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红楼梦》带给我的反思 细说红楼梦 1 80回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首,它的精彩是不言而喻的,但内容究竟好在哪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我以前认为这本书了不起,只是想着作者能精通医药、纺织、服饰、宗教、礼仪、烹饪、建筑与园艺等等各个领域,让人惊叹。再有就是他把书中上百个人物组织得有序不乱,每一个情节都是前后有呼应。但是,听了蒋勋的分析之后,更加了解这本书的伟大,那是远远超过我原先所理解的。我现在也赞同蒋勋所说的,世界百部名著里之所以没有《红楼梦》,不是因为它不够好,而是西方人不太能读懂它的内涵和深意。同时他认为《红楼梦》带给我们的深远意义,往往是在读一两遍的时候很难注意得到,这本书真正的伟大之处往往是在那些看不见的事情上的,它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例举以下几点:

1、一般人在写东西的时候,难免会对自己笔下的人物厚此薄彼,很少有象曹雪芹那样完全不加入自己的观点和情绪在里面,如实地反映人物以及人性,以悲悯的心对待书中每一个角色,无论它是高贵的还是卑微的。蒋勋举了个例子,在他自己最初读《红楼梦》的时候,极其不喜欢的人物就是贾瑞和薛蟠,对贾瑞甚至感觉到恶心,认为他是一个非常下流的人。但是多年后再去读,读到第三遍的时候,慢慢能体会出作者的用心。这两个人其实是很可怜的,就拿贾瑞来说,他只是陷在情欲里出不来,对自己完全地失去了控制力,而除了这个以外,他事实上是一个非常老实的人,被欺负成那个样子,居然还反反复复相信对方,倘若他稍微要是坏一点,也不会傻到那个份上,最后被抓时连跑也不会跑,还乖乖在那里给人家打欠条。曹雪芹写这个人物并不是要我们来笑他或是厌恶他,而是说贾瑞所争扎的本就是人性里面就有的,换句话说,也就是让我们自己更加看清自己。人一辈子难免会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上有我们自己的无奈,有人沉迷于权力、有人受制于金钱、有人贪恋美色等等,因为这是人性,谁都逃不掉,所不同的可能是沉迷的程度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有差别。我们有时会说,这件事我很生气,我也知道不好,但我控制不了。这个控制不了,就是我们的无奈。

薛蟠之所以烦人,是他的专横跋扈,但这种个性的养成是和他的家庭背景密切相关的。蒋勋还提到贾政,一开始他认为他也不够可爱,但是他的不可爱之处是归于父权的封建体制,他本身其实也是很可怜的,因为身处在那个社会,他做为一个父亲没办法放下身段,所以连和自己的孩子亲近和谈心的机会也没有,而必须把情感压抑在内心。所以,如果以一种悲悯的态度去看待他们,就会有足够的耐心去发现他们之所以变成那样的原因,也就多了一份宽容和理解。我们自己何尝不是薛蟠,何尝不是贾政呢,可能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以宽容别人,也正是善待自己,因为有了宽容,才多了一份淡然,遇事不会令自己很生气。

听了他讲这许多,我在心里想着自己。自己平时看不惯社会上的人和事也很多,比如,我看不惯一切在公共场所不顾及他人和公共秩序的行为,对这样的人很不理解,比如乱扔垃圾就是其中一个,有时听见新闻里报道某人甚至从楼上往下扔垃圾,我真是火大了,如果碰巧又砸到并伤了人,更是火冒三丈气得半死,恨不能把那人抓起来朝着头上痛打一顿。我而且也不理解这句话,看不惯别人就是自己修养不够,我心想,明明是对方不讲道德,这和我修不修养有什么关系,我又没做那些缺德事情,怎么反倒是我修养不够。但是,现在我忽然懂了。

