诗吟诵,最好依原韵而读。再看整首诗的用韵情况:基本上四句为一个押韵单元,而且每个单元都基本符合七言绝句的用韵规律,即一、二、四句押韵,第三句不入韵。“铁衣远戍辛勤久……寒声一夜传刁斗”是将两个四句单元合二为一,这是因为诗歌内容连贯,须一气呵成,故中途不必换韵。再看整首诗共换了六个韵部:仄韵、平韵、仄韵、平韵、仄韵、平韵。平仄相互交错的规律非常明显,如此用韵,读起来是不是抑扬顿挫,慷慨激昂?尤其中间“铁衣远戍辛勤久……寒声一夜传刁斗”八句,上声韵脚,先降后扬的音调和“ou”韵母的发声,足可将战争的残酷、思妇征人的无奈,充分地利用吟诵表达出来。另外,这首七言歌行体的用字平仄和对仗关系也基本复合七言律诗的要求。比如“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两句,平仄关系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对仗关系是:“校尉”对“单于”,“羽书”对“猎火”,“飞瀚海”对“照狼山”。除首尾的出句对句如同排律不需对仗外,几乎每个出句对句都符合平仄和对仗的格律。如此格律整齐的诗句,再加上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感悟,读起来自然是既铿锵有力,又悲壮苍凉。

再说说《燕歌行》这种歌行体。教材注释只讲了“燕歌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名”短短数语。何为“乐府”?何为“相和歌”?何为“平调曲”?何为“燕歌行”?则语焉不详。上述问题,如果学生有问,老师是否有答?看来“半瓶醋”先生不好当啊!

汉乐府是汉代的皇家音乐机构,主要任务是创作或收集民间歌谣,配乐歌舞演唱,为皇家和贵族祭祀等礼乐场合服务。相和歌是汉代的歌曲种类。据《晋书·乐志》:相和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所用宫调有瑟调、清调、平调三种,即相和三调,相当于后世的“清商三调”。可见乐器伴奏,歌唱者自己敲打节拍的表演形式在汉代已有之。相和者,演奏与歌声相和也,若此,“和”字当读去声,如“和诗一首”之“和”。

据说,相和歌之名始见于汉代,是在街陌谣讴的基础上继承先秦楚声等传统演变而成。汉刘邦家乡原属楚地,对楚方言歌曲当然喜欢,上有所好,下必效之,由此,相和歌便迅速发展壮大。到魏晋时,相和歌已进入文人创作阶段,曹操、曹丕父子就是个中高手,曹操的《短歌行》,曹丕的《燕歌行》都是很著名的相和歌。相和歌的发展脉络大致是:先有徒歌,即清唱;再有但歌,即一人主唱,三人帮腔,无乐器伴奏(川剧的帮腔或与此有些渊源);后有相和歌,即丝竹乐器伴奏,主唱者击节而歌;发展到顶峰方有相和大曲,大曲由“解、艳、趋、乱”四部分组成,即歌、舞、伴奏有机整合的大型歌舞。

相和歌正式的曲式结构分为“引、曲、大曲”三部分,可单独表演,也可以次表演。所谓“相和六引”是指《箜篌引》、《宫引》、《商引》、《角引》、《徴引》、《羽引》。引无唱词,只由丝竹管弦演奏。曲分吟叹曲和诸调曲两种。前者或许就是“徒歌”,后者或许就是真正的相和歌。诸调曲即上文提到的“瑟调、清调、平调”,《燕歌行》则属于平调曲一类。大曲主要是指有丝竹管弦及打击乐伴奏的大型歌舞曲。

平调曲伴奏乐器有笙、笛、筑、琴、瑟、筝、琵琶七种,梁启超先生认为平调曲属“清商曲”。商调用现代音乐术语表示大约相当于bA调,主音当是简谱“2”。属平调曲的相和歌形式主要有《长歌行》、《短歌行》、《猛虎行》、《君子行》、《燕歌行》、《从军行》等。其中的《燕歌行》据说是曹丕首创,内容是写思妇闺怨的,也是后来七言诗之滥觞。

我们常说某诗是“汉乐府”,是“歌行体”,“汉乐府”已知道是汉代官方音乐机构或代指此音乐机构所创作歌曲,但“歌行体”又是怎么回事呢?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如是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可见古代诗歌中“歌、行、歌行”各有所指。歌者如《长恨歌》,行者如《琵琶行》,歌行者如《燕歌行》。亦可见,《燕歌行》体裁既有“歌”的放情长言,又有“行”的疏而不滞。高适《燕歌行》的韵律特点上文已分析过,不再赘述。有意者不妨读读曹丕首创的两首《燕歌行》,不难发现,《燕歌行》的特点是:篇幅可长可短,保留古乐府叙事的特点;韵脚自由,平仄不拘;句式灵活,七言为主。

要对高适的《燕歌行》进行韵读吟诵表演,以上相关知识不可不知。

又:诗人高适之“适”,当读如“扩”,不可读作“适当”之“适”。

2013年11月29日星期五于穷酸之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0434.html

更多阅读

谈《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红楼梦艺术特色

谈《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张月丕[内容提要]《红楼梦》是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第一,表现在其艺术形象的高度真实性上。这方面首先贯穿在作品的情节上、细节上及人物描写的各个方面。第二,小说具有浓厚的

党史惊现:《挺进报》的薪火传承

党史惊现:《挺进报》的薪火传承 ——《挺进报》在江津第六中学的后续故事撰稿: 庹 江、 辜世伟 ; 责编 :丁华乾。前序:重庆是一个红色的城市,这里,许多红色的故事俯首皆拾。不久前,笔者在离重庆约120公里的江津区蔡家镇,在位于这个镇上的

《东京DOGS》的演员简介 东京dogs

《东京DOGS》的主演简介 高仓奏(26) - 小栗旬、涩谷武尊(少年时代)  工藤丸尾(25) - 水嶋ヒロ  松永由岐(23) - 吉高由里子、文屋爱海(少女时代)堀川経一(23) - 胜地凉舞岛ミサ(38) - 大冢宁宁  大友幸三(57) -三浦友和小栗旬在剧中扮

声明:《文化考据·高适《燕歌行》的韵读 高适燕歌行赏析》为网友手心的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