我的理解是,自己修养不够这句话,是指的我看不惯别人这件事本身,我的不屑是由于我拿了自己的优点和对方的缺点在比较,那换过来,如果对方拿自己的优点和我的缺点比较的话,被鄙视被看不惯的人一定是我自己了。我们都是凡人,没有一个是完美的,况且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不易,所以应该多些悲悯之心。尽管之前我也明白人无完人这个道理,但以前我会想,公共道德这些是最基本的,连这也做不到还谈什么别的。但是,现在我会反问自己,“最基本”这个定义是谁给下的呢,是我以自己的角度来评判的,如果,对方认为“大度容人”是做人的基本品质,那样的话,无疑惭愧的是我自己了。这让我想起一段圣经故事:一个妓女正在接客人的时候被人给抓了,宗教领导人知道后很高兴,因为他们正愁着没有机会抓到把柄陷害耶稣。于是就把妓女揪到耶稣面前说,“按照律法这个女人得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怎么办?”耶稣停顿了一会儿,然后心平气和地说,“你们当中谁没有罪,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结果,群众中没有一个敢第一个下手。过一会,一个个的都离开了现场。留下妓女和耶稣两个人站在哪里。耶稣对女人说,“没有人定你的罪吗?”妓女回答,“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回去吧。从此不要在犯罪了。”此时,我感觉我和那些众人一样,都有缺点存在,都没有理由和资格来评判别人,更何况我们看到的别人总是仅仅看到了一个侧面。那么,社会上的坏现象就不能被抨击了吗?不是,我想合理的答案应该是,就事不就人,而这一点我以前很难做到。

这是我喜欢《细说红楼梦》的原因,它让我反省自己,想了很多。其实,当我自己也同样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时,我会为我自己找理由,比如,我也有闯红灯的经历,当时我心在别处一时没留意,车都过了十字路口才反应过来,却又不能退回去,只能将错就错。然而每次我看见别人也做了同样的事,却没有这么想,心里认定那人是故意而为,素质不好。蒋勋说:“人性的两面性在人人身上都有,在别人身上看到,你可能会不屑,如果在自己身上看到,就会心生悲悯。”真的是这样。

当然,我没有指望仅因为这一本书而让自己有境界上的提升,但至少它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局限性,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大的画面。这会减少我火冒三丈的次数,理解别人的同时,我也更容易原谅自己,原谅自己的不够宽容,让我生活得更淡然一些。每一件事情的背后都是有成因的,只要能耐心地找出原因,事情就变得容易理解多了,而且这世界上本来“好”和“坏”都是相对的。难怪蒋勋先生说:“《红楼梦》是可以阅读一辈子的书。我是把它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作者把自己隐藏起来了,他只是像镜子一样照给你看人生的现象,因此你在每一个不同的年龄读,会读到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感悟。我觉得这是它最了不起的地方。”

2、西方人在研究《红楼梦》的时候,很感叹,认为作者早在那个年代就敢于谈及同性恋这一类的禁忌话题。但是蒋勋认为书中对于宝玉和秦钟,薛蟠和枊湘莲之间关系的描写并不一定是指同性恋,那只是作者想让读者了解人在少年时期的迷惑和不定性,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怀着好奇心,并想以各种方式探寻未知的世界。作者只是以人性的角度,还原了人们在青春期时应有的最为本真的状态。蒋勋认为这一点是很难得的,因为很少有作品涉及到青春期的特质,那一段很难让人了解的年纪,而这远比西方人认定的《红楼梦》的价值要高出许多。我很能够认同蒋勋的观点。

原本还想再列上几点,但不想篇幅太长,先写到这里。总之,听蒋勋的分析,带给我很多感动。


《细说红楼梦》带给我的反思 细说红楼梦 1 80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0679.html

更多阅读

QQ伤感心情日志-默默的感受伤口带给我的疼痛 伤感心情

QQ伤感心情日志-默默的感受伤口带给我的疼痛 — QQ伤感心情日志-默默的感受伤口带给我的疼痛我是怎么了。我怎么感觉我又回到了以前。难道我真的还是那么脆弱。为什么我不能像我表面那样坚强。为什么我还是做不到对感情的轻薄。

学生《鬼子来了》观后感 小学生我的战争观后感

就这么“我”“我”“我”“你”几个字,似是答非所问,但细细分析,村民马大三只能盲目服从,有问必答,没有知情权没有提问权更没有反诘权。《鬼子来了》将抗日主题变成了背景,主题则上升为人性与奴性,思想深刻的专制,绝对权力的屈从。壮士何

声明:《《细说红楼梦》带给我的反思 细说红楼梦 1 80回》为网友份奢念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